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大廚展技藝,「舌尖上的同江」華麗變身

2021-02-27 冰城馨子驛站



同江「中俄邊境文化季」的內容真是太豐富多彩了,參加完八岔赫哲漁獵文化節,又欣賞了一臺精彩的民族舞蹈史詩《烏蘇里傳歌》,觀賞首屆赫哲龍舟賽、中俄民俗展、中俄藝術展後,又來參加以「美味同江魚你有約」為主題的中外美食鑑賞會。

 

原來,我以為這就是一頓高規格的午宴,到了現場才知道這可不是一次簡單的午餐,四國大廚,來自義大利、日本、俄羅斯、中國的十二位著名的大師級的廚師,聯合做了十二道魚鮮美味供中外嘉賓品鑑。

也曾做為「吃貨」參加過美食品嘗評比的活動,但像這樣四國大廚聯袂做一頓美食,而且完全是用當地的黑龍江特產魚和優質天然食材做成的,並且是大廚們現場製作演示講解,這樣的美食品鑑會我還是頭一次參加。真是既滿足了味蕾,又飽了眼福;既品味了中外大廚精湛的廚藝,又感受了同江原生態美食的魅力。

 

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來自國內外的大廚們說黑龍江特產的鮮魚同樣可以做出海鮮的味道,有些完全超過了海鮮的口感。現場邊聽大廚們講解邊品嘗,每一道菜細細品味起來都有著不同的感覺。

不多說了,看菜吧。這應該算是中西結合大餐,它們最大的特點是少加佐料,保持生態生鮮,這也是我們倡導的健康餐飲方式。

走在前面的是西餐餐飲顧問宋裕,原英迪格行政主廚,也是這次品鑑會的主持。



首先是日本廚師金井三郎的鱘魚分割表演。


10公斤的鱘魚,他以極快的速度分割,這也是他第一次分割鱘魚,他說感覺要比金槍魚分割更有難度。



 

前菜四道:

第一位上來的是義大利人Vito,維納斯義大利餐館行政總廚。

看看他製作的這道精美的鱘鰉魚塔塔、伏特加奶酪和魚籽醬的組合,重要的是既美觀,又好吃極了。

這道是焦糖馬哈魚配香瓜蕨菜色拉。將當地的香瓜與蕨菜,還有菇娘做配菜,絕配!

看看這完美的結合,饞了吧?

頭盤兩道:

頭盤有兩道菜,分別由來自福朋喜來登酒店景泰公館行政總廚張傳、北京北辰洲際酒店粵秀軒中餐廳總廚的麻劍平製作。純正的中餐。


當歸魚頭湯,別看這湯品相一般,但那味道真是唇齒留香,又香而不膩。

旁邊的伴菜是鮮紫蘇剁椒蒸鱘魚,對於喜歡湘菜的我來說,太喜歡它的口味了,微辣甜香,恰到好處。


主菜五道:

藍蛙出口總監,鹿港小鎮中國區研發總監王屾

美式燒銅羅,中西結合,既不抹殺銅羅原有的味道,又有一絲新意。


蒜子燒江鯰。東來順飯莊彭建軍製作。大廚做這菜時我溜號了,沒有拍到製作過程,但這鯰魚蒜香的味道卻是讓人難忘。


鱘鰉魚天婦羅。北京日本料理十大名廚王建光烹製。很喜歡天婦羅,用鱘鰉魚做的天婦羅第一次吃,口感細膩中又有質感,配的椒絲味道獨特,我特別喜歡。

80後楊文,極食餐廳g+系列餐廳出口總監。據說帥哥楊文一年中有一半的時間在世界各地遊學,他做出來的這道菜很有年輕人的創意。


菜名叫」日出東方「,大大的碗裝別具一格,精美的菜餚放在其中就是一幅「日出東方」的畫面。他說要一大口吃進去,在各種味道的融合中體味不一樣的感覺,回味芳香。

來自日本的金井三郎,是上海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日本料理委員會的副秘書長。他製作的是昆布鹽魚燒。


昆布鹽魚燒如一幅畫,估計金井三郎先生很愛中國畫。

用鹽擼過的魚還是缺少了些它原有的鮮味,馬哈魚籽這樣吃還是第一次。

鹹品一道:

右邊的這位帥哥叫李雙琦,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國家級評委,他是哈爾濱人,現在上海工作。


李雙琦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碩士。他的講解很有見的,做的鹹口「海式海鮮派」有著特別的可味,既適合女人的口味,男士也喜歡。


海式海鮮派上面的是黑魚籽,營養相當豐富。


很喜歡這擺盤浪漫溫馨的感覺。用蛋塔做的拖盤,看這品相也許還沒能激起你的食慾,但放在口裡的感覺可讓人驚訝,芳香四溢,醇厚綿長,這道精美的鹹品為這頓中外美食鑑賞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四國大廚傾心烹製的十二道精品菜餚的美食鑑賞,可不僅僅是一頓美食的品嘗,這是中外大廚們對同江食材的一次探索,一份嘗試,一種升華。


實踐與交流,讓前來的名廚和美食家們對黑龍江流域特有的優質天然食材有了深刻的認識,相信也會對當地飲食文化的創新與發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美味同江,魚你有約!

四國大廚同臺展技藝,「舌尖上的同江」華麗變身,必將促進同江美食文化的多元發展,「食在同江」更有特色!


2016中外美食品鑑會在新遠東國際酒店宴會廳舉行,這裡具有住宿、餐飲、會議、娛樂為一體等多功能,在俄式西餐廳可享受到俄羅斯廚師製作的地道俄式西餐。

小提示

同江的中俄邊境文化季將一直待續到八月底結束。接下來比較有看點和參與性的是8月6日的三江口帳篷露營大會、7日的中俄跨境1+1馬拉松,8月14號的街津口「呼日堪」文化節,還有騎遊嘉年華,26日的瘋狂馬拉松。這場中俄邊境的文化盛宴,可謂高潮迭起,精彩絕倫,值得一賞。

 

冰城馨子,網絡攝影寫作十年,新浪、搜狐、今日頭條等多家網站旅遊名博,擁有八個自媒體平臺,自媒體宣傳黑龍江第一人。作品發表在《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旅遊報》等數十個報刊上,在《黑龍江畫報》和《北國旅遊》上有個人專欄。

本平臺為冰城馨子文圖原創作品,點擊標題下的「冰城馨子驛站」或二維碼即可關注。可以在平臺上加注作者名和連結轉發。私人微信:bcxz2013,Q:46641463

相關焦點

  • 麥當勞華麗變身,都讓米其林餐廳的大廚給咱們做漢堡了!
    這次麥當勞要來一個華麗變身!咱們麥當勞這次可是大手筆,攜手了米其林二星餐廳的大廚Ramón Freixa,打造了兩款全新口味的漢堡原來簡單的餐桌也完全華麗變身一時間恍惚以為是某高級西餐廳那麼到底米其林星級體驗的核心是什麼?是繁複的預定過程?是一絲不苟的餐桌禮儀?
  • 《舌尖》大廚,還原了金庸筆下天下第一的湖州粽 | 美好心選
    《舌尖上的中國》大廚的執念是什麼樣的粽子,讓程英惦念了一輩子?又讓金庸這個嘉興人,要在書中稱讚湖州粽天下第一?恐怕只有湖州人,最清楚答案。阿樂,在湖州粽裡泡大的湖州土著,穿著質樸,頭銜卻很耀眼,目前已經解鎖了IPA高級烹飪師、湖州十大青年名廚等稱號,更在《舌尖上的中國》裡一手捧紅了湖州筍宴與蟹宴。
  • 劉佩琦變大廚,劇版舌尖上的《什剎海》把關曉彤看饞
    為什麼罕見吃到的,北京八大樓、八大居、八大春的名菜會同時出現在一個北京普通人家的家宴上?「舌尖上的」《什剎海》昨晚,正在其品類之豐富,做法之高超,味道之純正令「老夥伴」連連嘆服,也讓觀眾大開眼界,猶如看了劇版「舌尖上的中國」,深切感受了中國美食文化之精妙。
  • 劉佩琦《什剎海》化身國宴大廚,網友:電視劇版《舌尖上的中國》
    《什剎海》劉佩琦在劇中化身國宴大廚呈現不一樣的美食盛宴及中國飲食文化在品菜之餘,更重要的是品賞中國飲食文化作品中更多的展示「老北京」的美食文化>觀眾熟知了北京八大樓、八大居、八大春是「何物」了解老北京飲食習慣之「淨口」是何意中國美食文化之精妙為之震撼最能呈現國宴大廚做家宴是什麼體驗?
  • 烏審旗第三幼兒園第四屆「幼兒舌尖上的美食」廚藝大比拼
    烏審旗第三幼兒園第四屆「幼兒舌尖上的美食」廚藝大比拼 2020-12-15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阿壩州第四屆特色美食烹飪技能大賽暨美食展在汶川開幕
    (汶川縣融媒體中心 顏威 康建禹)9月29日,以「淨土阿壩•舌尖盛宴」為主題的阿壩州第四屆特色美食烹飪技能大賽暨美食展在汶川縣開幕,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汶川縣委書記、汶川特別旅遊區管委會黨委書記(兼)張通榮,副州長王樹明,縣委副書記、縣長旺娜出席開幕式。
  • 深圳高新區迎來機器人餐廳 機器人變身大廚節約三分之一人力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當印象中在生產線忙著裝配各式零件的機器人變身大廚,在你面前熟練地做好一包美味的吮指雞塊是什麼感覺?餐廳內的過道上,兩位機器人服務員來回穿梭於廚房和就餐區之間,遇到客人會禮貌避讓。它們「肚子」裡劃分為三個獨立的空間,可以擺放著不同的菜品。服務員會將顧客點餐提前放入機器人「肚子」內,然後在它們胸前的顯示屏上輸入桌號。一旦到達相應餐檯前,機器人服務員會禮貌地提醒顧客取餐,「肚子」的儲物間會自動開蓋,方便顧客取餐。
  • 中俄同江鐵路橋主橋樁基順利完工
    中俄同江鐵路橋主橋樁基順利完工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12-21 08:52 來源: 黑龍江日報19日6時,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中俄同江鐵路大橋主橋154#-17#樁基混凝土順利灌築完成,標誌著該大橋水上302根鑽孔樁圓滿收官。相比計劃工期提前45天,為2015年同江大橋總決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 舌尖上的Martin Yan
    上個周四,無意閒聊之中,甄大師說:明晚有時間嗎?我在M.Y.China宴請幾位常春藤的好友哦。  大師的邀請,再沒時間也有時間啦!真沒想到,奔波數月後,回到舊金山,第一大餐款待竟然是甄大師M.Y.China的新創文化美食——舌尖上的Martin Yan! 中餐發展基金會的朋友聽說後都為我感到興奮:Wow, Great Honor !
  •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火鍋舌尖上的中國」2021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2020-12-04 15:11:29  來源:網際網路關鍵詞: 上海國際火鍋食材展 展會時間:2021年5月06-08日展會地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虹橋主辦單位
  • 同江:小絹花「絹」出致富路
    走進同江市巧手坊手工藝品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理事王萍正在教授學員如何製作手工絹花。「第一層是一個花瓣壓著一個花瓣,第二層把它壓在這個花的中間,再用線繩纏上,將花瓣捆綁結實,這樣層層壓疊就會有層次感,花朵就完成了。」
  • 「同江」《拉哈蘇蘇》臺前幕後的故事
    《拉哈蘇蘇》在舞臺上建築了一座感謝供圖:同江攝影家協會張文義它,不僅僅是一個碼它包含了同江文旅所有精彩內容【來源:同江文化旅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有更廣闊空間?
    有人讚嘆這一季節目更加縱橫捭闔、精緻高級的製作,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已經對「舌尖體」產生了審美疲勞。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這些年中國的美食紀錄片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在「舌尖體」之外,美食紀錄片又是否能拓展出更廣闊的表達空間?
  •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出更廣闊的...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風味人間》第二季,這些年中國的美食紀錄片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在「舌尖體」之外,美食紀錄片又是否能拓展出更廣闊的表達空間?觀看《舌尖上的中國》,你會發現它與BBC那些代表性的紀錄片結構頗為相似,都是用交叉剪輯的方式,圍繞同一個主題將從天南地北採集來的精彩素材串接在一起。
  • 舌尖上的《火影忍者》:鳴人最愛的拉麵如何華麗變身?
    那麼,被漩渦鳴人所鍾愛的日式拉麵與方便麵之間有什麼聯繫,在歷史上又是如何登場的呢?故事的開端,依然在與日本一海之隔的中國。安藤百福稱方便麵為「被飢餓催生的靈感」,然而在1964年的日本便傳開了吃方便麵會中毒的流言,後來經調查發現是食物已經過了保質期——有鑑於此,安藤在每包方便麵上都註明了生產日期,這也是世界上的首次嘗試。不過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最終將方便麵列入「十大垃圾食品」之中,當時安藤百福已年近百歲,聽到這個消息卻不知心裡是何感受。
  • 黃巖西江閘段橋下空間華麗「變身」
    近日西江閘段橋下空間被改造成了休憩驛站曾經被遺忘的角落華麗變身西江閘段橋下空間總佔地面積約790平方米高2.5米目前已基本完工1一副長長的《清明上河圖》展現在眼前3光影在格柵上形成戲劇性的山的形象。官河古道橋下空間篇:官河古道項目中共有8處橋下空間改造工程,分別位於世紀大道、二橋、三橋、洞天路東西兩岸,目前除世紀大道橋下空間外,還有三處在建。
  • CCTV《舌尖上的中國》來文一·一品宴肥東賓館拍攝啦!
    精品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月19日來肥東賓館取景拍攝啦,攝製組現場拍攝了肥東名菜「泥鰍掛麵」,賓館的大廚現場演繹了這道菜的製作全程
  • 日本頂級大廚,用火槍做高端料理,技藝精湛,看過程都是享受
    日本人純粹的認為,只有生吃才能保留食物最大的營養,而且口感上更加細膩!而壽司的處理必須要由大廚來完成,他們技藝高超,手法嫻熟!每個人都能獨當一面!在日本,就有這樣一家網紅壽司店,他們家除了新鮮的壽司售賣,老闆還有一道絕活,那就是火槍烤肉!
  • 舌尖上的非遺|赤峰街百年炒貨技藝——瓜子張
    百年老字號瓜子張,不僅陪伴了赤峰人一個多世紀,更見證了赤峰街的歷史滄桑……作為赤峰地區獨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瓜子張炒貨技藝已於2013年入選赤峰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內蒙古自治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 《舌尖上的大連》就是因為好吃 天天爆滿 可是不知道為啥 老闆還賠錢賣
    每年只有在「舌尖上的大連」正式亮相的飯店,《大連好生活》節目才會授予牌匾,這也意味著欄目組為其背書,切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