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過去了,這部《南海十三郎》依舊是香港電影裡最好的劇本

2020-11-29 MU影訊

看電影,也是悟生活,今天分享一部根據真人事跡改編的電影《南海十三郎》,豆瓣評分高達9.2分!電影上映於1997年,由高志森執導,謝君豪主演,電影讓謝君豪擊敗了同時提名的張國榮,拿了金馬獎男主角。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不僅拿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獎、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更是眾多港片影迷心中最好的劇本!

「心聲淚影女兒香,燕歸何處覓殘塘,紅綃夜渡寒江雪,痴人正是十三郎」電影在街頭藝人的說書中開始,為我們講述了一位天才編劇藝海浮沉的一生。雪山白鳳凰,不同流合汙,千萬別以為自己是天才,真正天才只有兩個結局,早死或者悲劇收場,因他不願妥協於世俗。

他出生在廣東南海縣,是當時太史公的第十三個兒子。受家庭環境的薰陶,這位粵劇天才慢慢成長起來。在香港讀書時期,他對一位千金小姐莉莉一見鍾情,他放棄了學業,追隨她來到上海,然而有緣無分,落得窮困潦倒。情場失意後,回到廣東的他,在戲院結識了粵劇名角薛覺先,並把自己的的成名作《寒江釣雪》交給薛。憑藉這部粵劇,他一夜爆紅。薛覺先邀請他加入了自己的編劇團隊,南海十三郎的藝名一炮打響,風頭一時無人能及。

十三郎才華橫溢,出口成章,他可以同時編寫三部劇,負責抄寫記錄的三位抄書編劇都跟不上他的思路,直到遇到唐滌生,終於有人可以完全勝任他的抄書編劇。唐滌生很崇拜十三郎,兩人的默契猶如伯牙與子期,甚至唐滌生還可以指出其需要修改的地方。

後來唐滌生拜師十三郎,十三郎對唐滌生的教導毫無保留,並且告訴唐:「學我者生,像我者死,模仿我是沒有用的,模樣得再像,我依然是我。你要把在這裡學到的東西化成自己的東西,才能揚名立萬。」唐滌生卻對十三郎說:「我即使學不到你的才華,也要學得你的一身傲骨」。

十三郎如日中天時,抗日戰爭爆發,時局動蕩。十三郎為了讓唐滌生有更好的前途,用激將法氣走了唐滌生,讓他去香港闖出名堂。十三郎深深地知道,唐滌生脫離了自己的影響,他會前途無量。既然惜才,就應該讓他有更廣闊的天地。

在戰時,十三郎做著隨軍編劇兼導演,用文藝作品慰勞前線戰士。然而有同行編劇,拿出「三俗」之作與之打擂臺,十三郎看不慣那些媚俗之作,他認為一部好劇應該是教人向善,教人有始有終的頂天立地,那些低俗的垃圾劇,能讓國人有什麼前途?偷我左腳鞋的是漢奸,偷我右腳鞋的是走狗,我的鞋全都被他們偷光了。十三郎訓斥並毆打了同行編劇,此後他在行業裡受到排擠,再無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曾有人請十三郎寫雷劇,但他的傲骨和信念不能允許自己這樣做。

再次落魄的十三郎,準備回鄉下,不巧遇到初戀情人莉莉,自己落魄的樣子被自己心愛的人目睹,此時的莉莉已為人妻,回想起初次遇見莉莉時的意氣風發,再對比現在的失魂落魄,令他難以釋懷。

在返鄉的火車上,失意的十三郎一躍而下,摔成腦震蕩,從此瘋瘋癲癲,人們也不知道他是真瘋還是裝瘋。家人把十三郎送去香港,也算是避難,畢竟當時的環境不允許他瘋言瘋語。

十三郎的瘋癲,或許是宿命,是不願同流合汙而不得不瘋癲。真瘋?假瘋?裝瘋?沒人知道。

在香港,他遇到了曾經的伯樂薛覺先,也遇到了曾經的徒弟唐滌生,唐滌生已經揚名立萬。唐滌生邀請十三郎去看自己的戲,本以為,遇到唐滌生之後,自己的生活也要重新來過。可去看戲的當晚,十三郎看到的卻是唐滌生突發心臟病猝死。他失去了知己,破滅了希望。十三郎住進了精神病院,而後隱居寺廟,某天在寺廟得知父親離世,這個世界已經再無掛念的人,十三郎徹底淪為了乞丐,暴死街頭,享年74歲。

只要十三郎稍稍迎合大眾,他依舊可以紅遍大江南北,但他寧可選擇被「大勢」所淘汰,也不願同流合汙。十三郎一生為愛瘋狂,為愛痴癲;恃才傲物,尖酸刻薄。 他堅信劇作是有價值的,是留給後世人的精神財富。文章有價,世人傳唱。十年百年,人們曾經買過的基金、股票,世界大事都成了過眼雲煙,可是一個好的劇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

與電影改編不同,根據史料記載,南海十三郎是佛山張槎人,而且是兩個人。晚清期間,張槎朗邊村出了一位翰林,名叫江孔殷,膝下一子一女,頗具才情。女兒江畹徵20年代為薛覺生寫了多個劇本,獲得成功。由於當時封建禮教觀念仍然嚴重,女子不宜拋頭露面,只好署名「南海十三郎」,並託胞弟江楓轉交。江楓在反覆抄寫、傳送劇本過程中,也不知不覺愛上了粵劇。

不幸畹徵英年早逝,江楓便接過「南海十三郎」的筆名,繼續充當薛覺生、白駒榮等粵劇名伶的開戲師爺。類似《花落春歸去》就是同名粵劇的一個唱段,在中國曲藝家協會廣東分會編印的《粵曲集成》中佔有一席之地。 抗戰勝利後,江楓得了精神病,到香港定居,生活相當貧苦。1956年薛覺生逝世,更加劇了他的病情,被送往香港青山精神病院,80年代初離開了人間。

所謂的雪山白鳳凰,只是一張白紙。上面就寫著「雪山白鳳凰」五個大字其它什麼都沒有。展翅欲飛;站在雪山的頂峰;雪很厚;白鳳凰不停地抖著自己身上的羽毛;旁邊還有一顆三千年下一次的鳳凰蛋。 白紙和黑字。其它一無所有。轉眼幾十年,也就是人生了。雪山白鳳凰,其實也只是一場空泛的夢。十三郎是夢,我們是夢,榮華富貴是夢,一無所有是夢,天才是夢,瘋癲依舊只是夢。 這或許就是禪意。

電影片尾打出字幕:獻給全港編劇共勉。同樣,這部電影,也可以與全國的編劇共勉。十三郎的瘋,是我們的悲哀、時代的悲哀或者僅僅只是十三郎的悲哀呢。沒有人知道,或許只有編劇杜國威明白。

相關焦點

  • 23年過去了,這部《南海十三郎》依舊是香港電影裡最好的劇本
    看電影,也是悟生活,今天分享一部根據真人事跡改編的電影《南海十三郎》,豆瓣評分高達9.2分!電影上映於1997年,由高志森執導,謝君豪主演,電影讓謝君豪擊敗了同時提名的張國榮,拿了金馬獎男主角。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不僅拿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劇本獎、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更是眾多港片影迷心中最好的劇本!
  • 福利 《南海十三郎》的十三問
    昨天麻將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參加了《南海十三郎》的發布會,趕在發布會之前,補課看了1997年的電影版,所以整理了手頭的資料,分享給大家。粵劇編曲名家南海十三郎本名江譽鏐(讀音: [liú]),別名江楓,又名江譽球。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他的劇本出名後,被人們稱為南海十三郎。
  • 沒有他就沒有《南海十三郎》
    大家都在說謝君豪,都在談南海十三郎本人的故事,也有說粵劇界的事情,或者也順便聊聊幾位主要演員或者角色,卻基本上沒有什麼人談過這部戲的靈魂,也就是這部戲的編劇杜國威,正如我在標題中所說,沒有他,肯定就沒有這部《南海十三郎》。
  • 《南海十三郎》:輓歌之下,矢志不渝
    這部上映於1997年5月,香港回歸前夕的影片,生動演繹了粵劇老牌編劇南海十三郎傳奇的一生,展現了20世紀波瀾起伏下的人生堅守。在影片的前半段,導演以香港電影特色的戲謔手法,講述南海十三郎少年時光裡舊式大家庭的熙攘喧鬧、在香港大學生活的格格不入,以及初入粵劇界的恃才傲物。即使是處理南海十三郎與一見鍾情的女子錯失姻緣的片段,也是挖去了悲劇性的情節,移入後半程的回憶之中。此時,且讓鏡頭中的南海十三郎盡情地品玩世間的一切。而影片後半段卻是急轉直下,日軍的侵略打斷了南海十三郎的粵劇夢。
  • 《南海十三郎》,一部獻給所有編劇的電影
    01一個潦倒的編劇在講另一個編劇的故事《南海十三郎》,這部1997年上映,謝君豪主演的傳記電影,豆瓣評分高達我曾去看過一場話劇,舞臺上那個著名的粵劇編劇南海十三郎近在咫尺又仿佛遠在天邊。電影《南海十三郎》中,開頭的一幕便是一群人正在香港街頭聽一個說書人講故事。一輛警車開來,警察以妨礙交通為名要將說書人帶回警局。有兩個聽客為了繼續聽故事甚至跟警察起了摩擦,被一起被帶回警局。這個故事到底有什麼誘惑力?
  • 香港經典話劇《南海十三郎》完整版觀看
    》是由古天農、黃樹輝執導,謝君豪主演的話劇,香港話劇團於1993年將其搬上舞臺。劇情簡介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球,為清末太史公十三公子,為人孤高不凡,文才出眾。萬千寵愛一身的他,往往做事「與別不同」,「出人意表」,「不驚人、不罷休」!他的才華令他成為了二、三十年代的劇壇名編劇及作曲家,有說他能同一時間編寫四個不同的劇本之舉,堪稱一代奇才。
  • 南海十三郎 | 不見雪山白鳳凰
    在看《南海十三郎》之前,我喜歡很多很多風格不一的港片,但卻找不出一部心頭最愛。看了《南海十三郎》之後,他人問起,我總會回答,這是我最愛的一部港片,沒有之一。1997年,謝君豪憑藉電影《南海十三郎》擊敗《春光乍洩》裡的張國榮,拿下了金馬影帝。而謝君豪也一直在演《南海十三郎》的舞臺劇,演了二十多年,演了146場。
  • 翠羽觀影之《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是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謝君豪、潘燦良、蘇玉華、吳綺莉等主演的劇情電影。影片於1997年5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主要根據人物南海十三郎事跡改編,講述了傳奇編劇南海十三郎的一生。
  • 南海十三郎:謝君豪打敗張國榮,但後者並不冤
    這部1997年的電影,或者會給你一點啟發。舞臺劇版本的《南海十三郎》,在巡演4年並大獲成功之後,電影版《南海十三郎》才得以問世。十三郎這個角色對於謝君豪來說,應該是深入骨髓再熟悉不過。而《南海十三郎》最大的成功,一定要數編劇杜國威的這個故事。南海十三郎身上有的,便是我們中國人的特質。這種深入骨髓的特質,叫做骨氣。
  • 謝君豪領銜經典舞臺劇《南海十三郎》
    票價:RMB 880/680/480/380/2804月22-23日,由金馬影帝謝君豪領銜主演的經典舞臺劇《南海十三郎
  • 新鮮上架 ▏「謝君豪」主演-話劇《南海十三郎》
    1947年某日在香港戲劇圈鬱郁不得志的南海十三郎坐火車回廣州,當火車經過石灘橋時,他忽然從車廂墮下河灘,撞傷腦部。這位曾經寫就100多個劇本的粵劇才子,自此瘋癲近四十載,再無完整的戲劇作品面世。一代著名劇作家南海十三郎傳奇一生故事。南海十三郎,原名江譽球,為清末太史公十三公子,為人孤高不凡,文才出眾。萬千寵愛一身的他,往往做事與別不同,出人意表,不驚人、不罷休!他的才華令他成為了二、三十年代的劇壇名編劇及作曲家,有說他能同一時間編寫四個不同的劇本之舉,堪稱一代奇才。
  • 南海十三郎 丨不見雪山白鳳凰
    1997年,謝君豪憑藉電影《南海十三郎》擊敗《春光乍洩》裡的張國榮,拿下了金馬影帝。而謝君豪也一直在演《南海十三郎》的舞臺劇,演了二十多年,演了146場。我想,在看過《南海十三郎》之後,很少有人會不愛上謝君豪。
  • 廿年後依然是經典——謝君豪《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是由高志森導演,杜國威編劇,謝君豪、潘燦良、蘇玉華、吳綺莉等主演的劇情電影。影片於1997年5月15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主要根據人物南海十三郎事跡改編,講述了南海十三郎的一生。廣東南海縣人,因在家中排行十三,他的劇本出名後,被人們稱為南海十三郎。代表作品有《寒江釣雪》、《心聲淚影》、《梨香院》、《七十二銅城》、《女兒香》、《梁紅玉》、《燕歸人未歸》、《李香君》等。2016年《南海十三郎》舞臺劇首次在廣州公演,我有幸搶到票到現場觀看謝生演出,幸甚至哉。到了現場才知當日的「唐滌生」一角仍由潘燦良飾演,更是喜出望外。
  • 當年擊敗張國榮,《南海十三郎》的背後,中國把丟的鞋子找到了!
    但總有一些作品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就好比這部1997年的電影《南海十三郎》。南海十三郎,到了江西寫劇本勞前線將士。但陽春白雪不敵同行媚俗之作,其憤然出手,結果不歡而散。戰爭結束後,十三郎回到廣東,但早已物是人非,南海十三郎的名頭也「今非昔比」。最後十三郎,流落到香港街頭,瘋了,還是死了?大家自己去找電影看吧!
  • 電影《南海十三郎》:一部獻給所有編劇的電影
    電影的開場,香港繁雜的夜市中,一位說書人以倒敘的方式,為在場的群眾講述一位瘋子的故事,這瘋子名叫南海十三郎,既是世俗人眼中的瘋子,但也是粵劇編劇眼中的天才。電影中最讓我感觸的一段,就是已經落魄的十三郎,好不容易接到了編寫劇本的機會,但他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改得低俗又狗血時,還是不管不顧地跟導演投資人吵架,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這是本是做人的底線,然而,在現實當中,太多人為了生活,還是妥協了。
  • 南海十三郎
    謝君豪的南海十三郎,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梨園故事。劇版的《南海十三郎》比影版長一個鐘頭。看完了,我問自己,如果換一個時世,安置名編劇江譽鏐這七十四年,會不會好一點。繞過戰禍繞過離恨,繞過兵兇戰危的那些年,他的生命之樹是不是就能舒展和蒼翠些?一個安穩的盛世,是否就能許天才以榮景?我想還是不行。嶢嶢者易缺,皎皎者易汙。不需要通俗的打擊,天才的精神世界本來就風聲鶴唳。
  • 《南海十三郎》:一個潦倒編劇,在講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
    《南海十三郎》【《南海十三郎》:一個潦倒編劇,在講另一個潦倒編劇的故事】 1997年12月13日,第34屆臺灣地區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再一次被香港電影橫掃。《甜蜜蜜》獲得最佳劇情片獎,張曼玉憑藉《甜蜜蜜》獲得最佳女主角,陳果憑藉《香港製造》獲得最佳導演,謝君豪憑藉《南海十三郎》獲得最佳男主角。
  • 《南海十三郎》:一部被人忽視的良心電影
    01《南海十三郎》是一部被很多人遺忘、忽視的良心人物傳記電影。這部電影於1997年上映。20多年前的電影,網上視頻資源像素很渣,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2分。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的主角謝君豪憑藉「十三郎」的角色一舉擊敗當年最熱門的人選,在《春光乍現》中有精彩演出、呼聲最高的張國榮。
  • 《南海十三郎》:一部被人忽視的良心電影
    這部電影於1997年上映。20多年前的電影,網上視頻資源像素很渣,豆瓣評分依然高達9.2分。第3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的主角謝君豪憑藉「十三郎」的角色一舉擊敗當年最熱門的人選,在《春光乍現》中有精彩演出、呼聲最高的張國榮。
  • 隨便聊聊:關於「《南海十三郎》」
    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男主角謝君豪憑藉此片在金馬獎上打敗了《春光乍洩》的張國榮和梁朝偉,拿到了第34屆金馬影帝。然後我就抱著懷疑的心態去看了,結果,哭得我腦瓜子嗡嗡的。電影以一個說書人的視角講述了南海十三郎的一生,最後,說書人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猜這也是編劇對自己的嘲諷,不過是文人相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