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唐畫出《萬壑松風圖》,他將自己名字隱藏在畫裡,不容易被找到
比如,南宋時期有位叫李唐的畫家,他有一幅傳世名畫《萬壑松風圖》,在畫中他巧妙地隱藏了籤名,直到近代才被人們發現。究竟李唐為何要隱藏籤名,他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賞析
《萬壑松風圖》、《長夏江寺圖》等,是北派山水的著名代表人之一,其後用筆及取景變的簡括凝鍊,構圖精練,意境優美,開闢了南宋的新畫風,並創作了人物畫《胡笳十八拍》、《採薇圖》等,借歷史抒寫懷念故國,希圖中興的感情。
-
南宋四家——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 萬壑松風圖 絹本淺設色 188.7×139.8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萬壑松風圖宋李唐1124絹本設色畫軸188.7x139.8 cm〈萬壑松風圖〉上,有「皇宋宣和甲辰畫樹石皆溼筆,甚簡,整個氣氛肅穆沉毅,近處大樹兩本,一松一楓,奇倔如曲鐵,而樹身兩相揖讓,襯託著二位主人剛直不阿的性格。李唐畫選李唐(約1085-1165),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勤奮好學,穎慧過人,詩文書畫俱佳。初以賣畫為生,徽宗趙佶政和中(1114)參加畫院殿試,以切題畫佳中魁,補入畫院。
-
《萬壑松風圖》李唐,大斧劈法,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萬壑松風圖》,這幅巨作與郭熙的《早春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並列為北宋山水畫的三大經典作品,將北宋全景式繪畫推向了一個高峰。李唐是南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居於南宋四大家之首。《萬壑松風圖》的畫面便是繼承、採用了北宋前期範寬、李成慣用的主峰正中對稱,上留天、下留地,突出北方山水雄渾氣勢的全景式構圖。雖然皴法上與範寬不同——李唐使用更強調角度與速度的小斧劈皴,但他用於勾勒山石的線條同樣中鋒用筆,力透紙背。在刻畫松枝與樹幹時,也能明確分辨出立鋒回鋒的筆跡,甚至在溪水的處理上,他也以骨法用筆,畫出富有力度的流轉,使全圖呈現厚重雄渾的非凡氣度。
-
劉冰|畫壇宗師黃君璧
黃君璧的畫,因為有西畫的基礎,他知道如何利用透視遠近、光線明暗的技巧,並用於國畫創新。他早期作畫從臨摹、仿古著手,後來遍遊名山大川,寫生觀察,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布局畫面位置。他也有花卉、動物、蟲鳥的作品。到臺灣以後則以雲霧、山嶺、水瀑畫面為多,後期多作大幅畫,大的畫變化大,有氣派,能將山水磅礴的雄偉氣勢畫出來。黃君璧到臺灣後,完全以繪畫為生,除在學校教以外,幾乎都是在家收學生。
-
「渡海三家」之一的黃君璧,其畫作詮釋了國畫新面貌
1949年黃君璧「渡海」寶島後,擔任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兼主任等職,積極推動傳統繪畫在臺灣地區的發展。晚年的黃君璧仍舊筆耕不輟,1991年10月在臺北病逝。《霜葉紅於二月花》黃君璧學貫中西,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俱能,亦擅詩文、書法,但以山水畫成就最大。
-
黃君璧畫山水,氣勢萬千,雄偉壯麗!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黃君璧 白雲蕭寺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臺灣畫壇把溥心畲、張大千、黃君璧稱為「渡海三家」。黃君璧兼擅詩、書、畫,畫則兼能山水、人物和花鳥,是一個全能型畫家。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畫秋 滿山紅葉滿山詩!
黃君璧 滿山紅葉滿山詩黃君璧(1898-1991),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教育家,一代山水畫大師,與溥心畲
-
大師黃君璧小女兒畫熊貓!功夫熊貓!
黃湘詅 熊貓 這是國畫大師黃君璧的小女兒黃湘詅畫的一組憨態可掬的熊貓作品! 看看這神態,逗不? 黃君璧與小女兒黃湘詅 黃君璧(1898-1991)一生喜畫白雲、飛瀑與流泉,並將畫室以「白雲堂」命名。
-
拍賣季|黃君璧:渡海白雲貫古今
拍賣季:賞藝術精品,看市場行情隨著拍賣季的到來,拍賣行業進入繁忙期,近幾日佳績頻傳,激起藝術界的熱烈討論,今年的拍賣市場或可一觀。探墨近期的拍品徵集中也出現不少名家大作,本次賞鑑的籤約精品為黃君璧的山水四條屏。
-
黃君璧帶動
■丁衍庸作品藏家陳先生剛從杭州參加完西泠夏季藝術品拍賣回來,他說開拍前光拿著競拍牌子擠進會場也要十分鐘,當天最高拍賣價為任伯年的一幅精品以1.6億元落槌成交,兩年前該畫在北京以2000多萬元拍出。同時,在重慶期間與當時的藝術家們如傅抱石、謝稚柳、關山月、黎雄才、黃君璧、陳之佛等等畫家過從甚密。這次銀通推出一批王氏家族舊藏,其中就有不少富有歷史價值的佳作。黎雄才與王商一有著多年的交往,甚至經常一起畫畫。這次徵集到黎雄才的幾件早期作品就很有意思,《煙寺晚鐘》的遠山非常精彩,具有日本畫的魅力。背後書法則是鑑賞家潘喆所寫,較為罕見。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黃君璧 白雪紅樹映清溪56cm×89cm 紙本設色 20世紀60年代 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藏款識:黃君璧畫。文章褒揚的目的,是強調黃君璧有傳統功夫,與「折中中西」的嶺南派不同。有意思的是,廣東籍畫家王霞宙對同一展覽表達了另一種觀感,他拿黃君璧與古人相比,說黃氏某些作品「使人有時下舶來品之感」,還舉例說,黃氏「慣畫的雲,更滲入了風景照片的雲」。王霞宙是批評黃君璧借鑑了西畫,還不夠傳統。從這兩種不同的觀感與評價,我們可以知道黃氏在50歲前的藝術面貌:以傳統為主,也適當借鑑西畫,整體上保持著傳統風貌。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作品欣賞
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 ,本名韞之,以號行。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後從畫家李文顯遊,並與粵東藏家交往。他早年學山水時喜愛漸江,中年仰慕夏圭,曾臨摹古代名畫數百件,是一位傳統繪畫功力極深的畫家。黃君璧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尤其致力於山水畫,以畫雲水瀑布為長。
-
黃君璧:白雲一片去悠悠
然而無論什麼時期,照片中黃君璧卻差不多總是那一個形象:整齊光亮的頭髮;略顯矜持的微笑;筆直的腰板;與他那永遠的革履西裝。就像其筆下所畫的那些山川,瀑布與白雲,非常「 正 」,又典型。匡時2016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溪山雪霽》1968年作 紙本鏡心尺寸:184×93cm出版:1.《黃君璧書畫精選集》P120,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
走近巨匠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致力於山水畫,尤以畫雲水瀑布為長。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傳統功底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出版著作《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等。與徐悲鴻、張大千同輩齊名,與溥心畲、張大千合稱「渡海三家」。
-
黃君璧10幅經典花鳥畫,清新脫俗
黃君璧筆下的動物們,身邊往往也輔以理想化的山石草木,為整幅畫增添幾分高雅的氣質。 NO.4 除了出眾的技法,黃君璧花鳥畫中的構圖美學也很值得探討。 NO.6 他筆下的花草,多是從畫外漸入畫面,但枝椏的交錯卻隨著所畫題材的特點不斷變換,百圖百新。 NO.7
-
第九屆黃君璧獎學金評選在中國美術學院成功舉行
2011年12月12日,臺北市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會長黃湘詅女士,為繼承父親黃君璧先生的遺願,長期推動兩岸藝術文化交流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特出資在中國美術學院設立黃君璧獎學金。從2015年開始,為表彰獎勵對黃君璧文化藝術具有相關研究的學生,還設立「理論獎」。獎學金設立的九年來,許多優秀的學生與作品紛湧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