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歲歲中秋至,歲歲年年月不同,中秋佳節,自古就少不了詩詞相伴。我們賞月、品茶,吃月餅,也在墨寶中感受團聚的歡喜,思鄉的濃情。
花好月圓送祝福的是「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千山萬水,擋不住心心相印、念念不忘,月缺月圓,暫且將月色寄相思,把祝福送到你的身邊。
充滿傳奇色彩的是「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廣寒宮的嫦娥,長年累月只有玉兔相陪,每天面對著碧海青天,她會不會感到孤寂?
而大氣磅礴的則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你我共賞一輪明月,有著同樣的情感,同樣的夢想,遇到困難我們一起扛,天地間歡喜我們一起嘗。詩句的意境豁達、明快,引起了大多數人的共鳴。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出自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詩如其名,這首詩寫望月,寫懷遠,前半部分寫景,後半部分抒情,詞悠悠,意悠悠,思念悠悠。
說來,張九齡是為數不多的意氣風發的詩人,他的仕途雖有些許波折,但到底是登科拜相,為開元盛世付出了極大的功勞。《望月懷遠》開篇的這一句,確實有開闊之美,極具張九齡的非凡氣度,也果不其然流傳千古,成了膾炙人口的詩詞。
這裡用到的是「生日」的「生」,而不是「上升」的「升」,也是一擲千金的典範,甚至比謝靈運的「池塘生春草」還要巧妙幾分。月亮自然不可能自海水中生長出來,這不過是視覺上的錯覺。張九齡這樣的寫法虛虛實實,意蘊深遠。海天一色,天地間的月色清華似乎呼之欲出,月滿西樓,賞月的人也是陶醉在其中。
掬一捧月光相贈,手中似乎還有那盈盈的月影。今月曾經照古人,仰頭望月,仿佛看見了那千年萬年的時光,而徜徉在月光下,也難免感慨萬千,思緒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