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1月19日來肥東賓館取景拍攝啦,攝製組現場拍攝了肥東名菜「泥鰍掛麵」,賓館的大廚現場演繹了這道菜的製作全程,其高超的廚藝、絕美的滋味徵服了攝製組的全體工作人員。
肥東不缺美食,也不缺美食的創造者,肥東人民根據日常飲食智慧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名吃名點,「泥鰍掛麵」就是其中之一。肥東賓館在繼承和發揚肥東美食精髓上,一直不遺餘力,此次被特邀配合《舌尖上的中國》拍攝,重現肥東經典美食「泥鰍掛麵」,是因肥東賓館對肥東美食文化的理解和美食技藝的傳承上,都有著其他餐飲酒店無法比擬的高度和深度。
「中國的美食上寄託著許多細膩的情感。」《舌尖上的中國》第四集導演張銘歡說,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整個攝製組20餘位工作人員歷時13個月走遍中國60多個地方。面對紛雜的食材,張銘歡和他的同事確立了一項選擇標準:拍攝承載中國人精神的食物。
「我們要拍攝的不是名廚名菜,而是普通人的家常菜。」陳曉卿說,「正如紀錄片文案中寫的那樣,『當今的中國,每座城市外表都很接近。唯有飲食習慣,能成為區別於其他地方的標籤。』城市變得極為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樓宇森林之間烹飪的食物和空氣中食物的香氣。」
是什麼讓火遍全世界的《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找到肥東,找到「泥鰍掛麵」的呢?答案是肥東的美食智慧凝聚了獨特的精神力量,食物中蘊含了地域特特和濃濃的人情味。
掛麵是肥東鄉間的尋常麵食,手工而制,通常在集市上由面農挑著擔子賣,寬圓的竹籃裡,一圈圈盤旋著細如髮絲的掛麵,面農根據購買者的需要折斷而取,你永遠不知道一根面的長度到底多長。肥東有句俗語:老雞湯下掛麵,不擱油、不擱鹽,一掃一飽!據相關資料了解,中國有三大掛麵村,分別是:四川中江縣覺慧村、安徽肥東縣橋頭集鎮竹塘村、陝西時下村,都是典型以製作掛麵而聞名的村莊,都有一定的歷史沉澱。肥東的「泥鰍掛麵」像其他徽菜那樣成為經典名菜,就是因為其獨特的地域特色,就是掛麵的特色和製作工藝很難運到各地。因而成為肥東的美食秘籍,別處只能模仿,無法超越。
肥東賓館深諳肥東美食精髓,一直致力於傳承和發揚肥東美食文化,曾不遺餘力地為尋找和復原肥東18鄉鎮的名菜名點,並為此專門舉辦美食節,也只有肥東賓館才能做出既體現肥東美食精神,又蘊含濃濃人情味的「泥鰍掛麵」。
尊享熱線:0551-67299777 67266677
地址:肥東縣唐楊路3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