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例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成功植入

2020-12-22 上遊新聞

12月10日,重醫大附三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與起搏團隊成功完成重慶首例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植入。目前國內該類起搏器植入尚不到30臺。

接受手術的是一位64歲患者王女士(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心悸、氣促症狀,運動後更易發作。近一年來,王女士自覺心悸、氣促症狀較前加重,發作頻率也有所增加,不僅在稍作運動後易發,靜息狀態下也會出現,並伴有頭暈不適、間斷有黑曚症狀。今年12月1日因「反覆心悸、氣促4年,加重伴黑曚1年」前來就診,考慮病態竇房結綜合症,有行起搏器植入手術指徵。與王女士及家屬溝通後,均要求安裝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

12月10日,王女士在醫護人員陪同下前往介入室,唐剛教授主刀,在局麻下行「心臟電生理檢查+人工永久心臟起搏器置入術」。

手術過程只耗時95分鐘,起搏器囊袋無張力,切口無滲血、滲液,手術效果良好。目前王女士恢復良好。

新聞多一點>>

什麼是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據醫院方面介紹,該起搏器為磁共振環境條件安全的植入式心臟起搏器,患者可接受臨床1.5T和3.0T場強的磁共振成像全身檢查。此外,該起搏器和抗核磁電極任意組合都可實現MRI掃描兼容。對於MRI兼容,無掃描部位和體位限制,無患者身高限制,無MRI掃描時長限制,實現全身無限制磁共振兼容。這款起搏器除了是國內首個實現 3T&1.5T MRI全身無限制掃描的經靜脈起搏器,打破了以往植入起搏器患者只能接受1.5T MRI檢查甚至不能接受MRI檢查的局限,讓患者可以自由選擇3.0T MRI或者1.5T MRI掃描,從而擁有了享受更優質醫療資源的機會,也打消了患者和醫生在植入器械上的後顧之憂。

該起搏器還具有超長的使用壽命,可減少更換次數,降低感染風險。其超長的使用壽命得益於全新的電路硬體結構和優化的系統電路設計,由於其改進的電池,能夠支持更大耗電量需求,大幅降低系統能耗,從而極大提升了機器使用壽命,雙腔起搏器預估壽命為20年。希望這項創新技術和療法可以快速推廣和普及,給更多患者帶去希望。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乙竹

相關焦點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全國首例!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使用周期17至19年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完成全國首例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9日訊(記者 胡旭陽)日前,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全國首例!成功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全國首例!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家住吉林的張婆婆(化名)今年86歲,於1年前做過「主動脈瓣、二尖瓣生物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20多天前突發意識喪失,在當地最大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後明確診斷為心房顫動伴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源性暈厥,必須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才能避免嚴重心動過緩導致的暈厥,以保證生命安全。
  • 女子做磁共振,「睫毛」被機器吸走
    2017年,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質量管理與安全管理學組、磁共振成像學組專家編寫了MRI安全管理的中國專家共識——《磁共振成像安全管理中國專家共識(2017)》MRI兼容。旁註:從2011年植入了全球首例可以在MRI系統中安全使用的起搏系統開始,目前MRI兼容起搏器已經佔到了歐美國家所有起搏器植入數量的半數以上;在我國,也越來越多患者植入了MRI兼容起搏器。對此分類情況應諮詢起搏器植入醫生。
  • 心內二科成功植入湖南首臺兼容核磁共振雙腔ICD
    心內二科成功植入湖南首臺兼容核磁共振雙腔ICD12月27日,我院心內二科羅亞雄副主任等為一名患者植入一臺兼容核磁共振的雙腔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手術全程耗時僅60分鐘,術中測試各參數良好,手術順利完成。據了解,這是我省首臺兼容磁共振的雙腔ICD植入。
  •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患者出院了
    2020年11月10日,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的宋先生,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未出現併發症,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接受了後期康復訓練和機器使用培訓的宋先生,終於可以自己走著出院了。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國內首例罕見巨大心臟在華西醫院成功安置心臟起搏器
    近日,華西醫院心內科器械植入亞專業組的方元教授為其成功安置了起搏器,極大地緩解了其不良症狀。此前,在國際國內的醫學文獻中,還未有過心胸比高達95%還能成功安置起搏器的案例。最好的辦法就是為其安裝永久起搏器,這是一項應用廣泛的治療方案。但是對於張女士這一特殊病例,又是一個高難度問題。因23年心臟病史,張女士的心臟明顯長大,心胸比高達驚人的95%,從胸片顯示來看,心臟幾乎已經佔滿了整個胸腔,僅剩右側有一點縫隙,是正常人心臟的4—5倍。用時70分鐘 成功安置起搏器如此巨大的心胸比,讓手術難度大大增加。
  •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患者出院
    2020年11月10日,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的宋先生,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未出現併發症,恢復情況良好。目前,接受了後期康復訓練和機器使用培訓的宋先生,終於可以自己走著出院了。
  • 市人民醫院完成本市首例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術
    12月28日,來賓市首例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CD)植入患者在我院好轉出院,患者韋先生感嘆到「社會進步,科技發達,黨的政策好,讓我一個貧困戶也用上了高科技產品,再也不用過心驚膽顫的日子」。診斷明確後,即根據其病情制定了治療「三步走」的方案,即先進行藥物治療,再根據病情情況是否進行局麻下行室速射頻消融術及ICD植入。最終,經過幾個月的治療,韋先生病情未見好轉,室速反覆發作,最快一次心室率達202次/分,伴血壓下降,經電復律後好轉,醫生決定對其進行ICD植入。
  • 3500mAh超大容量,華嚴苛iPhone6S Plus電池評測
    也許對於6SP用戶來說唯一的詬病就是電池不耐用了,面對如此大的市場,手機電池品牌華嚴苛推出了一款3500mAh容量的電池,相較於6SP的2750mAh整整提高了750mAh的容量,容量提高了27.28%,接下來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這款產品吧。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應接受規範的安全培訓,了解iMRI環境下工作的特殊性,熟悉工作制度並進行嚴格的安全篩查,對於體內有鐵磁性物品的醫護人員(如安裝起搏器、植入藥物泵等)一般應限制進入iMRI-OR工作。安全宣教培訓及篩查的結果均需記錄在案,以便對新安排入iMRI-OR工作的人員有所了解。
  • 給它裝個「小電池」!國際先進,湘潭就有!
    心臟傳導系統竇房結是控制心跳快慢的「司令部」,如果竇房結或傳導系統發生病變或老化,就會發出錯誤指令,心跳就會變慢或者不規則,導致出現乏力、頭暈、胸悶等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眼睛發黑、昏倒的情況,就需要植入心臟起搏器!
  • 讓起搏器來幫忙!
    我科迅速啟動,在排查了無手術禁忌症後,為患者實施了急診手術,當天就為患者植入了心臟起搏器,第二天患者換藥後就下地活動了,因為採用了美容縫合,也不需要拆線,幾天後就出院了。出院當天,遇到了79歲的王大娘,王大娘在一個月前因為心動過緩而同樣在我科接受了起搏器植入術,術後一月來醫院複查,兩家的家屬聊了起來。
  • 蔚來NIO DAY內容曝光 首款轎車與度超大容量電池要來了
    日前,在某個交流活動上,蔚來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秦力洪透露,蔚來汽車計劃於在2021年1月9日成都舉辦的NIO Day活動上,發布旗下首款純電動轎車、150kWh電池、NT2.0自動駕駛平臺和第二代換電站。目前關於新車的具體消息暫時未知,也無法確認其是否就為2019上海車展上蔚來eT概念車的量產版本。
  • 國內首例商用「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出院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周家夷)1月5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第一例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臟植入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宋先生42歲,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