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麼 人民說了算!——來自伊旗脫貧攻堅一線的調查報告

2020-12-27 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

  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而在伊金霍洛旗,四月春色始盛開,桃李爭芳是景色美,滿臉笑顏則是日子美。

  美美與共,共在合力。伊金霍洛旗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07戶1369人,已全部脫貧,其中穩定脫貧240戶547人,正常脫貧367戶822人。脫貧攻堅戰以來,伊金霍洛旗精準把脈,對症下方,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村村都在抓重點、破難點、出亮點,戶戶都在動腦子、想法子、找路子,從產品到產業,從深度貧困到富裕花開,從辦公大樓到田間地頭……無數的蝶變、無數的詩章凝聚起初心的分量。全旗之力化作如椽巨筆,一幅鄉村振興的「富春山居圖」,就在腳下……

   納林希裡村貧困戶參與蔬菜大棚種植

  脫貧戶王永亮在曬羊肚菌

  黨建「問診」:從「消痛點」到「出亮點」

  「你看你們,已經幫了我們那麼多忙了,幹農活就不要了,但是歡迎你們來吃飯,我殺雞給你們吃。」蘇布爾嘎鎮敏蓋村的徐子亮拉著這個,扯著那個,不讓大家幹活。他說自己享受了那麼多好政策,再不能給幹部們添亂了,言語裡滿滿的過意不去。

  這是4月17日伊金霍洛旗開展的一次特殊「黨員固定活動日」活動。全旗包聯單位黨員幹部、各鎮包片領導、嘎查村「兩委」成員及黨員、包聯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共6000餘人下沉到嘎查村貧困戶、老黨員和困難黨員家中,開展了開一場學習會、鼓一次脫貧勁、嘮一回交心話、幹一天農家活、吃一頓農家飯、做一件貼心事的「六個一」活動,現場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有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徐子亮拉扯的正是來他家開展活動的黨員幹部們。

  敏蓋村白絨山羊養殖基地遠近聞名,去年,村集體建設了羊絨梳洗加工廠房,對羊絨進行精細加工提升附加值。既解決了貧困戶的就業問題,又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其羊絨,帶動貧困戶發展「羊事業」。而徐子亮曾是村裡的貧困戶,外出打工多年但依然日子過得緊巴巴。看到村裡的發展再加上駐村幹部的指導,他拿出所有積蓄買了基礎母羊,村黨支部書記韓文斌免費送來了一頭價值6000多元的種公羊,村裡為他申請了5萬元的免息貸款。到了年底,一算帳毛收入達13萬元,脫貧後的徐子亮信心十足,計劃著再擴大養殖規模。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最大牽掛,這是奮進在小康路上沉甸甸的希望,更是各級黨組織責無旁貸的政治擔當。

  在收官之年,伊金霍洛旗成立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由旗委書記任組長,建立任務臺帳、實行掛牌作戰,推行每周三調度工作機制,周一、周三通過微信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周五通過現場調度或召開會議的方式集中解決存在的問題,對攻堅的難點問題做到心中有數、工作有譜。

  伊金霍洛旗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是脫貧攻堅的強引擎和領頭羊的作用,對全旗包聯駐村工作隊進行調整充實,在原有165名駐村幹部基礎上,每個嘎查村新增2—3名駐村隊員,駐村幹部總數達到450名,實現了對全旗7個鎮138個嘎查村的全覆蓋。

  這些黨員幹部以實際行動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為民謀利、為民盡責、取信於民,找嘎查村的發展短板,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強嘎查村的黨組織,弱貧困戶的等靠要,在消「痛點」上下功夫,在出「亮點」上做文章。

  在他們的帶動下,全旗嘎查村的集體經濟全面脫「零」,基層黨組織戰鬥力增強,村委幹部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黨支部+合作組織+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逐步構建,扶貧、扶智、扶志「三輪」驅動,產業、生態、健康、教育、易地扶貧搬遷等行業扶貧不斷躍上新層級,貧困戶在就醫、醫療費用報銷、子女教育、發展生產、日常生活困難等方面持續獲得幫扶,「兩不愁三保障一低於」「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等標準正在化作群眾可觸可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聯動「開方」:從「單個幫」到「合力扶」

  在蘇布爾嘎鎮查幹日格召村的一處廠房內,機聲隆隆,從生產線上下來的各種規格的網片,即將被運往幫扶企業伊泰集團的各個煤礦。

  這個廠子由村集體籌資,村民入股,幫扶企業投資興建,經濟效益很好,產品供不應求,全部是訂單式生產,目前村裡正在新建網片廠二期。

  「這都得益於幫扶企業的參與,這個廠子每年光幫扶企業的訂單就是一大筆,周圍煤礦的網片需求量很大,所以很有市場。」蘇布爾嘎鎮副鎮長肖明說。

  「我兒子就在廠子裡工作,村裡給提供的就業崗位,去年收入5萬多元呢,再加上我們家裡搞種養殖,成功脫貧了。」貧困戶楊文光的語氣裡滿是自豪。

  為了讓脫貧致富有長效,伊金霍洛旗因地制宜、對症施策,在全旗探索「四聯一增」產業扶貧模式,依託結對幫扶單位、國有企業、種養殖大戶、嘎查村集體經濟四大主體,深度推進「百企幫百村」工程,與貧困群眾建立持續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構建長效性產業扶貧新體系,助力實現一個目標:貧困戶增收。

  位於阿勒騰席熱鎮的雲東食品倉儲和地產食品加工廠項目區即將建成投用。「這個廠區建成後,有針對貧困戶的很多優惠政策,不論是在家進行種養殖還是外出去加工廠幹活,都有穩定的收入。而我們也有了高質高效的產品供應鏈,實現了雙贏。」項目負責人王少春介紹說。

  「四聯一增」模式落到實處,是各個幫扶主體和貧困戶形成產業聯帶、利益聯結、效果聯動的「扶貧鏈」。就國有企業聯結帶動來說,由雲東集團與全旗607戶1369名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33名貧困邊緣戶籤訂利益聯結協議,發展種養殖產業,對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和貧困邊緣戶按照每戶1000元標準提供購買仔畜補貼,同時再給予1000元的飼料、化肥等生產資料,對無勞動能力或無法發展種養殖產業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給予1000元現金分紅。在活畜收購過程中,由雲東集團高於市場收購價5%進行上門收購或直接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銷售補貼。可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年增收5000元。華豐糧油公司與有意願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籤訂玉米、高粱種植協議,華豐糧油公司以每斤高於市場收購價0.05元的標準進行上門收割、收購。截至目前,已落實「四聯一增」產業扶貧行動248戶,共籤訂合同285份,其中養殖合同222份,種植合同63份。

  同時,伊金霍洛旗針對駐地企業多、後勤需求大的實際,全面開展「消費扶貧」行動,積極組織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幹部迅速對接「百企幫百村」幫扶企業,「以購代幫」切實打通供應鏈條,實現產、供、銷無縫對接,形成穩定的購銷關係和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並結合「千萬惠民電子消費券」發放活動,將產業扶貧項目和建檔立卡貧困戶農畜產品納入消費目錄。

  截至目前,該旗內伊泰、神東、匯能等12家大型煤炭能源企業與烏蘭木倫鎮上灣村,蘇布爾嘎鎮阿斯日音希裡村、壕賴蘇村、查幹日格召村達成採購各類蔬菜、麵食、肉製品、羊肚菌等產銷合作意向2.4萬斤,意向金額12.5萬元;達成工業製成品網片130萬平方米、錨杆60萬根的採購意向,意向金額3800萬餘元。

  多方聯動,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持久內力,讓貧困戶信心更足,讓鄉村振興的「底子」更厚。

  產業「下藥」:從「口碑性」到「品牌力」

  在伊旗,每村每戶都有自己的「產業經」,從生態農業到農村電商,從特色種養到鄉村旅遊,各村各戶既堅持「生態優先」的紅線,又提升「綠色發展」的基線,「綠色」賦能品牌,讓傳統產業的「對四」變成了「王炸」。

  在札薩克鎮的道勞窯子村,一座小雜糧加工廠房成為村裡的新地標。該村距離陝西界僅有5公裡,村集體經濟多年為零,村民心氣散、牢騷多,傳統產業收益低。脫貧攻堅戰以來,該村大面積調整種養殖結構,將傳統種植的玉米、土豆換作糜子、高粱和各種豆類等小雜糧,村集體成立公司,統一加工統一品牌統一銷售。沒想到,小雜糧產業一炮打響,產品供不應求,村民嘗到了甜頭,有了幹頭。2019年,村集體經濟創收13萬元,從「後進村」隊伍衝刺到了「後勁村」行列,村民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了。

  「現在全村近一半的耕地在種植小雜糧,我們今年還整合了1000畝土地,打造小雜糧綠色種植基地,進一步做大這個特色品牌。」駐村幹部蘇雷說。

  還有該鎮的札薩克召村,瞄準連翹一年種植,多年採果,經濟收入可觀等優勢,開闢了中草藥種植基地,讓小小連翹變成了「搖錢樹」;塔爾河村成立了被服廠,開展訂單式生產,重點吸納周邊貧困戶和剩餘勞動力,實現村民持續穩定增收。

  在蘇布爾嘎鎮壕賴蘇村,20座溫室大棚裡的羊肚菌即將進入採摘期。這個村民從來沒見過甚至沒聽過的產業如今成了「香餑餑」,目前該村羊肚菌總產量300公斤左右,可實現收入55萬元,帶動了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生活困難戶平均增收2萬元左右。

  在伊金霍洛鎮的布拉格嘎查,利用閒置土地發展旅遊業,100頂蒙古包坐落在草原上、花海裡,木廊道、木棧道疏朗點綴,成為遊客的好去處。去年村集體經濟收入60多萬元,被成功納入成吉思汗陵景區的旅遊圈,將「蹭熱度」變成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而在紅慶河鎮,「一村一品」的村集體經濟生產格局雛形已現,肉鴿養殖、生態魚養殖、林下養雞、高粱種植、德州烏驢養殖……一大批有帶動性示範效應的產業應運而生,通過不同形式與貧困戶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

  正如紅慶河鎮黨委書記楊樹偉所說:「產業是脫貧的關鍵,只要貧困戶從產業上看到了希望得到了好處,他就有了幹勁,這比我們給他多少錢多少物資都管用。」

  為了充分激發產業的內生力,伊金霍洛旗持續推出「紅色領航」行動、推行村企共建模式,設立了紅色領航專項資金,累計投入扶持資金約3000萬元,為村集體累計實施領航項目94個。

  讓產業打品牌,讓產品有名頭,徹底改變了以往消費市場對一些農產品的「道聽途說」,補上了「口碑經濟」的短板。美名自然帶來了真金白銀。截至2019年底,全旗138個嘎查村集體經濟全部實現「清零」,總收入已突破2億元大關,全部嘎查村集體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實現土地流轉6400畝,發展種植項目3.2萬餘畝,養殖牲畜、家禽18萬餘只,受益農牧民群眾人數達18000餘人。2020年,旗本級安排扶貧資金1743萬元,將著力支持13個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扶貧產業項目,再為脫貧攻堅注入內生動力。

  主體「活血」:從「坐著看」到「搶著幹」

  「政策好,國家幫著,自己也刨鬧著,日子越來越好了。」一方小院裡,正在用柳條編筐子的劉在畔說。

  劉在畔曾是札薩克鎮道勞窯子村有名的「懶漢」,看病欠下10多萬的外債,家裡除了一隻狗、兩隻雞,再沒有其他牲畜。現在有了20多隻羊、5頭豬,去年收入6萬多元,年關時他幾次三番邀請駐村幹部到他家吃一頓殺豬菜以表謝意。今年,他還承包了別人的耕地,計劃著多種點玉米,多養幾頭豬,農閒時給村集體打工,也能補貼家用。

  「我們剛來的時候,感覺他就是破罐子破摔了,啥也不想幹,我們幾次做工作,讓他思想上轉過彎來,行動上就見效果了。看到他日子過好了,我們不吃殺豬菜也是開心的。」來自包聯單位伊金霍洛旗外事辦的張君說。

  致貧的原因不一而足,但脫貧的理由只有一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為此,伊金霍洛旗多方施策,力求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並重,有效激發貧困戶這個主體全面「活血」。用伊金霍洛旗扶貧辦副主任陳和平的話說,就是既要實打實保證脫貧,又要緊盯緊防止返貧。

  一眼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精準持續發力。2019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430人次,發放資助金62.3萬元。70所村衛生室實現一體化管理,2020年為76人次建檔立卡貧困戶報銷醫療費用41.8萬元,報銷比例全部達到9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醫生籤約率達到100%,對患有25種大病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行分類分批集中救治。住房安全、飲水安全都得到了切實保證。

  一眼緊盯貧困戶的長遠發展,在貧困戶就業創業和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扶持上做文章,為有就業意願的貧困戶安排公益崗位,對有就業意願的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開展家政服務、月嫂等職業技能培訓,同時在阿勒騰席熱鎮天驕惠民農貿市場為易地搬遷貧困戶免費提供100個早市攤位。目前,共有147名貧困戶通過從事家政、餐飲服務、園林綠化、物業保潔等實現穩定就業。同時,積極落實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為20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小額信貸881.5萬元。

  此外,設立了伊金霍洛旗「天驕暖心」特別救助基金,對突發困難家庭在享受現有社會救助政策之後再次進行兜底救助。截至目前,已向12戶突發困難家庭發放111萬元救助金。同時,探索推行「防貧保」,投入資金55萬元,與人保財險公司籤訂《應急救助防貧保障合作協議》,著力解決穩定脫貧人口和貧困邊緣人口因突發大病、上學、意外事故、自然災害等致貧和返貧問題。

  「幾次做手術把家裡的錢都花完了,幸虧政府送來了及時雨,救助的10萬元錢讓孩子媽可以繼續在醫院治療,真的感謝政府!」烏蘭木倫鎮昌漢蘇村四社的李振寬說。2019年9月,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擊倒了妻子,也花光了家中所有積蓄,而正是這筆救助金才將急著要回家的妻子留在了醫院繼續接受治療。

  幸福的好故事,來自老百姓發自內心的好聲音。

  攻堅克難,一環扣一環;砥礪奮進,一步接一步。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全面小康是山山水水的呼喚,是村村戶戶的夢想,是鄂爾多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在伊金霍洛旗,經由一次次「繡花功夫」,脫貧攻堅正在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而夢想的春天已然百花滿園。

  伊金霍洛旗,以人民的名義,精雕幸福的定義。

相關焦點

  • 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獲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
    : 張豐近日,為激勵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在脫貧攻堅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勇擔當善作為,進一步凝聚決戰決勝的強大正能量,市委組織部決定通報表揚797名全市優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柳州市人民醫院古衛平、韋凌雲、成文虎榜上有名。
  • 銅川耀州區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一線 守初心擔使命
    西部網訊(記者 熊惠玲 通訊員 張小平)耀州區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把舉辦「主題黨日」活動、調查研究、檢視問題、整改落實等工作的主要內容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使各級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的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現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守初心、擔使命。
  • 脫貧攻堅,託起農牧民穩穩的幸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放眼巴彥淖爾大地,一個個貧困村實現華麗蛻變,一個個民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一張張笑臉定格幸福……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貧困群眾搬進了新居,富民產業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小康路上一戶不落、一個不少。脫貧,希望所在;攻堅,力量所在;奔小康,目標所在。
  • 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昆明召開
    點擊上方「普洱孟連」 關注我們 10月15日,全省脫貧攻堅表彰大會暨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昆明舉行。會議表彰了獲得2020年全省脫貧攻堅獎的123個集體、330名個人。表彰了7個東西部扶貧協作先進集體、33名先進個人。
  • 只爭朝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南寧市第八人民醫院韓偉院長一行...
    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南寧市第八人民醫院定點幫扶的兩個貧困村已提前實現了脫貧摘帽任務。進入最後兩個月的倒計時,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如何實現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決戰決勝 脫貧攻堅」陳琳:脫貧攻堅一線的「格桑花」
    自從事脫貧攻堅工作以來,陳琳積極學習上級扶貧相關政策、參加扶貧培訓,強化幫扶意識、拓寬幫扶思路、落實幫扶措施。她深入村裡調查研究、摸底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全鎮貧困戶2735戶8830人,哪些戶頭父母常年在外務工,子女厭學、逃學,存在非政策性因素的輟學風險、哪些戶頭安全住房還存在隱患、哪些戶頭發展動力不足等等之類的問題,一談起來她都頭頭是道,如數「家珍」。
  • 青平: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
    作者:齊海燕「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習近平主席發表的二〇二一新年賀詞動人心扉,引發熱烈反響。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搶險救災,無論是爭分奪秒復工復產,還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都離不開每一個人奮鬥的身影。
  • 箇舊市奮力書寫脫貧攻堅時代答卷
    本網訊 12月24日,記者從箇舊市舉行的「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全面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以來,箇舊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切實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在手上
  • 「地評線」老區脫貧,把人民情懷轉化為攻堅力量
    2019年5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于都縣,實地考察革命老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發展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到潭頭村考察時,同村民孫觀發一家和當地鎮、村幹部圍坐在一起拉家常。習近平總書記深情地說:「我這次來江西,是來看望蘇區的父老鄉親,看看鄉親們的生活有沒有改善,老區能不能如期脫貧摘帽。」樸素的話語之中,體現著大國領袖的人民情懷,詮釋著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不變初心。
  • 脫貧攻堅「志」在必得
    殷殷囑託 鼓舞鬥志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時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關注黨中央在關心什麼、強調什麼,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切實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到行動上。
  • 抓住新時代基層黨建的「牛鼻子」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作者:於樂  「要深入推進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激勵引導廣大幹部勇於擔當、凝心聚力投入脫貧攻堅的戰鬥,重視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著眼實戰加強脫貧攻堅幹部培訓。」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出席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
  • 「窮苦」已到站 下一站是「幸福」——來自遼寧的脫貧攻堅觀察
    &nbsp&nbsp&nbsp&nbsp「窮苦」已到站 下一站是「幸福」——來自遼寧的脫貧攻堅觀察&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瀋陽9月4日電 題:「窮苦」已到站 下一站是「幸福」——來自遼寧的脫貧攻堅觀察&
  • 【脫貧攻堅】囊謙多昌村村民的幸福生活!
    【脫貧攻堅】囊謙多昌村村民的幸福生活!,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狠抓工作落實,全縣累計投入各類脫貧攻堅資金約19.73億元,基礎條件得到全面改善。
  • 瞭望丨脫貧攻堅:世界奇蹟
    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發布的2017年《發展融資:進展與展望》報告也顯示,如果不加強國際合作和國家層面的行動,到2030年,全球仍將有6.5%的人口面臨極度貧困的威脅。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始終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持續開展一系列以農村扶貧開發為中心的減貧行動。
  • 蹄疾步穩抓攻堅 千方百計促脫貧——來自沅陵縣七甲坪鎮脫貧攻堅...
    蹄疾步穩抓攻堅 千方百計促脫貧——來自沅陵縣七甲坪鎮脫貧攻堅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佘凱近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精準扶貧的重要論述,堅持把脫貧攻堅當成頭等大事來抓,脫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就。2014—2019年全鎮共有1782戶5921人脫貧,12個貧困村出列,2020年底將全部實現脫貧。我們的主要做法有:一、堅持基礎先行,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改善明顯。
  • 點燃奮鬥的精神火種——來自中國脫貧攻堅戰場的報告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題:點燃奮鬥的精神火種——來自中國脫貧攻堅戰場的報告新華社記者行進在中國脫貧攻堅戰場,每天都有新的變化在發生。從「熬日子」到「過日子」再到「奔日子」,萬千貧困地區群眾昂揚鬥志,斬斷窮根,匯聚成推動發展進步的澎湃力量。
  • 佛山社會組織:脫貧攻堅善作為 抗疫一線勇當先
    /佛山日報記者宋世偉攝發揮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從坑窪的黃土路到寬敞的硬底水泥、從簡陋的課桌椅到明亮的現代教室……雲浮市鬱南縣千官鎮正在發生的一切變化,讓人備感振奮。「這一切的變化,離不開佛山人民和佛山社會組織的幫扶,這份恩情我們難以忘懷。」
  • 八桂大地上的青春之歌——記奮戰在廣西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式...
    新華社南寧5月4日電題:八桂大地上的青春之歌——記奮戰在廣西脫貧攻堅一線的「黃文秀式」幹部  新華社記者  54歲的貧困戶韋乃情至今回憶起黃文秀,淚水仍會在眼裡打轉。他永遠無法忘記,曾經12次入戶與他親切攀談的那個青春的臉龐。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上下同心 合力攻堅——內蒙古全力...
    我區精兵盡銳出戰,讓資源在一線聚集,向57個貧困旗縣分別派駐由1名廳級幹部帶隊的脫貧攻堅工作總隊,常駐貧困旗縣督導脫貧攻堅。8689支駐村工作隊、9360名第一書記、32180名駐村幹部被派上「最前線」,與群眾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合力拔窮根。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在京發布首部《助力脫貧攻堅履責報告》
    會上,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發布首部《助力脫貧攻堅履責報告(2012—2020)》(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以「攜愛扶貧 共創美好」為主題,系統呈現了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及所屬單位在精準扶貧方面的履責實踐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