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患者因幽閉恐懼抗拒檢查 醫生巧用「心理放鬆術」解難題

2020-12-23 瀟湘晨報

放療是鼻咽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而精確定位是精準放療的前提。近日,湖北省腫瘤醫院頭頸部腫瘤放療二病區收治了一位特殊患者,乍看這位48歲的病友張師傅和常人無異,怪的是他拒絕做放療定位。

原來張師傅幼年曾有過一段孤獨的經歷,因為父母是雙職工,他經常被鎖在家中,因此有點"幽閉恐懼",在狹小、幽閉的空間就會不自主地出現恐懼感、想要逃離,若不能逃離,便會出現呼吸急促、心慌、手腳發抖、甚至昏厥等症狀。

精準放療需要首先精準定位,定位需要患者做面罩固定,並且需要全程帶著面罩躺在圓形狹小的機器上掃描,但是張師傅抗拒定位面罩固定和定位掃描,連續試了3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一度要放棄治療。

病區主任周亞娟副主任醫師在心理學領域也廣有涉獵,她還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心理學專委會副主委,鼻咽癌的臨床專業知識結合腫瘤心理學的應用經驗告知她,這樣的病人不能放棄,也不應放棄。於是她把這一特殊情況告知科室醫護團隊與放療機房工作人員,提醒大家齊心協力關照患者,在治療管理過程中給予患者放鬆術培訓。

7月2日,在舒緩的輕音樂中,周醫生陪伴並親自採用心理學放鬆術引導張師傅配合定位掃描:"平躺下來,頭與身體在一條直線上,打開雙腳,打開雙臂,停止大腦的一切思想,集中意識關注身體,放鬆,從你的腳趾開始放鬆……感覺放鬆的身體變得很輕,輕得像一片羽毛慢慢的飄起來……想像你看到平靜的湖面,沒有一絲微風,萬裡無雲,湖面和天空一樣的清澈安寧。一隻美麗的白天鵝拂過湖面,周圍是那樣的安靜,安靜……"

歷經半個多小時,在音樂和醫生、護士和風細雨的引導陪伴下,張師傅成功克服了心理障礙,一動不動地配合工作人員一次就完成了精準定位。"終於能夠開始放療了,謝謝你們終於讓我邁過了這道坎!"張師傅激動得熱淚盈眶,連聲向周醫生和醫護團隊表示感謝。

周亞娟主任說,幽閉恐懼症患者在狹小的空間接受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及放療掃描定位時都會有不適感覺甚至恐懼,張師傅屬於極端病例,放鬆引導是一個好的方法,此次嘗試將腫瘤臨床專業知識結合心理學來解決難題,舉手之勞能夠幫到患者,大家都倍感欣慰,目前張師傅已經開始按計劃接受精確放療,希望他的鼻咽癌及恐懼症都能治療好。

周亞娟醫生採用放鬆術幫助患者定位

【來源:湖北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心慌、氣促、冒冷汗……幽閉恐懼症患者要如何完成磁共振檢查?
    原來,他們都有同樣一種情況——幽閉恐懼症。幽閉恐懼症是一種對封閉空間出現恐懼心理的一種心理疾病,主要症狀是患者在封閉空間內出現恐懼、焦慮、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冒冷汗的症狀,有的還會幻想被害,嚴重時甚至出現窒息,是一種如果不及時緩解,會產生嚴重後果的一種心理疾病。
  • 什麼檢查能揪出鼻咽癌?醫生:這5個檢查不能少!
    間接鼻咽鏡檢查:又稱後鼻鏡檢查,醫生會要求患者張嘴,手持檢查用鏡子經過患者口腔越過軟顎後,轉動鏡面,利用鏡面反射間接觀察患者鼻咽部的情況。 內窺鏡檢查:主要分為纖維鼻咽喉鏡和硬管鼻內窺鏡。
  • 著名導演昨日因鼻咽癌去世,這種檢查這些人要儘早做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著名導演昨日因鼻咽癌去世,這種檢查這些人要儘早做!
  • 著名導演昨日因鼻咽癌去世,這種檢查這些人要儘早做!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昨日因鼻咽癌去世,代表作:《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雙雄》、《新少林寺》。    陳木勝導演是在去年拍攝電影《怒火戰》時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時已經是鼻咽癌晚期。所以今天我們TopMD的患教欄目《約吧大醫生》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通過哪些手段可以早期發現鼻咽癌?
  • 鼻咽癌診斷檢查方法有哪些?
    鼻咽癌指的是發生在大家的鼻咽腔頂部和側壁的一種惡性腫瘤,在我們國家的發病率還是相當高的,患上鼻咽癌之後會出現鼻塞、流鼻涕、流鼻血等症狀,不過出現這些症狀並不代表著自己患上了鼻咽癌,還得需要一些檢查才能確診,下面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鼻咽癌診斷檢查方法。
  • 經常鼻「敏感」,是不是鼻咽癌?
    正由於位置特殊,鼻咽癌也給醫生的治療出了一個難題:雖然成功治好鼻咽癌,但容易造成後遺症。過去使用的放療設備精度不高,容易損傷語言、聽力的功能,但現在隨著調強放療設備的使用,加上我們能夠對鼻咽癌實施精準放療,在最大限度抑制腫瘤的同時,也不會傷到周圍的組織。現在放療後遺症明顯減少,能保留語言及聽力功能。
  • 鼻咽癌篩查需要做哪些檢查項目?
    鼻咽癌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不過它沒有肝癌、肺癌這些惡性腫瘤那麼嚴重,只要鼻咽癌患者及時發現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療,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要想早點發現鼻咽癌必須去做鼻咽癌篩查,下面文章給大家詳細解釋的是鼻咽癌篩查包含哪些檢查項目?
  • 為什麼鼻咽癌被稱為「廣東癌」?醫生解釋原因,看完很認同
    眼底檢查顯示,眼底裂孔。雖然首要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但醫生根據相關檢查,給出的建議是,不手術,動態評估觀察。吳女士很納悶,但也只能遵醫囑在家觀察。沒成想,兩個月前,吳女士又出現了一系列不適症狀,這次症狀跟之前有所不同:流淚、右側臉頰麻木、牙齦疼痛,再次入院時,醫生沒有做多餘的檢查,只結合吳女士之前的病例,開了消炎藥讓回家吃。
  • 鼻咽癌很會「藏」?醫生提醒:身體有3個明顯表現,需早點檢查
    中國是鼻咽癌發病率比較高的國家,特別是在我國的南部,廣東福建等地,也有人將鼻咽癌叫做「廣東瘤」,每年廣東地區新增的患者接近三千人。有調查顯示,在廣東,每十萬個男性中就有近20個患有鼻咽癌,女性中有近10個鼻咽癌患者。
  • 著名導演今晨鼻咽癌去世,這種檢查這些人要儘早做!
    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今晨因鼻咽癌去世,代表作:《新警察故事》、《寶貝計劃》、《掃毒》、《保持通話》、《
  • 全球80%的鼻咽癌在中國,盼望新療法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作為國寶級的運動員,他的身體狀況、生活習慣、飲食、心理等方方面面都遠比我們常人更注重,為什麼鼻咽癌會盯上他呢?作為普通大眾,鼻咽癌離我們有多遠呢?其中,回抽性血涕是鼻咽癌患者最典型的症狀,約四分之三的患者有鼻涕帶血,多數人是在清晨洗漱時發生,這是典型的鼻咽癌早期表現。另外耳鳴、頭痛、面麻、復視、頸部腫塊也是鼻咽癌的常見症狀。鼻咽癌淋巴結轉移率高,初診時以頸部腫塊就診者達70%~80%。鼻咽癌因部位隱匿,早期不易發現,中晚期者約佔65%以上。
  • 眼科治了14個月,最後查出鼻咽癌!醫生提醒:有4個症狀要小心
    鼻腔內鏡檢查沒有異常,但由於吳女士鼻部不適,所以開了氯雷他定進行治療。一段時間後,病情不僅沒有緩解,患者還出現右眼乾澀、疼痛、視力下降等症狀,醫生考慮可能是眼底有問題。醫生建議她儘快去大醫院的眼科就診。眼底檢查顯示,眼底裂孔。雖然首要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但醫生根據相關檢查,給出的建議是,不手術,動態評估觀察。吳女士很納悶,但也只能遵醫囑在家觀察。
  • 心理專家揭秘這6點,幫你消除恐懼心理,簡單...
    一、承認恐懼的存在乳房X線檢查、結直腸檢查、膽固醇檢查及直腸指檢等各類篩查可以挽救生命,但前提是患者願意在症狀出現前,接受此類令人感到不適的檢查。幸運的是,有些方法已被證實可以緩解對醫生的恐懼,但是想要解決問題,必須首先承認存在此問題。
  • 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鼻咽癌有哪些早期表現?
    著名導演陳木勝2020年8月23日,各媒體紛紛報導香港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消息,享年58歲,令人惋惜有研究發現鼻咽癌與人類白細胞抗原(HLA)相關。2.EB病毒 :是一種新型人類皰疹病毒,鼻咽癌患者體內不僅存在高滴度抗 EB病毒抗體,且抗體水平隨病情變化而波動。EB病毒在世界各地人群廣泛感染,但是鼻咽癌的發生有明顯的地域性,說明 EB病毒感染並非是鼻咽癌致病的唯一因素。
  • 懷疑自己患有鼻咽癌?這本檢查手冊你要收好!
    在我國,鼻咽癌是較為多發的腫瘤,在頭頸部惡性疾病中它的發病率是佔首位的,因此,有關鼻咽癌的檢查也是重中之重。一、X線檢查常用的X光線檢查有顱底攝片檢查以及鼻咽側位片檢查,它們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了解腫瘤的範圍以及其對顱底骨的破壞程度,而這些結果可以用來進行鼻咽癌分期的判斷、後續治療計劃的制定以及治療後對患者的隨訪和預後。
  • 不明耳鳴或鼻咽癌惹事 鼻咽癌檢查項目有哪些
    鼻咽癌對於大家可能比較陌生,但是也是一種常見的惡性疾病。它的早期發病症狀一樣很隱秘,很難引起患者的重視,所以這種疾病也在時刻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那麼鼻咽癌早期有哪些症狀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以免造成重大影響。
  • 經典電影《掃毒》的導演陳木勝58歲因鼻咽癌去世
    8月23日,香港電影圈傳出噩耗,曾執導經典電影《掃毒》的導演陳木勝於23日早上不敵病魔,不幸因鼻咽癌離世,終年58歲。,鼻咽癌患者的頭髮有大量的鎳,因此有學者認為鎳很有可能也會引起鼻咽癌。出現這些問題時,患者容易被當成慢性鼻炎、鼻竇炎、中耳炎、淋巴結炎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鼻炎並不會導致鼻咽癌。目前,醫學界仍沒見到任何可以證明鼻炎會導致鼻咽癌的證據。
  • 著名導演因鼻咽癌去世!這種癌,為何偏愛南方人?
    年紀輕輕的她沒當回事,就近去了當地診所,醫生說是「鼻炎」,可用藥後未見明顯好轉。慢慢地,小珍嘴裡開始瀰漫出臭味,進食也變得困難,只能小口吃。2002年1月,小珍放寒假回了老家,把情況告訴了家人。家人趕緊陪她到大醫院檢查,拿到診斷結果,一家人驚呆了:原來困擾她已久的不是鼻炎,而是鼻咽癌(T4N0M0 期)。
  • 著名導演因鼻咽癌去世!這種癌,為何偏愛南方人?
    最近幾個月他一直在醫院治療,後因病情惡化轉院,2天後不幸撒手人寰。陳導得的鼻咽癌又被稱為「廣東癌」,廣東(及香港)地區發病率高居全球第一。全球每年鼻咽癌新發病例6.5萬,約一半在中國,而廣東佔據全國發病率的60%!今天,好醫友為大家分享一例鼻咽癌病例,患者同樣來自廣東。
  • 如果發現聲音嘶啞且喉嚨不適,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有可能是鼻咽癌
    在全世界範圍內,我國是鼻咽癌患者的高發區域,佔了世界的80%,其中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和海南最是高發。所以平時一定要及時注意鼻子和咽喉處的不適症狀,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去醫院做檢查,不要大意馬虎,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還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