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璧:白雲一片去悠悠

2021-02-19 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

因為年代與條件的原因,近現代大師們所存留的影像資料都相對稀少,但是有兩位畫家留下的照片卻顯得格外的多。 

張大千從三十年代起始便喜於各處名山留影,赴臺出洋更有各色人等為其攝像。而黃君璧則是因為晚年經常出席臺灣各類活動典禮,所存留下的照片也遠超他人。

二個人相識日久,有機會總會在一處合影 。幾十年漫過,鬢髮蒼蒼,大千的神情逐漸由早點的桀驁而變得越發可親。

然而無論什麼時期,照片中黃君璧卻差不多總是那一個形象:整齊光亮的頭髮;略顯矜持的微笑;筆直的腰板;與他那永遠的革履西裝。就像其筆下所畫的那些山川,瀑布與白雲,非常「 正 」,又典型。

匡時2016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溪山雪霽》

1968年作  紙本鏡心

尺寸:184×93cm

出版:1.《黃君璧書畫精選集》P120,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2.《白雲映富春---黃君璧書畫展》P78,浙江美術館,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2011年。


黃君璧與宋美齡在臺北故宮

近代畫壇群峰羅列,論及畫工技藝,學派影響,確有多人在黃君璧之上。但若論及人生安康順意,他卻是走得比誰都遠。雖然先後三家渡海赴臺,但是大千去國,溥儒早亡,蔣氏夫婦的提攜,使其成為臺海畫壇唯一的領袖人物。他在師大的作育英才,直接授業弟子便近乎千人之多,也使其藝術教育主導了臺灣畫壇主流。


匡時2016 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林下蕭然》

紙本立軸 

尺寸:73×35cm

在「渡海三家」之中,黃君璧既沒有溥儒的「舊王孫」情結和名士風度,也缺少張大千風流高逸的仙豪之氣 。但與張、溥相比,黃君璧沉穩樸厚,始終以平實的態度,涵容古今的奮求,蒼拙的筆墨風格自裡於藝術之林,即使在享有大名的晚年,也總是保持著順時守著的生活態度與藝術精神。


匡時2016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雪景山水》

紙本立軸

尺寸:32.5×64.5cm

但是許多學者認為黃君璧赴臺以前,作畫師法石溪蒼渾而有生氣,那才是其一生藝術最為輝煌的的時期。蓋因其時接觸傳統較多,且大陸高手如雲,切磋之下畫藝每日精進。直到晚年,我們仍從他的許多作品也可以感到與石溪的神似之處。

民國五十八年春,君翁赴美加邊境尼加拉瀑布實地寫生景

1969 年,七十二高齡的黃君璧應中外美術交流的需要,遠遊歐美,遊覽了世界著名的尼加拉瓜、維多利亞瀑布等。大瀑布濺起的水霧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他筆下層層相交的倒「人」字瀑布,顫動帶滾的筆法鼓動,便是源於本次壯遊的經歷。

匡時2016 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蒼崖翠》

紙本立軸 

尺寸:55.5x89cm

此行之後,黃君璧多以瀑布為題,氤氳靜謐,曾經蒼莽清雅的靈虛之感轉為中正平和,沉穩厚重,大富貴,亦壽考,一個人的氣質早已改變。



更多精彩內容

敬請關注匡時書畫部官方微信

↓↓↓

相關焦點

  • 【昭餘遊子】白雲一片去悠悠
    白雲一片去悠悠文/郭海軍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大多數人都非常熟悉一首由費翔演唱的《故鄉的雲》,歌詞如下——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的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
  • 拍賣季|黃君璧:渡海白雲貫古今
    綠水青山長對吟 君璧揮汗作這組山水四屏為黃君璧早期作品,此時的黃君璧畫學基礎已然醇熟,四幅山水有不同景致,山石形態、皴法各有特點,畫面有清逸之氣,這是他習畫過程中精研各家筆法古蹟的成果。黃君璧《雲溪春山圖》 1949年此時是黃君璧移居臺灣的初期,生活重心在教學之上,培養出諸如宋美齡、傅申、陳香梅、劉墉等社會著名人士和藝術家,而藝術創作則以遊戲白云為主,風格在嫻熟上更顯渾厚
  •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 葉廣芩丨白雲一片去悠悠
    去年春天聽說忠實身體狀況不太好,我跟太白社韓霽虹約定一起去看望他。記得當時我倆都非常忙,韓霽虹的老父親、我的丈夫都在病中,難得一塊兒抽點工夫。時間定在三天以後,不知怎的,我心裡有種不好的感覺,我知道自己的消息閉塞,什麼事情一旦傳到了我這兒,大都到了比較糟糕的地步。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畫秋 滿山紅葉滿山詩!
    黃君璧 白雲回望合 泉聲夕照中黃君璧 白雲紅樹聽流泉黃君璧 霜葉紅於二月花90.5cm×32.5cm 紙本設色 1948年 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藏款識:霜葉紅於二月花。戊子夏日時客金陵,黃君璧。鈐印:黃君璧印(白) 君翁(朱)
  • 音畫 白雲千載空悠悠
    白雲千載空悠悠——韓承東先生新年山水巨製欣賞
  • 大師黃君璧小女兒畫熊貓!功夫熊貓!
    每一次我來到大陸,走進這些在我童年父親畫作中的真山真水時,眼前時時浮現父親親切的笑容、揮毫不息作畫的勤奮身影,這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仿佛是深沉博大、親切溫暖的父愛胸懷,徜徉在此間的是揮灑不去的血肉親情,是源源不斷的寫意情懷。」
  • 黃君璧畫山水,氣勢萬千,雄偉壯麗!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黃君璧  白雲蕭寺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臺灣畫壇把溥心畲、張大千、黃君璧稱為「渡海三家」。黃君璧兼擅詩、書、畫,畫則兼能山水、人物和花鳥,是一個全能型畫家。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乙丑冬日,借臨第三過,黃君璧。鈐印:黃君璧印(白) 白雲堂(朱)戊子夏日時客金陵,黃君璧。鈐印:黃君璧印(白) 君翁(朱)乙亥清和日,黃君璧。鈐印:黃君璧(白) 君翁(朱) 黃君璧印(白)君翁(朱) 白雲堂(白)
  • 黃君璧帶動
    除此之外,其他名家的投贈作品也不乏佳作,黃君璧的《巫峽清秋》扇清秀幽靜,《春江水暖鴨先知》則是黃罕見的花鳥題材作品。李研山是傳統功力很深的一人,他仿石溪石濤筆意的兩幅小品都幾可亂真。黃君璧精品首次亮相2黃君璧精品專題早在3年前已著手準備,經過反覆的談判溝通,海內外的黃君璧親屬才同意將九件黃君璧精品交給銀通拍賣,這九件作品皆主要來自於1991年臺灣歷史博物館展覽作品和臺灣歷史博物館1992年初版的《黃君璧九五回顧展畫集》,其中的《巖邊山居》更有兩次展覽和四次出版記錄,其數量之集中和造詣之精湛,出現在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尚屬首次。
  • 劉冰|畫壇宗師黃君璧
    去年底有機會在夏威夷看到一幅黃君璧和其他幾位畫家合作的畫,在我寫葉公超的文中已提過,但這位畫壇宗師,應當有專門的一篇,對我來說,有溥心畬、有張大千
  • 賞畫| 黃君璧《萬壑松風圖》
    黃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本名韞之,以號行,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教育家。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後從畫家李文顯遊,並與粵東藏家交往。致力於山水畫,尤以畫雲水瀑布為長。1923年與盧振寰、黃般若等成立癸亥合作畫社。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作品欣賞
    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 ,本名韞之,以號行。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後從畫家李文顯遊,並與粵東藏家交往。他早年學山水時喜愛漸江,中年仰慕夏圭,曾臨摹古代名畫數百件,是一位傳統繪畫功力極深的畫家。黃君璧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尤其致力於山水畫,以畫雲水瀑布為長。
  • 黃君璧10幅經典花鳥畫,清新脫俗
    無論工筆和寫意,在描繪動物時,為增強真實性,黃君璧常常運用明暗各不相同的色塊來突出被描繪對象的立體性。  NO.2   黃君璧筆下的動物們,身邊往往也輔以理想化的山石草木,為整幅畫增添幾分高雅的氣質。  NO.4
  • 白雲飄飄任逍遙
    浮動在那一片迷茫了過去也迷茫了將來的記憶只知道,你在輾輾轉轉地浮動浮動在那一片拉長了思念也拉長了牽掛的黃昏(八)繚繞,纏綿地繚繞那一片片繚繞的白雲原來是你自己一顆心啊在長長地牽掛著那一個又一個燦爛的黎明縹緲,遙遠地縹緲那一團團縹緲的白雲
  • 走近巨匠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出版著作《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等。與徐悲鴻、張大千同輩齊名,與溥心畲、張大千合稱「渡海三家」。黃君璧 《白雪紅樹映清溪》  56cm×89cm 紙本設色 20世紀60年代 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藏  款識:黃君璧畫  鈐印:南海黃氏(白) 君璧(朱)黃君璧是臺灣地區重量級畫家,也是近現代中國畫界長壽、多產、影響廣泛的畫家,有「兼容中西
  • 第九屆黃君璧獎學金評選在中國美術學院成功舉行
    、熊喜國、史劼等8名青年學生獲黃君璧獎學金優秀獎,張捷、林 皖、劉海勇、張愛國、張國民等5名指導教師獲評優秀指導教師。2011年12月12日,臺北市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湘詅女士,為繼承父親黃君璧先生的遺願,長期推動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出資在中國美術學院設立黃君璧獎學金。從2015年開始,為表彰獎勵對黃君璧文化藝術具有相關研究的學生,還設立「理論獎」。獎學金設立的九年來,許多優秀的學生與作品紛湧而現。
  • 黃君璧:師人者以古人為師,師心者以己身為師,師造化者以自然為師也.丨私享藝術
    ——黃君璧黃君璧先生的繪畫發展與傑出貢獻 文 / 陳履生在20世紀中國畫史上,黃君璧先生是一個有著特殊經歷並在海峽兩岸產生廣泛影響的一代宗師。細緻地分,則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從1898年至1936年,這是他的廣州時期,以精研古法為標誌;第二個時期自1936年至1948年,這一時期主要活動在巴蜀和金陵,所畫以在精研古法的基礎上融會自然為特點;第三個時期於1949年至1968年,是其移居臺灣的初期,在教學之餘以遊戲白云為創作上的特色;第四個時期從1969年至1991年,為移居臺灣的後期,在獲得廣泛的社會聲名之後因觀覽世界著名的瀑布景點
  • 黃君璧黃湘詅都推薦它!
    為了更好地弘揚白雲堂畫法技法,傳承黃君璧先生的美育精神,黃湘詅不僅傾囊相授,近日還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推薦了繪畫入門範本——《芥子園畫譜》。讓黃君璧、黃湘詅父女都如此推薦呢?事實上,《芥子園畫譜》這本誕生於清代的中國畫技法圖譜,已聞名了三百多年。近現代的一些畫壇名家,如黃賓虹、齊白石、潘天壽、傅抱石等,都從《芥子園畫譜》邁出了畫家生涯的第一步,堪稱世人學畫必修之書。
  • 「渡海三家」之一的黃君璧,其畫作詮釋了國畫新面貌
    黃君璧在中國現代畫壇上與溥心畲、張大千並稱為「渡海三家」,1898年11月出生於廣東南海,原名允瑄,本名韞之,號君翁。自幼喪父,憑藉孜孜不倦的刻苦努力,17歲考入廣東公學,同時開始研習書畫,後來師從廣東畫壇名家李瑤屏。1922年,黃君璧先是到楚庭美術院繼續研習西洋繪畫,次年任教於廣州培正中學,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美術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