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字可加關注
傳播正能量 溫暖美麗人生
原創/趙 雷 填詞/孫 姝
演唱/逸 凡 童聲/芮千一 錄製/朱從雷
攝影/曹 宏 楊玉宇 餘寧臺 陳涵清 龔留俊
金壽彭 熊愛芳 李培新 黃憲成 葉 榮
昨晚在鼓樓街散步,走到三井巷頭,三井頭的井欄裡已沒有了白天的喧鬧。井口在燈光的映照下,發出微弱的光芒。我拿出手機,留下了一張三井頭的夜照。
三井頭位於泰興市鼓樓西街的一巷口,它是一口古老的井,其井身只有一柱,只是圓周要比一般的井大好幾倍,上面鼎立著三個井口,可同時供三人用吊桶取水,故稱三井頭。
三井口的井很古老,斑駁陸離的井臺和井沿上留下的道道繩印見證了它的歷史。沒有人知道三井口的井始建於何年,舊縣誌上說有位僧人曾在明崇禎三年用化緣來的錢大規模修浚了它。以此推算,這位早過了耄耋又耄耋之齡的三井老人最起碼已經有四百多歲了,歷經四百年的風雨,四百年的滄桑,井口裡的水依然甘甜澄碧,這真是個奇蹟。對著三井頭的巷子叫「三井巷」。
一井三口,一井三月是三井口獨特的景致,有一首古詩裡有「一月照千井,井井有明月」的句子寫的就是這裡的風景。淨空皓月的夜晚,從井口往裡看,倒映在井底的三個井口裡都清晰地映掛著一輪明月,這景叫「一水三月」,它是老泰興著名的十景之一。
井裡的水,是四百年前的水,幽幽靜水深流了四百年,依然清冽淡雅。井口裡的月,是四百年前的月,靜靜地映照在青苔滿壁的井裡,依然皎潔莊穆。遠看,似一幅描筆精工的水墨畫,美得能讓所有佇足井邊的人流連。
三井口曾流傳過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和傳說,常常被三井巷裡的老人們說起的是清朝駙馬季三嗒子的事。
季三嗒子是出身於泰興的才子,前清狀元。身為泰興人,他為泰興的父老鄉親做過很多有益的事。當年他得罪權貴被貶泰興後,據說就住在三井老巷裡。
在他被貶的那些日子裡,他每天都會帶著夫人在三井口梳妝打扮。三井口三座井臺裡最矮的那墩,盛傳就是季三嗒子的公主夫人常坐的地方。不苟言笑的格格,每每到此,臉上都會泛起紅暈,笑靨如花。
如今,歲月的洗禮早已抹去了昔日高貴公主遺留的痕跡,卻抹不去三井口的老人們對季三嗒子的懷念。
時代前進的腳步總會抹去一些歲月的留痕,如今的三井口早已經被新城市建設的規劃改變了模樣,昔日的老巷,老房,已不見了蹤影,但三井依然在,大理石的圍欄將三井口的三井攔在了這所現代都市最繁華地段的路中央,鏤花的石碑上清晰的鐫刻上了「泰興市文物保護單位 古三井 」的字樣。
可三井巷的老住戶卻不把那兒的井當古文物,他們時不時的還會帶上水桶去井邊淘米,汰衣,洗菜,忙完後,會順帶打一壺水拎回去泡茶,他們說那井裡的水泡出的茶比純淨水泡出的茶喝著甜,香。
【延伸閱讀】
1、麗江三眼井
麗江古城之所以會受到大家的追捧,自然擁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三眼井可以說是古城的一大特色,顯示了納西族人非凡的智慧,正因為它的實用性,至今在古城裡一直被沿用。
麗江三眼井是一種獨特的用水方式,是麗江古城納西先民雖然生活在水資源十分豐富的麗江,但依然對自然懷著一種合理使用,物盡其用的的人與自然三位一體的原生理念。三眼井不僅富有地方民族特色,且具有科學、衛生、合理、方便的特點。所謂「三眼井」是利用地下噴湧出的泉水源,依照地勢高差修建成三級水井。並對3個水井的功能與用途進行嚴格區分,並約定俗成,形成古風民俗。
第一口井為泉水源頭,清冽潔淨,為飲用之水;水從第一口井溢出後流入第二口井,第二口水質潔淨,為洗菜、洗涮炊具之用;水從第二口溢出後流入第三口,第三口井為漂洗衣物專用,最後水從第三口排入排水溝中。這樣,三口水井相串,各司其職。
在麗江古城凡有三眼井的地方,周圍都有小型廣場,栽有古樹名木,除了挑水、洗菜、洗衣服的人外,早晚時分,還有許多老人小孩喜歡到此憩息、玩耍,構成麗江古城特有的一幅現代「市井生活圖」,是麗江古城的一大特色。
當我們正在觀看這三眼井的特殊之處時,窄窄的巷裡,走出一位安祥的納西老阿婆。她微躬著背,鬚髮皆白,臉上百皺叢生,寫滿了操勞。布滿老繭的雙手,提著一黑黑的木桶。在遊人如織中,她沉靜如玉,走向第一口井。彎腰、摔桶、沽水,慢穩而從容。踏步上梯,步履蹣跚中,桶裡的水,在夕陽中閃閃泛著金光。而她,從容而鎮定,行走在太陽的餘輝中,宛如一座雕塑。看著她緩緩地從身邊走過,目送她漸行漸遠。低眸處,可以想見她從前美麗而遙遠的青春年華,而今,已凝成麗江納西族女一頁泛黃的歷史。
眼前的這一幕幕場景,仿佛演繹著東巴文化的變遷歷史,對於我這個喜歡研究中國古代史的人來說,似乎給我上了一節歷史課,多麼的生動形象。可能這也正是麗江古城的魅力所在。
2、百色三隻井
據說:這三口井在40年代的時候土匪為了掩藏槍枝彈藥,還有很多的黃金,所以封了其中的一口井。
還有的說:有沒有槍枝彈藥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這井深不見底(因為有抽水機抽了很久都不見底)。下面定有玄機,可能會通向地宮(陵墓)。
更荒唐的說:這井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這井水原本很清澈,不知為何其中一口井冒出了血紅血紅的水。人們怕了將其封井。
【聲明】部分文章內容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與老樂聯繫。
回顧往期文章請點擊以下連結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兒時遊戲(一)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兒時遊戲(二)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兒時遊戲(三)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兒時遊戲(四)
那些離我們遠去的兒時遊戲(智慧泰興)
【老樂在線歡迎投稿】郵箱:
1940189033@QQ.COM
訂閱更多精彩內容
可在微信中搜索並關注「老樂在線」
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後
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