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進竹材人造板可持續發展?

2020-12-24 騰訊網

竹材人造板是以竹材或竹材廢料為主要原料,經過物理化學處理和機械切削,加工成各種不同幾何形狀的結構單元,施膠後組成不同結構形式的板坯膠合而成的一類人造板材。

它基本上消除了竹材的各向異性、材質不均和易乾裂的缺點;可以做到不生蟲、不黴變和不變形。

竹材人造板(bamboo-based panel)是2016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林學名詞。

竹材人造板發展現狀

我國竹材人造板的開發始於70年代,發展於80年代。80年代初期,由於森林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頻,森林資源的保護日益引起世界各國的重視。

竹子作為一種一次栽種永續利用的代木材料,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開發,竹材人造板有了長足的發展。今天,竹材人造板已在建築、包裝、車輛、室內裝飾、家具等領域廣泛地替代了木材和木材膠合板。

由於竹材本身是種材徑小、中空、壁薄的材料,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竹材的使用,而竹材人造板的研發,使竹材成為了一種大幅面、高強度的平面或型面材料,使我國竹材資源進入了工業化利用的時代。

與眾多的木質板材相比較,竹材人造板材在物理性能方面佔據著獨特的優勢,有很多特點是別的木質人造板材所沒有的,這些優良的特性成為了消費者青睞的最大特點之一。

例如,高強度的抗壓性讓很多消費者願意購買和使用這種板材,特別是在裝修方面,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對竹材人造板材情有獨鍾;彈性大也是竹材人造板材受歡迎的特點的之一,超強的耐重性在整個裝修界頗受歡迎。而由於竹材人造板特別適合應用到裝修新居上面,成為裝修市場的新進力量。

目前,我國竹材人造板以豐富的竹資源為基礎,借鑑木材人造板生產工藝技術,從無到有,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竹材人造板工業體系。

全國各種竹材人造板加工企業達千餘家,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福建等竹資源豐富的省,竹材人造板產品達數十種,主要產品有竹編膠合板、竹材膠合板、竹材層壓板、竹蓆竹簾膠合板、竹材纖維板和竹材刨花板等。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國竹材人造板產量為250.50萬噸,其中,四川、湖南、福建、安徽的竹材人造板產量均超過了35萬噸,四川省更是佔到全國總產量的23.47%。

竹材人造板的可持續發展

當下,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竹材人造板生產國,竹材人造板的開發使竹材的大規模利用成為了可能。而竹材也可和木材一起製成各種竹木複合人造板,廣泛應用於汽車、火車、輪船、建築業、貨櫃、包裝等多個行業和工業領域。

同時,由於竹材本身的生長周期短、循環快,在國際提倡發展非木質材料的潮流中,大力發展竹材人造板是大勢所趨。並隨著竹材人造板加工工藝及加工機械的不斷改進,竹材利用率的提高,竹材人造板的應用範圍和需求也將會不斷擴大。

竹材人造板的發展很快,產品成本低,用途廣,但由於開發較晚,正處於起步階段,也存在著不少問題:結構單一,技術含量低;企業管理水平差,合格率低等問題。

那麼要如何促進竹材人造板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呢?

事實上,竹材人造板在國內的發展尚屬起步階段,根據我國竹材人造板工業的現狀和發展需要,業內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企業規模適度擴大並由單一產品生產轉向多品種生產;原料由單一竹材向以竹材為主的多種原料轉變;板材構成單元向多元化轉變;板材由高密度型向中密度型轉變;加工方法由傳統的弦向剖蔑,弦向膠合改變為徑向剖蔑,徑向膠合等五項變革發展的思路,以期促使我國竹材人造板工業步入成熟發展階段。

另外,國內多數企業缺乏技術開發的能力,技術人才匱乏;特別是我國行業管理不暢,低水平重複的項目過多,迫切需要「切除腫瘤,注入活力」。因此,企業及行業在發展竹材人造板時,應依託各地竹資源發展狀況,以及現有竹加工產業基礎,突出區域特色,加快用現代信息和製造業技術改造人造板,需要研製出適合生產竹材膠合板的高精度設備,改良製造工藝,以擴大產品市場,才能使竹材人造板順利、可持續發展。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湖南以竹材膠合板為發展方向,通過現有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結構調整,著重開發有市場前景的竹膠合板及其深加工,淘汰資源綜合利用率低、環境汙染嚴重的小型竹膠合板企業;福建重點發展混凝土模板用竹木複合膠合板、竹木複合貨櫃底板、竹質家具、竹地板以及汽車、火車用竹膠合板等各類產品;四川通過加大竹產業結構調整,適度發展竹材人造板業的生產;江西通過打造人造板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竹材人造板業。

因而,也有觀點提出,浙江、廣西、安徽和雲南也要適度發展竹材人造板,使竹材人造板發展速度與竹資源的原材料供應相適應,特別要著重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竹材集成材、重組竹材等產品。

相關焦點

  • 如何使竹材更好地向精深加工方向發展?
    竹材加工業現狀中國現有的竹產品大致有竹材、竹筍和竹加工產品三大類, 竹加工產品又根據加工方法和用途的不同,大致可分傳統竹製品、竹材人造板、竹筍加工品、竹漿造紙、竹纖維製品、竹炭和竹醋液、竹葉提取物等7大系列,共2000 多個品種。
  • 信力達木業:人造板行業的領跑者
    作為現代生產性服務企業,信力達木業有限公司創新服務理念,增強服務能力,提高服務效率,不斷為客戶創造價值;在生產服務過程中,公司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能耗,努力實現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運用綠色產品和服務,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作為社會居民,公司關心社會發展,支持公益活動,履行居民義務,積極創建和諧社會。
  • 安徽省竹產業發展規劃
    第一產業方面,已逐漸從傳統、單一的竹材生產經濟模式提升為以生產無公害竹筍和優質竹材定向培育為主的、持續高效的現代生態經營模式;在第二產業方面,逐步摒棄原竹利用,大力發展竹材精深加工,加大對竹產品中新精產品的開發和加工工藝的提高,拓寬產業領域,延伸產業鏈條,從單純的物理應用拓展到物理化學並舉,產業附加值大大提高;第三產業方面,全省豐富的竹質資源,為發展生態旅遊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礎,通過完善和開發竹林旅遊資源與景點
  • 未來已來:科學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發展新的科學和技術研究,同時因地制宜改造現有的知識和技術,這樣才能簡化工作難度,最大化發揮目標之間的協同作用,以及提前應對2030年以後新出現的挑戰。二、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科技是改革的巨大動力,同時也能被可持續發展理念所引導,其作用的好與壞取決於被引導的方式。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他強調,要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地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 後疫情時代AI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 專家有話說
    此次論壇以「後疫情時代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與治理」為主題,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頂級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聚焦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分享國際智慧,共同探討人工智慧的研究議題與可持續發展之道。
  • 華為雲攜手玖富共話智能風控,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華為雲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雲攜手玖富共話智能風控,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 何良年|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
    編者按: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二氧化碳化學(I) 將CO2定向轉化為有價值的化學品、能源與材料, 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環境問題, 並減緩人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將豐富、價廉、可再生的CO2「變廢為寶、高值化利用」, 以部分替代化石原料, 滿足可持續發展需求。當今世界正處於能源供給從過度依賴化石能源向基於太陽燃料轉型的過渡時期, 利用太陽能以及可再生電能將CO2還原為生產碳氫燃料, 已經成為本領域有巨大應用潛力及挑戰的熱點課題。
  • 項目式學習: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利器
    ■保教視點·可持續發展在幼教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得可持續發展教育再次成為全球的焦點。綜合已有研究,可持續發展教育指的是以可持續發展價值觀為核心,以跨學科、多領域、全方位的形式,幫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價值觀以及生活方式,進而促進環境、經濟、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核心是「四個維度,五根支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均衡考慮環境、經濟、社會、文化四個方面以提高未來生活質量的思維框架。
  • 改進評價方式,促進學生持續發展
    要讓馬兒持續跑下去,就需要一個勁地搖鞭催促。要讓學生的學習改變「三分鐘熱度」,能夠一直積極、認真和主動學習,保持持久性的學習熱情和動力,就需要有持續性地評價手段。這樣讓學生不但學會如何評價他人,還讓學生為自己找到了榜樣。
  • 全球「汙染大戶」如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可持續美妝」不是噱頭
    歐萊雅集團近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了多項承諾,包括到2050年實現零排放;還設立了1億歐元的影響力基金,其中5000萬歐元用於重建生態系統,捐贈給海洋、森林保護項目;另外5000萬歐元用於促進循環經濟,支持回收利用、循環經濟相關企業的發展。
  • 保險資管協會張倩:以開放穩健、持續創新理念促進保險資管業發展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保險資管協會張倩:以開放穩健、持續創新理念促進保險資產管理業協同發展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上海證券報主辦的2020上證財富管理峰會11月26日在黃浦江畔舉行。當前,大資管行業正進入改革轉型、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 產業援疆的範例——茂隆棉花杆零甲醛人造板
    錢學森在提出「多採光,少用水,新技術,高效益」的沙產業理論以來,擁有充沛陽光和大片土地的新疆有望成為未來農業「知識密集型農業」的樣板,除了在沙漠邊緣通過「變不毛之地為沃土」建設「新綠洲」外,現有土地的保護性利用也迫在眉睫,棉花採收後,留下的秸稈如何處置就成了政府和人民多年來最頭疼的事情,按說我國的秸稈利用技術還是很成熟的,比如飼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都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 極星汽車以可持續發展理念重新定義「豪華」
    近日,新華汽車採訪了極星汽車可持續發展官弗雷德裡卡·克拉倫(Fredrika Klarén),她表示,極星汽車正在主動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環保理念,並積極引導上下遊產業鏈和終端用戶為環境保護做出應有的努力。弗雷德裡卡·克拉倫表示,在所在的市場級別,極星正在重新定義「豪華」。對極星而言,「豪華」很大程度上意味著使用更可持續、更創新但又有奢華感的材料。
  • 百年舍費爾家族的可持續發展智慧
    更難能可貴的是,家族多年來利用自身的行動、影響力和話語權,提高行業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重視和促進正向的改變。2013年,在家族第四代成員卡爾-弗雷德裡克·舍費爾(Karl-Friedrich Scheufele)和卡羅琳·舍費爾(Caroline Scheufele)的大力推動下,蕭邦展開了「可持續發展的奢侈品之路」,這是一個出於家族謙卑自持和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也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行動計劃,呼籲大家對自然環境、對平等、對基本人權的關注。
  • 2020年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青年創新論壇在深舉行,以創新科技推動可...
    以「創新驅動、科技賦能,推動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來自全球七十多個國家的三萬多名青年,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共赴創新盛會,展望國際青年科技創新美好未來,倡導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可持續發展。當下,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主辦方在保證安全辦會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節儉辦會、務求實效的八項規定,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進一步激發全民創新創業活力,引導更廣泛的社會資源關注國內外可持續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方向,吸引海內外優秀創業團隊及企業到深圳創業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尋求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契合點。
  • 寶潔發布白皮書:環境可持續發展
    12月17日,寶潔中國正式對外發布了《2020年度寶潔企業公民責任報告中文版暨中國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對年內公司在社區影響、平等與包容、環境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行動進行了介紹。同時,「始於愛,向前行」活動的年度第二部短片《Emotions(情感)》也於17日同步上線。
  • [公司]豐林集團半年報:人造板業務毛利率大幅提升
    原標題:[公司]豐林集團半年報:人造板業務毛利率大幅提升   豐林集團
  • 芬歐匯川榮獲多項全球可持續發展認可
    上海2020年12月21日 /美通社/ -- 近日,芬歐匯川UPM集團(以下簡稱「UPM」)再度成功入選道瓊可持續發展指數(DJSI)世界指數和歐洲指數(2020-2021年)森林和造紙行業領袖,連續九年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