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日落湄南河》沒有任何了解之前,我純粹是衝著Nadech的顏值去看的。Nadech是泰國當紅小生納得克·庫吉米亞(Barry),泰國三臺男演員,優秀作品不斷,鮮有負面新聞。
因為Nadech跟《湄公河行動》的主演彭于晏長得有點像,我一廂情願地認為《日落湄南河》跟《湄公河行動》是同一題材的電影,然而真實的情況就跟湄南河和湄公河一樣,兩部電影風牛馬不相及,毫不相干。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湄南河和湄公河:湄南河是泰國第一大河,自北而南地縱貫泰國全境。湄公河發源於我國青海省,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中國、寮國、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上遊在我國稱為瀾滄江,注入南海。這兩條河都是東南亞的重要河流,但在河流關係上沒有關係,屬於不同的水系。
《日落湄南河》又翻譯為《螢愛》,是泰國女作家Thommayanti經典小說,這部作品的背景發生在二戰時期,在泰國的日本海軍軍官和泰國女子之間的愛情故事。這部小說在泰國的地位相當於《紅樓夢》或《三國演義》之於中國,被屢次翻拍為電影和電視劇。
二戰時期,昭和16年(公元1941年),日本高官上尉Kobori是一名被派往緬甸的船舶總工程師,當時日泰兩軍的關係如履薄冰。他們此次任務需要橫穿泰國,如果泰方不允許,就佔領這個國家。泰方許可了日本的借境通過,男主的叔叔對日軍下達了駐紮泰國境內的命令。
在電影的開端,Kobori眼裡的泰國是詩情畫意的,如果不是因為他是日本軍官,他會和我們身邊的陽光大男孩招人喜歡。Nadech飾演的Kobori陽光帥氣,積極認真又有責任心,熱愛音樂,好動調皮,善良浪漫又專情。
在日軍船塢附近,正在修船的Kobori偶然見到了泰國姑娘Angsumalin,並很快地愛上了她。
接著,Kobori很直接地利用自己軍方的特殊身份給了女主家很多照顧。Angsumalin的媽媽了解到他給予她家庭的友誼以及善良後,她喜歡上了Kobori這個娃。她開始稱呼他為「Por Dok Mali」(茉莉花先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全球規模性的戰爭,以德、意、日法西斯組成的軸心國和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為一方,以美、英、蘇、中反法西斯同盟為另一方。日本對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早已垂涎三尺,推行「大東亞共榮圈」政策,希望通過計劃佔領南洋作為支持其侵略戰爭的基地。
泰國政府與英法等國素有矛盾,存在經濟利益的衝突,這就使得泰國成為日本在東南亞的首要爭取對象。把泰國變成日本的僕從國家,是日本實行大東亞共榮圈計劃的關鍵。
當時,泰國駐英國使館官員和留學生也組織了自由泰運動,推舉跟隨拉瑪七世流亡英國的素巴斯瓦德親王為領袖。《日落湄南河》的女主那位遠渡重洋的男友,就是自由泰運動中的一員。
男主是個日本人,背後代表的是侵略和強勢的一方,作為有進步意識的有志青年,女主對男主的憎惡可想而知。Kobori無從選擇,他是一個日本人,這是他的原罪。
Kobori非常不理解Angsumalin為什麼如此討厭他:「我不明白,我真的不明白,我來這裡是想和這裡的人和平相處,可你卻為何如此反感我,你太冷血了。」
女主反駁說:「我不冷血。」
男主說:「你就是,不冷血不會如此冷淡,因為溫暖的心是柔軟的。」
因為Kobori和Angsumalin走得近,再加上在一次轟炸中,Kobori用他的身體保護了Angsumalin,村裡流言四起。再加上當時日泰關係緊張,他們的關係被提到了充當緩解衝突的角色中——政治婚姻。
Kobori知道Angsumalin一直在等她之前的男朋友Wanut,所以在得知Angsumalin懷孕的時候欣喜的同時也黯然神傷,因為女主之前的男朋友這個時候回來了。
他對女主說:「如果你不需要這個孩子,就像你不需要我一樣,我會把孩子送到日本,我已經寫信給爸爸媽媽說,他們就要有孫子了。」
Angsumalin是一位性格倔強,並信守承諾的姑娘,Kobori以為她一直討厭自己。所以,在即將去往緬甸之前,Kobori特地找到自己的叔叔向他辭行,說自己放心不下孩子,如果女主不要這個孩子,那就麻煩幫忙把孩子送回日本照顧。
Angsumalin想從她給Wanut的承諾中解放出來,因為在和Kobori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早已愛上了他。可是事與願違,因為自由泰運動成員的偷襲,奄奄一息……
影片自始至終,茉莉花先生一直走的是「女主虐我千百遍,我待女主如初戀」的路線。就像他對女主說的:「你有你的理由,我有我的真心。」
我們常說,戰爭是一切悲劇的根源。如果沒有戰爭,把這個故事放在當下的泰國,英俊瀟灑的Kobori因工作原因來到泰國並與我們的女主相遇,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
臺灣有一部同是反戰題材的電影《海角七號》,導演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帶出來一個60多年前的故事,戰敗背負恥辱的日本「窮教師」,在回國的船上借寫信表達對一個臺灣女學生的愛情與思念。
在窮教師寫的七封信箋中,有一封信這樣寫道:「只是一個貧窮教師的我,為什麼卻要背負民族的罪孽?時代的宿命是時代的過錯。而我,只不過是一介貧窮的教師而已。我愛你,卻不得不放棄你。」
時代的宿命是時代的罪過,也許是《日落湄南河》和《海角七號》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