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佔捷)長沙38歲的王先生因反覆發作頭暈、頭痛來到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就診,醫生為他開具了頭部磁共振檢查以查看顱內血管情況。
檢查前,醫生仔細地交待注意事項。王先生自信地說:「沒事沒事,我知道了,快點做吧!」然後昂首闊步進入放射影像科核磁共振檢查室。
然而檢查開始後沒多久,王先生突然一把拽掉頭上的線圈,從檢查床上跳了下來,一個健步衝出門外。
醫生趕緊追了出去,只見王先生滿頭大汗,臉色蒼白,一邊捂著胸口一邊說:「太可怕了!一進那機器我的心就跳得飛快,喘不過氣來……」
天心區43歲的陳女士也有同樣的情況。
肩頸疼痛的她需要行頸椎磁共振檢查,但是從一進入檢查室開始,她就一副怯生生的樣子,探著頭看一眼儀器,馬上就扭過頭來。
「醫生,實不相瞞,我原來也做過兩次磁共振,但是都沒能堅持到最後。只要一想到要躺上去、然後被送到機器裡去我就怕,心裡發慌……」
王先生和陳女士為何如此害怕做磁共振檢查呢?原來,他們都有同樣一種情況——幽閉恐懼症。
幽閉恐懼症是一種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症狀是患者在封閉空間內出現恐懼、焦慮、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冒冷汗的症狀,有的還會幻想被害,嚴重時甚至出現窒息,是一種如果不及時緩解,會產生嚴重後果的一種心理疾病。
磁共振檢查全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aonance Imaging, MRI ),為醫院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式,是顱腦、脊髓、骨與關節軟骨、滑膜、韌帶等部位病變的首選檢查方法,也可用於生殖系統、乳腺、腹部、骨盆及膀胱病症的檢測以及診斷。
做磁共振檢查時,患者需要獨自平躺檢查床,進入一個半封閉的狹小空間,進行身體的信號採集,檢查時間為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
長沙市第三醫院放射影像科主任張秀萍介紹,這項檢查對於普通人來說非常簡單,而對於幽閉恐懼症患者來說,進入機器這個狹小空間會讓他們產生極大的恐懼感而難以配合醫生,不僅圖像質量受損,無法達到檢查目的,患者也有可能出現心悸、呼吸急促、渾身麻木、寒顫等情況。
為了幫助王先生和陳女士兩位患者,長沙市第三醫院放射科醫生分別與他們進行了耐心的溝通,講解磁共振檢查的相關知識、檢查原理、檢查步驟和檢查環境,讓他們相信機器不會產生傷害。
通過充分的溝通,王先生在一番心理調整之後,最終順利完成了檢查。
而對於幽閉恐懼症更為嚴重的陳女士,放射影像科醫生則進入檢查室,全程握著她的手交流,增加安全感,幫助她消除恐懼心理。最終,陳女士也順利完成了檢查。
幽閉恐懼症的患者,要如何做才能順利完成磁共振檢查呢?
張秀萍建議:患者需將病史提前告知放射影像科醫生,醫生會視情況進行心理疏導,並且更加留意監控你的脈搏和呼吸,檢查全程也會注意配合你的合理需求;患者在檢查前要做好心理準備,了解清楚檢查過程中的噪聲和產熱都是正常現象;進入檢查室後,可以在掃描允許範圍內請醫生做適當的體位調節,比如選擇足先進入,留頭部在機器外,或可攜帶一個不含金屬成分的眼罩或者毛巾、手帕等,想像自己是在家裡睡覺,減輕心理壓力;在檢查過程中,患者會手握安全氣囊,這是與醫生交流的途徑,任何承受範圍之外的不適,患者可以按壓,醫生會在第一時間出現。
在不影響圖像質量的前提下,掃描間隙可與醫生交流。或可帶一名家屬陪同檢查,因磁共振沒有輻射,家屬可以放心。
張秀萍表示,如果患者在檢查中發現實在無法配合完成,應該及時叫停,切不可硬扛;如果是重度幽閉恐懼症患者,建議先遵醫囑通過藥物和心理幹預治療,待病情緩解後再行磁共振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