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成:毛澤東對徹底唯物主義的貢獻

2021-01-18 人民網

120年前的12月26日,在中國湖南省一個叫作韶山沖的小村莊裡,毛澤東誕生了。他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83年,卻使這個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毛澤東領導人民戰勝了奴役中國幾千年的封建主義,戰勝了掌握全部國家機器的官僚買辦資本主義,建立並領導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他還領導人民戰勝了世界上最強大帝國主義的侵略,無私支持了全世界一切被剝削、被壓迫人民和民族的正義鬥爭。這些豐功偉績足以驚天地、泣鬼神!然而,他的貢獻遠不止這些。

毛澤東一個突出的貢獻在於他的思想。毛澤東出生的時候,古老的中國正處於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舊文化已經完全不中用了。改良的路走不通,農民起義的路走不通,英美資本主義的路走不通。要實現民族獨立、自由、民主、富強,找到中國現代化的道路,必須破除舊思想,建立新思想。毛澤東創立並實行的徹底唯物主義,實現了中國思想史的哥白尼式革命,改變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把中華民族精神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很多年以後,毛澤東說:「人們常說,『虎死了留皮,人死了留名』。我這個人啊,只要為人民留點文就行了。」(《毛澤東傳(1949-197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4-1325頁)在批「四個偉大」討嫌時又說:「總有一天要統統去掉,只剩下一個Teacher,就是教員。因為我歷來是當教員的,現在還是當教員。其他的一概辭去。」(《毛澤東傳(1949-197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6頁)毛澤東這個「教員」用全部生命講述徹底唯物主義,從這個意義上說,毛澤東是人類歷史上最有政治力量的思想家,也是最有思想力量的政治家。法國前總統德斯坦說:「現代社會的國家領導人並不體現一種哲學思想。他們只是解決一些問題,諸如經濟、社會、軍事等等。法國人卻認為毛澤東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並且努力地把它付諸行動。」(《訪德斯坦:毛澤東體現了一種哲學思想》,央視國際2003年12月5日)

毛澤東的徹底唯物主義有三個組成部分,這就是實事求是的世界觀、人民民主的歷史觀、全面發展的人生觀。

實事求是的世界觀

徹底唯物主義在哲學領域的表現,就是實事求是的世界觀。毛澤東沒有像中國舊哲學家那樣,熱衷討論個體修養和出人頭地之道;也沒有像西方傳統哲學那樣,抽象討論世界的本體及其範疇,而是把自然觀與歷史觀統一起來,把本體論與實踐論統一起來,創立了實事求是的世界觀。他所說的實事不是職業哲學家口中的神秘物,「『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而要這樣做,就須不憑主觀想像,不憑一時的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佔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這種結論,不是甲乙丙丁的現象羅列,也不是誇誇其談的濫調文章,而是科學的結論。」(《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頁)毛澤東一生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不信邪、不怕鬼、不動搖,不遺餘力地同形形色色的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機會主義、實用主義、經驗主義進行了毫不妥協的鬥爭。實事求是就是他戰無不勝的銳利武器。

實事求是就是有則有,無則無,是則是,非則非;就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實事求是不是不犯錯誤,而是隨時準備堅持真理,隨時準備修正錯誤的實踐過程。毛澤東口頭經常說的三個詞——「靠不住」、「不一定」、「還要看」(散見於毛澤東全部文稿中,參見《毛澤東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卷第447、454頁,第八卷第325頁;《毛澤東傳(1949-197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800、902、910、1289頁),是實事求是的通俗表達。第一段,感性認識階段,毛澤東總是提出「靠不靠得住」的問題,或者直接提出「靠不住」的質疑。因為分析問題、作出決策要從客觀實際出發,但客觀實際並不是現成的,事情並往往並不是看上去的樣子,人們的感覺、直覺、印象經常不自覺失真。只有經過對事實客觀性、真實性的多次質疑,把情況搞清楚,客觀實際才呈現出來。第二段,理性認識階段,人們在客觀實際的基礎上展開分析,得出一般判斷。這時,毛澤東總是提出「不一定」的質疑。為什麼不一定呢?因為客觀事物是錯綜複雜的,往往造成認識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謂錯綜複雜,是說事物是普遍聯繫的,處於多種矛盾中,矛盾又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又是多方面的,矛盾著的各個方面之間又存在同一性和鬥爭性;而矛盾又是現實的生動的,總是在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現實、質量和數量、肯定和否定等一系列矛盾運動中表現出來。只有經過「不一定」的多次質疑問,交換、比較、反覆,才可能得到比較全面、比較準確、比較深入的認識。第三段,實踐階段,精神、思想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外界的規律正在證明中,這時毛澤東總是提出「還要看」的質疑。一是看人的認識在實踐中行不行得通,究竟對不對,對的就堅持,錯的就改正;二是看實踐的未來發展趨勢,充分考慮各種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各種可能性,見微知著,更新認識,爭取主動,引領未來。這一點更重要,因為客觀事物是發展變化的,今天是客觀的,明天就不是客觀的了;今天是合理的,明天就不是合理的了。「客觀實際是錯綜複雜的,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的頭腦、思想對客觀實際的反映,是一個由不完全到更完全、不很明確到更明確、不深入到更深入的發展變化過程,同時還要隨客觀實際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頁)毛澤東的唯物主義之所以徹底,就在於他不僅承認客觀現實,而且同時承認一切客觀現實都存在於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之中,都是聯繫的、發展的、變化的,因而都是可以分析的,可以認識的,可以改變的。

人民民主的歷史觀

徹底唯物主義在社會領域的表現,就是人民民主的歷史觀。毛澤東沒有像中國舊思想家那樣,以帝王思想和君臣父子秩序為基礎看待歷史活動;也沒有像資產階級思想家那樣,以資本的權力和自由、民主、平等、博愛來解釋歷史過程。毛澤東把實事求是的哲學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把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矛盾運動的過程與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統一起來,提出了人民民主的歷史觀。在回答黃炎培如何跳出興亡周期率時,毛澤東說:「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黃炎培《八十年來》,文史資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頁)毛澤東所說的民主,是可以克服政府興亡周期率的民主,也可以稱之為「反周期民主」,其核心是人民群眾的實質權利和普遍權利,具有人人負責和人民監督的特點。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民主就是人民當家做主。當什麼家?做什麼主?首先就是人民的經濟民主,人民與生產資料充分結合,充分就業,管理國營企業和集體企業,享受工作、休息、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權利;其次,人民的政治民主,人民參加國家權力機關,監督國家權力機關,管理公共事務,管理國家機器等上層建築;第三,人民的文化民主,人民能夠通過文化傳媒表達意見,維護權益,揭露錯誤,弘揚正氣。第四,人民的社會民主,人與人之間建立同志式的平等關係,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總之,毛澤東所說的民主,關鍵是人民必須管理上層建築。不能把人民的權利問題了解為國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勞動、教育、社會保障等權利。

毛澤東的民主觀不同於歐美模式的民主,也不同於蘇聯模式的民主。歐美模式的民主具有最完善的民主形式,它在形式上是全民民主,一人一票,但實際上是資本的民主,如果你是僱傭勞動者,無法進入利益集團,那麼這種民主事實上跟你沒有任何關係。蘇聯模式的民主,在形式上也是全民民主,甚至蘇聯共產黨都是全民黨,但實質上是官僚的民主,如果你是普通群眾,進入不了特權階層的「小圈子」,那麼這種民主事實上也與你沒有任何關係。毛澤東的民主觀,強調人民群眾人人起來負責,實質性地管理現實生活中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不僅能夠選擇管理者,而且能夠制約管理者,而且直接參加到國家管理中來。這種民主的本質是巴黎公社式民主。毛澤東的唯物主義之所以徹底,就在於他承認民主是利益的平衡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總是追問誰作主、為了誰、誰受益,強調通過民主保證人民大眾的核心利益。

全面發展的人生觀

徹底唯物主義在價值領域的表現,就是全面發展的人生觀。在一切信奉私有制的人看來,人的本性是片面的、單調的、凝固的,除了自私還是自私,「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除此而外再無其他。中國舊道德家滿嘴仁義道德,但實際上非常狹隘,中心思想就是一點——吃小虧佔大便宜,甚至為此不惜出賣原則,甘做統治階級的馴服工具;西方資產階級人本主義看不到具體的現實的人,把抽象的人權和人的自然屬性當成人性的全部,主張一切從「愛」出發。毛澤東則把人放到現實的、發展的、豐富的社會關係中來理解,提出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生觀。這與馬克思關於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觀點一脈相承。

所謂德,就是為人民服務。「馬克思主義基本原則是為人民服務」(《毛澤東傳(1949-197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1頁),不僅一時一地為人民服務,而且終身為人民服務。特別是在國家、民族、集體的利益與個人利益不一致的時候,要把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甚至為公共利益可以犧牲個人利益。毛澤東就不僅犧牲了個人的利益,而且犧牲了家人的利益,他的一家為人民革命死了好幾個人。毛澤東的唯物主義之所以是徹底的,就在於他看到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人會產生私心,資產階級法權不能全部消除,因此要用公心克服私心,對資產階級法權加以限制,不斷提高人的思想覺悟和精神境界;而不是相反,提倡物慾橫流,紙醉金迷,把人變成野獸和魔鬼。毛澤東是無私的,毛澤東的理想人格——「白求恩人格」,最根本的是「毫無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從這點出發,就可以變為大有利於人民的人。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0頁)

毛澤東相信「除惡就是行善」。(《毛澤東傳(1949-197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頁)為人民服務不僅僅表現在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更重要的是表現在大無畏精神,當人民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毛澤東說,徹底的唯物主義是無所畏懼的,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要壓倒一切敵人,而決不被敵人所屈服,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澤東本人就準備為了人民的利益把自己跌得粉碎,為了人民的利益下地獄。他生前已經把自己的死亡方式做了充分的設想,做了充分的準備。毛澤東對魯迅的評價是:「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衝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澤東選集》第 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98頁)這個評價,也適用於毛澤東自己。

所謂智,就是要做有文化的勞動者,勞動人民知識化,知識分子勞動化,向書本學習,向他人學習,向實踐學習,學用結合,學以致用,學得徹底,用得純熟;而且要懷疑,提出反對意見,敢想,敢說,敢做。

所謂體,就是要「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毛澤東《體育之研究》,參見《毛澤東傳(1893—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頁)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鍛鍊身體,保衛祖國。「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陝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51頁)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毛澤東詩詞全集賞讀》,陝西出版集團太白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45頁)

毛澤東的人生觀還有一個簡單的表述,這就是他題寫的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團結就是對待人民,對待同志;緊張就是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嚴肅就是對待原則,對待紀律;活潑就是對待身體,對待情志。對於毛澤東全面發展的人生觀,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的赫克託·溫特說:「他最偉大的成就是他在國內所進行的對人的改造:創造一種新人,這種人把理論與實際、理想與行動、優美與力量結合起來;他的動機不再是自私自利,而是對集體的熱愛。這種人將不留在最有學問或最有權勢的人們當中,而是處在最貧窮、最卑賤的人們當中,以提高人的尊嚴。」(新華通訊社編譯《舉世悼念毛澤東主席》,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80頁)

毛澤東是個百科全書式的思想家,對中國和世界做出了巨大貢獻。但由於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是徹底唯物主義,必然要傷害到既得利益者——剝削者、壓迫者及其一切依附他們、為他們服務的階層,因此,毛澤東的一生特別是在他死後,不乏反對者。對此毛澤東在生前就是非常清楚的,早在1965年他就說:「在一些人看來,我是壞人是定了的。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各國反動派不贊成我,包括蔣介石不贊成我。」(《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頁)毛澤東不是任何人的私敵,但卻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西德總理勃蘭特在悼念毛澤東時說:「對一部分人來說,他是希望,對另一部分人來說,他是思想政治上永久的挑戰。兩種情況都將繼續存在。」(新華通訊社編譯《舉世悼念毛澤東主席》,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04頁) 據說信奉人性自私的精英一聽到毛澤東贊成大公無私的理想,便立刻大叫起來:如果人人都成為雷鋒,那還是人了嗎?那生活多沒意思啊!這些精英都是「三季人」,他們對無私這個「第四季」是從來、未來都不可能知道的。

毛澤東已經離開我們37年了,但毛澤東思想一刻也沒有離開,它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核。毛澤東的一生,總是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群眾一邊,一到人民中間,毛澤東就是多數派。

毛澤東從未離開,他就在人民中間!毛澤東的光輝思想和事業不僅是巨大的歷史存在,而且是巨大的現實存在。

(作者: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毛澤東與《封神演義》
    毛澤東一個個仔細看過供奉的神像,邊看邊問身邊的一位工作人員:「《封神演義》你看過沒有?」對方回答:「在家讀中學時看過。」毛澤東問:「你知道殷紂王為什麼被周武王打敗?」對方答道:「紂王寵信妲己,亂了朝政。」毛澤東說:「不對。紂王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軍事上採取分兵把守、消極防禦的辦法。而周武王用的是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辦法。所以紂王敗了,周武王勝了。」
  • 「學習黨史」陳晉:毛澤東與「西學」
    關於毛澤東對近代德國哲學的了解,有個實例值得一提。德國生物學家和哲學家恩斯特·海克爾,在自然科學領域是唯物主義代表和無神論者。毛澤東 1920 年經營長沙文化書社時讀過一本《赫克爾一元哲學》。新中國成立後,翻譯出版了海克爾的代表作《宇宙之謎——關於一元論哲學的通俗讀物》。
  • 歷史唯物主義與信仰精神的革命性變革
    摘要:無神論時代的信仰何以可能,這是極具挑戰性的現代精神難題,也是歷史唯物主義必須給予回答的問題。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徹底的唯物主義,一方面實現了對傳統有神論的批判,從而宣告了無神論時代的來臨;另一方面實現了對現代虛無主義的批判和克服,拯救了人類的信仰精神。
  • 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中國
    作者:陳先達(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榮譽一級教授)堅持以歷史唯物主義觀察當代中國,必須有個現實的立足點,這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正在進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只有立足火熱社會實踐,我們才能在理論上站穩腳跟,才能深刻把握歷史規律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才能滿懷信心地面向未來。
  •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學術地位與理論貢獻
    ④這就是說,列寧不僅認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把社會學置於科學基礎之上,而且還認為歷史唯物主義作為理論體系,本身就是社會科學亦即「科學的社會學」。⑤  列寧還把馬克思對社會學的貢獻同達爾文在生物學和人類進化論方面所作的貢獻相提並論:「達爾文推翻了那種把動植物物種看做彼此毫無聯繫的、偶然的、『神造的』、不變的東西的觀點,探明了物種的變異性和承續性,第一次把生物學放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之上。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性貢獻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這一貢獻啟示我們,既要用哲學方式把握經濟和歷史問題,對經濟活動和歷史給出本體論、認識論、辯證法、價值觀和人學的理解與闡釋,又要通過分析研究經濟和歷史問題從而使哲學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走向歷史的深處。
  • 用全面的歷史的方法研究中共黨史——讀毛澤東的《如何研究中共...
    延安時期是中共黨史研究的重要時期,毛澤東親自主持收集整理黨的六大以來的主要歷史文獻,先後編輯出版了《六大以來》《六大以前》等中共黨史研究的重要文獻。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將黨的歷史置於近現代中國發展的歷史乃至中華民族5000年發展的歷史中加以考察,將黨的歷史置於國際國內兩個環境中加以分析,對黨的整個歷史進行系統地、客觀地、全面地研究。  研究中共黨史要走進歷史  首先,研究中共黨史要走進歷史,將問題還原到其產生的社會歷史語境中進行考察。
  • 金水五幼組織開展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特別活動
    (記者 張偉 通訊員 張晗)在127年前的12月26日,一代偉人毛澤東降生於湖南韶山沖,一個普通的農家。歷史選擇了他和以他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20世紀徹底的改變了中國的命運。中國人民滿懷愛意地稱他為人民領袖,世界人民充滿敬意地稱他為東方巨人。
  •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重溫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
    今天,12月26日,是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論持久戰》發表82周年。毛澤東同志的《論持久戰》是毛澤東人民戰爭思想的奠基之作。儘管《論持久戰》的內容是針對戰爭問題進行討論,但其出神入化地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分析方法,以及總攬全局、縱橫捭闔、縱論古今的恢弘氣勢和充滿智慧的邏輯構建,深深吸引著探尋事物發展規律、尋找制勝法寶的各方人士的注目,其影響已遠超軍事領域。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疫情影響,國際國內形勢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 楊開慧給毛澤東寫了一份充滿愛意的信,毛澤東最終卻沒有看到,讓人...
    不少此前來過陳列館的市民發現:陳列館重新進行了展陳提升,新增了一批與毛澤東一家相關的珍貴史料、實物。 1924年毛澤東來滬,除繼續擔任中共中央局秘書、協助陳獨秀處理中共中央的日常工作外,還參與領導國民黨上海執行部的工作,為維護國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 「我真是非常愛他的」,楊開慧寫給毛澤東的手稿展出,上海毛澤東...
    陳列館在此次展陳提升前特意走訪了韶山毛澤東故居和湖南板倉楊開慧故居等相關展館,徵集了一批珍貴史料、實物,這也是此次展陳提升中增補最多的內容。 這段話是楊開慧與毛澤東1927年分離後所寫,距離楊開慧犧牲只有10個月的時間,字裡行間無一不透露出她對毛澤東深深的愛戀及思念。然而當這份手稿在楊開慧故居被發現時毛澤東已經離開人世,他終究沒能收到愛妻沉甸甸的思念。
  • 毛澤東如何處理戰略與戰役戰鬥的關係
    如何正確處理這對軍事範疇,毛澤東進行了大量的軍事創造,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成為指導我軍以弱勝強、從小到大的重要因素,時至今日仍有很強的啟示意義。  戰略上藐視敵人,戰役戰鬥上重視敵人  從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的決定力量的基本觀點出發,毛澤東在1946年8月同美國著名女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談話時提出了一個帶根本性的戰略思想:「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 倡導唯物主義理論的戴震,提出了哪些反對唯心主義的觀點?
    儘管清王朝以種種手段來箝制「異端」思想的反抗,而反理學的思想則為了避免迫害而採取注釋經學的形式,繼續展開對官方哲學-理學的批判,戴震就是這一時期最富有戰鬥精神的唯物主義思想家。他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是比較徹底的和富有戰鬥性的。只不過處於 「宋儒赫赫之炎勢」的文化高壓政策下,他有意隱藏其哲學的黨性而已。戴震的著作內容十分廣泛,包括算學、天文、地理、聲韻、訓話和哲學等各個部門,後人編成《戴氏遺書》,其主要哲學代表作有:《緒言》、《原善》、《孟子字義疏證》及晚年定論的《答彭進七允初書》等。
  • 毛澤東與紅中社
    毛澤東在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後,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紅色中華社首任主筆由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務人民委員周以慄兼任。他與毛澤東相識很早,曾協助毛澤東創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紅中社初創時期負責日常編輯工作的王觀瀾曾回憶:「毛澤東同志從開始就很關心紅色中華社的工作,他很信任周以慄同志,通過周以慄來領導報社工作。」
  • 毛澤東與13位常德仁人志士的故事
    王爾琢率28團英勇作戰,成為縱橫井岡山的一員驍將,為保衛和發展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同年8月25日,在江西崇義思順墟追擊叛徒時,英勇犧牲,年僅25歲。 在為王爾琢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朱德高度評價了他為革命所作的貢獻。
  • 王陽明是唯物主義的代表人物還是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
    如果用現代唯物主義論來看,陽明心學不僅是唯心主義,而且還是主觀唯心主義。那麼什麼是唯心主義,什麼又是唯物主義呢?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而唯物主義則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但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西方近代提出來的,而東西方的哲學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用西方的思維來衡量東方的思想,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了。比如西方黑格爾說的「存在即合理」,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都是經典的唯心主義名言。同時,由於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因此王陽明也被認為是主觀唯心主義。什麼又是主觀唯心主義呢?主觀唯心論或主觀唯心主義是一個哲學理論。
  • 毛澤東的攸縣摯友——龍伯堅
    這時,他認識了毛澤東,並與之結下了一段不平凡的友誼。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他們一起開會。龍伯堅對毛澤東辦事的毅力、才幹和文筆非常佩服。毛澤東那時寫稿用的是紅格子紙,字寫得瀟灑漂亮。尤其讓他受感動的是,毛澤東一邊寫一邊跟人談話,文思及書寫毫不受到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下子寫上數千字,對毛澤東來說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
  • 盧森堡和阿倫特對歷史唯物主義政治作用的闡釋
    因此,這裡產生一個重大分歧:一方面是人們僅將歷史唯物主義視為某種歷史實在概念的一種集體主義假定,在某種程度上現代進步政治將其當作一種自我崩塌的哲學;另一方面則是人們將歷史唯物主義視為人類行動、特別是政治層面行動的一種綱領或主義。對於方法論個人主義者來說,馬克思「實現哲學」(或「改變世界」)的根據就在於被給定的客觀世界事實所賦予的某種「代理」作用。
  • 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如何讀《共產黨宣言》
    毛澤東: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毛澤東1920年第一次讀《共產黨宣言》。這一年,毛澤東27歲。同一年,他在湖南創建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第二年在上海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共產黨宣言》是毛澤東常讀、精讀、細讀的一本書。讀了多少遍?無法統計。
  • 看穿越劇中的歷史唯物主義
    這種似乎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套路,起初在編劇和導演那裡一定只是為了體現某種「歷史親近感」。另一種看法是基於歷史唯物主義的推演,恩格斯說過,即便沒有拿破崙,法國革命的形勢也會催生出另一個和拿破崙的歷史地位相當的人來完成他的歷史任務。即使你殺了童年的劉邦,也依然會有別人來完成他的任務,因此穿越並不會改變歷史。究竟哪種看法正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