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地產17億入股科華生物 進軍尖端醫療完善大健康產業鏈

2020-12-24 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格力地產(600185.SH)的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領域布局邁出實質性步伐。

5月10日,格力地產和科華生物(002022.SZ)雙雙發布公告,科華生物第一大股東LAL公司以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公司18.63%股份轉讓給格力地產的全資子公司珠海保聯,股份轉讓價17.26億元。

科華生物是一家立足於精準醫療領域的體外診斷公司。交易完成後,格力地產將成為科華生物第一大股東。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醫療大健康產業成為企業多元化發展的新方向。天眼查數據顯示,自2020年1月1日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3000家企業經營範圍新增了「口罩、防護服、消毒液、測溫儀、醫療器械」等業務,其中包括25家房地產企業。

17.26億入股科華生物

公告顯示,格力地產方面此次擬收購科華生物的每股單價折合18元,相比此公告披露日前一交易日科華生物股價16.90元/股的溢價約6.5%,股份轉讓價17.26億元。交易完成後,格力地產將成為科華生物第一大股東。

科華生物處於尖端精準醫療領域,是一家擁有完整醫療診斷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的中國體外診斷公司,也是首家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的體外診斷領域的上市公司。其業務覆蓋原料研發生產、儀器和試劑研發、渠道流通環節等IVD全產業鏈,擁有完整醫療診斷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被業界譽為體外診斷試劑「小巨人」。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科華生物擁有230餘項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及70個經歐盟CE認證的試劑和儀器產品,自主產品涉及分子診斷、生化診斷、免疫診斷三大領域。目前,科華生物產品已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1萬餘家終端醫院、500餘家高行業壁壘的疾控中心和血液中心/血站及諸多生物醫藥企業和科研院所。

從業績來看,2019年全年,科華生物實現營業收入24.14億元,同比增長21.32%;實現淨利潤2.02億元,同比下降2.55%。2020年一季度,科華生物實現銷售收入5.37億元,同比增長6.13%;實現淨利潤5000萬元,同比增長0.84%。報告期內,公司全自動核酸檢測工作站、核酸提取擴增設備以及相關提取、檢測試劑等相關產品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億元。

格力地產稱,此次收購系公司向生物醫藥和醫療健康領域布局邁出實質性步伐、完善和擴展大健康板塊產業布局的重要舉措。本次交易完成後,格力地產將獲得一條完整的醫療健康資源、技術、產品供應鏈,並有望依託科華生物現有業務,帶動集團現有房地產業務、現代服務業向康養地產、醫療服務領域轉型升級。

進軍尖端醫療細分領域

事實上,這並非格力地產首次涉足醫療產業。今年2月10日,格力地產就與珠海市微創科技有限公司、珠海醫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合資設立了成立珠海高格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高格醫療),其中格力地產方面控股70%。成立後的高格醫療主要生產口罩等醫用物資。

格力地產此次投資科華生物被看作是布局尖端醫療領域,進一步完善大健康產業鏈。科華生物的拳頭產品——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IVD)技術,或將成為格力地產進軍醫藥健康尖端領域的突破口。體外診斷是醫療器械第一大細分領域,預計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796億美元,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年複合增長率都名列前茅。

艾瑞諮詢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居民健康管理已經形成檢查、預防、治療等完整鏈條。生物醫藥、精準醫療、康養地產等細分領域被普遍看好,市場期待更多元、高端的醫藥健康產品。

據格力地產方面表示,一旦本次交易順利完成,格力地產將擁有主營業務為醫療領域的上市主體,後續有機會擇機注入集團公司醫療板塊資產,在尖端醫療領域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格力地產在醫藥健康領域的技術水平和產品結構會進一步優化,科華生物的資產質量、經營模式也將得到改善,有利於鞏固其在體外診斷領域的領先地位。

對上市公司未來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影響方面,格力地產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1.9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5.26億元,科華生物2019年營業收入為24.1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02億元。本次收購完成後,格力地產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均可實現一定幅度的增長。

視覺中國圖

責編:ZB

相關焦點

  • 房企跨界醫療「保持健康」非易事
    資料顯示,大健康包括了醫療服務、藥品、醫療器械、可穿戴健康設備、理療、美容、保健食品、健康食品、體育休閒、健康檢測、養生、健康家居、有機農業等,是繼信息技術產業之後第五波經濟浪潮的新支柱。大健康產業指的是與健康相關的綜合產業集群,按照大健康產業鏈,可分為超前端、前端、中端、後端、超後端5個環節。其中,超前端主要為生物醫藥、藥品發展等。
  • 第一建聞|房企跨界醫療 「保持健康」非易事
    此外,積極穩妥推進醫師多點執業,完善備案制,加快推動醫療責任險發展,同步完善監管機制。 事實上,隨著醫改的縱深推進,為滿足群眾多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我國早已顯現出對醫療產業的扶持意圖,鼓勵社會辦醫,提供多層次、多樣化醫療服務,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並行一直是整個工作的重點任務。 何為大健康?
  • 不負眾望,「實體」接力| 格力地產「高格健康」引領健康保護
    在疫情期間,格力地產「高格健康」一直為企業恢復生產和民生防疫工作作保駕護航,格力地產品牌形象深入人心。為了滿足更多市民的防疫需要,建設更強的城市防護,「高格健康」再次以雷鳴閃電般的速度發布「城市保護令」!  3月底,「高格健康」以線下實體店的形式在珠海國貿購物廣場以及名場廣場閃亮登場。
  • 又見高瓴大手筆:58億入股京東健康 瘋狂加碼這一領域有何深意
    8月17日,京東宣布,京東集團子公司京東健康與高瓴資本就京東健康B輪不可贖回優先股融資籤訂了最終協議,高瓴資本預期投資總額超過8.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58億元,交割預計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完成後京東將仍是京東健康的控股股東。
  • 格力地產出事了!
    才過了一個月,格力地產董事長又被「點名」了。毫無意外,格力地產跌停了。12月31日,格力地產開盤一字跌停,股價報6.46元/股,跌幅10.03%,成交量77461手,成交額5003.98萬元,目前市值133.15億元。而說起為何跌停了,這與30日晚上格力地產公布的一則公告有關。
  • 速讀社丨格力10億進軍高端醫療器械領域 修美樂在華收穫第六個適應症
    共計 14條簡訊 | 建議閱讀時間 1.5 分鐘政策簡報截至3月29日24時:境外輸入現有確診病例630例3月29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1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30例,本土病例1例(甘肅1例);新增死亡病例4例(湖北4例);新增疑似病例17
  • 拿下珠海定向免稅商務用地,格力地產百億「珠免收購案」獲背書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謝斯臨 編輯:張常旺圖片來源:視覺中國1月12日,珠海市出讓一宗位於港珠澳大橋口岸的商務用地,由珠海太聯房產有限公司以底價8.8億元底價競得。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為格力地產全資間接控股公司。
  • 偏離專業化道路,格力地產股價極速下墜
    相比之下,格力地產在當時的營收尚難以突破10億。在魯君四的推動下,格力地產卯足勁頭追趕市場。2009年,格力地產借殼海星科技上市,以此拓寬融資渠道。直至2015年1月,格力地產與珠海國資委新設立的全資子公司海投公司籤署《國有產權無償劃轉協議書》,將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地產3億股股權無償劃轉給海投公司。這也意味著,格力地產正式出走,脫離格力集團體系。
  • 瞄準目標 格力地產藍色動能漸強
    在格力地產生態戰略運營下,水陸運輸交通便捷的洪灣中心漁港,有理由成為「大陸南端物流的橋頭堡」。珠海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均有望以此為平臺,融入全球海洋經濟大產業,推動國內的海洋休閒漁業、海洋產品精深加工、海濱旅遊等產業板塊完成深度國際化融合,促進珠海與大灣區海洋經濟全產業鏈的開拓延伸,成為大灣區乃至全球海洋經濟發展的新勢力。
  • 洪灣中心漁港揚帆開漁,格力地產持續深耕"藍色"空間
    作為格力地產海洋經濟板塊的"王牌產業"以及打造"大消費、大健康、房地產"新發展格局的抓手,洪灣中心漁港自建成開港以來,設施設備不斷優化,運營管理逐漸成熟,憑藉著對現代漁港的健康開拓、對海洋經濟的使命擔當、對灣區福祉的民生關懷
  • 格力地產的不堪與救贖
    按規定踩中「三條紅線」,則房企的有息負債就不能再增加,格力地產目前就已經滿足了上述條件。承受較大債務壓力的格力地產高管團隊不得已放手一搏,豪賭一把。然而這一場豪賭差點把整個公司的命都搭上。由此也牽扯出了珠海投資一份見不得光的「抽屜協議」——格力地產的第一次違規操作浮出水面。那麼,這份「抽屜協議」是什麼內容呢?原來,2016年8月,格力地產為了擴張需要,以6.78元/股的價格,通過非公開方式向6家機構發行4.42億新股,募集資金30億元。
  • 三連板格力地產提示風險:不具備免稅業務經營資質
    最近3個交易日,格力地產的累計漲幅達到30.06%,而上證指數本周小幅下跌0.12%,可謂短期市場中的強勢個股。   從消息面來看,格力地產1月12日晚間拋出一紙關於下屬公司中標土地的公告。   實際上,當天上午就有媒體報導稱,格力地產子公司珠海太聯以總價8.8億,樓面價約9002元/㎡斬獲港珠澳大橋口岸一宗約1.5萬㎡商務地塊。根據地塊競拍要求,競得人在項目用地範圍內須將計容建面不少於5000㎡普通辦公,作為自用免稅業務和跨境物流、跨境電商等跨境業務的辦公場所,發展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免稅產業。
  • 董事長魯君四被調查 格力地產珠海免稅收購案或生變
    2020年已成過往,格力地產股份有限公司(600185.SH,以下簡稱「格力地產」)的「麻煩事」卻一樁接著一樁,了結之勢遲遲未現。 近日,繼未盡職履行信披義務被上交所通報批評後,格力地產董事長魯君四因涉嫌內幕交易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消息一出,格力地產次日開盤一字跌停。
  • 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掘金下沉市場
    為將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守護好居民們的「菜籃子」「米袋子」,3月底,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網上商城正式上線。連日來,這個通過靈活的運營體系、高效的資源整合能力而打造的「智能+」消費生態體系,像是扁擔的兩頭,一頭挑著田間地頭的「鮮食」供應,一頭挑起了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間對健康生活的渴望。
  • 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讓線上「大消費」更安心
    馬鮫魚、紅衫魚、獅頭魚、明蝦......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小程序上,琳琅滿目的洪灣中心漁港生鮮產品,勾起著人們的購買慾。熱門海鮮套餐一經上架,即被「秒殺」一空。「先來兩斤蝦試試。」3月29日,得知格力地產「珠海免稅MALL」小程序上線的消息後,對本地生鮮「情有獨鍾」的珠海市民張曉,在第一時間下了單。
  • 假如失去地產,房企能搞「醫療」嗎?
    除了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涉足醫療大健康,這些年來,投身其中的另一股勢力來自財氣逼人的地產圈。據樂居財經統計,截至目前,多達39家房企「涉醫」,包括碧萬恆融四巨頭。 於是就有人開始想像,地產光景不如前,而大健康產業通過此次「洗禮」,未來似乎大有可為,房企可否幹上一票?
  • 格力地產:積極承擔企業公民責任
    上市十餘年間,格力地產在保持自身穩定、健康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促進公平、回報社會、善的循環」的責任理念,積極承擔企業公民責任,推動企業與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與城市共成長,為生態保護提供科學範本。企業作為實施綠色經濟的有效主體,承擔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重責任,能夠體現綠色經濟最直接效益。
  • 董明珠造新冠病毒殺手,投10億做醫療稱不怕失敗,帳上現金超千億
    投資10億元進軍醫療設備板塊3月17日,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在「疫情後中國製造業的新方向」直播上表示,「格力電器未來要在醫療設備領域投資10億元,即使不成功也要投進去。」「格力電器有兩大板塊,消費板塊和工業裝備板塊,我突然看到我們還有一個挑戰,就是醫療設備領域」董明珠表示,「我認為格力電器在疫情過後可以增加一個板塊,就是醫療設備板塊。」
  • 40餘家房企轉型大健康產業,誰做得最成功?
    來自戴德梁行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養生養老健康產業投資大、退出難,具有較高的專業度,作為新興行業,專業人才匱乏,盈利模式不成熟,產業鏈不完善,各項成本偏高。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房企進入大健康產業沒有發展前景。地產公司其實也能做好,只不過需要端正心態,一定要從長計議,如果還是按照過去賣房子、掙快錢的想法,不見得能做好。
  • 隆基股份股價年內漲2.44倍 高瓴資本158億入股一日浮盈35億
    作為亞洲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今年以來,高瓴資本密集進軍A股公司,醫藥、新能源為其投資重點。新能源方面,除了隆基股份外,其還投資了寧德時代、通威股份、億緯鋰能等多家新能源公司。經過系列布局,目前,隆基股份已經成為全球最大單晶矽片生產企業。去年以來,公司經營業績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