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扇貝之謎連續劇」迎來大結局

2021-01-09 騰訊網

獐子島事件,終於蓋棺定論了!

扇貝跑路「連續劇」迎來大結局

繼證監會啟用北鬥導航衛星宣布破解獐子島「扇貝之謎」之後,對獐子島的追責又有了新進展。

剛剛,證監會發布消息,依法向公安機關移送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被罰款60萬元還不算完,總是上演「扇貝魔術」的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正被追究刑事責任。

9月11日,證監會發布公告稱,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2020年6月15日,證監會依法對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案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決定。證監會認定,獐子島2016年虛增利潤1.3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158%;2017年虛減利潤2.8億元,佔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39%。

獐子島上述行為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根據《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10號),證監會決定將獐子島及相關人員涉嫌證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獐子島財務造假性質惡劣,影響極壞,嚴重破壞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嚴肅性,嚴重破壞了市場誠信基礎,依法應予嚴懲。下一步,證監會將全力支持公安司法機關的案件偵辦,堅決落實「零容忍」的工作要求,著力構建行政處罰與刑事懲戒、民事賠償有機銜接的全方位立體式追責體系,全力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資本市場鬧劇——獐子島

獐子島扇貝事件一直是國內資本市場的鬧劇。

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去哪了?》就是一個大型電視連續劇……

還有人調侃說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獐子島的扇貝就在跑,現在自己已經工作了,扇貝的故事還在繼續……

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

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本來它們在自己的那片海域裡生活得無拘無束,但是命運從2014年徹底發生了變化。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往期劇情:

2014年10月

獐子島突發公告,聲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冷水團異動導致近乎絕收。因此巨虧8.12億元,上演了「扇貝跑路」1.0版。

在這次事件後,公司一度披星戴帽,連虧兩年,差點退市,2016年勉強扭虧保殼。

2018年1月

獐子島再次突發公告,聲稱2017年降水減少,導致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異常,大量扇貝餓死。2017年業績變臉,巨虧了7.23億,上演了「扇貝餓死」2.0版。

2018年2月9日

獐子島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編號:連調查字[2018]001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2019年10月

10月19日,面對深交所的業績關注函,公司自信地表示,扇貝的投放採捕正按計劃進行,不存在減值風險。

2019年11月

獐子島再次曝出扇貝存貨異常、大面積自然死亡的消息。11月11日,獐子島因扇貝「突然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而這已是獐子島在2019年第7次被深交所點名。

董事否認財務造假!

都因為扇貝不好審計!

其實,證券會曾於2019年7月下發《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擬對獐子島和相關人員作出處罰。

不過,獐子島方面拒不承認。董事長吳厚剛還接受了《華夏日報》記者的採訪,他對外界關注的證監會擬處罰、扇貝死亡情況和輿論對公司的影響等,一一作出解釋和回應。

吳厚剛在採訪中強調,證監會這次派出稽查總隊30多個人,長達17個月的調查,沒有發現我們有財務造假行為,可能受到某些輿論長期對獐子島不實、甚至惡意詆毀報導的影響,才使用了航跡測算(其實是假定推測)的辦法。

此外,他還在採訪之前抱怨道:為什麼別人遭了災大家都同情,獐子島遭了災不但沒人同情,大家還都來踩上一腳?

這麼明顯的事實,為什麼董事長還是矢口否認財務造假,有人在評論區直指問題的核心:農林漁牧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地下的存貨和海底的存貨都一樣不好審計。

而這次,扇貝終於跑不了了!

原來是證監會在對獐子島的調查過程中還使用了科技執法手段。利用了最新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

該公司每月蝦夷扇貝成本結轉的依據為當月捕撈區域,在無逐日採捕區域記錄可以核驗的情況下,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對公司27條採捕船隻數百餘萬條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析,委託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用計算機技術還原了採捕船隻的真實航行軌跡,復原了公司最近兩年真實的採捕海域,進而確定實際採捕面積,並據此認定獐子島公司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證監會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其數據具有很好的時空特徵,民用定位數據的精度在10米以內,能夠記錄漁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於捕撈作業分析。

證監會並非單獨使用兩份第三方機構報告,而是把二者結合起來使用。兩家權威機構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三版採捕區域圖,結果差異不大,能夠互相印證。

其根據採捕船的航行軌跡測算得出獐子島公司的實際採捕面積,是以真實、客觀的數據為基礎,運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還原客觀事實,並不存在所謂的「諸多假設」。

人算不如天算,萬萬沒想到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找扇貝,一連串「彌天大謊」還是被揭開!這回,扇貝終於跑不了了!

來源:註冊會計師

weiacc 綜合整理髮布 引用或轉載,請註明以上信息 ,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除我們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未註明來源,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相關文件

速看

財務人都在看

相關焦點

  • 獐子島:我的扇貝又死了……
    說真的,獐子島的扇貝不去拍紀錄片真的過分——繼去年接連上演「扇貝跑了」、「扇貝餓死了」2.0以後,近日獐子島又出新
  • 獐子島:「戲精」不是扇貝| 2020魔幻系列(7)
    此為系列之七。財經天下周刊(ID:cjtxzk)文|周享玥編輯|孫明 扇貝跑了,扇貝死了,扇貝回來了,扇貝最終被衛星定位了……如果A股市場有個「神奇動物」榜單,以獐子島扇貝的深厚功力,無疑可以輕鬆問鼎榜首,拿下"最魔幻、最識大體動物」稱號。
  • 獐子島的扇貝真是太狡猾了
    證監會確認獐子島存在違規行為,果斷出手處理了獐子島。但神奇的是,好幾年過去了,獐子島拉鋸戰一直沒有一個定論,扇貝反覆橫跳左右為男,最終確認獐子島存在問題的關鍵性證據,是用衛星發現的。你沒看錯,是衛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衛星定位船隻,發現了獐子島的捕撈船的運行軌跡與覆蓋範圍與正常情況不符,所以核實了當初存在造假行為。
  • 獐子島扇貝遺書:君叫臣死 臣不得不死
    根據公告,截至今年10月底,獐子島共採捕底播蝦夷扇貝17.8萬畝,其中2016年底播蝦夷扇貝3.1萬畝、2017年底播蝦夷扇貝14.7萬畝,底播蝦夷扇貝累計採捕量4558.66噸,平均畝產25.61公斤。也就是說,截至到今年10月底,底播蝦夷扇貝並未出現異常情況。
  • 獐子島扇貝集體跑路?知情人士稱11月就發現扇貝死了!
    大概是看蛙蛙旅行有人牽掛,來自大連獐子島的扇貝們也上演了一出集體出逃的大戲~~1月30日晚間,獐子島公告稱公司正在進行底播蝦夷扇貝的年末存量盤點,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可能對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計提跌價準備或核銷處理,相關金額將全部計入2017年度,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獐子島方面稱,預計公司2017年淨利潤虧損5.3億元至7.2億元。
  • 扇貝死了 3億沒了!又到獐子島講「恐怖故事」的時候了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衣韻潼 第三次講「扇貝恐怖故事」的獐子島(002069)在11月12日開盤跌停,股價跌至2.70元/股。對「扇貝災難系列」早就見怪不怪的股民們,已開始在評論區冷靜探討:這次,獐子島要拉幾個跌停,年報又要有多少虧損?
  • 獐子島扇貝居然又死了?!
    說扇貝又死了,扇貝不光會死,還會跑,跑起來還很快,網上搜「扇貝跑了」這個圖片,你會發現扇貝一串可以串到老老遠,好幾米,好像忽略了海底的海水壓力一樣,堪比菲爾普斯,而且是穿著殼的。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大家都在想獐子島到底有沒有在說謊?
  • 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最有紀律性的動物
    如果要評選中國最傳奇的動物,獐子島的扇貝要講自己是第二,估計沒誰敢稱第一,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2014年,獐子島上市後出現第一次大虧損,一虧就虧了11.89億。
  • 【熱點】獐子島數億扇貝消失的真相
    據悉數億獐子島扇貝連日增速消失
  • 跑得了扇貝,跑不了獐子島,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獐子島有個公司也叫獐子島,這個公司有一種奇特的物種的叫蝦夷扇貝,這個生物經常在需要它的時候不是跑了就是死了,搞的公司老被股民罵。這是公司就是獐子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09月21日,註冊地位於遼寧省長海縣獐子島鎮沙包村,2006年9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 扇貝花樣死亡獐子島屹立不倒 地方政府六度補助1.8億
    來源:時代周報原標題:扇貝花樣死亡獐子島屹立不倒追問:魔幻戲碼「關鍵先生」六度補助1.8億 時代周報記者 黃嘉祥 發自深圳鑑於獐子島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幾乎在獐子島扇貝每一次出事後,地方政府的身影均有閃現。補助,是地方政府給予獐子島最直接,也是力度最大的扶持。
  • 三文魚概念股集體低開後,扇貝頻頻跑路的獐子島漲停了
    三文魚概念股集體低開後,扇貝頻頻跑路的獐子島漲停了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 2020-06-15 13:33 來源:澎湃新聞
  • 2014年以來的「扇貝去哪兒了」終於真相大白,獐子島財務造假去年被...
    在黑榜評選過程中,獐子島自投票開始後一直穩居榜首,其上榜理由為「造假多年被實錘」。 2014年以來的「扇貝去哪兒了」終於真相大白,獐子島財務造假去年被坐實。2020年6月23日,獐子島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市場禁入決定書》。
  • 獐子島扇貝又失蹤了,這次巨虧7億!這臉皮要多厚,才敢故技重施!
    1月30日晚間,獐子島發布公告,公司發現部分海域的底播蝦夷扇貝存貨異常,這預計可能導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虧損。公司股票將於1月31日起停牌。總之,時隔2年,獐子島這一次的扇貝又不明原因失蹤了,而這又將給公司帶來巨大損失!那麼,虧損多少呢?公司預計2017年淨利潤虧損5.3億元-7.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7959.34萬元。
  • 扇貝又「跑」了???
    沒想到「扇貝跑了」可以拍成連續劇,如果基金君沒記錯的話,這是2014年以來,該公司第四次跑了扇貝,不對,這一次獐子島直接說是扇貝死了。獐子島的扇貝突然死了11日晚間,上市公司獐子島發公告稱,根據公司11月8日-9 日已抽測點位的畝產數據匯總,已抽測區 域 2017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不足 2 公斤;2018 年存量底播蝦夷扇貝平均畝產約3.5公斤,畝產水平大幅低於前10 月平均畝產 25.61 公斤,公司初步判斷已構成重大底播蝦夷扇貝存貨減值風險
  • 獐子島「島主」吳厚剛的起伏人生 被指管理混亂任人唯親
    數據表明,2012年第一季度蝦夷扇貝產量大幅下滑至80千克/畝左右。此前數年蝦夷扇貝畝產量均超過100千克。對於減產,獐子島股份解釋稱,2012年收穫的2009年新海域因海水深度的差異,致使蝦夷扇貝規格在春季階段性小於預期,公司相應減少小規格扇貝捕撈量,需要指出的是,水深僅導致蝦夷扇貝生長速度滯後4~5個月,並未影響存活率。
  • 吳厚剛的獐子島往事:從月薪1元到套現4億,從怒懟證監會到帶頭辭職
    時代周報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致函獐子島,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弄潮 獐子島位於大連市東65海裡,面積不足15平方公裡,是世界公認的適宜海珍品生存的海域,有「黃海明珠」之美譽。 靠海吃海,漁業自古是獐子島的支柱產業。
  • 什麼鬼,扇貝又回來了,還帶著老婆孩子?華夏基金大佬2.5億「押注...
    同時,幾個重點的「大塊頭」板塊——銀行、保險、券商、煤炭、鋼鐵和軍工——每當大盤到了「危急關頭」時,卻迎來大資金的反覆拉升。所以你可以看到,儘管個股稀裡譁啦,但是滬指就是搖搖晃晃地站在了3400點這個重要關口之上。「光明正大,絕不偷襲」,這一招不服不行啊!
  • 武漢「網紅窗簾」連續劇,​真·大結局來了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前段時間火遍全網的「武漢窗簾連續劇」真·大結局來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必要放到展覽裡去窗簾的主人告訴記者剛開始博物館聯繫他時心裡還挺捨不得不過,這條窗簾見證了全國人民對武漢的關心現在是它最好的結局「窗簾連續劇
  • 接盤獐子島資產未果,拿了美團投資,亞洲漁港衝擊IPO
    2019年下半年,曾有市場傳言,深陷財務造假泥淖多年的獐子島將迎來白衣騎士亞洲漁港,但最終亞洲漁港接盤獐子島資產未果。近日,亞洲漁港奮力衝擊IPO享受資本盛宴。亞洲漁港是生鮮餐飲食材供應商,主營業務為標準化生鮮餐飲食材的研發、銷售及配送服務。公司產品主要為速凍海水深加工產品以及初加工產品,包括蝦類、貝類、魚類、魷魚類等,同時也有面點類、牛羊肉類等速凍深加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