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使用周期17至19年

2021-01-11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萌萌植入心臟起搏器後的影像圖

萌萌4個月大時,被診斷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這意味著,孩子心臟傳導系統從中間的房室結部位完全斷開了,電信號傳不過去,只能靠心室自身的逸搏來維持心率,這直接導致孩子心率變得非常慢。萌萌的父母被告知,孩子要想好起來,必須植入心臟永久起搏器。然而,一家人輾轉多家醫院,均被告知孩子年齡太小無法做手術。直到今年底,萌萌的媽媽找到北京華信醫院心臟中心教授李小梅。

「這個孩子全天的心跳只有6萬多次,而普通4歲孩子的心跳應該在每天14萬次左右。這直接導致了孩子全身臟器長期供血供氧不足。」李小梅表示,孩子年齡尚小,體內臟器發育還都沒成熟,需要足夠的血液和營養供應,長此以往會對她的整體生長發育帶來嚴重影響。隨著時間推移,孩子的心功能耐受程度會越來越差,最終可能出現嚴重的心力衰竭。另外,孩子的心室逸搏局部興奮性較低,有可能發生心臟驟停,面臨猝死風險。

經檢查,李小梅團隊決定為萌萌植入一枚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

兒童體格小、血管細、心腔小,起搏手術風險及難度遠遠超過成人。手術當天,醫生從萌萌左鎖骨下穿刺血管,將起搏電極沿著血管送到右心室裡,釘在了最佳的起搏部位——左束支區域,又將電極的另一頭連接到起搏器上。之後,又將起搏器植入患兒鎖骨皮下剝離出的「囊袋」裡,縫合傷口。

「這個孩子特別幸運,她是國內首例植入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的患兒。」李小梅表示,在前幾年,臨床上使用的起搏器電池壽命往往只有六七年。這意味著,孩子每隔幾年就不得不去醫院更換一次起搏器。把傷口切開、再縫合……這個過程對孩子的皮膚也會造成較大創傷。這款剛剛在國內獲批的起搏器,電池壽命最高能達到19年。不僅如此,它還兼具抗核磁的功能。簡單來說,在植入起搏器後,患兒哪怕使用磁場強度達3.0T的核磁共振儀進行檢查,也完全沒有問題。「對於兒童來說,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大大減輕了多次手術帶來的痛苦。」

李小梅表示,這次手術非常順利,目前,萌萌身體恢復情況很好,預計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歡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國內兒童首例!4歲女童植入長壽命心臟起搏器
    今天,記者從北京華信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心臟中心李小梅教授團隊日前成功為一名4歲女童萌萌(化名)植入了3.0T抗核磁長壽命心臟永久起搏器,使用周期可達17至19年。這也是該款起搏器全國首例兒童植入病例。
  • 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完成全國首例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9日訊(記者 胡旭陽)日前,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重慶首例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成功植入
    12月10日,重醫大附三院心血管內科電生理與起搏團隊成功完成重慶首例3.0T磁共振兼容超大電池容量起搏器植入。目前國內該類起搏器植入尚不到30臺。接受手術的是一位64歲患者王女士(化名),四年前開始出現心悸、氣促症狀,運動後更易發作。
  • 國內首例罕見巨大心臟在華西醫院成功安置心臟起搏器
    原來,23年心臟病史的張女士心臟巨大,心胸比(胸片上心臟和胸廓橫徑比例)達到了驚人的95%,出現嚴重的心跳暫停。近日,華西醫院心內科器械植入亞專業組的方元教授為其成功安置了起搏器,極大地緩解了其不良症狀。此前,在國際國內的醫學文獻中,還未有過心胸比高達95%還能成功安置起搏器的案例。
  • 全國首例!86歲高齡心動過緩患者造影劑過敏,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全國首例!患者心動過緩造影劑過敏 成功植入無導線起搏器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
  • 速讀長三角 :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上海復旦兒科完成國內首例兒童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近日,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與瑞金醫院強強聯手完成一場「心尖之舞」,成功救治一名川崎病患兒,實施國內首例兒童「不停跳冠脈搭橋手術」。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患者出院了
    1月5日下午,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病房,42歲的宋先生準備出院回家。他身旁有一個裝著設備的小推車,一根電線管道,兩頭分別連接著設備和腹部。這是宋先生的「新心臟」。2020年11月10日,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的宋先生,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未出現併發症,恢復情況良好。
  • 國內首例商用「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出院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周家夷)1月5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第一例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臟植入患者順利康復出院。  患者宋先生42歲,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
  • 全國首例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央廣網成都12月19日消息(記者韓民權)記者19日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日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全國首例商品化人工心臟植入手術患者出院
    1月5日下午,四川省人民醫院心臟外科中心病房,42歲的宋先生準備出院回家。他身旁有一個裝著設備的小推車,一根電線管道,兩頭分別連接著設備和腹部。這是宋先生的「新心臟」。2020年11月10日,患有擴張型心肌病且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的宋先生,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未出現併發症,恢復情況良好。
  • 美小護優質護理九旬植入心臟起搏器老人!
    94歲的於奶奶因為嚴重的心力衰竭,全身水腫,活動後氣促、胸悶、乏力,心率32次/分,緊急收治我院二病區(心內科病房)住院治療。 還記得於奶奶入院的那天,我以為我看錯了她的年齡,面對精神抖擻,鶴髮童顏,耳不聾眼不花的於奶奶,怎麼也想不到她已94歲高齡。
  • 贛南首例!贛醫一附院開展心臟除顫電極拔除術
    12月21日,贛醫一附院成功完成了一例37歲女性患者心臟除顫電極拔除術。據了解,該技術屬贛南地區首例,標誌著該院電生理手術水平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 【用「心」聆聽】神奇的「小盒子」:心臟起搏器——我院心內科...
    同時,有些檢查比如心電圖、24小時動態監測,顯示心跳過慢或者有反覆停跳,這些問題通過安裝起搏器來解決。2什麼是心臟起搏器?起搏器本身是一個很小的機器,它的作用更類似於一個監護器。起搏器並不是直接植入於心臟,而是放在胸大肌的表面(左側胸部皮膚下)。
  • 全國首例!成功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家住吉林的張婆婆(化名)今年86歲,於1年前做過「主動脈瓣、二尖瓣生物瓣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20多天前突發意識喪失,在當地最大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後明確診斷為心房顫動伴高度房室傳導阻滯導致心源性暈厥,必須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才能避免嚴重心動過緩導致的暈厥,以保證生命安全。
  • 專家在線更新啦~為什麼你的心臟跳得這麼慢?讓起搏器來幫忙!
    我科迅速啟動,在排查了無手術禁忌症後,為患者實施了急診手術,當天就為患者植入了心臟起搏器,第二天患者換藥後就下地活動了,因為採用了美容縫合,也不需要拆線,幾天後就出院了。出院當天,遇到了79歲的王大娘,王大娘在一個月前因為心動過緩而同樣在我科接受了起搏器植入術,術後一月來醫院複查,兩家的家屬聊了起來。
  • 4歲神經性耳聾患兒接受國內首例工耳蝸植入
    6月28日,一名4歲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患兒在博鰲超級醫院成功接受國內首例CI632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截止到6月28日,博鰲超級醫院已完成79例全球最新的人工耳蝸植入體植入手術。到3歲多上幼兒園時,老師發現,如果不是面對面講話,他對外界的聲音基本沒反應,建議家長重視。「有一次家裡有個東西掉在地上碎了,聲音特別大,全家就他沒有任何反應,那時候我們才最終意識到是耳朵有問題了。我們帶他去當地醫院進行耳科的全面檢查,被診斷為雙耳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
  • 中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植入患者康復出院
    2021年1月5日下午,在四川省人民醫院接受全國第一例正式上市的人工心臟植入患者順利康復出院。該患者是一名42歲男性,臨床確診為擴張型心肌病,經過內科規範藥物治療,心臟功能情況持續惡化,對藥物反應差,生活質量進行性下降,生命瀕危,經仔細評估該患者已處於終末期心力衰竭,預期壽命不到1年。2020年11月10日,四川省人民醫院順利為該患者實施全國首例正式上市人工心臟(左心室輔助系統)植入手術,術後患者生命體徵平穩。
  • 葛均波院士親自操刀上海首例SAPIEN 3球擴瓣植入
    2020年12月29日,在首席醫療官葛均波院士帶領下,上海德達醫院心臟團隊傾力合作,成功完成SAPIEN 3球擴瓣國內上市後的上海首例植入,取得在瓣膜介入技術開展方面又一創新突破。德達心臟團隊葛均波院士、葛雷教授等為患者手術一小時生死時速,危重患者重獲新生早上9點剛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上海德達醫院首席醫療官葛均波院士帶領手術團隊,輕鬆地走出了複合手術室。SAPIEN 3上市後上海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膜植入手術僅花費1個小時,就已成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