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 ENJOY 美食公眾號
某日跟朋友路經倫敦最繁華的 soho 商圈,發現一家店門口的隊伍都排到了街角。抬頭一看,還是中文的商鋪—「刈包」,便帶著揚我國威的心情激動大叫——
「 liu 包!」
「這字兒應該不讀 liu 吧?」
「wen 包!dao 包!X 包!?」
「."
回去一查,原來這是一種臺灣小吃,普通話發音是 Gùabāo,也寫作「掛包」或「割包(沒有後綴)」。聽名字還以為是個很嗲的臺妹,從外面看了看樣子才發現是個挺彪的鐵T,長得像個張開的虎嘴,裡面一般包五花肉,所以也被叫做"豬咬虎"。
這一搜不僅認識了這個神似肉夾饃與包子雜交體的物種,還發現這家「 BAO 包」原來是倫敦近來最炙手可熱的網紅店。(國內許多公眾號一臉高冷地推薦,一看都是自己沒來吃過的。)
這家由小吃攤起家的餐廳不僅每天隊伍排過街角,而且已經被評選年度最佳英國街頭食物和英國新興美食。
本著對這個能做出像「仰望星空」這樣的黑暗料理的國家的不信任,我決定帶著一顆中國胃來探探這家店。
下午6點不到,天色還大亮,店門口的隊伍已經排到了對街的拐角。而且因為店面小位置少的緣故,隊伍行進的速度很慢很慢。單身的你,如果也想感受一下什麼叫作「天長地久」,不妨去排一下這家店的隊。
隊伍中基本都是外國人,亞洲面孔並不多見,而且這些外國人貌似都還挺淡然的,看起來一點都不著急,好像他們不是來吃飯的,而是來參加一場關於中華美食的朝聖。
當服務員終於把菜單拿到我手上的時候,我已經排了快一個小時了,其實也不是很久,不過是3600秒而已。但菜單到手並不意味已經進店了,這跟在國內等位一樣,為了節約時間,他們會讓你蹲在路邊先把單點了。
菜單很小,可選擇的更少,而且價格也不便宜。就是這樣的,有些餐廳明明說要給你家一般溫情的感覺,卻他媽的還要收錢。重點是,收得還不少。
一進店門,就感覺到非常擁擠,為了節省空間,點餐檯收銀臺調酒吧檯都在一個類似於吃迴轉壽司的臺子上,周圍有用的空間全部擠滿顧客(這一點還挺亞洲的)。店裡的服務員基本也都是外國人,當時我就很想問天問地問宿命,我為什麼要來這麼一個地方跟一群外國人吃外國人做的中國包子?
但是來都來了,不吃根本對不起等位浪費的生命。所以還是平復了一下心情鬥膽點了兩個刈包,三份小吃和一杯茶。
當第一個刈包上來的時候我真的驚呆了,不是因為它形狀怪異或是顏色詭譎(綠色),而是因為實在是太迷你了!這種感覺好比是你跟老闆點了兩個饅頭,結果他給你上了兩個旺仔小饅頭。
底下的盤子差不多是我們平時用的咖啡碟,感受一下這個孜然羊肩刈包有多大吧。為了拍出它的內餡兒,手機攝像頭近得幾乎都快跟包子接吻了。
上面兩片是橄欖,至於綠色那坨,服務員說是香菜醬。包子的外皮還不錯,雖然冷了但還算暄軟,吃得出來和麵皮時加了牛奶,有股淡淡的奶香。但是內餡兒就比較一般了,羊肉的羶味並沒有通過跟香菜醬的搭配而得到消解,反而兩者 mix 後有了一種更奇怪的味道。而且羊肉太過肥膩,明顯可以看到,肥油已經完全滲透了包子的下半邊。感覺看一眼就會重十斤,所以包子的下半邊我並沒有吃。
經典滷肉包,比羊肩包好吃一點。滷汁熬煮入味兒,配上花生粉和香菜碎,幾乎可以媲美大學校門口的肉夾饃了。但依舊太膩,並且很小,嘴巴大的女孩子一口就沒了,很尷尬。
豬血糕來了!第一口驚豔,渾然沒有血腥味,經過炸制的外皮還有些許酥脆,配上流心鹹蛋黃,鹹香無比。第二口開始覺得略膩了,肥肉過於大塊使得嚼起來滿嘴流油。至於第三口,沒有第三口了,畢竟又是過家家迷你版本。
吃完這三樣,只有一個感覺,我又不是拖拉機,為什麼要喝這麼多油?
雞肉飯,看起來終於有一個料足豐盛的了!然而這個碗的實體大概就我手掌這麼大,讓人不禁開始懷疑這個蛋黃可能是來自鵪鶉蛋。這是一份味道很正常的拌飯,非要給它找一個形容詞的話,大概是「可愛」。
杏鮑菇,賣相平平,口感平平,跟居酒屋裡的小菜沒差,當然分量也差不多。
foam tea,今次最佳。下面是茶,一口飲下,滿嘴清香,還有絲絲的甜味縈繞舌根。上面是奶泡,輕得好像自己是在吞雲朵。喝完感覺會成仙,非常解膩,非常爽口。要不是太貴了,還能再喝10杯。(好了好了我承認就是路邊10塊8塊一杯的巖鹽奶泡綠)
吃完這一頓,總共花了29鎊,基本可以在倫敦吃一頓還不錯的晚餐了,至於在國內,簡直可以吃一個月肉夾饃了。總結一下就是:花了比較多的錢,吃了比較少的食物,長了比較多的肉。
問我跟在國內吃包子有啥區別?
這麼講吧,在中國菜市場,白胖胖的包子擠在熱騰騰的蒸籠裡,「五毛一個,快來吃我啊!」
但在倫敦街頭,二代混血移民包卻要側臥在精緻的盤子裡,「五鎊一個,排隊拿號,愛吃不吃!」
至於值不值得,就看你自己的選擇了。
反正對我而言,是不樂意再來嘗試了,畢竟這些打著「本土食物復興」口號的他國中餐,不過是資本主義中產階級的另一種假模假式,食物本身的口感和所包含的溫情,是無從尋覓的。
從「BAO 包」走出來的時候天已經快黑了,門口的隊伍卻依舊很長。好想擁抱每一個人,對他們說,辛苦了兄弟,下次到中國來玩,我請你吃肉夾饃。
北京探店:
這間甜品店的招牌主打,居然是一個腦花兒...
北京最好的燒鳥,原來開在一間酒吧裡?
這間開在家居設計店裡的餐廳,比 IKEA 美大概100倍!
一家包子鋪,洋氣成這樣給誰看?
這間北京最美火鍋店,巴適到哭!
上海探店:
我被囚禁在上海外灘美術館的1小時,吃了一頓不錯的飯
說實話,這種天氣能讓我出門去吃的只有…
這間酒吧一開業,把全城的仙女都引來了
魔都最仙兒的一盆小龍蝦到底有多仙兒?
吃火鍋不點午餐肉還能繼續做朋友嗎?
前菜、主菜、小點、加餐,我全部都吃了甜點!
廣州探店:
這家香港地標美食已進軍大陸
我花了1000塊,去這間餐廳吃海鮮炒飯
一塊充滿肉慾少女心的牛排,應該幾成熟?
你有沒有這麼一家不願意告訴別人的私藏小店?
(關注我們,回復「旬之藏」查看)
更多城市,敬請期待!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ENJ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