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鬥峰,位於廣東省韶關市始興縣,由龍頭、龍中和龍尾三部分相連山脈組成,像一條騰飛的巨龍,龍尾海拔1250米,龍中海拔1349米,龍頭海拔1381米。龍鬥峰,以險、峻、奇、美著稱!廣東三大險峰之一,有廣東K2之說!
廣東三大險峰:龍鬥峰、黃牛石、狗尾嶂。
十月船底頂,十一月武功山之行,沒有遇到想像中的雲海,有點小遺憾,故此,規劃龍鬥峰之行,軌跡路況資料均有提前下載及準備外,還特別留意天氣情況和近期上傳的圖片動態。12月中旬,天氣回暖,周末多雲轉晴,天氣非常合適,是個好時機,當即決定,龍鬥峰走起。
周五晚上出發,350公裡的行程,晚上11點半才到達山腳下的龍鬥峰林場。
途中,在網上查找了林場小飯館的電話,加了微信,詢問得知,已有150多人住宿了,推薦我們住在村口牌坊旁邊的驢友之家,價格一樣的,住宿費30元,早餐10元,下山後接回林場10元。每個人30塊錢的住宿費,我一度認為是大通鋪,到了一看,村口牌坊旁的兩層小樓,樓上有5間房,每個房間三張床,還有熱水可以洗澡衝涼。老闆是本地人,瑤族,厚道,熱心,這個價格真是良心價。
已經這麼晚了,陸續又來了幾輛惠州深圳的車,都是自駕來爬山的。
早上4點,大家就被叫醒,起床爬山了。早餐是炒粉和米粥,管飽,還有熱水,可以灌裝。
從牌坊到林場登山路口,還有一公裡左右,可以將車開到山腳下,停在路邊。一陣喧譁,一下子來了幾十個人,個個全副武裝,登山杖,登山包,戴著頭燈,打著手電,在夜色籠罩下,進入山林,開始登山了。
剛開始爬山,大家還有說有笑,相互詢問是哪裡來的,哪個隊伍的。
密林中穿行,看不到天空,四周烏黑一片,頭燈只能照到腳下。一路急爬升,開始出汗了,脫掉外套,很快就大汗淋漓。為了能在天亮前趕到龍尾看日出,大家都顧不上說話了,吭哧吭哧地往前走。
有幾處陡峭山體,左側就是懸崖峭壁,因為看不清周邊,反而顧不得危險了,手腳並用,小心翼翼通過。
兩個小時的急行軍,登上小山頂,一下子豁然開朗,看到天空了,東方微亮。
前方連綿的山峰,就是龍中,龍鬥峰,已籠罩在雲海中。
登上龍尾,靜待日出。
一剎那,太陽一躍而出,金光一片。
太陽照的山頂紅彤彤一片,大家一陣歡呼,雲海、日出,今日不虛此行。
咦,這個是不是就是龍尾呢?
哈哈,發現了生命之根。
人越來越多,龍尾頂,站滿了人,已經擠不下了。
群峰疊嶺,前方的最高點,就是龍中,需要翻越多個山峰。
今天來看日出的,足有300多人,為避免擁擠,大家排成隊,向著龍中方向進發。
龍中這一段沿著山脊前進,兩邊都是陡峭的懸崖。山路險峻,或者說根本不叫路,很多地方,僅容一人通過。
山下大氣候,山上小氣候。雲起雲湧,美麗雲海如瀑布般,從山的一側洩入另一側。
轉身回望,看到後面長長的隊伍,拿出手機拍照時,隊伍已經看不清了。
雲捲雲舒,瞬息萬變,龍尾已淹沒在雲海中。
佛光,雲海中看見了佛光,真的有佛光。
峰尖壁削,直指雲天,氣勢雄偉,石峰嶙峋,犬牙盤石,怪石嵯峨,龍中這一段是龍鬥峰奇險峻秀的地方。
攀登懸崖,還需要藉助繩子,穿越山脊,猶如在刀尖上行走,難度頗大。
龍中,奇石兀立,雲海翻騰,風景無限好,隨便選個角度,都能留下幾張美照。
懸崖峭壁,鬼斧神工。
若隱若現,雲裡霧裡,如入仙境。
遠方,雲海中只露出頂峰的,就是龍頭。
前往龍頭,必須從龍中埡口下撤,翻過幾道山脊後,再上龍頭。
雖有繩子借力,山體陡峭,非常危險,且碎石易滑落,還需要拉開距離。廣州的幾個戶外團,人太多,讓他們走在前面。
等他們下到平臺處後,我們才小心翼翼攀繩而下。
山脊難行,那就走走停停,一路欣賞,無限美景盡在險峰。
翻過幾道山脊,看到了下面的水泥路了,還有個小廟,不想繼續爬龍頭的,可以從這裡下撤到水泥路,到小村莊,回林場。
才剛剛中午12點,時間還早,我們停下休息,吃了乾糧,補充能量,繼續攀登龍頭。
看著龍頭就在前方,翻上小山頂才發現,前面還有三個山峰,依然是陡峭的山峰。
下午1點多,終於將龍頭踩在腳下,龍頭海拔1381米。
龍頭,周邊濛濛一片,什麼都看不到。
從龍頭北坡下山,與南坡的懸崖峭壁完全不同,北坡,竟然是金黃的高山草甸,有點武功山的感覺。
下到水泥路,路口有私家車,專門拉客的,可以搭乘,每個人10塊錢,回到林場。
從龍中下撤,經小廟下來的岔路口,有這麼一個明顯的標識,龍鬥峰隕石坑。據說,龍鬥隕石坑,形成於七千萬年前。
下午3點,回到林場。龍鬥峰,三龍連穿,11公裡,10小時。
同行的驢友,寫詩一首留作紀念:
飛龍帶雲霞,徘徊隕石坑;
君看似海洋,劍走龍鬥峰。
龍鬥峰天氣多變,有時大霧隱現,有時天地開闊,日出雲海美景,可遇而不可求。
龍鬥峰,不僅僅是爬山,而是無保護攀巖,強度很大,對體能和膽量要求很高。挑戰龍鬥峰,是一個難忘、艱辛但不會後悔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