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笑嘻嘻,內心吐槽帝…站在鄙視鏈頂端的京都人

2022-01-25 日本通


日本網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笑話:

在京都,如果你的鄰居誇獎你家小孩彈琴好聽,要回答「對不起」而不是「謝謝」,因為人家真正想說的是你吵到他們了。

不知這個笑話有幾分真實,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本人對京都人的普遍印象:說話禮貌,內心苛刻,也就是所謂的「腹黑」。


其實,文雅和驕傲才真正是刻在京都人骨子裡的那一部分。

文雅、驕傲的京都人

一千年前,愛好風雅的平安貴族寫漢詩、玩雙陸,水邊宴飲,月下賞花,對季節變換極其敏感。

正像《源氏物語》和《枕草子》中描繪的一般,貴族交往必然伴隨著詩歌贈答,宮廷中還有女官專職替天皇、皇后在正式場合賦詩。

 

繪有《源氏物語》中場景的屏風

 

自公元794年桓武天皇定都平安京,到1868年明治天皇遷都東京,京都在1074年間一直是日本名義上的政治中心。

但它並非一直是富庶之都。

平安京的榮華很快消散了,隨之而來的是保元之亂的戰火。戰亂曠日持久,最終在1177年,平安京被一把大火燒毀。

鎌倉建起了日本第一個幕府,「徵夷大將軍」掌握實權,天皇被架空。之後,將軍的稱號轉手於源氏、北條氏、足利氏。

戰國時代,將軍又被更下一級的大名架空,日本群雄割據,到處都在上演「下克上」的戲碼。

京都早已被人遺忘,天皇御所荒草萋萋,公卿貴族吃穿住行都要靠大名和富商接濟。

但將軍的職位仍需天皇任命,天下的爭奪者必須親自「上洛」,「挾天子以令諸侯」。

織田信長來了,豐臣秀吉來了,德川家康來了,以「杜鵑啼叫」而聞名的這三位豪傑,都曾用各自的方式試圖令京都屈服。

*杜鵑不啼,為之奈何?——織田信長:則殺之;豐臣秀吉:則使之啼;德川家康:則待之啼。

織田信長逼迫京都人繳納「保護費」,若不聽從便要實行火攻;

豐臣秀吉在伏見建立聚樂第,試圖把京都改造成伏見城的城下町;

德川家康乾脆把大本營遷往江戶,在京都只留下一座二條城作為將軍御所。

但京都始終不為所動。

「保護費」沒交成,伏見城很快就被燒毀,二條城也不是典型的日式城堡。

似乎任何一種外來的、強制性的、以武力為背景的力量,都無法真正融入京都。

 

京都的二條城

大阪的大阪城

 

在整個江戶時代,朝廷靠嫁女兒維生。

按規定,將軍正妻,即御臺所必須出身五攝家(*近衛氏、九條氏、鷹司氏、二條氏、一條氏,公家之中最高位的家格,可成為攝政·關白)或者皇室,對日漸衰敗的「公家」(*日本政權中貴族階層的代稱)來說,抱江戶「土豪」的大腿是唯一的出路。

正妻帶著政治任務嫁入大奧(將軍的後宮),自然不得寵的情況居多,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正夫人鷹司孝子、五代將軍德川綱吉的正室鷹司信子,都沒有給將軍留下後代。

 

日劇《大奧 第一章》中的鷹司孝子

 

公家與武家結好,綿延二百年,直到19世紀末幕府被推翻,德川慶喜「大政奉還」,天皇才再一次掌握實權。

明治維新隨之拉開帷幕,天皇遷往東京,東京建起了皇居,京都御所成了天皇行宮,京都終於失去了首都的地位。

在今天日本的都道府縣劃分中,東京都是唯一的「都」,京都府和大阪府是唯二的「府」。


但京都人可不是這麼看的。


如果你問他們,「東京都」是否意味著「東邊的京都」,他們一定會大搖其頭,或者帶著他們那種禮貌的、微妙的笑容回答你:

不,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京都人當然是驕傲的,他們的驕傲來自於居於千年王城之人的自尊心,就像北京號稱「皇城根下」,西安號稱十三朝古都。他們拒絕被拿來與東京比較,因為比較即意味著對等。


京都,不只是單純的古都

京都也確實不是一座單純的古都。戰後,旅遊成為京都城市發展策略的重心,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誇耀的只有那些神社佛閣、斷壁殘垣、榮耀但千瘡百孔的往日回憶。

京都有商業、有工業、有教育。

 

京都特色:友禪染

 

這些,全都是近代與現代京都的驕傲。

它或許不再是這個國家的中心,但它從未被時代拋下。

為什麼京都沒有像橿原、明日香、奈良、鎌倉那些曾經的首都一樣衰落?

因為京都並不只是王侯將相的京都,它也是普通人的京都。


貴族開始衰落的時候,平民欣欣向榮。

平安京仿唐代長安而建,是一座棋盤格式的城市,東西對稱,大路貫通南北,最開始建造它的人並沒有考慮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實際需要,它的格局帶有明顯的政治含義。

 

平安京的格局

 

但城市發展遵循自然規律,地理、經濟因素的影響超過了政治因素,城市開始向東向北擴展。

商業活動活躍起來了,條坊規矩井然有序的都城中出現了「」,即以大路兩側為一體的生活空間,而兩條大路的交叉口自然就成了商業中心。

古老的平安京在一場大火中消亡之後,京都變成了商人與手工業者的京都。

他們按行業聚居、組織行會——「座」,輪流舉辦大型民間活動,比如祇園會山矛巡行、大文字火,逐漸形成了強調團結一致的「町眾」的文化。

 

山矛巡行

大文字火

 



京都人真的「死要面子」嗎?

當然。

因為在集體生活中,「平等」與「獨立」非常重要,只有時刻維持與他人對等的立場,做好自己的事不給他人添麻煩,才有可能贏得尊敬。

有人批判京都人「穿窮」,大阪人「吃窮」,就好像京都人把吃飯的錢都花在衣服上了。

歷史上也曾有過京都中村內藏助之妻和大阪富商澱屋辰五郎之妻在嵐山鬥衣的趣聞,最後前者獲勝。同時京都的飲食生活常又被擠兌為「茶泡飯」。

其實,京都也有 懷石料理普茶料理 等高級料理,京都女性的日常穿著也非常樸素

懷石料理

 

之所以會被人批評為外表光鮮、內在寒酸的死要面子,是因為他們時刻都守護著自己的尊嚴。


這不能被解讀為單純的虛榮,而是一種堅韌和要強。

就是靠著這種氣度、這種意志,京都人才挺過了戰亂、窮困與統治者的彈壓,在古代律令制解體之後,創造出了不同於貴族的平安京的、全新的市民文化。

明治維新後,京都還成為日本第一個建立起學區制的城市,所有學齡兒童不分男女都要接受教育。

明治天皇將首都遷到東京之後,京都在文化、學術上反而更形自由。

今天,有人評價東京大學是一所為國家培養官僚、精英政治家的學校,京都大學則是不受政治影響的自由天地。

 

京都大學

 

歷史與現代、傳統與自由、商業與文化,性質矛盾的事物總是成對出現,或許正因為京都經歷過如此多的災難與傷害,才具有了這樣的包容力與柔韌性。

在京都人手中,今後它也將繼續蛻變、重生吧。

 

點擊下圖購買


《京都》

[日] 林屋辰三郎

暢銷日本56年的經典之作

無可替代的京都之書

「教養之書」巖波新書精選系列

京都,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日本史」。日本再無一座城市,能像京都這樣,布滿歷史的滄桑與印跡。

漫步於京都街巷,我們能從棋盤格的城市格局中看到平安貴族對大唐的嚮往,在六波羅看到《平家物語》的遺蹟;轉過街角,又在銀閣寺的茶室裡發現茶道與花道的起源;而在醍醐寺,櫻花樹下縈繞著豐臣秀吉未做完的夢。

本書的作者,是土生土長的京都人。畢業於京都大學,執教於京都大學,還曾任京都國立博物館館長,畢生之力都在研究京都這座城市。憑著自己對京都的熟稔與熱愛,走遍了京都大街小巷,發掘京都不為人知的細節。

有別於一般的京都讀物,不是遊客導覽,也非旅行散文。這是一部優美、厚重的傳記,非常值得一讀。

推薦給你。

▲ 點擊圖片,一起走進京都

 老規矩 

請在本條推文下留言

將有機會獲得

小通給你準備的

一份驚喜

獲獎名單將在5月20日前公布

請關注小通推送的

 條文章

- 完 -

小通長期撩想兼職投稿的小夥伴

後臺回復【投稿】即可見詳情

點擊圖片閱讀

日本通丨517japan.com

轉載原創請聯繫我們,獲得授權

致力於做新鮮有趣的日本相關科普

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

點 「在看」 是一種非常高冷的表現方式

不給對方任何回復的機會,只是默默地告訴對方

朕已閱 ↓

相關焦點

  • 臉上笑嘻嘻心裡吐槽帝,京都人憑什麼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不知這個笑話有幾分真實,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本人對京都人的普遍印象:說話禮貌,內心苛刻,也就是所謂的「腹黑」。京都人的文雅和好面子人所共知。一千年前,愛好風雅的平安貴族寫漢詩、玩雙陸,水邊宴飲,月下賞花,對季節變換極其敏感。正像《源氏物語》和《枕草子》中描繪的一般,貴族交往必然伴隨著詩歌贈答,宮廷中還有女官專職替天皇、皇后在正式場合賦詩。
  • 京都人為什麼在日本鄙視鏈頂端?
    京都人,也有自己的典型性格——恪守美麗、冷漠而禮貌、優雅而固執,內心傲嬌卻顯示出謙卑。2015年,一部紀錄片橫空出世,時隔四年,豆瓣得分依舊是9.1分……有網友評論說,虛幻又真實,美麗又浪漫,如果可以我想看一輩子:《京都人秘密的歡愉》(京都人の密かな愉しみ 2015)。穿和服的少女、祗園的藝伎、宇治的抹茶以及各種神社寺廟,這些也許都是遊客視角所看到的。
  • 英倫搖滾樂隊是如何站在鄙視鏈頂端的?
    當我們談論音樂時,儘管我們都不提倡所謂的「鄙視鏈」,但總有幾支英國樂隊,毫無疑問地站在「頂端」。英國音樂, 深深地影響著世界。隨著《樂隊的夏天》的熱播,許多國內樂隊進入了主流視野。作為聽眾的我們,也常常能從一些國內樂隊的音樂中聽出英倫樂隊的影子。
  • 遊戲圈鄙視鏈頂端的星戰IP來了
    這是一個給諾貝爾獲獎者注入靈感,並曾經孕育了諸多跨國企業家的遊戲,作為站在遊戲圈鄙視鏈頂端的星戰IP——EVE正式「手遊化」將會迸發出多大的能量?遊戲圈鄙視鏈頂端IP登場 EVE手遊化或將開闢新宇宙EVE這個名字,對資深玩家肯定是不陌生的。它從2003年誕生開始,總是和宏大、真實、震撼這些詞語聯繫在一起。
  • 劉強東「御駕親徵」社區團購 聽歌鄙視鏈頂端的蝦米要黃?
    來源:財視傳媒劉強東「御駕親徵」社區團購,聽歌鄙視鏈頂端的蝦米要黃?最近「社區團購」火了,就因為阿里、美團、拼多多及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在這一領域排兵布陣,磨刀霍霍。據了解,一人限購四杯奶茶,早上六點已有人來排隊。現場有多位外賣跑腿小哥,有的七點多過來排隊,跑腿費一杯100元。2013年12月28日茶顏悅色誕生於長沙司門口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門店。為了保持原始的口感和神秘感,茶顏悅色在擴張上相當克制。進駐武漢之前它一直在長沙深居簡出,截至2020年11月,茶顏悅色在長沙的店面突破了270家,均為直營門店。
  • 在鄙視鏈頂端的受鄙視者——蕉堂布丁老師的攝影藝術
    如果你按照影片情緒去理解,會以為在疫情期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蕉老師更願意到戶外感受人間煙火,記錄凡塵俗事,彰顯內心情懷。如果不熟的人問他,連「攝影是一門孤獨的藝術」這樣的話他都懶得理你。我們首先要大概了解這2隻機,理光的GR,28mm的定焦機(人一走就晃);索尼的RX0,超小,有1/32000秒的防畸變快門和每秒16張連拍(怎麼晃都能拍得清)。
  • 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
    甚至,在興趣班中還形成了一個「興趣班鄙視鏈」,在「鄙視鏈」中,越是普通的興趣愛好越「低級」,越冷門、越貴的就越「高貴」。家長心中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成「入門級」,頂端最「高貴」比如在「樂器類」的興趣班中,就有一條這樣的鄙視鏈:鋼琴﹤架子鼓﹤薩克斯﹤長笛﹤小提琴﹤大提琴。
  • 這條1000元的「打底褲」,站在了健身房鄙視鏈頂端
    同時,它的走紅,不僅展示了女性「時髦運動服」隨著時代變遷的新面貌,也在健身房中構建出了一條無形的「鄙視鏈」。  01  把運動服穿出健身房  關於「時髦運動服」的最初記憶,還是上世紀 80 年代,李寧穿著寫著「中國」在胸前的梅花牌運動服,獲得體操世錦賽金牌的時候。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鄙視鏈無處不在,音樂界的鄙視鏈引人爆笑
    比如,上大學,985的鄙視211的,221的鄙視普通一本的,一本的鄙視二本的,二本的鄙視三本的,三本的鄙視專科的,專科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是自黑(此處應有狗頭保命)。但是,音樂界其實也是有鄙視鏈的。聽古典音樂的基本站在金字塔頂端,睥睨蒼穹。古典音樂是一個獨立的流派,藝術手法講求洗鍊,追求理性地表達情感。比如: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 郎朗自帶BGM上《吐槽大會2》 臧鴻飛曝音樂圈鄙視鏈
    郎朗自帶BGM上《吐槽大會2》 臧鴻飛曝音樂圈鄙視鏈 2017-12-22 10:51: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熱點 | 香港月餅鄙視鏈
    中秋節還有一個月就要到來了,來香港買月餅(月餅券)的人摩肩擦踵,人和人打招呼也是張嘴就問「你買到了哪家的月餅(月餅券)?」
  • 絕地求生吃雞食物鏈漫畫版 你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
    近日有大神創作了《絕地求生》原創漫畫,展示吃雞食物鏈,《絕地求生》的玩家按照水平分為7個層次,看看誰才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一層:吃雞王。神級高玩,屬於大神級別的那種,神乎其技。絕地求生吃雞食物鏈漫畫版 你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二層:幸運兒。運氣來了無法擋,可能屬於錦鯉轉多了的那種……
  • 一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如何狂虐中國明星
    節目一播出,立馬引起數百萬網友圍觀!毋庸置疑,這檔節目的關鍵就是這個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吃什麼。首播當中,貝爺隨便示範了下吃蚯蚓和牛眼,嘉賓們已經嚇哭了好麼,但貝爺完全面不改色……節目第一集播出後遭遇瘋狂吐槽。有網友嘲諷嘉賓是累贅,貝爺一個人十分鐘就能幹成的事硬被這些明星們拖累熬了一天,不如乾脆改名叫《跟著貝爾當累贅》。
  • 臉上笑嘻嘻,心裡罵髒話的星座
    臉上笑嘻嘻,心裡罵髒話的星座雙子座雙子真的是太會偽裝自己了,他們有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情商,並且也確實是表裡不一的人,內心的真實想法很少會表現在臉上,不過這對於雙子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社交法則,沒必要那麼針鋒相對
  • 娛樂圈鄙視鏈:臧鴻飛說出了音樂鄙視鏈,秦昊闡述了影視鄙視鏈
    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萬物皆有鄙視鏈的說法,在《吐槽大會》時,連話都講不清楚的臧鴻飛卻講述了音樂圈裡面的鄙視鏈,他告訴觀眾們,玩古典音樂這段話雖然看似在講玩笑話卻引得臺下觀眾們的一片叫好聲,就連臺上的嘉賓都說好,但是仔細分析下去,就會這個鄙視鏈也是用所科學依據的
  • 一不小心,我就站在了留學鄙視鏈的最底層?
    其實,「鄙視鏈」這個東西,在留學生眼裡已經是「家常便飯」,從留學國家到所學專業,從生活習慣到興趣愛好,鄙視鏈從來沒有斷過。就連穿衣打扮,也能成為被人「鄙視」的一環。我穿什麼衣服,關你什麼事?如上,鄙視鏈文化的第一條,就得從留學國家開始!
  • 京都人憑什麼站在鄙視鏈的頂端?
    不知這個笑話有幾分真實,但至少可以看出日本人對京都人的普遍印象:說話禮貌,內心苛刻,也就是所謂的「腹黑」。京都人的文雅和好面子人所共知。一千年前,愛好風雅的平安貴族寫漢詩、玩雙陸,水邊宴飲,月下賞花,對季節變換極其敏感。正像《源氏物語》和《枕草子》中描繪的一般,貴族交往必然伴隨著詩歌贈答,宮廷中還有女官專職替天皇、皇后在正式場合賦詩。
  • 《三十而已》貴婦圈站在「鄙視鏈」頂端的包包,究竟是誰的眼淚
    每一個舉動都好像踩在了人生爽點上,讓追劇的人,個個都有代入感。然而不光劇情讓人直呼過癮,最近一張豪門太太關於包包火辣辣的「鄙視鏈」聚會照直接將這部劇送上高潮。不夠格出現在合照裡的香奈兒與站在C 位的愛馬仕,究竟差了幾條鱷魚的眼淚。
  • 美潮鄙視日潮,小眾鄙視大牌,鄙視鏈底端是……
    求新求變尤其是重視科技感的確是美國現在最流行的元素,再加上街頭潮流的強勢霸佔,看看現在的幾大奢侈品品牌的全方位潮牌化就全明白了,LV找了Off-White主理人,巴黎世家攀上Vetements主理人,而Burberry則請了曾成功操盤紀梵希的Riccardo。如日中天的美潮鄙視我,也不是沒理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