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重醫大附三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與起搏團隊成功完成重慶首例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植入。目前國內該類起搏器植入尚不到30臺。
接受手術的是一位64歲患者王女士(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心悸、氣促症狀,運動後更易發作。近一年來,王女士自覺心悸、氣促症狀較前加重,發作頻率也有所增加,不僅在稍作運動後易發,靜息狀態下也會出現,並伴有頭暈不適、間斷有黑曚症狀。今年12月1日因「反覆心悸、氣促4年,加重伴黑曚1年」前來就診,考慮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有行起搏器植入手術指徵。與王女士及家屬溝通後,均要求安裝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
12月10日,王女士在醫護人員陪同下前往介入室,唐剛教授主刀,在局麻下行「心臟電生理檢查+人工永久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手術過程只耗時95分鐘,起搏器囊袋無張力,切口無滲血、滲液,手術效果良好。目前王女士恢復良好。
新聞多一點>>
什麼是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據醫院方面介紹,該起搏器為磁共振環境條件安全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患者可接受臨床1.5T和3.0T場強的磁共振成像全身檢查。此外,該起搏器和抗核磁電極任意組合都可實現MRI掃描兼容。對於MRI兼容,無掃描部位和體位限制,無患者身高限制,無MRI掃描時長限制,實現全身無限制磁共振兼容。這款起搏器除了是國內首個實現 3T&1.5T MRI全身無限制掃描的經靜脈起搏器,打破了以往植入起搏器患者只能接受1.5T MRI檢查甚至不能接受MRI檢查的局限,讓患者可以自由選擇3.0T MRI或者1.5T MRI掃描,從而擁有了享受更優質醫療資源的機會,也打消了患者和醫生在植入器械上的後顧之憂。
該起搏器還具有超長的使用壽命,可減少更換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其超長的使用壽命得益於全新的電路硬體結構和優化的系統電路設計,由於其改進的電池,能夠支持更大耗電量需求,大幅降低系統能耗,從而極大提升了機器使用壽命,雙腔起搏器預估壽命為20年。希望這項創新技術和療法可以快速推廣和普及,給更多患者帶去希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乙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