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港英政府鎮壓的香港六七暴動

2021-03-04 山河1949

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1967年5月於香港爆發。香港親共的左派在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暴動。

「港英殖民制度」建立於19世紀末期,在英國統治時期,香港是「英屬殖民地」。1967年被港英政府鎮壓的香港文革大遊行,生動再現港英政府在香港的不民主故事。

六七暴動,亦稱六七左派工會暴動、五月風暴,當時參與者稱之為反英抗暴,1967年5月於香港爆發。香港親共的左派在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暴動。事件由最初的罷工、示威,發展至後期的暗殺、放置炸彈。結果51人直接在暴動中喪失性命,另外超過800人受傷。

多年來一直為民請命的前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曾指出,「『民主』對於港英當局是一個骯髒的字眼。」

在20世紀60年代,當英國統治香港時,剝奪了港人選舉立法局議員的權力。杜葉錫恩說,那是一個不公成風、貪腐橫行的年代,香港累積的財富都被給予了那些港英政府青睞的人,他們被委任為立法行政機關成員,而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英國人。她又直斥1997年後一些所謂「民主派」實際上是以其不民主的行動,延緩香港的民主進步。

日前,英國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國務大臣施維爾(Hugo Swire)在香港報章撰文,公然揚言英國「隨時準備提供任何支援,支持香港普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5日表示,香港特區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國內部事務,與英國以及其它任何外國政府無關,香港無需英國和其它國家的支持。包括英國在內,外國政府絕對沒有需要介入。

相關焦點

  • 圖史:香港六七暴動
    之後北京報紙稱「港英政府行為是民族迫害,鎮壓群眾是野蠻的法西斯暴行」,支持「香港市民上街抗暴」。香港六七暴動暴動中的混亂場面       5月11日,香港工聯會和各行業工會派員前往新蒲崗人造塑料料花廠慰問罷工的工人,工人囤駐在新蒲崗街道與警員發生流血衝突,警方派出由620多人組成的防暴隊以木製子彈開槍鎮壓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
    《繼園臺七號》的故事背景設定在 1967 年香港的「六七暴動」期間,講述了還在英國殖民下的香港,一名大學生、單身的母親與年輕女兒,三人錯綜複雜的感情故事。有趣的是楊凡導演在 1965 年於香港定居,兩年後,香港就爆發了大規模的左派抗爭事件「六七暴動」,楊凡表示這部他籌備十年的動畫長片,正是一封送給香港與電影的情書。
  • 《六七暴動:香港戰後歷史的分水嶺》讀書筆記
    ,但當國內的歷史論說否定了文革的極左思想後,從這種極左思想引發出來的香港「六七暴動」,便不能受到肯定了。」     彼時作為英殖民地的香港,社會貧富懸殊,勞資矛盾、民族矛盾、官民衝突不斷:1966年,天星小輪加價引發騷亂,港府暴力鎮壓;同年十二月,渣華郵船公司旗下士他馬士加號華籍海員在船上騷動,外籍船長槍傷四名華籍船員;1967年,香港渣華郵船公司、南豐沙廠等公司先後發生勞資糾紛;紅磡碼頭圍道青洲英坭澳籍工程師涉嫌打傷工人,觸發工人強烈抗議,並發動怠工……這些工潮和官民衝突表明,香港社會在六七左派騷亂前夕
  • 香港歷史的轉折點「六七暴動」
    首先,我猶豫了很久,想了想標題為香港歷史的轉折點並不為過,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與香港的初次見面大多來自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香港的繁榮與昌盛,自由與民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心裡,可是很少人知道這一切的來源就是幾十年前的六七暴動,六十年代的香港跟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社會,外國人的高壓統治,殖民者的貪汙腐敗,香港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社會黑幫盛行等等在香港司空見慣
  • 【鉤沉】​香港歷史的轉折點「六七暴動」
    可是很少人知道這一切的來源就是幾十年前的六七暴動,六十年代的香港跟大陸有過之而無不及,英國殖民統治下的社會,外國人的高壓統治,殖民者的貪汙腐敗,香港資本主義的貧富差距,社會黑幫盛行等等在香港司空見慣,香港的轉變是驚人的,究其原因還是當年的六七暴動。
  • 她帶你看六七暴動中的香港
    六月的第四天剛過,又一個夜晚的維園亮起滿地燭光。最近幾天,新一年的高考也響鈴落幕,當年考完廣播裡的歡樂頌,窗外的盛夏,撕書與各種狂歡還記得真切,但時間一如既往從未為誰逗留。七月將至,掰著手指算算,原來已經香港已經回歸了那麼多年。這些我們或許早已熟知會發生什麼的日子,其實都與主旨無關。
  • 歷史上的今天 香港發生六七暴動!
    ,當時參與及支持者稱它為反英抗暴,於1967年5月6日發動,同年10月份基本結束,是一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下,展開對抗香港政府(港英政府)的暴動。在事件中,所有警員取消休假候命,多次與暴徒對峙,作出驅散、鎮壓和拘捕行動。暴動期間,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員殉職在內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事件涉及1,167個炸彈。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六七暴動可算是香港發展的分水嶺,間接促使當時的殖民政府改善施政。
  • 【思考】香港正在經歷「文革」?「六七暴動」五十周年了,​正視歷史!
    面對造反的香港左派分子,港英政府沒有妥協,堅決使用鐵腕政策鎮壓。於是,防暴隊出動,警棍催淚彈侍候,對付「左仔」,絕不手軟。「反英抗暴」人士血流披面,一個個被押上「豬籠車」,再判刑投獄,當中不無濫捕酷刑,甚至有冤獄。
  • 連陽標統:香港政府如何鎮壓黑幫十四K「九龍暴動」
    張發奎雖礙於中央明令沒強行派軍隊接收香港,但卻百般扭計,各種橫蠻不講理挑釁欺負港英政府,只等英帝國主義一旦忍不住跳起來他就派部隊衝過去,英國佬此時也真放得下身段,捏著鼻子對他百般忍讓遷就,但死守一條,中國軍隊不能長駐香港,其餘什麼都好說。好在張大王各種詭計沒得逞,若是此時收回香港,憑他四九年召集十幾個精銳舊部,找李宗仁一起策劃趁蔣先生到廣州時標佢參交給北京講數。
  • 六七暴動中的霍英東
    一批左派人士,受到澳門鬥爭勝利的鼓舞,希望在香港也搞一點事端出來,變成另一個澳門。1967年5月,香港新蒲崗一間塑料花廠發生的勞資糾紛,一點小小的火星,便點燃了震驚世界的香港暴動的導火線。中環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中發生了一些衝撞和損壞財物行為,警方拘捕了400多名示威者。
  • 看到《拆彈專家2》這個鏡頭,不禁讓人想起香港的那段歷史
    這段歷史就是1967年發生的「六七暴動」。維基百科上是這樣介紹的:「六七暴動」,亦稱1967年香港左派暴動(英語:Hong Kong 1967 leftist riots),是一場由香港左派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而對抗香港政府的暴動。六七暴動從1967年5月6日開始,至同年12月基本結束,其由最初的工人運動、演變成後來的赤色恐怖主義及炸彈襲擊平民等行動。
  • 話當年:1956年香港「雙十暴動」
    事實上,在英國統治香港的150餘年裡,抗議港英當局的事件層出不窮,前有1899年的「新界六日戰」,後有1956年的「雙十暴動」。這一舉動成為「雙十暴動」的導火線。港英政府方面自然不答應示威者這些要求,對峙逐漸升級,形成警民對峙的狀態。
  • 粵語是如何成為香港人「身份證」的?
    用客家話唱的漁歌圖片來源香港電臺《香港風物誌:漁歌餘韻》1945年二戰結束後,英國從日本手中接收香港,另一廂,內地隨即爆發國共內戰,難民從內地湧入香港避難,英國決定開發新界。為了統一管理,港英政府把教育語言設為英語與標準粵語。這是各個語言在香港的地位,首次基於政府意志被塑造。更大的塑造語言的力量,現身於1949年後。
  • 住英香港老夫妻控訴港英時期英軍開槍鎮壓平民百姓
    近日一對生活在英國的香港籍老夫妻參加和平集會時,向人們談及港英時期親身經歷英軍開槍鎮壓老百姓,對此怒批「這是不是你想要的西方的自由?」 老大爺自稱在香港出生長大,1964年左右在港讀書時,英國政府為了鎮壓反英港人,出動英軍在街道上開槍射殺平民百姓。 他當時就看到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腳上被子彈射中,流著血走路。
  • 曾經高喊「港英必敗」的香港,為何如今卻喊「美軍登陸」?
    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到70年代,以工會為主幹的香港左派和地下黨,數次發動群眾對港英殖民當局展開鬥爭,可是效果都不如意,最後都被港英政府鎮壓了下去。除了來自政治部的貢獻外,CIA也功不可沒。英國政府則用警棍和催淚彈鎮壓,只用了兩天就完全鎮壓下去。60年代的香港,塑料花是增長最快的新興工業,當時許多商業大亨,例如摘瓜李先生,就是憑塑料花賺了第一桶金。
  • 住英香港老夫妻:港英時期被英軍開槍鎮壓,這是你們要的西方自由?
    近日一對生活在英國的香港籍老夫妻參加和平集會時,向人們談及港英時期親身經歷英軍開槍鎮壓老百姓,對此怒批「這是不是你想要的西方的自由?」老大爺自稱在香港出生長大,1964年左右在港讀書時,英國政府為了鎮壓反英港人,出動英軍在街道上開槍射殺平民百姓。他當時就看到一個只有十幾歲的孩子,腳上被子彈射中,流著血走路。
  • 如果北京出手鎮壓香港暴徒
    香港已經從學生帶領的遊行示威事件演變成為挑戰中央政府的行為而且香港更變成了中國於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交扳手腕的一部分如果當有一天我國解放軍出手鎮壓香港暴徒,香港課題將會演變成為引爆全球一個問題的引爆點所造成的衝擊何影響將會影響全世界的金融市場以及貿易夥伴關係我們就來談談,一向強硬的我們什麼時候會出手鎮壓?
  • 香港四大黑幫家族 掌控香港的黑暗地帶(新義安實力最強)
    1947年向前在香港創立,向前就是向華強的父親。新義安的前身可追溯到1866年廣東一帶潮州人成立的「萬安幫」,在1919年「萬安幫」分裂,其中「以安幫」於1921年用「義安工商總會」名義向香港政府華民政務司署註冊。1947年,「義安工商總會」因涉及三合會活動而被港英政府取消了社團註冊。軍隊將領出身的向前,將該組織改名為「新安公司「及其分支「永安公司」,即現今的「新義安」。
  • 香港罷工簡史!
    歷史上,香港都發生過全港性的大罷工,如1922年的海員大罷工、1925年的省港大罷工,以及1967年六七暴動時左派工會發動的罷工等。香港工運史研究者梁寶龍曾出版《香港與中國工運回顧》等書籍,研究香港工運的歷史。
  • 1992年洛杉磯暴動有多亂,如同一場戰爭,美國出動大量軍隊鎮壓
    最近幾日美國的風景線「越來越美麗」,國內各大媒體也是爭相報導,其中有一件事總是被反覆提及,那就是「洛杉磯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