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崑崙關戰役323位抗日烈士 79年後終見天日

2021-02-07 賓陽印象
點擊上面賓陽印象關注我

賓陽印象賓陽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傳播平臺(直播擁有粉絲60萬),賓陽人的選擇,更具影響力!專業從事宣傳、策劃、拍攝、舞美等。關注我們妥妥沒錯!(業務微信:binyangtv2、電話:0771-8289078 投稿郵箱:2954808290@qq.com)

視頻:1000多年前賓陽開始唱山歌



高峰隘是南寧西面的一道易守難攻的天然屏,隘口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與崑崙關互為犄角。佔領了高峰隘相當於直接控制了南寧市。和崑崙關主峰一樣是當年戰役中敵我必爭之地。當年桂系170師,135師作為參戰的第16集團軍的第一縱隊就駐守這一代。


崑崙關戰役開始後,國軍135師1059團在心墟飛鳳嶺,龔屋嶺,羅山一帶和日軍作戰,並展開了拉據戰,雙方互有進退,雙方的死傷也很大,20日,135師和170師配合佔領了高峰隘,日軍馬上派出41聯隊第2大隊主力趁黑潛至高峰隘東側,意圖包抄中國守軍508團,此後發生了激烈的戰頭,情況也非常緊急,無奈中國軍隊退守騰翔。1940年2月4日,日軍坂田聯隊主力由高峰隘向北進攻,入侵武鳴,170師與敵血戰。當時135師,170師組織了敢死隊奮勇殺敵,雙方血戰一天一夜,後國軍撤軍,18日,中國軍隊進攻並重佔高峰隘,香爐嶺,有效的阻止了日軍對崑崙關主陣地的援軍,以及日軍撤退。


直到崑崙關戰役結束。這些先烈遺骨正是這次戰役後村民們自發上撿回的。其中有些人現在仍然健在,聽他們說:他們只是撿了公路兩邊的遺骨,還有很多在深山溝的遺骨並沒有人去撿,那次戰役犧牲的烈士絕對不止1000人。如今那些沒有被撿起的烈士遺骨早就化成了泥土守衛這一方淨土了,如今找到的只有323具烈士的遺骸。


當年戰鬥太慘烈了,血肉之軀都被炸飛了。當村民上山撿時很多都已只剩下了衣服的碎片和個頭顱。村民們把遺骨放在村裡的戲臺上,請道公做了三天法事後安葬於村糧所附近,此後又進行了搬遷。隨時時間流逝,時代的變遷,將士的遺骨已被撒荒野,再沒有幾人知道此事。1985年,一位姓潘的村民開荒無意挖到了遺骨,當時他馬上把遺骨埋好,並報告了村裡,只是當時沒有做任何行動。此後二十年中,當年的荒地已成了果園,而當年發現骨骸的地方也變得模糊不清了。可是那位潘大叔並沒有忘記這事,村裡的老人們也沒有忘記此事,大家都希望能找出先烈的遺骸,讓先烈們安息。


幾塊石棉瓦蓋著的正是當年323位烈士的長眠多年的地方

在發現烈士遺骨的周圍挖了很多泥溝,也打了不少深洞來測探。一位大爺告訴我們:他們正是在先烈的墳前燒香的,後來挖了一整圈後,還是在點香火的地方發現了烈士的墓地。離地面大約一米深的地方,鋪著一層青磚,烈士遺骸都整齊地排在下面。容大哥恭恭敬敬地拿出烈士的遺骨,都是一些碎片……心沒來由的痛,他們竟被遺忘了許多年。沒有任何人知道他們在哪裡,也沒有任何人在這期間給他們上一駐香……

我們正對先烈祭拜時忽然下起了急雨,也許是因為今天的祭拜,感動了常年寂寞的英靈,是因為先烈終得見天日了,先烈們終得安息的聲音!


每一段國恥,每一次受侵,先烈們都用鮮血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強大了,我們軍隊才會更強大,才能固守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安息吧先烈們,我們不會忘記我們的責任,我們也會一如你們在國難之時挺身而出,用自己的鮮血去捍衛祖國的安寧,去捍衛民族的尊嚴!


這座孤山就是當年170師的野戰醫院


為尋找烈士的遺骨,村民們把四周的山地都挖遍了


參加尋找的村民多是上了年歲的人,用簡陋的工具一點一點地挖掘,圖中的村民也是此次尋墓者之一


85年時潘大叔曾在此地發現了烈士墓,此次也正是他率先找到烈士遺骸。圖為潘大叔正在接受電視臺的採訪


圖文編輯:小韋

▍內容審核:東東

▍內容來源:今日頭條、大魚講史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航拍賓陽 

黎塘|南山寺|甘棠|貴隆高速通車|北馬水庫|龍德村|賓陽中學|新橋中學|古辣|六隨村|露圩圩逢節|王靈 |賓陽溼地公園|賓陽服務站|鄒圩夏天|和賓彰泰小學

|賓州鎮|思隴鳳凰灘 |賓陽城東新區|大橋秀峰塔|六蒙村|重返校園|領方古城

人物故事 

槐花粉工藝|精神病患者自述|賓陽女皮匠|黎塘女工|山村生兒|賓陽女大學養豬|一代美女林黛|賓陽鄉愁|張翔宇|周柏林|李再江|賓陽消防MV|賓陽聯合國維和警察|思隴痴情男|賓陽大學生打工|賓陽大力士|賓陽母親賣串串|鄉村醫生九妹|冠軍鄧雨欣|黨員鄧四書|譚湘光|劉三姐黃美秀|阿夢|小學生陸世運|101歲老奶奶|陳倩倩|勞雪娥

2020賓陽熱點 

雞鴨難賣|酸粉製作|新橋沃柑滯銷 |力沃流拍|蘆圩老街|思隴扶貧雞

走近賓陽 

 王靈圩|美麗和吉|新橋朱村|河田圩|太守圩|新橋圩|思隴圩|新橋牛皮市場|黎塘圩|龍公村|黎塘冬至|大仙圩|新賓圩|古辣圩|大橋圩|賓陽山歌|陳平踏春|新橋橋丁圩|古辣酸味|太守公園|武陵抗日史



相關焦點

  • 崑崙關戰役喪命的日軍最高將領,他的墳墓是一座空墳
    崑崙關戰役喪命的日軍最高將領,他的墳墓是一座空墳文/張秀陽戊戌年春節,攜家人南行,遊歷的南寧崑崙關。參觀了抗日陣亡將士公墓、紀念塔、碑亭。在一個山角落裡,孤零零有一座日軍少將中村正雄的墳墓,遊人稀少。說起中村正雄的墳墓,還要說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崑崙關大戰。
  • 走進崑崙關!中國軍隊是如何完爆日本第五師團?
    80年前,舉世聞名的崑崙關戰役爆發人們不會忘記長眠於此的抗日英烈。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南寧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崑崙關戰役遺址崑崙關戰役遺址講解員帶你走進崑崙關戰役遺址「倭師幾處留殘壘,漢幟依然卷大風。」1939年冬發生的崑崙關戰役,是中國軍民抗擊日本侵略軍的一場慘烈攻堅,成為與臺兒莊大戰、平型關戰役同享盛譽的中華民族偉大抗戰名篇。1939年12月,侵華日軍妄圖切斷當時中國大後方唯一暢通的國際交通線——桂越國際交通線。侵華日軍第五師團在欽州灣登陸後侵犯南寧,12月4日佔領了崑崙關。
  • 全國公認的十位抗日名將,為何只有三位黃埔生,有資格入選
    以上十位國軍名將,都是在抗戰時期,殺敵最多,也是建功最多的國軍將領。他們不畏生死,殺敵雪恥、百般血戰、鍛造鋼軍、血灑疆場、揚我國威、勇敢參加重大正面戰役,轉戰大江南北,為抗戰勝利立下赫赫戰果。抗戰然而在這十人中,只有三位抗日名將屬於黃埔生,他們分別是杜聿明,王耀武,戴安瀾三位黃埔生將領。要知道在整個抗戰時期,黃埔生也參加了許多重大戰役,犧牲的人數,不比川軍少。
  • 【震撼人心】30分鐘回顧崑崙關戰役,催人淚下...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民間傳統的關公磨刀節,這一天的崑崙關風景旅遊區人頭攢動,十裡八鄉的人們紛紛趕來,旺盛的香火不僅為關公獻祭,更為著一群不容忘卻的英雄。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1939年秋,日軍為封鎖中國後方,阻止中國取道越南運送物資,侵佔中國通往西南大後方的沿海交通線,同時積極準備發動崑崙關戰役。
  • 此戰役打出中國軍人威風,用血肉之軀讓日軍師團長膽寒,致敬烈士
    此戰役打出中國軍人威風,用血肉之軀讓日軍師團長膽寒,致敬烈士 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後,中國抗戰全面爆發,面對日軍瘋狂進攻,中國軍隊也組織了很多大型會戰,基本上是敗多勝少,比如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
  • 孟良崮戰役烈士賈文藻72年後終於和親人...
    70多年的尋找,終得圓滿,孟良崮戰役2865位犧牲將士之一的賈文藻烈士在72年後,終於和自己的後輩親人們「相見」了。16日上午,來自遼寧大連的賈文藻烈士後輩親人們邁著沉重的腳步,走進孟良崮戰役烈士陵園,看著英烈碑上親人的名字,悲欣交集。「叔叔(舅舅),我們來看您了!72年了,我們來晚了!」烈士親人為賈文藻烈士敬獻花籃。
  • 犧牲70年 13位無名烈士知是誰?
    抗日時期,該村是通往垣曲縣銅善鎮兵站和前往沁水下川的必經之路。  白軍社在村內走訪時,一次不經意間的聊天觸動了他,當時,61歲的村支部書記王鎖社說:「村裡有座烈士墓,埋著13位烈士,那可是70年前為保護鄧小平犧牲的烈士!」  聞聽此言,一向對歷史很有興趣的白軍社馬上讓老支書帶路,來到村邊一個名為「楊樹圪梁」的山崗下。
  • 借電影《八佰》來聊聊臺灣的那些抗日神劇
    比如《箭在弦上》裡面的抗日同盟射箭隊女運動員徐二航被鬼子輪姦後突然爆發,原地竄到半空,褲子自動穿好,幾十秒間把二三十個日偽軍全部射死,譜寫了一段壯麗的英雄篇章。網友神評論,你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了嗎?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抗日名將、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 借電影《八佰》來聊聊大陸和臺灣那些抗日神劇
    比如《箭在弦上》裡面的抗日同盟射箭隊女運動員徐二航被鬼子輪姦後突然爆發,原地竄到半空,褲子自動穿好,幾十秒間把二三十個日偽軍全部射死,譜寫了一段壯麗的英雄篇章。網友神評論,你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了嗎?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抗日名將、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 12月18日抗戰崑崙關戰役爆發1939年:中村正雄遭受3次襲擊而斃命
    12月18日抗戰崑崙關戰役爆發1939年:中村正雄遭受3次襲擊而斃命1939年12月18日:抗日戰爭廣西崑侖關戰役爆發。崑崙關戰役中,日軍的傷亡還是比較慘重的。戰時日軍自己的傷亡數字是4000多人。一般認為,這是有水分的,日軍實際傷亡在約7000人。我軍傷亡更大。
  • 【你所不知道的鞍山】尋訪東北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遠去的飛鷹
    李潔塵生於1914年,曾就讀於馮庸大學。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年僅17歲的李潔塵棄筆從戎,參加抗日義勇軍。後考入中央航空學校6期乙班,畢業後參加空軍第9大隊。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李潔塵所在部隊奉令進駐安徽蚌埠,繼而進駐河南許昌機場。淞滬抗戰的爆發,拉開了中國空軍英勇抗戰的序幕。
  • 2020金犢獎X崑崙關 命題發布
    今年是金犢獎和南寧崑崙關戰役遺址保護管理委員會、南寧崑崙關文化旅遊有限公司連續合作的第二年,上一屆的作品中湧現出諸多關於崑崙關的優秀創意作品,我們相信在2020年中華民族抗戰勝利75周年的當下,每一位充滿熱血的華人青年創意人,更應該秉持一份擔當的責任,從崑崙關抗戰文化之中,揚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民族氣節;觀崑崙關旅遊文化之間,促兩岸文化旅遊產業交流合作;聽崑崙關關公文化之時,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 4位甬籍烈士的小傳,再現一二八淞滬抗戰裡的寧波記憶
    日前,寧波市檔案館工作人員在整理館藏資料時,發現了1932年10月版的《淞滬御日血戰大畫史》和《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兩冊畫史勾勒出「一二八」淞滬抗戰全貌。 其中,《第五軍淞滬抗日畫史》詳細介紹了第五軍淞滬抗戰經過,以時間、戰役為節點,將站前誓師、戰事經過通過大量照片、地圖、文字等形式立體展現,讓世人看到不畏強暴、頑強戰鬥的錚錚鐵骨群像。 畫史附錄了160位陣亡將士傳略以及長達55頁的傷亡官兵簡歷表,註明了部別、職級、姓名、年齡、籍貫、傷亡日期及地點。
  • 抗日名將戴安瀾和孫立人對比實力如何?
    大家都知道戴安瀾將軍和孫立人將軍在抗日戰爭中都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都是民族英雄,下面我們就來從幾個方面了解下這兩位抗日名將:戴安瀾於1904年出生,黃埔系骨幹之一。1926年黃埔三期畢業。歷任國民黨軍隊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同年參加北伐。1933年3月,率部參加長城抗戰1937年8月升任第25師73旅旅長。
  • 致敬!揭陽籍抗日英雄英勇事跡
    國民黨當局批覆許玉書為抗日陣亡烈士,並追升三級,葬於重慶黃山空軍烈士公墓。翌年(1944)六月,由國民政府舉行公祭。3、翁照垣翁照垣將軍於1892年出生在廣東潮汕地區惠來縣葵潭圩一戶貧苦石匠家。青年時入伍從軍,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到1926年止,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旅長、支隊司令和中將指揮官。
  • 抗戰烈士戴安瀾:奮戰到生命最後一刻,妻子捐出撫恤金為他守終身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絕處逢生;平凡的人因理想而偉大,有理想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古往今來多少革命烈士們以生命鑄就不朽傳奇,換來當今的和諧盛世 。 赤心事上,憂國如家;報國之心,死而後已。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 哪怕是付出生命代價奮戰到最後一刻,也在所不惜,戴安瀾正是這樣的一位革命烈士。
  • 清明祭掃,垞城村東淮海戰役烈士陳品烈士墓
    四月四日清明節,徐州市銅山區文化藝術交流協會一行十餘人來到位於柳新鎮垞城村東的淮海戰役烈士陳品墓進行了祭掃。▲協會一行向烈士敬獻了花圈。       協會會長李堅強先生,在烈士墓前宣讀祭文,緬懷先烈不忘遺志,並向新時代下的英雄們致敬。
  • 高質量提升南寧「文化軟實力」崑崙關景區打造軍旅融合
    1939年12月爆發的崑崙關戰役,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少數幾場取得勝利的戰役之一,提振了中華民族的士氣,在近代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2019年,景區還獲贈坦克、裝甲車、火箭炮和加農榴彈炮等4件重型退役武器用於國防教育……   「景區對社會免費開放後,來博物館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了。
  • 崑崙關大捷,日軍少將中村正雄被擊斃,杜聿明為何給他立碑
    那是1933年,8萬關東軍侵略長城各關口,國軍第25師防守的北古口遭到日軍猛烈進攻,守軍堅持抵抗8天之後,於3月12日,在25師副師長杜聿明的命令下,部隊往南天門一線撤退。部隊在撤退時遭到日軍飛機和大炮的轟炸,日軍步兵從北山追來,這時7位戰士被留下擔任阻擊任務,由於撤退匆忙,竟然忘記了給7位戰士下達撤退命令,就這樣7位戰士在帽山上死守。
  • 讓我們致敬這位曾駐紮安順的將軍,還有這些抗戰中的安順人…
    電影《八佰》 在電影院復工後,最受大家關注的電影非《八佰》莫屬,它不僅僅收穫了觀眾的好評,不少業內人士也盛讚《八佰》,稱它代表了中國戰爭電影的新高度。1986年,貴州省人民政府追認陳蘊瑜為革命烈士並頒發革命烈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