一把青|請將我拋之腦後,快意餘生

2020-12-19 文海珀

若是稍微了解中國臺灣當代文學史,你便一定繞不過白先勇先生。

白先勇,15歲時隨父親與家人撤逃臺灣,一生發表文章無數,多與臺灣的動蕩與一生的漂泊有關。若你有心去豆瓣看一看,便可發現很難找到先生有8分以下的作品。

2018年,白先勇獲得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和第五屆鬱達夫小說獎「短篇小說獎」。其《臺北人》入選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第7位,是仍在世作家作品的最高排名)。

小說《臺北人》為短篇故事集,一書述盡臺灣社會之眾生相,文中所謂的「臺北人」,也不過是千千萬萬淪落臺北,有著故國之思的大陸客。

作家梁文道評價《臺北人》:「整個民國的結局,都在這本書裡了。」

2015年,書中不到15000字的短篇《一把青》被改編成31集同名電視劇,一舉奪下六項金鐘大獎,而將它搬上屏幕的導演曹瑞原說:「有些故事現在不說,以後就沒人再說了。」

1

「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

上世紀40年代,天上飛著一群男人,地上的空軍太太是他們的導航塔。男人們飛累了,就尋著燈的方向回航。

因為一張寫著「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的紙條,女大學生朱青隻身一人離開浙江,來到南京空軍眷屬居住的仁愛東村,尋找空軍青年軍官「513」郭軫,尋找她的愛情。

一邊是想嫁進空軍村的單純女學生,一邊是喪報傳來哭昏過去的空軍太太,明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朱青,義無反顧住進眷村,加入一群每天打著小牌聽著小曲,守望著丈夫平安降落的太太隊伍。

他們是天上的男人,她們是地上的女人,他們平安歸來,她們懸浮在半空中的一顆心才落地。

愛情的一面,是轟轟烈烈的浪漫 ——

是情意深,相思濃,是藉助飛鴿的互表情意,是新生舞會的默契舞蹈,是四月湖畔的定情之吻,是學校上空專屬一人的飛形表演,是以戀人名字命名的513野馬戰機。

而愛情的另一面,是痛入骨髓的絕望 ——

是短繾綣,長離別,是內戰局勢的山雨欲來,被炮火打斷只說了一半的結婚誓言,是太太們的自私無情,希望每次傳來的噩耗是對方的丈夫,是朱青逆著戰亂洪流,隻身一人去到天寒地凍的東北,看到屍體已成碎片的郭軫,碎在東北的漫天大雪中,怎麼撿都撿不完。

他死了,她的那顆心,也跟著焚燒成灰,灰飛煙滅。

沒有自殺沒有殉情,她一路用清白換得船票逃往臺灣,從此破罐子破摔,陪酒賣笑,淪落風塵。

他走後,無人記得她也曾白衫藍裙,黃昏好風景。

很多年後,再見朱青是在美軍的慶功宴上,已成為美軍情婦的她,在舞臺上無痛無怨唱起《東山一把青》:「東山哪一把青,西山哪一把青,郎有心來姐有心,郎呀咱倆好成親 … … 」

從「穿著一身半新舊直統子的藍布長衫,襟上掖了一塊白綢子手絹兒」到「一身透明紫紗灑金片的旗袍,一雙高跟鞋足有三寸高」,不過短短幾年光景,過往的純真愜意對比今昔的悽涼苟活,細細想來令人唏噓。

此時輾轉多年的郭軫的遺書,終於到達朱青的手中:

「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只是當時白衫藍裙的女學生,終而落為煙視媚行的金絲雀,是否真的快意人生;而九泉之下的郭軫,知道這一切後又是否真的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2

「整個民國的結局,都寫在這個故事裡了」

一對亂世鴛鴦的悲劇愛情,無論如何也擔不起民國的結局。一群南腔北調的人,逃往東南一隅的小島,即使都知道了自己的結局,卻還是一頭扎進了命運的洪流。

如果說,此劇前半部分起於一紙情書,終於一頁遺書,承載著兩個小人物的愛恨;那麼,後半部分人物紛紛南撤臺灣,格局變大,便書寫著大時代的恢弘。

逃亡的日子裡國民黨節節敗退,大勢已去,人心惶惶。人們的思鄉寫在臉上,卻不敢明著講上檯面。思鄉心切的平民偷聽廣播,悄悄與大陸書信來往;大膽的飛行員駕著飛機飛回大陸,卻被飛彈擊中屍沉大海;有著一官半職的官僚更是要夾著尾巴做人,暗地盤算著改朝換代那日的一張飛機票。

這些「臺北人」,身體到了臺灣,靈魂卻還在大陸。

來到臺灣後的故事,以空軍二代為第一人稱,敘述「仁愛東村」空軍與太太們的一生。

空軍二代覺得日子沒有什麼不一樣,因為從南京的仁愛東村,到臺灣的仁愛東村,她還是住在仁愛東村,直到老隊長的自殺,她才終於理解了那個時代父輩們所承受的悲歡與離合、希望與絕望,以及對故鄉永遠斬不斷的魂牽夢縈。

太平只能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

一邊是曾常將「青春作伴好還鄉」掛嘴邊的空軍大隊,客死他鄉屍骨無存,一邊是顛沛流離遠離故土的普通民眾,一生遙望窄窄的海峽而不得歸,哀慟盡現。

張愛玲說,悲壯是屬於英雄的,普通人只有慘澹。

我不知道那個年代的他們算不算英雄,但每個人物從出場,到最後謝幕,無不讓人唏噓。他們無一不是大背景之下的眾生相,而這些眾生相,反之也成就了這段民國世人氣韻的捲軸。

3

「謹以此片,獻給臺灣」

什麼是一把青?

大致是劇中常出現的《東山一把青》,再者是在張之初的墓前,郭軫提過的飛行員的墳頭草,其實不全然,還有空軍大隊和空軍眷屬們愴然的、淡薄的、悲楚的青春。

小說原著裡,白先勇先生在扉頁寫下「紀念先父母以及那個憂患重重的年代」,在先生筆下,那是自己的先父母以及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一代人,最為深重的年代記憶;而出現在電視劇片頭的「謹以此片,獻給臺灣」八個大字,則是對「臺灣」這場世紀變遷的追溯與懷念,盡顯史詩般的悲歡。

這不是一部以愛情為主的劇,而是一部格局恢弘的歷史獻禮。故事所講的也並非「臺北人」,而是每一個被時代裹挾進入洪流中的普通人。時代的灰燼,終究是落在了每一個人的身上。

這是大陸不願觸及、臺灣刻意迴避的一段歷史。因為歷史背景和政治立場,這部劇最終只有非營利的公視願意播放,內地引進更是不可能。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註定被人拋諸腦後。有些故事現在不說,以後就沒人再說了。就讓一個時代在塵埃落定的時候,再多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讓所有澎湃激蕩的人生都化作回眸一笑的一抹淡然。

文章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文海珀

相關焦點

  • 《一把青》: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
    《一把青》根據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改編,電視劇豆瓣評分9.3,橫掃臺灣當年金鐘獎的各項主要大獎。本劇講述了1945年到1981年期間國軍飛行員和他們的家屬生死兩隔的真摯情感和以及各自如青萍般隨時代浮沉的命運。梁文道評價白先勇的這本原著說:「整個民國的結局,都在這本書裡了。」而將它搬上屏幕的導演曹瑞原說:「有些故事現在不說,以後就沒人再說了。」
  • 看完《一把青》,我久久不能釋懷……
    小編最近也追了一部劇,追劇的起因很特別都是因為下面這份遺書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這是電視劇《一把青》裡,男主寫給女主的一封遺書。
  • 《一把青》有時候,我真的好想郭軫。
    明知道自己的命由不得自己,還談什麼願求佳人渡餘生,你郭軫有餘生嗎!留字條的時候,只想著玩玩而已,碰個運氣,根本沒想著負責任,誰知道有個傻裡傻氣的女學生偏偏就千裡迢迢地找來了。抗日結束,大家都以為太平日子要到了,你寫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誰都沒有怪你,但是你在明知東北要打仗,你為什麼不放朱青走!你為什麼還要娶她!
  • 劇評-國語 | 《一把青》:看過的都哭了
    「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不願委身小顧。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
  • 《一把青》東山一把青
    郭軫遺書:朱青,隊友皆殉職,我難逃一死,誤你青春,悔不當初,請將我拋腦後,快意餘生,勿祭,九泉下見你孤單,我必痛入骨髓,魂飛魄散。他摔得粉身碎骨,一點知覺都沒有,他倒好,轟一聲什麼都沒有了我也死了,可是我還有知覺。圖片描述 開始,只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上看到這部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小說《一把青》。文字間平平淡淡,並沒有過多的感情渲染。卻恰是那對於應痛徹心扉的事的平靜和泰然,淡淡地娓娓道來,才更讓人感覺到透過紙張的悽悲,一個個人物在心中排列復演,他們的命運在腦海中糾纏。
  • 《一把青》:祭奠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一把青》出自白先勇的《臺北人》,筆調淡淡,只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但舉重若輕也不過如此,只愛了一場,渡進餘生。物是與人非,全用生命來體驗。故事背景裡,抗戰剛勝利,難得的和平年月。驚異於朱青的變化之大,也驚異於生活變化的無常。在臺北的小顧,空軍新生,喜歡朱青兩年多了。恰巧,他也是空軍,最後,也因空難去世。朱青卻似乎全不在乎。做吃的,打麻將,生活如常。不變的,只有那首歌兒了:東山哪,一把青西山哪,一把青郎有心來姊有心郎呀,咱倆兒好成親哪——那一年,她尚且是名學生,就遇到了郭軫。
  • 《想見你》的柯佳嬿為她頒獎,《一把青》的女主憑什麼?
    與此同時,《想見你》還帶動了#內地高評臺劇#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其中就有豆瓣評分9.3分的《一把青》。那麼,比《想見你》高1分的《一把青》到底高在哪裡?帶著這個疑問,清野君連夜刷完了《一把青》。看完《一把青》,「所以暫時將我眼睛閉了起來」,朱青唱《東山一把青》的模樣印入我的腦海。沒錯,連俞涵飾演的女主朱青,令人難以忘懷、意猶未盡。清野君(ID:qingnian666-)認為,《一把青》高分高在劇中的人物塑造。
  • 電視劇《一把青》片頭曲——《看淡》
    我是有些恨大隊長的,然後就是惋惜遺憾。不敢再看一遍。這是一部非常沉重的劇,哀痛。我都不忍心說太多話,生怕打擾到他們弄疼他們。「有時候,我是真的很想郭軫」。此語一出,淚流滿面。故事的開頭是:「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
  • 命運裹挾的《一把青》
    ——《一把青》導演  曹瑞原      想了解那段歷史,紀錄片《沖天》中有說,話劇《寶島一村》中也有涉及,但當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被導演曹瑞原拍成了31集的電視劇,還是讓人感慨萬千。曹瑞原說,「這個故事如果我們不說,以後也沒有人能說了。」
  • 《一把青》誤你青春 悔不當初
    聽聞民國愛情 十有九悲那個年代的故事後來就像傳說一樣傳說很多人聽過、看過那些真真假假混在一起的事沒有人知道最後怎樣了【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2月6號晚上終於看完了《一把青我愛中尉飛行官郭軫的熱血、不羈、純粹,愛他架機低飛撩妹時的無賴。他稱朱青是自己的導航塔,只要她站在那裡,他飛多高都能夠看見,就能安全返航;他在別人欺負她的時候挺身而出,將她納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誰都不能欺負她。可最後郭軫死在天寒地凍的東北,朱青永遠活在了絕望中……郭軫你知道嗎,你走後所有人都欺負你的導航塔!
  • 關於《一把青》
    前幾天在介紹白先勇先生和王國祥先生的故事時提到了根據白先生《臺北人》中故事改編的臺劇《一把青》,當時說是電影,然而今天回去再看發現這是一部電視劇。特此糾正,並捎帶介紹一下這部劇。《一把青》,2015年臺灣公視國語旗艦劇集、時代劇。是由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出品、臺北創造電影有限公司製作的時代劇,由導演曹瑞原改編自白先勇小說集《臺北人》中同名短篇小說作品。
  • 好劇推薦|紀念一個不可忘卻的時代——《一把青》
    《一把青》改編自白崇禧之子白先勇先生的短篇小說《一把青》,2015年的臺劇,豆瓣評分9.3,以國民黨的視角,重現了20世紀那個時代的歷史,一個橫跨36年歷史的故事。故事開始於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後,女學生朱青因為一張字條「姻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513。」
  • 臺劇《一把青》
    九月的時候刷了一部臺劇《一把青》,2016年臺灣金鐘獎獲獎劇。
  • 禁播臺劇《一把青》,這部民國劇賺足了眼淚
    在如此的政治背景之下,《一把青》將鏡頭對準了那個時代中的小人物,他們笑過哭過痛苦過,卻只能被命運裹挾著向前走,逃不開既定的軌道,讓我們相信那就是真是,於是感同身受,真正被故事所俘虜。不光有閃耀的青春愛情,也有悲哀的生離死別,既有威風張揚的熱血少年,也有無奈受挫的英雄遲暮,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可奈何,但就像師娘說過的那句話「日子過了就好了」,他們也只能努力的將生活過下去,不一定好,但一定是能過得下去的。《一把青》最虐的地方不是郭軫的死去,而是在他死之後,在所有人敗逃臺灣之後,明明戰爭的火焰已經停歇,在仿佛是傳說中活過的人慢慢被現實折磨得滿目瘡痍。
  • 《一把青》有無數個郭軫再也回不去
    誤你青春,悔不當初;請將我拋諸腦後,快意餘生;九泉下見你孤獨,我比痛入骨髓...我不怕下地獄,我只想和她結婚;南京有飛行員,是撒旦派來的;聽聞民國愛情,十有九悲,痛入骨髓的不僅是你,還有看到故事的,戰爭帶來的心裡不可磨滅的創傷,郭軫你可知,你死後他們都在欺負你的小朱青,半生坎坷半生流離。明明一開始的時候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看的時候知道是個悲劇,只是反噬實在是太強,最後意難平。
  • 日子過了就好了——《一把青》
    花了兩個月時間,終於把31集的《一把青》補完了,還是想寫點什麼。
  • 劇010《一把青》:只有無形的能不朽
    這是瑞瑞瑞瑞麗的第204篇推送全文共1849字,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一把青》,講述國共內戰時的一群飛行員,以及他們家庭的故事。戰火紛飛,白色恐怖,山河破碎,人死,魂飛魄散。第十一飛行大隊,在抗日戰爭中戰功赫赫,大隊長江偉成,作戰官邵志堅,第一分隊長郭軫。
  • 【隨筆】東山一把青,黃昏好風景——臺劇《一把青》
    在如此的政治背景之下,《一把青》將鏡頭對準了那個時代中的小人物,以女學生朱青與空軍飛行員郭軫的愛情為起線,講述1945年到1981年間,從抗戰勝利、國共內戰到撤退臺灣,民國空軍及其眷屬被戰火無情摧逼、生死兩隔的故事。他們笑過哭過痛苦過,卻只能被命運裹挾著向前走,逃不開既定的軌道,讓我們相信那就是真實,於是感同身受,真正被故事所俘虜。
  • 革命誤我我誤卿,9.3分的禁播民國劇《一把青》為什麼值得看?
    4年後的今天,豆瓣上雖然只有不到2萬人評價,但分數卻是神劇級別的9.3分。看完後,對我來說,繞梁三尺,後勁十足。《一把青》豆瓣上,曹導作品排名前二的作品有三部(後兩部並列):2015年的《一把青》(9.3),2003年的《孽子》(8.8),2005年的《孤戀花》(8.8)。
  • 《一把青》一把青:青春已逝,無法回頭
    但是,《一把青》不同,他大膽的把背景放到了內戰這個大環境下,前13集,郭軫有多麼隨意不羈,痞壞,玩笑人生,那自他們三個登上飛往東北飛機的那一刻,他們就有多麼無奈。劇裡有一句臺詞:他們都沒有錯,只是生錯了時代。驕傲放縱的空軍少爺兵郭軫永遠留在了東北那片寒冷的地平線上。他的摯愛:白衫,藍裙的小朱青,永遠和他葬在了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