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佳音:「天然獨」的破解之道

2021-02-08 中國臺灣網

香港中評社4月19日發表評論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遠望》雜誌總編輯石佳音在「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論壇」上表示,反「獨」促「統」,必須有破有立,如果只提出相對於「臺獨」史觀的說法,但是不能破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沒有殺傷力。要破解「天然獨」,第一要刻意地拒絕使用「臺獨」語彙;第二要拆穿「臺獨」的知識論。第三,要批判「臺獨」的方法論。在看待兩岸關係以及進行反「獨」促「統」工作時,要注意輕重緩急,不僅要收回領土,還要達到心靈契合。

石佳音說,臺灣兩黨聯手搞的「臺獨」教改,產生的最麻煩的產品是「天然獨」。現在要反「獨」促「統」,必須有破有立,如果只提出相對於「臺獨」史觀的說法,但是不能破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就沒有殺傷力。要破解「臺獨」,就要知道為什麼反「獨」促「統」的工作做得不成功。過去假定臺灣年輕人會變成「天然獨」,或者是因為對大陸的了解不夠,或者是因為得到的利益不夠,所以大部分對臺政策,都是讓臺灣年輕人來大陸參訪,對他們讓利,一旦這些都沒有效果,就開始懷疑是不是有日本血統的臺灣人。關鍵是要正確了解「天然獨」。

為什麼「天然獨」難以轉變?石佳音認為,「天然獨」不是天生的,而是臺灣幼童在一定條件下長成了不假思索支持「臺獨」的年輕人。「天然獨」不是不了解中國,也不是不知統一對其有利,甚至也不是不知「臺獨」沒有勝算,而是其「認知」框架決定了他們在「知識」上自認不是中國人。

石佳音說,「天然獨」的「自幼養成」是透過以下三方面的作用實現的:第一,「臺獨」政党進行了非常徹底的語言系統的改變,已經把臺灣年輕人進行觀察思考的語言都改變了,比如他們創造了「日治」這個詞,比如小孩子接觸到的「大陸」和「中國」的概念是互斥的,其間的差別如同「狗」與「貓」(都是動物,但是是兩種不同的動物),「臺灣」與「中國」也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共同體/社會/民族,比如大陸海關一度容許臺灣人走外國人通道;現在要求臺灣人走中國公民通道,卻說是「持臺灣護照」者。在這種語境下,用這種概念的框架看兩岸關係,兩邊就是「一邊一國」,臺灣目前的語境,加上後天教育,臺灣年輕人就會自然接受臺灣與中國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社會、兩個民族。臺灣人說去大陸就是「出國」,「臺獨」的語彙已經滲透到了各方面。

石佳音說,第二,「臺獨」有一個知識論,就是「臺灣島史」史觀,就是以臺灣島這個地理區域而不是人群或社會作為歷史敘事的主體,也是國族認同的對象,提出一套實際上在史學方法上完全站不住腳的史觀。現在的臺灣島史等於是把臺灣史視為臺灣島地質學的附屬史。曹永和以臺灣島(地理區域;而非人群、社會)作為歷史敘事的主體及國族認同(集體效忠)的對象,違背「歷史是人群/社會的歷史」、「人群才是歷史敘事的主體」之史學原則。

石佳音認為,當小孩子還沒有思考能力的時候,他讀到的教科書就教他,臺灣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我們生在臺灣島上,我們就是臺灣人。在這些觀念下成長的小孩子就是「天然獨」。「天然獨」充滿了因為無知而來的自信,這些人可以如此高姿態地展現他們對「臺獨」的忠誠,因為對他們來說,「臺獨」是客觀知識,這是「天然獨」的重要特徵。他們沒有老一代「臺獨」人士那種「自憐」與「悲情」,反而能不假思索、充滿自信地展現對「臺獨」的忠誠與對「中國」的仇恨。

石佳音說,第三,「臺獨」的方法論是「想像的共同體」/建構論的民族主義。「臺獨」引用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理論將「中國」、「中國人」、「中華民族」虛化,並倒過來進行「臺灣國」與「臺灣民族」的國族建構,這是「臺獨」意識形態的方法論。

石佳音表示,事實上,「國家/民族共同體」是基於歷史上的共同命運而生成,必須符合道德,而非只靠想像就可任意捏造。但「臺獨」刻意忽略國族認同的「道德原則」,利用西方理論「大師」的加持與包裝,將數典忘祖、認賊作父視為合理。「雖然『天然獨』是『人造獨』,但是被當做客觀知識來學習的時候,這種信念就很難被改變。」

「天然獨」如何破解?石佳音說,第一,刻意地拒絕使用「臺獨」語彙,如終戰、日治。第二,要拆穿「臺獨」的知識論:歷史是人群的歷史,不是地質學的附屬領域。第三,要批判「臺獨「的方法論:「民族」不是「任意想像的共同體」,必須符合史實與道德。

石佳音說,總之,我們在看待兩岸關係以及進行反「獨」促「統」工作時,要注意輕重緩急,不僅要收回領土,還要達到心靈契合。輕重方面,文化促「統」應該重於武力促「統」、經濟惠臺等。緩急方面,要確定史觀重於史料的觀點:衝擊「臺獨」的史觀(不只是史料),重建符合歷史與道德的臺灣史。

「兩岸融合視野下臺灣史論壇」由福建社會科學院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聯合主辦,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軍事科學院、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安徽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臺灣研究所、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北京聯合大學、廈門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福州大學、臺灣佛光大學、臺灣藝術大學及福建省檔案館、臺灣文獻館等臺灣史專家學者70餘人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相關焦點

  • 臺媒體人談"天然獨"現象:"臺獨"與媚日是一體兩面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遠望》雜誌研究員張瑋珊近日參加活動時表示,「臺獨」問題與媚日問題是一體兩面,而要真正破解島內「天然獨」問題,達到心靈契合
  • 臺政客:「天然獨」世代即將結束 「天然統」世代來了
    楊世光。圖源於臺媒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黨2020參選人楊世光表示,臺灣「天然獨」的時代快結束了。因為現在12歲以下的孩子們每天看的是大陸的漫畫、電視劇與明星,聽的是大陸歌曲,他們將是「天然統」世代。楊世光指出,他可以理解臺灣「天然獨」世代的心情。八零年代出生的世代大量暴露在臺灣的發展遠比大陸進步的教育環境裡,但事實上卻見證大陸的經濟與發展追上、甚至超越臺灣。
  • 評論:「天然獨」不過是「人造」的謊言
    「天然獨」一詞,出自民進黨主席、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之口。自2014年「太陽花學運」以來,這個詞就被「成功」用來定義臺灣的年輕人,著實迷惑了不少人。4月25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在回應記者提問時指出,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我們身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我們精神上堅守著中華文化的根脈。
  • 說說臺灣年輕人為什麼變成「天然獨」
    是"天然獨",也是PTT常駐使用者。我不一定能代表全體臺灣年輕世代,但我想表達我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想說的東西不少,希望大家不要看到這裡就拉下去噴我。一、帝吧出徵FB事件之所以開始逛百度、天涯等地了解大陸人是因為帝吧出徵FB事件。
  •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天然獨」真不在乎「悶經濟」嗎?大肆推銷「芒果乾」之餘,蔡英文把「抗中保臺」的氛圍與想像炒作到了極致。這讓她能夠動員「天然獨」踴躍投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於是,仗著大勝的氣勢,蔡英文在勝選感言中表現強硬。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執政中,蔡英文不僅會拒絕「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也不會說出承認「九二共識」的通關密語。兩岸關係持續僵冷甚至更為嚴峻,已經是無法避免的格局,這將為臺灣帶來什麼樣的後果?
  • 打臉「天然獨」,赴大陸求學女生:我是來自臺灣省!
    臺當局的如意算盤是,以所謂「天然獨」衝撞兩岸關係,但註定不會得逞。對於「天然獨」說法,洪秀柱就曾直言,臺灣青年不是「天然獨」,而是受到教育產生的「人造獨」。「天然獨」明顯是個假命題,是意識形態的捆綁。新黨青年成員,1987年出生的王炳忠此前就表示,不是「天然獨」,應是「人工獨」,就如食品中有塑化劑,不是天然糧食,但吃久了之後會一點一滴傷身體。
  • 藍營「議員」:膽小國民黨弱化九二共識走向「天然獨」
    中國國民黨日前提出新版兩岸論述,遭到馬英九、吳敦義、連戰等黨內大老反對,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
  • 臺灣年輕世代從「天然獨」向「理性統」挪移
    前述的調查結果告訴我們,臺灣年輕世代的「天然獨」傾向恐怕已經過了頂峰,往後,將會盛極而衰。其實,客觀地看待兩岸的興衰消長和臺灣年輕世代的人生態度,對於這項調查所透露的訊號,應該是不會太意外。   回顧過去這幾年,太陽花學運掀起了臺灣社會「反中」氛圍的最高潮,也讓蔡英文和民進黨在上次選舉中大獲全勝。
  • 【臺灣來論】「天然獨」大學,豈容反「臺獨」校長
    結果被打臉,真相是學生抄了管中閩的文章,反而跳出來指控該名」綠委」之碩士論文,被起底是抄襲的。事情發展至此,也真是黑色幽默。社會撻伐民進黨「政治力介入校園」,「綠委」們感到有些不妙,所以撤回一軍讓二軍繼續蠻纏。二軍者,即「教育部」、「臺獨」企業、臺大「獨師」與「臺獨」學生團體也。這次攻擊主軸是「財團控制校園」,主打管中閔選舉時未揭露自己是臺哥大公司獨立董事的身份。
  • 金光符修煉法,被邪氣纏身的破解方法,解蠱之術,《出道仙》
    >邪氣的破解方法及風水小常識,旅館酒店中的禮儀常識,比較招陰比較邪門的樹,右眼跳的破解方法,兆頭,夢鄉,動物和天然現象,風水常識。文189《黑苗系列之解蠱之術》16開13頁   民間秘法   25元若是得師真傳點撥其中微妙之處,可以煉出種種不可思議的能力。金光,就是大道的光明,與道合真後的群仙諸佛身上所發的光明即是此光。所以本門的入門修煉起點極高,一開始就從金光開始下手,將自身內外金光煉出來的過程,就是明心見性的過程,也是一步步與大道相應。有了金光為基礎,無論以後的修真是想走丹道的路子,還是走法術的路線,都事半功倍。
  • 藍營南部基層人士:弱化「九二共識」,國民黨恐走向「天然獨」
    對此,國民黨前臺南市議員林易煌接受訪問表示,新版兩岸論述明顯弱化「九二共識」,要爭取年輕族群選票,但會導致國民黨自己也跟著慢慢走向「天然獨」,讓臺灣陷入非常危險的狀態。而且國民黨若完全拋棄「九二共識」,不再跟大陸互動,未來兩岸將走向對抗和衝突,這不是百姓所樂見的。
  • 天涯·視野林泉忠:蔡英文與臺灣"天然獨"世代的蜜月期能維持多久?
    "天然獨"世代對國民黨連接"中國"的國家論述無感      倘繼續深究,筆者以為臺灣年輕世代對馬英九失去信賴更為深層的原因,是反映在國家認同的意識形態上。重點是在經過二十多年"本土化"洗禮後的臺灣社會成長起來的年輕"天然獨"世代,對馬英九推崇的國家認同與政策思維已產生"無感"。      反之,蔡英文卻敏銳地觀察到臺灣年輕世代的此一變化並予以擁抱,因而獲得"天然獨"世代的高度信任。其實,"天然獨"此一新概念也出自於蔡英文對新一代臺獨思維"天然成分"的到位描述。
  • 「臺灣人認同」率創歷史新高,「天然獨」時代到來,蔡英文贏了?
    民調結果似乎反映,臺灣民眾歷經2019年民進黨啟動「抗中保臺」選戰的衝擊、蔡英文2020大選創下817萬高票紀錄,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動輒6、7成的施政滿意度,許多人認定民進黨將長期「執政」、「天然獨」時代已經來臨,臺灣將走向「獨立」的道路。
  • 教育部出招遏制「臺獨」,從源頭上切斷「天然獨」
    大陸實行政策從根源解決「天然獨」當臺灣地區民進黨上臺後,民進黨當局就不斷宣傳「反華」思想,這對於大陸的交換生來說是思想的毒害。因為很多大陸學生年齡較低,思想發育還具有可塑性,民進黨當局洗腦後,可能會導致他們的價值觀發生偏差。
  • 推動「去中」培養「天然獨」,民進黨在臺灣已沒有對手了
    大致可歸納三大因素,一,民進黨催化臺灣認同上揚,「天然臺」、「天然獨」成為主流 ;二,民進黨擅長選舉;三,民進黨執政善於運用資源鞏固政權。這三股力量齊下,在野黨完全被打趴,國民黨年初「大選」慘敗後還繼續弱化。2016蔡英文執政前,藍綠基本盤還是「翹翹板狀態」在5%至10%以內移動,蔡英文執政、美中尖銳對抗後,國民黨想要再翹上來看來是沒什麼機會。
  • 臺媒:「天然獨」世代走上舞臺 但臺灣從未擺脫「中國」
    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一些小青年以當今的「抗中」情緒將國民黨、外省與大陸直接綁在一起,忽視了前人所經歷的時代變局,以自己的歷史觀度這些老人家──最後,下了一個「又一個跟不上時代的老人家之評價。在對岸,當大陸年輕人看見國民黨老一輩時,也會打趣說「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已經沒有錢」。
  •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教育改革」是黑手,30年來將臺灣年輕人洗腦成「天然獨」 2020-01-17 09:24:46  由2300萬人「決定」看似民主,其實與蔡英文說的「年輕人天然獨」如出一轍。  這種「決定」是可以經過長年累月灌輸思想,由「統」往「獨」方向產生質變,從李登輝的「教育改革」到陳水扁、蔡英文的「臺獨」課綱即為顯例,先「改造」2300萬人思想,再讓2300萬人「決定」,這樣的「決定」是「臺獨」的「決定」,不是「民主的決定」。
  • 寒戰之謎,圍觀郭富城如何破解?!
    《寒戰》裡留下不解之謎以及種種伏筆,失蹤的衝鋒車依然下落不明,一手策劃「衝鋒車失蹤案」的警隊精英李家俊(彭于晏飾)被抓入監獄後又破格釋放,而幕後黑手究竟是誰?不僅職權地位岌岌可危、身家性命也收到威脅,更重要的是身為警務處處長該如何獨挑大梁,識破這一連串事件背後的驚天陰謀,破解出這場迷局……
  • 美容教父吉米退隱娛樂圈,一心專研天然美膚之道
    退隱20年的吉米今回國,只為傳播美膚之道昔日超級明星吉米,變身護膚大牌創始人又一明星創辦護膚品牌,是為撈金還是為美?近日爆紅的吉米品牌,神秘創始人現身白雲機場神秘嘉賓現身白雲機場引騷動?為了尋找純天然美膚之道,他遊歷世界各地,遍訪醫學美容界科學家、企業家,潛心鑽研,積蓄力量。2017年,吉米老師聯合國際頂級美容護膚研究機構,整合世界頂尖級專利技術,創建了吉米品牌,倡導「安全、有效、天然」的美容護膚理念,專注於祛斑美白、抗衰祛皺、祛痘嫩膚等問題肌膚的專業護理。憑藉著安全高效的產品特性,短短兩年時間,一躍變身中國美妝護膚品牌新秀。
  • 臺灣學者:「天然獨」會挑起「必然統」
    疫情當頭,民進黨「政府」應強調防範疫情,不要過度衍伸,並呼籲網民自製,當臺灣有「天然獨」的民意時,別忘了對岸有「必然統」,用歧視、憤怒的框架對著大陸,並不是聰明的作法。杜聖聰,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現為銘傳大學廣電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天電視兩岸中心召集人等,多次往來兩岸採訪兩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