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民法典第一批司法解釋發布

2021-01-12 陝西法治網

民法典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12月30日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分別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民法典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最高法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賀榮介紹,這7件司法解釋中,第一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的司法解釋。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新的法律只對其施行後的法律事實產生約束力,對施行前的法律事實無溯及力,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作為適用民法典的第一部司法解釋,在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上著重解決民法典與合同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的新舊銜接適用問題,依法嚴格明確了溯及適用這一例外情形的適用條件,統一裁判尺度,確保民法典正確實施。  第二件是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擔保制度對于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民法典對擔保制度進行了重大完善,最高法在清理廢止以往與擔保有關的9件司法解釋的基礎上,為切實規範擔保交易秩序,減輕融資成本,促進資金融通,擴大增信手段,保障債權實現,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新制定了關於適用民法典擔保制度的司法解釋。

另外五件分別涉及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按照清晰、簡明、針對性強的原則,在廢止原有眾多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根據民法典的新精神,新修改制定為5件相應司法解釋。比如,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樹立優良家風,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基礎上,分別制定了適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和適用民法典繼承編等2件司法解釋。其中,婚姻家庭編司法解釋依照民法典的規定對親子關係確認和否認之訴作了相應完善。再比如,為強化民生司法保障、維護和諧勞動關係、維護建築市場公平競爭秩序,在廢止原7件有關司法解釋的基礎上,分別制定了勞動爭議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2件司法解釋。還比如,物權編司法解釋,相應增加了民法典物權編規定的「居住權」等新型用益物權。  賀榮介紹,除上述7件司法解釋,最高法還對《民事案件案由規定》進行了修改。按照民法典規定的新制度,增加聲音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申請人格權侵害禁令、居住權、保理合同等案由,用以規範和指導民事審判工作。

作者/來源:江西希君律師事務所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民法典》生效後,《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內容的變與不變(十)
    《民法典》生效後,《公司法》及司法解釋內容的變與不變(十) 2020-09-28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安鄰水縣法院舉辦《民法典》及司法解釋專題學習培訓
    四川新聞網消息(遊禕 文/圖)為進一步推進《民法典》的宣傳和實施,營造全民學法、懂法、守法的濃厚氛圍,深化法治鄰水建設。1月7日,廣安市鄰水縣人民法院舉辦《民法典》及司法解釋專題講座,並全程進行網絡直播。
  • 最高法發布民法典司法解釋 明確「與他人同居」的情形
    12月30日,最高法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貫徹實施民法典、全面完成司法解釋清理和首批司法解釋的相關情況。《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學習大講堂」第一期開講啦
    「民法典學習大講堂」第一期開講啦 2020-08-07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來了:倒屣欣逢迎
    新中國民法法典化的歷程恰能展現《民法典》隨著民族的成長而成長、民族的壯大而壯大的歷史圖景,它帶著民族印記而來,又沾染上時代風味,為未來留足了發展可能。法院人要跟上《民法典》的步伐,就要始終保持求知慾和好奇心,主動擁抱科技、擁抱實踐,勇於探索未知領域,努力迎接時代的考驗。法官是活著的法律宣示者司法是實施法律的活動,又在一定程度上反哺法律的發展,正是一系列新類型權利訴請難以在現行法律規範中尋求裁判依據,民法理論才通過法官的解釋適用得以發展,法庭亦成為權利孕育的搖籃。
  • 《民法典》宣傳專欄 | 鼓樓區黃樓司法所《民法典》法律宣傳走進...
    為進一步開展《民法典》學習宣傳活動,迅速掀起學習《民法典》熱潮,黃樓司法所聯合轄區網格員邀請鼓樓區各律師事務所組成的法律顧問團為銅牛勞務市場的務工人員講解《民法典》、《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
  • 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來了!
    3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就上述人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從法律層面上進行了明晰。 新的司法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與民法典同步施行。首批民法典司法解釋 2021年1月1日,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已全面完成了591件司法解釋及相關規範性文件的清理工作,修改制定了第一批與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
  • 楊代雄:民法典第142條中意思表示解釋的邊界
    關鍵詞: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解釋 合同解釋 漏洞填補 民法典 法律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142條第1款和第2款分別規定了有相對人的意思表示與無相對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釋規則。其中意思表示解釋的射程如何,與意思表示之構成判斷、合同漏洞填補、任意性法律規範適用、無效法律行為轉換等究竟處於何種關係,理論與實踐上不無疑問。
  • 《民法典》之保證合同解讀——默認方式簡單一改,保證責任大大改變
    「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民法典》在合同編中新設「保證合同」一章,對之前的《擔保法》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進行了系統全面的整理,並對原有制度作出了一定的修改。從某種意義上說,《民法典》之前,法律制度重點考慮如何保護債權人的利益,而從《民法典》開始,法律有意側重保護保證人的合法權益,該轉變首先體現在對保證方式的修改。《民法典》實施後的保證方式有何變化?讓我們先來看看《擔保法》和《民法典》中關於當事人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時候默認是按哪種保證方式來承擔保證責任的呢?
  • 《民法典》善意取得中的「轉讓」行為
    《民法典》頒布之前,與善意取得中「轉讓」行為相關的法律規範包括《物權法》第106條、《物權法司法解釋(一)》第21條、《合同法》第51條、《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此外《民法總則》似有「可推知」之規範意旨。
  • 《民法典》相關文獻整理——第三部分:《民法典》合同編相關文獻
    這樣一來,在物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等分別獨立成編後,民法典中的意思自治原則如何才能夠有機地在各編中體現出來,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問題。因此,必須闡明法律行為規則與合同規則的解釋和適用問題、合同編中的"合同"僅僅被定義為"產生債的效果"的危害性問題、"物權合同"能否適用合同編的規則問題、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的後果之請求權基礎如何能夠有機地與物權編、侵權責任編契合的問題。
  • 最高法發布首批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釋:持續性經常性家暴將被認定為虐待
    央廣網北京12月30日消息(記者 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即將施行。最高人民法院30日發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以及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最高法30日發布的司法解釋,涉及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擔保制度、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
  • 《民法典》相關文獻整理——第一部分:《民法典》總則編相關文獻
    其中討論結論需要落腳在民法典規則設計上的民法問題,又可以依據關注對象、討論內容的差異,進一步區分為事實判斷問題、價值判斷問題、解釋選擇問題、立法技術問題。民法典編纂過程中,圍繞各類民法問題都存在爭議,其中爭議最大的當屬立法技術問題。討論的結論無須落腳在民法典規則設計上的純粹民法學問題,也可以依據關注對象、討論內容的差異,進一步區分為事實判斷問題、價值判斷問題、解釋選擇問題、表達技術問題。
  • 《民法典》下的違約精神損害賠償
    對於這一問題,在《民法典》出臺前後,可能會有不同的處理結果。一、之前的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發布的《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 論《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體系、內容及其完善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應當增加未成年人最大利益原則,展示現代婚姻法的價值理念,吸納行之有效的司法解釋並借鑑比較法上的成熟立法,以實現婚姻家庭法編立法的體系化與科學性。針對夫妻共同債務的爭議,2017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補充規定》,在第24條的基礎上增加兩款。2018年初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於審理涉及夫妻債務糾紛案件適用法律有關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夫妻債務司法解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主要是對《婚姻法》與《收養法》的整合,但未採納各自「法律責任」中的家庭暴力與虐待、遺棄等規範o。
  • 中介圈流傳的「《民法典》筆記」靠譜嗎?律師來劃重點了……
    2021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典》涵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廣受關注。 對於公眾普遍關心的婚姻與房產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7件司法解釋相關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個人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
  • 王澤鑑教授講座實錄丨民法典的制定、解釋適用與法律教育
    >1.制定完善的民法典當然重要2.訓練培養能夠正確解釋適用民法典,促進法律進步發展的法律人,在某種意義上更為重要貳.民法典的制定一、三十年民事立法的總結和民法典時代二、民法典的使命(一)私法的任務(二)法學與民法典
  • 【司法傳真573】濮陽中院到清豐縣陽邵鎮開展民法典宣講會
    【司法傳真573】濮陽中院到清豐縣陽邵鎮開展民法典宣講會 2020-08-25 17: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讀民法典 | 懸賞廣告應當「賞」
    2007年10月實施的《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二款規定,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人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2009年5月施行的《合同法司法解釋(二)》第三條規定,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情形除外。相關規定為應徵人請求支付報酬提供了法律依據。
  • 一覽無遺:民法典擔保篇司法解釋(意見稿)與《民法典》條文對照表
    作者 | 北大法寶法規部 單建華、張立芳、白延玲來源 | 北大法寶法律法規庫民法典擔保部分司法解釋(徵求意見稿)與《民法典》條文對照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擔保部分的解釋(徵求意見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為正確審理擔保糾紛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