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藝術人生

2021-02-13 中國國家歷史

歷史上玩物喪志的皇帝不少,宋徽宗是其中最有名,也是最過分的一個。他把自己玩成了大藝術家,這是藝術家趙佶之幸。他也把自己玩成了亡國之君,這是皇帝宋徽宗的悲哀!

一個貴為天子,一個賤為娼妓,宋徽宗和李師師卻有一腿。皮條客高俅和王黼信誓旦旦,保證不會走漏風聲,但消息還是不脛而走。這樣的大料,不想上頭條都不行,一時間,偌大的帝都,街談巷議,滿城爭說。這讓事前即頗具聲名的當事人李師師,更是一夜之間爆得大名,紅得發紫,一躍而晉身為天上人間的頭牌。

外包小三的糗事,也傳到了內宮,一直深得宋徽宗寵愛的韋妃,百思不得其解:「何物李家兒,陛下悅之如此?」是啊,韋妃的不解是有道理的。臣妾也是風情萬種的尤物,是按照皇家的標準選進宮中的。李師師這小妮子算個什麼玩意,使了什麼陰招,竟讓陛下您神魂顛倒?

宋徽宗倒也坦誠,亮出了自己「悅之」的道理,他的標準很簡單:「無他。但令爾等百人改豔裝,服玄素,令此娃雜處其中,迥然有別,其一種幽姿逸韻,要在色容之外耳。」宋徽宗不愧是一言九鼎的皇帝,一句輕描淡寫的「無他」,告訴了他的後宮們:你們統統都是塑料花,沒有她身上的那股暗香。

宋徽宗雖貴為人君,卻也是一個為人詬病的昏君。他無意操持政務,對分內的工作吊兒郎當,最多只能算半個政治人。但他卻執意於吹彈,執迷於書畫,執著於唯美,一生都樂此不疲,歸根結蒂是一個藝術人。宋徽宗這位藝術家皇帝,能夠拋開皇家的主流標準,以他自己的審美觀去選美,最終他抱得了美人歸。這遠勝於「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的聖人孔子。僅此而論,宋徽宗是有過人之處的。

美人李師師之美,是上帝的饋贈,也是她自己的造化。這種天生的尤物,會讓凡夫俗子心動過速,也能讓英雄豪傑的免疫力下降,皇帝宋徽宗也不例外。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臻於極致的美,其魅力與魔力所導致的綜合症,是男人的通病,而不是女人的過失,更不是美麗的錯誤。美人李師師何罪之有?

據說,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經濟生活,思想觀念等不斷地更新和提升,道德水平和審美的標準,卻明顯地下降了。這一升一降,直接影響到美的標準及認定。這時候所謂的美麗,早已把東方的古典之美排斥在外,少了「幽姿逸韻」的「暗香」,多了「色容」的「惡俗」——內在的涵養與優雅,縮水為表面的一張漂亮的臉蛋。這群面目嬌好的臉蛋們,把姿色當資本,肉彈當武器,一路過關斬將,所向披靡,直將那些高官顯貴,撩撥得六神無主,轟炸得面目全非。結果,紅顏成了禍水,美麗變為公害。這些當代的「李師師」們,又罪莫大焉!而那些紛紛倒地的高官顯貴們,比之於老藝術家趙佶,其藝術旨趣、品味與修養,不知等而下之多少倍了!

發軔於網絡,流布於社會的「看顏值,看氣質」一語,曾經頗為流行,這句流行語,既豐富了網絡語言,也娛樂了大眾生活。其實,它的更重要意義在於,從此完善了美的定義,也有助於提升某些高官顯貴低級的藝術趣味。如果將宋徽宗所說的「色容」比附於「顏值」,那「幽姿色韻」則類同於「氣質」。他既看顏值,也看氣質的眼光,把那些高官顯貴的審美,一下子甩出了幾條大街。所以,宋徽宗能在清一色的「豔裝玄服」之中,在眾多的「色容」之外,尋出一個「幽姿逸韻」的李師師來,真的是目光獨到。如今這句話的流行與推廣,總算讓今人與老藝術家趙佶的審美看齊了,實現了遲來的無縫對接。

藝術家趙佶的最牛之處,當然還是他的藝術秉賦與造詣。這位「超風流」的皇帝,更是「超一流」的藝術家。他書畫吹彈,聲歌辭賦,無所不精。自創的「瘦金體」書法和自成「院體」的花鳥畫,均獨樹一幟,各領風騷。若沒有這些藝術成就,歷史上的宋徽宗,將泯然於眾皇帝之間矣。而正是他卓異的藝術人生,才讓他卓然於世,從歷史上五百多個皇帝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帝中的藝術家。當然,他也為此付出了血的代價。

宋徽宗的不幸,或許也正緣於他的藝術人生。藝術成就了藝術家趙佶,藝術也毀掉了皇帝宋徽宗,正所謂「成亦藝術,敗亦藝術」。老子謂「治大國若烹小鮮」,這麼簡單的小事,宋徽宗卻將大宋朝的江山,熬成了一鍋粥。將趙家人的風光,變成了靖康恥。他被後世評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這樣低的評價,對皇帝是第一身份的宋徽宗而言,是十分嚴厲的惡評。不能為君而為之,趕鴨子上架,這個皇帝肯定是非常失敗的。皇帝宋徽宗輕佻浪漫地對待嚴肅的帝國政治,把大宋王朝弄得一塌糊塗,獲得這樣的惡評,倒也恰如其分。最終,身死國滅的代價,也是咎由自取。

藝術畢竟不同於政治,蓋因二者的玩法不同,各有各的不同邏輯。老子輕描淡寫地將政治比作廚藝,視皇帝如同廚子,這是他以旁觀者的不明就理,去揣度治國的繁複與艱辛,或正如韋妃之於宋徽宗鍾情李師師的不解?

政治永遠是藝術家的短板。純粹的藝術家趙佶,連半個政客都算不上,根本無法讀懂老子的這句治國的政治格言。他沒能像上一次選美那樣幸運,在「色容」之外,追尋到一種「幽姿逸韻」。那一次,他幸運得很,抱得美人歸。這一次,他倒黴透了,以至於血本無歸。

以區區五千言營造萬千氣象的老子,那句著名「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政治格言,其「幽姿逸韻」何在?原來,他所謂的「大國」之大,在先秦的語境中,也不過是「小國寡民」而已。治理這種袖珍型的國家,相對要容易得多,只要火候到位,調和得當,烹調出一鍋美味佳餚來,也並非什麼難事。而大宋王朝則廣土眾民,體量巨大。帝都汴京極盛時,已是人口超越百萬的大型城市了。體量既大,國情乃變,「治大國」的前提已離老子的理想相去甚遠,「烹小鮮」自然就難以實現了。至此,先秦思想家老子「烹小鮮」般的得心應手及從容,便再難尋覓。所奢求的小鍋菜香,也已幾無可能。因此,作為國家生命的策略和方法,也必然要與時俱進。況且大鍋的難處在於,煎炒烹炸,火候生熟,對廚子和廚藝的要求,自然更高了。北宋王朝的後期,又是一個多事之秋,陰雨連綿,廚房屋漏。宋徽宗本是個廚藝不精的廚二把子,又心不在焉,結果被頻頻告急的內憂和外患,煎烤得裡焦外黃。但他還能於驚雷處得無聲,藝術的赤心不改,藝術家的真性情仍在,依然鍾情於筆墨紙硯,笙歌豔舞。既要濫情於後宮中他並不看好的爾等眾妃嬪,還要將閒情偶寄於青樓之中的李師師。

宋徽宗這個大忙人,將皇帝、廚子、藝術家和天下第一情人,多個角色,集於一身,這要求他同時具備政治智慧、治理能力、靈感和激情,還要有一個足夠棒的好身體。真的難為了這位仁兄!他哪裡做得到!究其實,他不是什麼龍子龍孫,更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他這個真命天子,也和歷史上所有的真命天子一樣,大都是銀樣鑞槍頭。他的後宮,養著那麼多的佳麗,只能養養眼而已,絕大多數是派不上用場的擺設,腎虛一下子把他打回了原形。

宋徽宗一生都忘記了他人生的第一角色。他扮演的皇帝,開始不入戲,最後演砸了。這次失敗,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滑鐵盧,而皇帝是不允許失敗的。因為一旦當了皇帝,則茲事體大,若出了洋相,這個糗事就大了,遠不是與李師師那一腿的丁點兒的個人作風問題了。靖康之恥後,宋徽宗下場悽慘,被金兵焚屍,嬪妃公主也集體淪為「慰安婦」。縱觀其一生,宋徽宗是歷史上為數不多的許身於藝術,並為藝術而獻身的皇帝。

悲夫!為北宋慘遭塗炭的眾多生靈,也為宋徽宗這個渺小的藝術家皇帝,更為這個偉大的皇帝藝術家。身死國滅,似乎第一責任人宋徽宗,要承擔全部的領導責任。元朝修成的《宋史》一書中,就曾分析過宋徽宗的亡國之因,是「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諛。」多年後歷史總結,認為趙佶「不能為君」,放的是馬後炮。而在任性享受的端王,即將榮登大位,成為宋徽宗的關鍵時機,宋朝的當朝宰相章惇,就曾厲聲反對過,說「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章惇先打預防針,倒是事前諸葛。要知道,輕佻是一個政治家最大的軟肋,章惇以為這個致命的武器,不啻於一顆政治原子彈,會一下子毀了端王的政治生命的。但詭譎的歷史最終還是專撿輕佻的挑——沒有最輕佻,只有更輕佻——結果「君天下」的正是此君。毀掉了政治生命的,反而是章惇自己。在趙佶登基後,章惇從此不受待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為他沒有跟對人——這種最大的政治不正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多年之後,我們重新來推演這段歷史的沙盤:大宋王朝家大業大,治大國遠非「烹小鮮」般的輕巧。天朝局面複雜多變,需要一個好廚子,而好廚子不易得人。再三遴選得之,朝堂上又有厲聲反對的聲音。反對終歸無效,歷史鬼使神差地選擇了輕佻的趙佶。端王搖身一變,成為徽宗,在其位不謀其政,三心二意長達25年。如此一系列的歷史荒唐,第一責任人的宋徽宗,究竟還能負多少責任?

宋徽宗責任在於,在皇帝的大位上,他25年如一日,利用自己不受制約的權力,以藝術為中心,將整個帝國營造出一種濃濃的藝術氛圍。他把自己的氣質、情懷、身心與喜好,全部注入到整個帝國中,幾乎把整個北宋帝國當成了自己的「書房」和「畫室」。但在帝國的政治版圖上,他沒能寫出最新最美的文字,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來。他的任性而為,胡亂塗鴉,是不是真的都緣於這「用心一偏,私智小慧」?恐怕還不是那麼簡單?

皇帝,這是一個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大位,文臣謀划過,武夫覬覦過,無賴垂涎過,和尚攘奪過……圍繞這個位子,上演了多少驚心動魄的歷史大戲!堪當大任的,可創千秋偉業。扶不上牆的,這個位子可能就是斷頭臺。對趙佶而言,當皇帝是他最差的一個選項,他最後就是把這個位子當作了斷了頭。

皇帝宋徽宗「不能為君」而為之,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和機制,最終把他推上了大位。這種力量和機制,不也是害人不淺麼?除了宋徽宗當然要負的責任外,它,究竟又要承擔多大的責任呢?而這個潛在的它,又藏身在什麼隱秘的地方呢?

歷史上玩物喪志的皇帝不少,宋徽宗是其中最有名,也是最過分的一個。他把自己玩成了大藝術家,這是藝術家趙佶之幸。他也把自己玩成了亡國之君,這是皇帝宋徽宗的悲哀!

俱往矣,俱往矣!說罷說罷,不說也罷!

相關焦點

  • 王霄夫《宋徽宗:天才在左 天子在右》:宋徽宗的錯位人生
    而宋朝,大家對這個朝代有很多的討論了,無論是它的文明、藝術創作,以及經濟發達,以及在軍事上遺留下來的被人所詬病的,那是一種矛盾,也是一種非常有趣、被大家提及討論的朝代。說到藝術與宋徽宗之間的緊密結合,這本書,用現在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顏值非常高,相當好看。這個是實體書,在大屏幕上有第一幅封面畫,這個畫就要得益於葉露盈老師精心繪製的封圖和插畫。
  • 宋徽宗:藝術天才錯生帝王家
    2012年1月2日,一件被稱為宋徽宗趙佶瘦金體《千字文》的書法作品,在深圳拍出1.4億元天價。緊接著,上海博物館書畫部主任單國霖表示,目前存世的宋徽宗瘦金體《千字文》只有一件,收藏於上海博物館,深圳拍出的這件作品應當是贗品或臨摹品。此話一出,收藏界譁然。拍賣方急忙解釋說:「上海博物館的藏品是手卷,我們的拍品是冊頁。
  • 宋徽宗瘦金體欣賞,字體八面出鋒,寫出了書法藝術美!
    文 / 小七各位書法愛好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書法是我國的傳統文化,在我國幾千年的發展中,中國的漢字而被寫出了書法藝術美,之所以中國的漢字能寫出一書法藝術美?這種字體和我國傳統書法的字體完全不一樣,筆畫纖細,八面出鋒,而我國的傳統書法講究的是圓潤美,顯然這樣的字體和傳統書法不一樣,但是只有宋徽宗敢這樣寫,因為宋徽宗是當時的皇帝,再加上宋徽宗的推廣,這種字體也得到了人們的認可,並且也得到了後世書法家的喜歡,即使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宋徽宗的瘦金體也是非常的受歡迎。
  • 十點讀書丨讀「宋徽宗」
    分別介紹了宋徽宋:意外登基、鞏固皇位、實行新政、重用蔡京、封王童貫、聯金滅遼、匆忙禪位、囚徒生活等經歷和事跡,並敘及他奢靡的生活方式和高超的藝術成就,以及北宋亡國的過程與教訓。宋徽宗是個皇帝,但更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學家和藝術家,他創造的書法字體:瘦金體,繪製的花鳥畫、人物畫等都備受世人推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宋朝花美男形象代言人——宋徽宗
    而將宋式美學推至巔峰的人,不是別人,而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他從來不是位好皇帝,但他是個藝術天才。相傳宋微宗在書法、繪畫、音律、茶藝、設計、收藏上的藝術造詣相當之高,他也不愧為宋朝花美男的形象代言人。01 瘦金體創始人宋徽宗開創了一種極具個性的字體:瘦金體。
  • 如何以正確的姿勢水平看待宋徽宗的藝術史成就?
    在亡國昏君、藝術天才這些標籤的背後,作為藝術家、收藏家的宋徽宗到底成就如何?除了可以直觀欣賞的作品,他的所作所為在藝術史上有著怎樣的意義? 後繼無人的瘦金體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宋徽宗的名字常與「瘦金體」三個字聯繫在一起。
  • 宋徽宗:天下一人
    作為研究宋代開封最重要的敘事和圖像史料——《東京夢華錄》和《清明上河圖》,二者都是以宋徽宗時代為歷史背景。後人對於宋代社會生活的論述和描繪,有意無意中也多以徽宗時代作為樣本。鄭振鐸說中國繪畫史必定以宋這個光榮的時代為中心。宋徽宗身上集中的光芒,在後世越來越彰顯,以至於現在的任何一種流行美學、高雅的生活方式,都有宋徽宗的影子。
  • 宋徽宗的花鳥小品畫賞析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雅好丹青的帝王不在少數,論及成就和影響,宋徽宗趙佶當屬之最。趙佶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25年,他因書畫藝術上的非凡才華而名留青史。在宋徽宗的直接推動下,宋代的文化藝術迎來了歷史上的高峰,他的書畫創作及審美理念對其後中國書畫的發展更是影響深遠。
  • 藝術家皇帝宋徽宗究竟有多荒唐?
    宋徽宗除了是個傑出的畫家,還是個書法家,創造了獨一無二的瘦金體。在他這個時代,瓷器的工藝和園林的藝術也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但作為皇帝,恐怕就難以恭維了。在郭建龍的 《汴京之圍》所描述的這場讓整個北宋走向毀滅的戰爭中,宋徽宗的表現是令人失望和咋舌的。你甚至難以想像,作為一個皇帝,宋徽宗竟然能荒唐到這步田地.
  • 宋徽宗飄逸遒勁的「瘦金書」(附宋徽宗書法作品清單)
    開場福利——宋徽宗作品清單誠意滿滿,先奉上宋徽宗存世的主要書法作品,有對宋徽宗的書法和瘦金體感興趣的,都可以收藏起來,方便以後百度查找。在整體上透出「弱小」的審美趨向,藝術朝向精緻細密的方向發展。(相傳這種風格是從薛曜書風和褚遂良書風中汲取的營養)我們仔細看瘦金書:筆畫瘦直挺舒,橫劃收筆帶鉤,豎下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若切刀,豎鉤細長,個別連筆則如遊絲飛空。送筆的高度緊張急迫之感使筆劃成為纖細而急促的線狀,筆畫收束處往往顯得鋒芒畢露。
  • 粵劇《宋徽宗 李師師 周邦彥》
    2020.9.7—9.30 直播 預告 專家如是說 (王馗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所長
  • 歷史名人宋徽宗趙佶與廣東肇慶的故事
    肇慶的歷史曾經很「輝煌」,做過南明王朝皇都,做過兩漢時期蒼梧郡郡治,又是明清時期兩廣總督府所在地;同時在肇慶起家的皇朝亦有數個,比如南北朝的陳國,五代十國的南漢,除此之外還有一位在肇慶發跡的皇帝不得不提——他被就是史家稱為「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的宋徽宗趙佶,這位中國藝術上史上獨一無二的全能天才,在政治史上卻是不稱職的最高領導,背著昏庸荒淫的罵名,最後被金兵俘虜北上,做了亡國之君
  • 在古代,《水滸傳》怎敢把宋徽宗寫成:「天下頭號」尋歡客?
    宋太祖趙匡胤為「杯酒釋兵權」,極力提倡「人生如白駒過隙,所以好富貴者,不過欲多積金錢,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因而朝廷內群臣縱情玩樂,政事目益腐敗。到宋徽宗時,朝廷享樂之風達到高潮,趙佶皇帝就是最無恥最大的「享樂」者。
  • 宋徽宗的《瑞鶴圖》是否帶來了祥瑞
    ,宋徽宗將蔡京召回開封,再次任為宰相。副館長董寶厚介紹,宋徽宗一生繪畫作品眾多,流傳至今全球可能僅有包括《瑞鶴圖》在內的三件作品為其親筆所作。人們流連於精美畫作,更神往於背後故事。《瑞鶴圖》誕生時,宋徽宗治下的北宋並不寧靜。
  • 中國歷代君王中的「奇葩」之宋徽宗:道君皇帝,畫壇聖手
    宋徽宗瘦金體書法 第二位需要在奇葩二字加上引號的君王是宋徽宗,北宋的亡國之君。 傳說他是先皇見南唐後主肖像而生,故在文才、藝術領域頗有李煜之風。 按照傳說,他是李煜的再世,其無與倫比的藝術成就及悲慘的命運與李煜無二:李煜乃詞聖,徽宗乃君王中的「畫聖」;李煜被毒死在異國他鄉,徽宗被金人俘虜,凍死在五國城(金黑龍江)。 無論傳說是否為真,這樣的巧合實在神奇。
  • 宋徽宗瘦金體字帖真跡,值得收藏!
    ▲宋徽宗《蠟梅山禽軸》,楷書,絹本 ,軸, 後期風格,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該作品華麗富貴,疏密自然,用筆灑脫,線條粗細有致,筆勢圓轉流暢,書寫時以手腕為軸心,少了點剛硬,多了些柔和,充分表現出了瘦金書體的婀娜之美,可能原先配有一幅雙色牡丹圖,作品參差錯落,一氣呵成,表現出了作者高度的藝術修養。 《欲借風霜二詩帖》
  • 大意了,這才是水滸傳中的宋徽宗
    當然這只是宋江對他的偶像宋徽宗的看法。書中還有其他細節也可以佐證施老所要描寫的宋徽宗並非不堪入目。例如第七十八回中徽宗對高俅道:大致意思就是說:「這些事情交給你去做,能行就行,不要傷害百姓就好了。」單這一句話,很難說宋徽宗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王八蛋,不關心百姓只顧自己放浪形骸。
  • 宋徽宗親自設計的艮嶽,冠絕華夏,卻毀於兵火
    如果撇開宋徽宗亡國之君的身份,他可以躋身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列,他擁有極高的書畫造詣和超凡脫俗的審美情趣以及非凡的藝術鑑賞力,在這一方面,無論秦皇漢武還是明清諸帝,都難以望其項背。在無限制的物質條件保障下,由這位大藝術家親自擔任總設計師而造就的艮嶽,其造苑藝術境界在中國園林史上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艮嶽的誕生,緣起於一次堪輿。宋徽宗剛登基時,因子嗣不旺而憂心,有個方士對他說:「京城東北隅,地協堪輿,但形勢稍下,儻少增高之,則皇嗣繁衍矣。」意思是只要把京城東北角的地勢墊高一些,就能保證皇家血脈繁衍無虞。
  • 「瘦金體」真是太美了,宋徽宗這40個字,成了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在古代的書家群體當中,一個人的成就往往取決於他的見識閱歷以及自己的社會地位,對於普通人而言,即便再有藝術天分,在印刷術不太發達的時代,也難以見到古代名家的法帖,也就基本不可能成為書法家!歷代的書法家群體當中,皇帝這一職業是書法家人數佔比最多的,在歷代500多個皇帝當中,能夠稱之為優秀書法家的很多,最早有史料記載乃是梁武帝,到了唐代,唐太宗、唐高宗以及武則天都堪稱是一流書法家,到了宋代則出現了一位頂級的藝術大師。
  • 宋徽宗這40個字,被臺北故宮奉為至寶,瘦金體果然名不虛傳!
    ,到了宋代,宋徽宗趙佶,與宋高宗趙構其書法水平也獨步一時。在皇帝書法家當中,尤其以宋徽宗趙佶最為出名,他因為喜歡文藝而亡了國,並且其藝術造詣又極為全面,詩詞歌賦,書畫琴曲,無不通曉,可謂是一位藝術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