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香港人越來越愛泰國養老!

2021-02-28 暹羅飛鳥

「這裡太舒服了,每天過著頭等的生活!」香港現年72歲的李先生退休十多年,已在曼谷生活了4年,社交平臺上儘是吃喝玩樂的照片,不是逛畫展、看電影,就是試新酒店、新餐廳。他笑言:「在曼谷沒悶過,只覺時間不夠用。」像李先生這樣的香港人現在越來越多了,去泰國養老正在成為香港一種新時尚。

退休香港人愛上泰國養老

李先生17歲赴美留學,畢業後在美國經營特許加盟店,高峰期坐擁4000間零售店,在香港和日本也有公司。2011年因為身體抱恙提早退休回香港休養。「但一回來就知不對路!」他直呼。「和年輕人聊天,大家都報怨買不起樓,工作又不開心。其它城市飛速發展,但香港正在退化,沒有活力。」

在香港太鬱悶,他遂研究離港退休,尋找醫療水平高、又有活力的城市。「泰國的醫院很先進,護士態度好,收費便宜,而且是充滿活力的國家。」《國際生活》月刊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退休指數中,泰國是全球退休勝地之一,在醫療、氣候、樓價、生活成本、老人福利、對外來人口接受程度、娛樂等八項指標中,均有80分以上。性價比高, 早已吸引各國老人赴泰退休,以人口老化嚴重的日本為例,截至2016年,已有8萬多名日本老人在泰國養老,並建立起不少日本養老小區。

考察過後,李先生在曼谷市中心以200多萬港元購入59平方米的兩室一廳,去年收樓入住,15個月內升值兩成。該屋苑由著名發展商興建,有豪華會所,大廈大堂如同酒店,出入有職員迎接。和輕軌站僅一街之隔,也提供穿梭小巴接送。他衣食住行樣樣奢華,每兩周去按摩、做美容和修甲,也請工人上門打掃,每月開銷僅5000港元。他坦言:「這種生活方式在香港肯定要過萬元,退休金可維持多久?但我在泰國從不擔心生活。」

醫療服務更是令他心動。泰國醫療服務世界聞名, 2014年有36家醫院獲國際權威標準JCI認證,醫生多有歐美培訓背景,但收費僅歐美的四分之一。除了貴族醫院,當地五星級醫院還包括曼谷醫院、三美泰醫院、康民醫院等,後者每年外籍病人多達52萬人。當地醫療保健中心亦遍地開花。李先生在著名抗衰老中心接受幹細胞療程,降低再中風的風險,醫生很資深,但收費可以接受。

便宜房價吸引香港人

近年舉家移民清邁的港人科菲也是與泰國有著不解之緣。他曾在大埔開辦動物診所,二十多年前在香港認識泰籍太太。直至3年多前,科菲認真考慮子女的教育問題以及全家人各方面的需要後,決定移居清邁,讓子女輕鬆入讀當地中學兼學泰文,而他則香港清邁兩邊走,有時需要網上及電話遙控香港業務。「考察過後覺得清邁最適合一家人,兒子女兒讀書完全無壓力,好喜歡這裡的生活。香港不是不好,只是壓力太大,怕追不上。」

位於清邁市中心車距約25分鐘的獨棟別墅,是科菲3年前買入的。該屋苑由當地發展商興建,同一個屋苑有300多座獨立屋,擁有花園及車位,屋苑範圍種滿綠化草地及樹木,園內有湖、籃球場、遊樂場、泳池及會所等。每家都是豪華泳池獨立屋,偌大的空間帶點簡約的泰國風情設計,猶如置身5星級超豪華休閒勝地。科菲的家有5個套房、1個按摩房,2個廚房、1個15米x4米的私人泳池,並設有花園,佔地約500平方米。Coffee心滿意足地說,「清邁的居住環境很好,這間獨棟別墅室內逾350平方米,比香港的房子大好多倍,但整間房子連裝修家具,不到250萬港元。管理費每月幾百塊,水電費都好便宜,在此一家四口每月生活費不到1萬港元。」

科菲認為,只要香港人願意放下城市生活,很多家庭都可以到清邁買房退休,「在香港只要擁有一個供完貸款的房子,不少地段的房子都可以每月收到2萬多元租金,若把房子租出,到清邁生活,一家人生活費連租金只需要1萬多港元,還可以把餘下的1萬元當作儲蓄,完全不用工作,真是可以過百分百的退休生活。」

除了養老亦可考慮投資

近年來,香港人口老化、房價騰飛讓不少人開始考慮第二家園養老,港人為退休鋪路也成為海外置業的一個主因。除了到內地養老,很多人開始在周遭其他地方尋覓養老勝地。

不少香港知名人士心儀泰國,退休後都移民到曼谷,因為樓價便宜,請泰傭容易,工資低,廚藝又好,時裝設計師劉培基是其中一人。香港樓價高,有些港人看好泰國地產巿道升值潛力高,都轉去泰國的好地段置業保值。

科菲表示,港人到清邁退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人生賺錢可以有很多方法,提高生活質量是重點,清邁生活指數低,環境優美,很適合退休。」

主力銷售泰國樓盤的香港代理亦觀察到近年港人心態上的改變:「四五年前,港人買海外樓,基本上只是投資,但近年隨著社會環境改變,一般市民極難買到樓,就算買到,都是30至40平方米的小單位,眼見市況,也不得不開始接受現實,要為未來生活做出打算。」九成港人買曼谷樓是為了投資,清邁市場則八成是投資,兩成是為了退休之用,不少30多歲的買家,現在買泰國的房子都是先出租,待50至60歲才退休自用。

只要稍有留意泰國樓市的港人都會知道,外國人在泰國不可以買土地、獨立屋和別墅,只有買公寓才可取得永久產權。外國人可以持護照以個人名義購買泰國公寓,並擁有跟本地人一樣的永久產權,受到泰國法律保護,只要外國人購買的公寓面積不得超過整幢物業總面積之49%即可。

如果想像科菲一樣擁有一座豪華泳池獨棟別墅,真的不可能嗎?專門為多家發展商任法律顧問的泰國地產律師阿寶表示,雖然泰國法律不容許外國人以個人名義持護照購買「永久產權」的土地、獨立屋和別墅,但外國人可以通過3種不同方法擁有,包括30年長租約、終身使用權協議以及由泰國公司持有,但必須明白不同方法背後的權益和利弊。阿寶表示,當地不少律師熟悉有關程序,買家可找信譽良好的律師代為處理。

□ 主編 飛鳥 編輯 布朗 cony

相關焦點

  • 人生下半場:跨國養老,聽聽老移民訴說泰國的「嚮往生活「!
    更多的人嚮往高品質生活,遠離汙染,避開節奏過快的大都市,而且不少人的兒女不在身邊,所以退休後到哪裡生活,已經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老眼光來看待了。 泰國:歐美銀髮人海外養老的首選目的地 退休後到一個生活費用較低和舒適的國家生活,在西方已不少見。
  • 【東南亞"養老天堂"】去泰國買房,送給父母養老度假!
    泰國內閣去年推出10年期籤證,超過50周歲的外國人只要滿足一定條件即可申請。世界正跑步進入老齡社會,不少老年人選擇「跨國養老」,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作為旅遊大國,泰國致力於吸引全球老人來泰養老,於2002年首次推出時長1年的「養老籤證」。泰國商務部長阿披拉迪曾表示,政府希望將泰國打造成世界養老中心,因為泰國在醫療、服務、消費等方面優勢明顯。在美國旅行雜誌《國際生活》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退休指數中,泰國是全球退休勝地之一。
  • 臨退人員延遲退休將近,任選三種退休方式,三種養老方式選擇哪個
    退休和養老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我國目前的退休政策是男60周歲,女幹部和靈活就業女性55周歲,女工人50周歲退休。我國的社保政策自實施70年以來法定退休年齡一直沒有改變。在今年十四五規劃出臺之前,退休計劃一般有三種:第一就是30年工齡退休,一般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按照30年的工齡年限申請退休,每個工作年齡滿30年以後,根據個人的身體狀況和工作的具體情況申請退休。第二是法定退休,那就是男60周歲、女50周歲、女幹部和靈活就業女性55周歲退休的法定年齡退休。
  • 泰國養老真的好嗎?看看前行者俄羅斯和日韓老人怎麼說
    作者: 智選海外房產有人總結了去泰國養老的人:2010年前,是俄羅斯人;2012年後,是日韓老人。俄羅斯人是最早去泰國養老的,當年在芭提雅的俄羅斯人多到什麼程度呢?他們可是買下了芭提雅一半以上外國人名額的公寓。
  • 為什麼歐美遊客愛去泰國養老,女導遊講明原因,不只是便宜
    這也讓很多人不解,雖然泰國這幾年經濟發展還算不錯,但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歐美很多國家都是發達國家,福利政策比較好,而且泰國和歐美國家也不近,他們為什麼選擇來泰國養老?泰國經濟近年來發展良好,旅遊業在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泰國旅遊收入達到6000億,居世界第一,甚至遠遠超過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中國遊客也是泰國旅遊業的常客,是泰國旅遊業最大的海外群體,此外,許多歐美人來這裡養老。
  • 自己交養老保險退休和有單位相同工齡退休的人養老金區別大嗎?
    自已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交的養老保險和有工作單位的人在單位交的養老保險都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這個是一樣的。題主所問:相同工齡退休的人養老金區別大嗎?首先,工齡是以前的說法,現在應該叫繳費年限。影響養老金金額的兩個主要因素一個是繳費年限,一個是繳費基數。
  • 歐美經濟發達,為啥老人卻愛來泰國養老?看看「租妻服務」就懂了
    中國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國,又和泰國距離比較近,因此去泰國旅遊的人數比較多,但歐美國家離泰國距離遠,為啥卻這麼愛去泰國旅遊呢?而且這些歐美遊客和中國遊客不同,他們不僅來泰國旅遊,並且還打算長期生活在泰國,泰國的一項特殊服務,「租妻服務」,主要僱主也是歐美遊客。
  • 香港退休了做什麼?
    不同於內地,香港沒有法定退休年齡,一般打工仔在60歲左右陸續退休。大部分人的印象,香港老人退休了還會繼續工作。
  • 臺灣人緣何對退休生活沒信心?
    新加坡星展銀行日前針對亞洲6大市場(大陸、臺灣、香港、新加坡、印度、印尼)舉行「樂活退休指數」大調查,結果發現臺灣排名倒數第三,100分的調查問卷平均得分只有47分,顯示出臺灣人對退休生活準備相當不足。有63%的臺灣受訪者表示,對退休生活非常沒信心,認為要負擔退休後生活可能相當困難,擔憂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不明確的經濟前景。正所謂:已經退休的,怕錢越來越不夠花;將要退休的,怕錢發得越來越少。
  • 「養老壓力」不再是年輕人責任,退休老人也同樣面臨,壓力重重
    「養老壓力」不再是年輕人責任,退休老人也同樣面臨,壓力重重隨著社會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國人均壽命不斷的延長,這是一種好的現象但同時也給社會帶來新的養老壓力問題。中國早在幾年之前就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養老壓力問題就開始成為一個社會性問題。
  • 看點 臺灣人緣何對退休生活沒信心?
    文/汪靈犀由於攸關每個人的利益,退休話題總是牽動著社會的敏感神經——臺灣也不例外,正所謂:已經退休的,怕錢越來越不夠花;將要退休的,怕錢發得越來越少。有多少「本錢」?工資的七八成臺灣人為何沒信心?主要還是財務考量。很多人擔心,退休後所領的退休金無法支應目前的生活花費。普通的臺灣人退休後,到底能領到多少養老「本錢」呢?這個算起來就複雜了,不同行業有不同的制度,目前主要分三大類:一是老闆為私人的普通勞工;二是老闆為政府的軍公教人員(軍人、公務員、公立學校教師);三是農民和漁民。
  • 不婚族和丁克族越來越多,以後如何養老?
    面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婚族或者丁克家庭。有網友趙老伯表示,他已經75歲了,老伴前幾年因病住在康復醫院裡面,自己現在一個人住在家裡,雖然膝下也育有一兒一女,但也不可能經常來照顧自己,真的犯起重病,也只好鄰裡相助了。其實,現在的獨居老人與不婚族、丁克家庭也差不了多少。相反,不婚族和丁克家庭還能夠趁著年輕時多積累一點金錢以備年老時使用。
  • 養老保險退休從雙軌到並軌,有什麼實質區別?看完心裡有數了!
    養老保險的退休,從雙軌到並軌,主要是企退人員和事退人員之間的區別,涉及到養老保險、養老金等多個方面,快跟保叔一起看一看!一、 「雙軌制」是什麼?1、企退與事退的「老人」:二者退休標準完全不同「老人」是指養老制度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員,他們原待遇維持不變,繼續按國家和省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他們和企退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 清邁巴塞隆納丨憑什麼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去養老?
    泰國抗疫成果顯著 治癒率躍居全球第二據24國平臺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個月諮詢海外房產項目中,泰國熱度排名世界第一,熱度突破200萬次關注,領先所有國家。能讓泰國成為世界焦點的重要原因之一,則是頂尖的醫療水平和國力綜合防控迅速穩定了疫情蔓延。
  • 延遲退休臨近,囤「黃金」養老靠譜嗎?與社保相比有哪些優缺點?
    延遲退休離我們越來越近,很多人也為自己的養老早做打算。雖然大部分人選擇靠社保養老,但仍然有一小部分人感覺,錢還是放在自己手裡比較穩妥,選擇了靠自己的存款養老。其實大家都意識到靠存款養老,手裡的錢很難「跑贏」通貨膨脹貨幣貶值,於是這部分人又想出了囤黃金養老。
  • 中國最適合養老的城市,比青島悠閒比杭州雅致,被稱「退休天堂」
    伴隨國家的飛速發展,人們對生活的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嚴格,地一個城市的各種生活水平,決定了人們是否在這個地方駐紮生根。尤其是老年人更是會選擇舒適的地方去生活,下面說的就是我國最適合養老的地方,它比青島悠閒,比杭州雅致,人們稱這裡為退休者的天堂。
  • 港臺 如今,香港人都愛移民臺灣
    為何香港人都要移民文/滬港小生陳澍 @HK 最近幾次回上海,我最常聽到的一個話題莫過於「移民」。上海朋友問我香港好不好,我說越來越多香港人也正考慮移民。被我這麼一說,我的上海朋友大多反應很詫異,有些朋友反問我,上海人想移民香港,香港人又想移民哪裡? 香港「移民潮」再起 在香港,我個人感覺好像從2012年開始,特別是在2012年夏天的國民教育風波之後,身邊越來越多香港人開始談論移民這個話題。熟悉香港事務的人都清楚,移民對香港來說本不是什麼新的話題。
  • 養老保險是一般帳戶或臨時帳戶,決定了你的退休地
    一、什麼是一般帳戶1、一般帳戶,意味著將來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如果繳費年限符合當地規定,就可以在該地辦理退休手續,享受該地的退休待遇。如果有本地戶籍,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至少已滿15年,通常就可以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 在香港存夠多少錢才能退休?竟然要這麼多!
    這個人平平無奇,只是在28歲時完成了許多人圈妹的人生終極目標:退休!由此圈妹突然好奇起來,在香港要存多少錢才敢安心退休?尷尬的是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存不到,只有23%的人對按時退休有信心。所以在「準退休人群」中,有20%的人會決定延遲退休,28%的人可能會考慮退休後找兼職。
  • 單身退休女性共居養老試驗成功,不住養老院,和閨蜜一起互助養老,太羨慕了
    老伴旅曾介紹過日本7個「老年單身貴族」老人組成的姐妹團結伴養老的故事,不少老年朋友和網友們表示非常羨慕。在英國,也有一群單身退休女性組成了姐妹養老團,快來看看她們精彩的共居生活吧!老姐妹們一起畫畫New Ground位於倫敦巴內特,共有住戶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