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畫壇宗師黃君璧

2021-02-28 長青藝文

去年底有機會在夏威夷看到一幅黃君璧和其他幾位畫家合作的畫,在我寫葉公超的文中已提過,但這位畫壇宗師,應當有專門的一篇,對我來說,有溥心畬、有張大千,可不能沒有黃君璧,不然我對不起他。

黃君璧(1898-1991),原名韞之,號君翁,別名允瑄,室名白雲堂,廣東南海人,1898年生。十七歲時從李瑤屏習國畫,後於美術研究院習西畫,此與家父先在上海美術學院學西畫,後學國畫適相反。不過所學中西兼備,非傳統國畫藝術家所能比。他曾在廣州培正中學教美術,羅家倫任中央大學校長時,在徐悲鴻主持的美術系任教授十餘年。

黃君璧1949年在臺灣師範學院擔任藝術系主任。我任職世界書局的時候高中美術教科書請他和虞君質合編,由虞君質教授負責文字部分,黃君璧負責圖畫部分。我主辦這大套書的印刷工作,剛開始時很少跟黃君璧聯絡,大部分是跟虞君質教授聯絡。我認為既然是美術課本,必須美,所以選當時臺灣最好的印刷廠明和美術印刷廠承印。那時候印刷技術並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為了彩色部分,色彩層次的表現印到七個顏色版:黃、藍、淡藍、紅、淡紅、灰、黑,這本書可以說是在美術教科書中印刷非常精美的,深得黃君璧大師讚賞。其他各書局同業之間還對我說:你不需要印這麼好,教育部核定的價格還不是和別人家印刷 不好的一樣。但是我總覺得成本高是一件事,而品質不合標準,如何可作教學用?為此深得黃君璧大師讚賞。他說一定要送給我一幅畫酬謝我。我相信他不會食言,不過我始終沒有勇氣厚著臉皮去討,故至今當然拿不到了。黃君璧的畫,因為有西畫的基礎,他知道如何利用透視遠近、光線明暗的技巧,並用於國畫創新。他早期作畫從臨摹、仿古著手,後來遍遊名山大川,寫生觀察,從自然中汲取靈感,布局畫面位置。他也有花卉、動物、蟲鳥的作品。到臺灣以後則以雲霧、山嶺、水瀑畫面為多,後期多作大幅畫,大的畫變化大,有氣派,能將山水磅礴的雄偉氣勢畫出來。黃君璧到臺灣後,完全以繪畫為生,除在學校教以外,幾乎都是在家收學生。他的學生向他學山水畫的較多,雲和瀑的畫法是黃君璧畫的特色。臺灣學畫的人,我看畫就知道此人是不是黃君璧的學生。黃君璧的學生很多,尤其女學生多,他說他的學生總得有千人以上,自己也記不清。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也是他特別教學的學生。

宋美齡畫 

蔣夫人智慧高,有藝術天分,她有時畫了畫,囑她的秘書拿去請黃君璧老師指導、評點,並且一定要老師挑出毛病,取得評語,才能回去交差。她的畫有用宣紙印好數百張,送給各國貴賓作禮物;又怕外流,所以交國民黨黨營的印刷廠印。某天我有事去這家印刷廠, 廠長就帶我去機器房參觀,剛巧正在印宋美齡的畫,我對廠長說,你們用宣紙印國畫,印得很好,給我一張研究研究,我的客戶畫家很多,以後這生意可介紹給你們做。廠長在不願意的情況下,給我帶走了一張,我想外面很少看到吧!

有人寫了一本《黃君璧傳》。我問一位黃姓朋友,為什麼《黃君璧傳》不是請他親近的、了解他的人寫呢?他說黃君璧根本不希望寫他的傳,但這個人天天盯,逼得很緊,沒有辦法只好讓他寫吧。不過這本書,黃君璧認為蒐集資料豐富,引起他無限的回憶。

黃君璧和他同時的藝術家們關係都很密切。1937年黃君璧任教中央大學美術系,徐悲鴻為系主任,朝夕相處,結為知交,互贈畫作,他倆在稱呼上,從道兄、道長、仁兄、以至老兄,由此可見二位交情,與日俱增,至1946年,徐悲鴻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後,黃君璧遷居南方,而至臺灣,從此再未見面。

1929年,張大千在日本一個畫展中見到黃君璧一幅《仿石濤幽居圖》,留下極深刻的印象。二年後張大千到廣州黃君璧的畫室「容安居」相訪。一見如故。此後二人交往甚密,互贈自畫佳作或古畫。1937年,二人又與方介堪、謝稚柳、于非闇同遊雁蕩山。1939年張大千四十歲生日,張大千約了黃君璧、張目寒同遊劍門。

1937年張大千返臺定居,二人相聚機會更多,並以「老兄」「老弟」互稱。張大千四盆百年古松由巴西運到美國,再運回臺灣,因為黃君璧愛松,所以送了一盆給黃君璧,黃君璧朝夕觀摩,愛不釋手,並且繪了一幅龍蟠古松,贈給張大千,作為張大千八十歲的壽禮,可見二人深厚的友誼。

臺北張大千紀念館內王黃君璧等畫家為張大千慶壽合作的畫

七十年代,在香港舉辦了一次「中國現代繪畫三傑作品展覽」,這三傑就是指黃君璧、張大千、溥心畬。

黃君璧、溥心畬以及臺灣早一代的藝術家如林玉山、金勤伯、郭雪湖、廖繼春、馬白水等,他們對臺灣近代的藝術事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劉冰,號寒雲,1932年生。1949年隨父赴臺,服務於世界書局,直至1965年。其後,自營印刷業,經營教科書,成立漢華文化事業公司編印出版藝術圖書。1972年移民美國。1978年創建長青書局並任長青文化公司董事長,出版經營中文圖書,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著有《中國裝訂簡史》《老滬臺藝壇人物舊憶》《閒話藝壇》《我的印刷出版半世紀》 《藝緣》《藏品》《上海三牌樓劉家》等。2018年在上海發起創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長青文化專項基金,任名譽理事長。

上文選自劉冰先生所著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老滬臺藝壇人物舊憶》。

相關焦點

  • 大師黃君璧小女兒畫熊貓!功夫熊貓!
    黃湘詅 熊貓 這是國畫大師黃君璧的小女兒黃湘詅畫的一組憨態可掬的熊貓作品! 看看這神態,逗不? 黃君璧與小女兒黃湘詅 黃君璧(1898-1991)一生喜畫白雲、飛瀑與流泉,並將畫室以「白雲堂」命名。
  • 黃君璧黃湘詅都推薦它!
    今年的香港西泠課堂秋季班自9月開班授課至今,畫壇宗師黃君璧的幼女——黃湘詅女士已在4堂課上與學員們探討研究白雲堂雲水山景的技法,不少學員進步明顯
  • 賞畫| 黃君璧《萬壑松風圖》
    黃君璧(1898年11月12日—1991年10月29日),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本名韞之,以號行,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教育家。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後從畫家李文顯遊,並與粵東藏家交往。致力於山水畫,尤以畫雲水瀑布為長。1923年與盧振寰、黃般若等成立癸亥合作畫社。
  • 黃君璧畫山水,氣勢萬千,雄偉壯麗!
    國內、外藝術名家 | 藝術品收藏 | 文學 | 音樂 | 視覺黃君璧  白雲蕭寺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臺灣畫壇把溥心畲、張大千、黃君璧稱為「渡海三家」。黃君璧兼擅詩、書、畫,畫則兼能山水、人物和花鳥,是一個全能型畫家。
  • 黃君璧帶動
    ■丁衍庸作品藏家陳先生剛從杭州參加完西泠夏季藝術品拍賣回來,他說開拍前光拿著競拍牌子擠進會場也要十分鐘,當天最高拍賣價為任伯年的一幅精品以1.6億元落槌成交,兩年前該畫在北京以2000多萬元拍出。同時,在重慶期間與當時的藝術家們如傅抱石、謝稚柳、關山月、黎雄才、黃君璧、陳之佛等等畫家過從甚密。這次銀通推出一批王氏家族舊藏,其中就有不少富有歷史價值的佳作。黎雄才與王商一有著多年的交往,甚至經常一起畫畫。這次徵集到黎雄才的幾件早期作品就很有意思,《煙寺晚鐘》的遠山非常精彩,具有日本畫的魅力。背後書法則是鑑賞家潘喆所寫,較為罕見。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畫秋 滿山紅葉滿山詩!
    黃君璧 滿山紅葉滿山詩黃君璧(1898-1991),中國現代著名國畫藝術家、教育家,一代山水畫大師,與溥心畲
  • 第九屆黃君璧獎學金評選在中國美術學院成功舉行
    黃君璧先生是我國海內外著名的畫家、書法家和藝術教育家。生前曾任教於廣州市立美專、國立藝專、 中央大學、臺北師範大學等處,先生在藝術上創作了大量傑作留給後人,在藝術教育方面可謂桃李天下、名播四海,被兩岸藝壇和海外藝術界共尊為「畫壇宗師」。
  • 「渡海三家」之一的黃君璧,其畫作詮釋了國畫新面貌
    1949年黃君璧「渡海」寶島後,擔任臺灣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教授兼主任等職,積極推動傳統繪畫在臺灣地區的發展。晚年的黃君璧仍舊筆耕不輟,1991年10月在臺北病逝。《霜葉紅於二月花》黃君璧學貫中西,山水、人物、花鳥、走獸等俱能,亦擅詩文、書法,但以山水畫成就最大。
  • 黃君璧:師人者以古人為師,師心者以己身為師,師造化者以自然為師也.丨私享藝術
    ——黃君璧黃君璧先生的繪畫發展與傑出貢獻 文 / 陳履生在20世紀中國畫史上,黃君璧先生是一個有著特殊經歷並在海峽兩岸產生廣泛影響的一代宗師。,所畫的題材與風格出現了衰年變法的氣象,震宇飛瀑開時代新象。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黃君璧 白雪紅樹映清溪56cm×89cm 紙本設色 20世紀60年代 黃君璧文化藝術協會藏款識:黃君璧畫。文章褒揚的目的,是強調黃君璧有傳統功夫,與「折中中西」的嶺南派不同。有意思的是,廣東籍畫家王霞宙對同一展覽表達了另一種觀感,他拿黃君璧與古人相比,說黃氏某些作品「使人有時下舶來品之感」,還舉例說,黃氏「慣畫的雲,更滲入了風景照片的雲」。王霞宙是批評黃君璧借鑑了西畫,還不夠傳統。從這兩種不同的觀感與評價,我們可以知道黃氏在50歲前的藝術面貌:以傳統為主,也適當借鑑西畫,整體上保持著傳統風貌。
  • 拍賣季|黃君璧:渡海白雲貫古今
    綠水青山長對吟 君璧揮汗作這組山水四屏為黃君璧早期作品,此時的黃君璧畫學基礎已然醇熟,四幅山水有不同景致,山石形態、皴法各有特點,畫面有清逸之氣,這是他習畫過程中精研各家筆法古蹟的成果。黃君璧《峨嵋遊僧圖》 1940年1936年以後,黃君璧的藝術名聲由廣東遍及全國,隨後往返遊歷與巴蜀、金陵各名山大川,深感古人「外師造化」之功,此時他的畫在精研古法的基礎上融匯自然,
  • 一代山水畫大師黃君璧作品欣賞
    黃君璧(1898—1991),廣州南海人。原名允瑄,晚號君翁 ,本名韞之,以號行。父仰荀,家藏甚富。早年畢業於廣東公學,後從畫家李文顯遊,並與粵東藏家交往。他早年學山水時喜愛漸江,中年仰慕夏圭,曾臨摹古代名畫數百件,是一位傳統繪畫功力極深的畫家。黃君璧擅長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尤其致力於山水畫,以畫雲水瀑布為長。
  • 黃君璧:白雲一片去悠悠
    然而無論什麼時期,照片中黃君璧卻差不多總是那一個形象:整齊光亮的頭髮;略顯矜持的微笑;筆直的腰板;與他那永遠的革履西裝。就像其筆下所畫的那些山川,瀑布與白雲,非常「 正 」,又典型。匡時2016迎春精品拍賣會 黃君璧 《溪山雪霽》1968年作  紙本鏡心尺寸:184×93cm出版:1.《黃君璧書畫精選集》P120,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1年。
  • 走近巨匠 | 黃君璧:生平最愛寫雲山
    致力於山水畫,尤以畫雲水瀑布為長。多次在國內外舉辦個人畫展。傳統功底深厚,經歷了現代中國畫的繼承、演變、革新的過程。出版著作《黃君璧畫集》《黃君璧書畫集》等。與徐悲鴻、張大千同輩齊名,與溥心畲、張大千合稱「渡海三家」。
  • 黃君璧10幅經典花鳥畫,清新脫俗
    黃君璧筆下的動物們,身邊往往也輔以理想化的山石草木,為整幅畫增添幾分高雅的氣質。  NO.4   除了出眾的技法,黃君璧花鳥畫中的構圖美學也很值得探討。  NO.6   他筆下的花草,多是從畫外漸入畫面,但枝椏的交錯卻隨著所畫題材的特點不斷變換,百圖百新。  NO.7
  • 劉冰|大風堂堂主張大千
    大約在1968年,張大千到臺灣住國賓飯店,郎靜山大師打電話給我,說張大千準備在臺灣印一些畫,想見見我,研究他的畫在臺灣應如何印刷,聽聽我的意見。印畫在當時的臺灣,我可說是極有經驗的一個,自認無人能及,張大千送給郎靜山的畫很多,幾乎都是我經手印刷的。對印張大千的畫,我有特別的心得,乃欣然前往,隨同郎老去國賓飯店拜見。
  • 淺談《天道》裡的劉冰
    第一次丁元英和劉冰見面是在劉冰的音像店裡,丁元英為了生活,拿著自己收藏的磁帶來到劉冰的音像店,劉冰以低價買入後又高價賣出,狠賺一筆。丁元英也知道其中的秘密,但並未跟劉冰砍價,因為在他看來,小商販也是文化的一種延伸。
  • 《天道》丁元英有沒有預計到劉冰的死?談劉冰與馮世傑的結局
    馮世傑,因為初心,格局與其它二人不同,所以他最後能藉助高人爬出井來,重新成為公司股東;葉曉明瞎忙一場,掉回了井底後回歸到原來的生活軌道;劉冰,結局最慘,以跳樓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而最後歐陽雪的一句:「大哥,你又要挨罵了」也引出本文主題,對於劉冰的死,丁元英有沒有預計到呢?在這裡,我認為丁元英是沒有預計到的。
  • 天道:最想活出人樣的劉冰,為什麼結局最慘?劉冰的眼淚誰知道
    只是很多人不是死亡的活著,也不是活著的行屍走肉,而是活著活著,活成了一個活生生劉冰的樣子!《遙遠的救世主》的人物中,印象最深的不是丁元英,不是芮小丹,歐陽雪,葉曉明,而是劉冰,一個最想活出人樣兒的人。改編成電視劇《天道》活生生把劉冰這個人物呈現給熒幕面前。
  • 劉冰|攝影大師郎靜山
    此畫為絹本 黑色線條工筆畫,美國紐約王季遷先生藏,王先生去世後,是否捐與紐約博物館,不得而知。 徐悲鴻紀念館收藏之《八十七神仙壁》,據說前面缺一神將,後面是否與朝元仙仗圖不同,而多了一位壓隊,我沒有見到,不敢說。也有一說:《朝元仙仗圖》和《八十七神仙壁》二 幅畫,都是臨摹吳道子的《五聖朝元圖》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