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創置業上半年銷售額下滑24% 標普給出「負面」展望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房產|大眼樓管 青檸

考慮疫情不確定的影響,2020年首創置業將銷售目標定為800億元,較2019年的808.1億元小幅下降。不過雖然銷售目標已經十分保守,但目前來看,要完成這一目標依然不是很輕鬆。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1-6月,首創置業的全口徑銷售額為308.5億元,僅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38.56%。

近年來,首創置業大肆舉債衝擊規模,但發展速度並不及預期,今年的銷售更顯疲態。過去兩年公司的拿地面積持續增長,2019年的資產周轉率創出歷史新低,僅0.11。舉債並沒有為公司帶來良好效應,資產利用效率不高。而持續超100%的淨負債率則對發展帶來較大影響,近兩年利息支出均是淨利潤的1倍多,拖累業績表現。不久前,標普給出了公司「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槓桿水平居高不下或是主要原因。

 上半年全口徑銷售額下滑24% 較去年排名跌7個名次

首創置業的業務主要以房地產開發銷售、投資性房地產(奧特萊斯)和土地一級開發為主,佔比分別約為78%、4%、17%。公司聚焦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核心城市圈。京津冀是業績貢獻主力地區,2019 年京津冀地區銷售金額佔總銷售額超60%,長三角地區佔比則超24%,粵港澳佔比尚小。

克而瑞數據顯示,2020年1-6月,首創置業的全口徑銷售額為308.5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23.90%。在樓市表現良好、大部分房企銷售額同比回正的6月,公司的銷售額卻下滑了28.8%。

相比全口徑銷售額,權益銷售額下跌幅度要更大一些。上半年首創置業權益銷售額為194.2億元,同比下降25.62%。上半年公司權益比例約62.95%,較2019年的63.99%進一步下滑。

克而瑞發布的銷售排行榜顯示,首創置業上半年的全口徑銷售額排名為50位,權益銷售排名為55位,去年分別位列43位、50位,而2018年可以排到43位、46位,行業放緩、馬太效應加劇下,首創置業似乎正在漸漸掉隊。

從拿地來看,易居研究院中國百城居住用地報告相關數據顯示,上半年,首創置業的拿地金額超42億元,約佔去年全年拿地金額的1成多,建面約39.66萬平方米。經過兩年的強拿地,上半年拿地放緩。2017年-2019年,公司的拿地面積分別為318.7萬平方米、409.3萬平方米和778.9萬平方米。

資產周轉率和ROE雙雙刷新歷史新低

同大部分舉債擴張的房企一樣,高周轉是重要的策略。2018年,首創置業開始實施「369」新工期標準,即「3個月取得方案批覆,6個月取得施工許可證,9個月取得預售證。」可見,這一標準主要是縮短工期,加快推盤,但銷售增速的放緩給公司的去化帶來不小的壓力。在前兩年的強拿地下,公司的資產周轉率逐漸滑坡。Wind數據顯示,2007年時,首創置業的資產周轉率最高達0.28,2019年創出歷史最低,僅0.11,較巔峰水平腰斬。受此拖累,公司的ROE也刷新歷史新低,2019年僅6.96%,還不到10%。

房企規模壯大過程中往往都會加大合作開發力度,首創置業也不例外。2015年-2019年,首創置業的土儲權益佔比分別為75.84%、73.74%、69.76%、67.64%、64.78%。克而瑞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的銷售權益比例為63.99%,較2018年的76%下滑超10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進一步下滑到62.95%。

槓桿率高企 標普給出「負面」展望

多年來,首創置業的槓桿水平長期居高不下。截至2019年末,公司的總負債合計達1432.28億元,其中流動負債高達692.63億元,佔比48.36%。Wind數據顯示, 2019年末首創置業的淨負債率為159.28%,較2018年的170.66%有所下降,但在業內仍算較高水平。

公司為了降低負債率,也進行了許多「努力」。首先便是可計入權益的永續債的運用,2016-2019年,首創置業的永續債金額分別為28.95億元、58.90億元、134.76億元和151.24億元。

此外,首創置業還於去年12月還折價29.17%供股15.14億股,融資淨額約25億元,主要用於償還部分計息債務。由於折價太多,公告當日便引得投資者不滿,股價大跌超10%。

若加上這些會計等式外的「隱形負債」,首創置業的真實負債水平還要更高。而高槓桿對首創置業的發展造成了較大影響。

2016-2019年,首創置業的永續債金額約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142.47%、289.29%、700.78%和712.39%,這一比例逐漸升高,公司的大規模舉債並沒有帶來良性效應,業績沒有隨之快速增長。

隨著負債規模的升高,財務費用卻在逐步增長,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的利息支出激增89.53%至25.17億元,約佔當年淨利潤的133.69%,而到了2019年這一佔比進一步擴大到151.88%。高額的費用已經對公司業績造成了較大的拖累。

近幾年,首創置業的業績波動較大,近五年有三年扣非淨利為負,2015年虧損額更是高達11.56億元,2019年的扣非淨利也僅有0.46億元。或許這也是近兩年,首創置業頻頻出售資產的原因。

對比去年權益銷售規模與公司相當的建業地產和路勁集團,其2019年扣非淨利分別為9.64億元和27.11億元。銷售排名下滑的同時,首創置業業績較同規模房企也有較大差距。

6月24日,標普確認首創置業 「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首創置業負債情況成為主要原因之一。標普表示,即使公司控制其債務水平, 首創置業未來兩年內的槓桿率仍將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也說明公司近來的降槓桿措施並不得到認可,最起碼從效果來看,並不「顯著」。

相關焦點

  • 話企|信用評級展望負面 為何首創置業不被看好?
    6月24日,標普確認首創置業「B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展望為「負面」。  對於負債超千億、淨負債率連續攀升的首創置業來說,無疑是一舉重擊。為何信用評級機構對首創置業並不看好?槓桿率居高不下億翰智庫表示,評級機構下調房企評級,會從槓桿率、財務結構、土地儲備、 盈利能力和規模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
  • 首創置業淨利潤下滑28% 千億遲遲難破 原地踏步三年?
    今年上半年,據中指院統計的全國銷售業績Top100數據顯示,首創置業銷售額和銷售面積分別排名第52位和第91位。 據半年報披露,首創置業上半年受疫情衝擊較大,多項關鍵財務數據明顯下滑。今年1-6月,首創置業實現營收92.19億元,同比下滑12%;營業利潤為11.54億元,同比減少4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億元,同比減少28%;基本每股收益為0.11元,同比減少63%。 上半年,首創置業各項目實現籤約金額337億元,籤約面積約為99.7萬平方米,籤約均價3.4萬/平。
  • 首創置業:乘風破浪創輝煌,首創置業人努力爭創佳績
    強大的戰略前瞻性,讓首創置業開啟了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同時在不斷的前進和探索中,也使得文創、高科、長租等新業務獨領風騷。日前,在首創置業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首創置業總裁鍾北辰在被問到全年目標實現情況時表示,今天上半年首創置業完成了原來預期目標的40%多,其實這個還是挺難能可貴的。相較於不少房企半年度目標完成率不足4%的情況,首創置業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
  • 前10月百強房企八成業績增速回正,首創置業銷售不佳跌出50強
    相較於9月份,百強房企銷售額環比下降了3.6%,四季度在去化上仍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樓市降溫潮的提早到來,讓本就業績疲憊的首創置業(HK.02868)雪上加霜。2020年前10月,首創置業實現銷售額546億元,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68.25%。同時,其銷售額排名則跌至55名,相較於2019年末下滑了12個名次。接下來的60天,首創置業能否逆風翻盤,值得關注。
  • 首創集團換帥當下,首創置業領跌4月銷售榜
    在會議上,北京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對首創集團提出要求,「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國內領先的城市綜合投資建設運營服務商。」而此時,作為旗下城市綜合運營商的首創置業卻在「跌跌不休」的漩渦中掙扎。據財經網梳理,自2月份以來,首創置業銷售額連續3個月同比下滑。
  • 「千億債務」壓頂,首創置業「求穩800億」
    來源:標準排名官博作者:廖海彬受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影響,首創置業股份有限公司(02868.HK,下稱「首創置業」)銷售業績有所下滑,800億元目標承壓。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首創置業累計實現籤約金額196.5億元,同比下滑20.83%;籤約面積62.4萬平方米,同比下滑37.85%。
  • 首創置業800億夢難圓
    在市場行情整體向好之時,首創置業業績卻仍在下滑。根據數據,2020年11月,公司籤約額為54.9億元,同比下降36.75%;前11月,公司累計籤約額601.1億元,同比下降12.67%。  而這樣的業績,是建立在首創置業單價下滑約4成的基礎之上。財經網經核算發現,首創置業11月單價約為2.1萬元/平方米,同比下滑38%。
  • 全力融資的首創置業:差錢 or不差錢?
    首創置業就是其中之一。首創置業:差錢or不差錢?2019年下半年,首創置業先後通過ABS、公司債、中期票據等多種方式籌措資金約300億元。這讓首創置業「差錢」的言論一時蜂擁而起。可以說,2019年的首創置業艱難地實現了調整後的目標——銷售實現800億元。只是,實現了目標的首創置業雖然放慢了腳步,然而,其負債率也隨之攀升,很快負債變超過千億,遠超了銷售額——公開資料顯示,調整後目標的首創置業,其自身負債卻早已躋身了「千億行列」。
  • 美的置業2020年銷售額增24.6% 兩年半內負債淨增長為銷售額的約160%
    美的置業2020年銷售額增24.6% 兩年半內負債淨增長為銷售額的約160% 中華網財經1月6日訊:美的置業發布2020年全年銷售簡報顯示,2020年全年,公司及其附屬公司連同其合營企業和聯營公司的合同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261.6億元,而相應的已售建築面積約
  • 奢侈品地標隕落,海港城上半年收入大跌30%,每10家店就有一家空置
    據時尚商業快訊,受疫情以及零售環境持續低迷影響,6月香港零售銷售額同比大跌24.8%至265億港元,連續17個月錄得下滑,上半年大跌33.3%,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等奢侈品銷量驟減56.5%,佔據香港高端消費半壁江山的九龍倉置業上半年收入隨之大跌20%至67.75億港元,營業利潤大跌26%至49.66億港元,股東應佔集團虧損達
  • 花王上半年銷售下滑7.5%至445億,但珂潤、芙麗芳絲表現出色
    CBO 記者 張慧媛近日,日本花王集團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財報,2020上半年,集團淨銷售額為667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45億元),同比下滑7.5%。近日,日本花王集團發布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半年財報及2020財年的合併財務業績預測。
  • 首創鉅大第13座奧特萊斯落子昆明
    在首創奧特萊斯開業之前,昆明市已有3座奧特萊斯。首創鉅大副總裁、昆明項目籌備組組長袁澤路表示,首創鉅大要在昆明做最純正的奧特萊斯。他認為,不論在建築特色、品牌結構,還是區位優勢上,昆明首創奧特萊斯都具備頭部優勢。
  • 日本2月百貨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2.2%
    日本百貨店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75家公司/206家門店),2月份,日本百貨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2.2%至3661億日元,連續5個月下滑。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擴大,海內外顧客及銷售額持續下滑。據統計,2月的門店顧客總數量同比減少了約10%。
  • 讓活力重新登場 2020首創置業中網業餘聯賽收官
    北京時間12月19日,2020首創置業中網業餘聯賽年終總決賽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圓滿落幕,六大賽區的冠軍球員和特邀外卡選手上演巔峰對決,經過上百場精彩較量,最終三個參賽級別和十大比賽項目冠亞軍全部產生。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中網不忘初心,堅持用體育傳播正能量,攜手首創集團及其下屬企業,精心策劃2020首創置業中網業餘聯賽,為廣大網球愛好者打造專業精彩的賽事平臺,讓活力重新登場。首創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蘇朝暉在閉幕式致辭中表示:「2020年是中網業餘聯賽舉辦的第12個年頭,也是中網併入首創集團元年。
  • 標普:確認中國宏泰發展「B」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降展望至「穩定」
    久期財經訊,6月10日,標普將中國宏泰產業市鎮發展有限公司(China VAST Industrial Urban Development Co. Ltd.,簡稱「中國宏泰發展」,06166.HK)的評級展望由「正面」調整至「穩定」。同時,標普確認了中國宏泰發展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B」,該公司的未償高級無抵押票據的長期發行評級為「B-」。
  • 2020首創置業中網業餘聯賽完美收官
    北京時間12月19日,2020首創置業中網業餘聯賽年終總決賽在北京國家網球中心圓滿落幕,六大賽區的冠軍球員和特邀的外卡選手在一整天的比賽中上演巔峰對決,經過上百場精彩紛呈的較量,最終三個參賽級別和十大比賽項目的冠亞軍全部產生。
  • 鑫苑置業負債率91.55%,現金流為負,靠拿「貴錢」擴儲
    上市之後,其對海外市場表現出極大興趣,並將方向調整為做大國內,布局海外」的發展戰略,重點布局國內一二線重要城市,以及北美、歐洲和亞太市場。但由於出海在外政策及項目開發模式「水土不服」,加之近幾年國內對於海外投資渠道收緊,鑫苑置業不得不重新調整策略,轉回國內市場尋求新的方向。
  • 上半年瑞安限上商貿業累計銷售額超200億元
    今年上半年,瑞安市限上商貿業批零住餐四大板塊全線飄紅,實現累計限上銷售額200.69億元,同比增長22.8%。據悉,今年以來瑞安市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做大做強,加強行業監管,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限上商貿業的發展。
  • 失速的美的置業,年內再爆人命事故
    在美的置業的招股書中,稱「公司將致力於成為中國十大房地產開發商之一,目標是覆蓋中國50個城市。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2018年,美的置業合約銷售額分別為111億元、206億元、507億元、7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