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大型紀錄片,這位靖江人出鏡…

2020-11-19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

  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於10月12日起

  在CCTV4晚8點檔黃金時段

  連續播出

  11月2日晚上

  播出

  《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以打促談》

  靖江籍將軍方祖岐在25分22秒出鏡

  "這可能是美國人

  沒有以勝利者的姿態

  面對世界的第一次!」

  方將軍這句話擲地有聲。

  1950年6月,朝鮮半島戰火突燃,10月燒到了鴨綠江邊。正在江蘇興化中學讀高中的16歲靖江少年方祖岐,在席捲全國「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聲浪中,與許多同學一道報名參軍。

  1951年7月,方祖岐隨部隊乘火車到達東北。上過一年高中的方祖岐由於文化水平較高,被編入東北軍區司令部機要訓練大隊,接受10個月訓練後,1952年6月25日隨坦克3師由丹東赴朝。

  「連首都平壤都找不到一棟好房子,難民一群一群,衣衫襤褸、面黃肌瘦。」方祖岐說,看到這樣的場景,根本不需要動員,敵人的罪行和人民的期望就是最好的參戰動員!

  在朝鮮新幕蒼陽洞,方祖岐擔負志願軍裝甲兵指揮所對志願軍司令部的密碼通信任務。這個位置要接收大量信息,特別是志願軍司令部每日下發給指揮員的「戰況簡報」,讓他雖不參加指揮決策,卻知道決策結果;雖不直接衝鋒陷陣,卻了解作戰過程。

青年時的方祖岐

  1952年10月,一個叫「上甘嶺」的地名,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方祖岐經手的電報裡。10月12日,反擊391高地的戰鬥中,戰士邱少雲在潛伏中經受烈火焚身仍紋絲不動,直至犧牲;10月14日,堅守597.9高地2號陣地的排長孫佔元,拉響最後一顆手雷與敵同歸於盡;10月20日,反擊597.9高地零號陣地中,通信員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為部隊前進打開通路……不到10天裡,方祖岐翻譯的戰報中,接連出現多位後來光耀國史、軍史的偉大姓名。

  1953年7月27日晚,方祖岐作為譯電員收到了由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籤發的停戰命令,也成了裝甲兵部隊第一個看到這道命令的人。「那天翻譯電報時,因為太激動,我的手一直在顫抖。為儘快把電報送到司令員和政委手裡,我急匆匆從譯電室山頭跑向辦報室山頭。晚上林子裡一片漆黑,腳下雜草叢生,我連摔了幾個跟頭才送到。」67年後回憶那晚的情景,方老記憶猶新。

方祖岐參加活動

  近年來,方祖岐對家鄉靖江的建設尤為關注。他多次回鄉舉辦書畫展覽,捐資支持家鄉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先後設立方祖岐慈善助學金、方祖岐將軍慈善基金、方祖岐將軍文藝獎等,激勵優秀學子、文藝工作者成長成才。2017年,方祖岐將496件(張、冊、套)珍貴照片、榮譽證書、詩詞手稿、書畫集等捐贈給了家鄉靖江,為家鄉人民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和輝煌成就提供了珍貴材料。

  來源:中央電視臺、靖江發布

相關焦點

  • CCTV大型紀錄片,這位靖江人出鏡…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記憶》欄目 攝製的20集大型紀錄片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為靖江點讚!靖江這位「名匠」當選「最美泰州人」!
    開國大典前的不眠夜 他反覆測試升旗裝置 那份工匠精神 閃耀著動人的光芒 在泰州 也有這樣一群人
  • 【聚焦】CCTV-9紀錄片《海昏侯》重磅連播!
    由北京發現紀實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三集紀錄片《海昏侯》於3月20日—3月21日在cctv-9紀錄頻道播出:第一集首播3
  • 紀錄片《秦商》25日CCTV-9震撼播出第一集《大義秦商》 今晚八點《陝幫崛起》敬請期待
    ► 作為近年來陝西推出的一部重要的大型歷史文化紀錄片、也是陝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項目,因其題材的重要性,得到了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廣播電視臺以及各地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國家向西挺近戰略和布局「一帶一路」的背景下,陝西成為新的起點,再現秦商風採顯得更有實際意義。
  • CCTV央視大型紀錄片《貨幣》全集:1→10
    《貨幣》是中央電視臺2012年製作的一部10集大型紀錄片,每集45分鐘,這部紀錄片由貨幣的起源開始,到貨幣的發展,貨幣的崛起,貨幣的災難和貨幣的未來
  • @靖江人,速看!晨陽裡入駐品牌全曝光
    海底撈、賢合莊、肯德基、美居酒店、耐克、阿迪、香櫞可頌、叉圖牛排、新一烤肉、京東數碼等數十家知名餐飲、零售品牌和相關配套服務品牌進駐商業街來看下具體有哪些品牌吧~商家介紹海底撈海底撈成立於1994年,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
  • CCTV-4 紀錄片
    國務院港澳辦、國家廣電總局已將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十年》作為「澳門回歸十周年」重點宣傳節目、重大理論文獻影視紀錄片立項。大型電視紀錄片《澳門十年》將於2009年12月11日至18日每晚20點,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間隆重首播,並在中文國際頻道同日22點重播,12月12日至19日,《澳門十年》將在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國際頻道播出,以大覆蓋、高頻率、多語種向全球強勢推出。
  •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央視大型紀錄片將來開封拍攝 2020-11-18 12: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天上午,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正式展映!如皋重磅出鏡!
    由中央電視臺、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的大型電視紀錄片《長江》正在展映。紀錄片《長江》是中央電視臺《話說長江》、《再說長江》之後的第三部關於長江題材的大型電視作品,以跨越6380公裡的地理距離,穿越數千年的的時間長度,解讀長江領跑中國的偉大秘密。
  • 緊急通知:今晚21:00,cctv《航拍中國》第三季飛臨山東,濰坊部分...
    緊急通知:今晚21:00,cctv《航拍中國》第三季飛臨山東,濰坊部分搶先看…… 2020-05-24 20: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靖江蟹黃湯包哪家強,四家靖江最火蟹黃湯包店
    作為一個有輕微社恐的人,我很煩跟這店那店的老闆產生那麼多私人友誼,所以就不要來那套了。我所寫的只代表我作為一個普通消費者在我個人到店時的所有感受。我能保證我寫的真實反映我到店的情況。店家把東西做好吃,把環境服務做好,把控好細節,別割韭菜別搞過分的噱頭。遠比跟我這散扯強。
  • 春節觀看指南 | 藝術紀錄片、綜藝、電影精選
    這次為大家推薦了藝術類的五部紀錄片,兩部藝術類綜藝,以及六部介紹不同藝術家的電影。紀錄片以著名畫作中的人物幽默詼諧的吐槽來側面講述每一幅畫的創作年代、創作特點、作者的生平故事以及繪畫的創作背景等。每幅畫的表演者都將原畫人物的性格表現的淋漓盡致,包括每段視頻最後的定格動作也讓人直呼「太像了」,可見是十分用心。
  • 萬江龍舟受央視關注,將出鏡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四季)
    10月17日,萬江街道組織民間龍舟愛好者參與傳統龍舟競技活動拍攝,兩條傳統龍舟在萬江河上精彩亮相,百餘名運動員劈波斬浪——原來,當天是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拍攝團隊在河岸上取景,擬製作七集大型人文紀錄片《傳承》(第四季)。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總設計師是靖江人
    記者了解到,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是靖江人宋徵宇。長徵八號火箭將新技術驗證七號、海絲一號、元光號、天啟星座零八星、智星一號A星等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
  • 大型紀錄片《邕江》海外播映受好評
    大型紀錄片《邕江》在南寧廣播電視臺、廣西衛視播出後廣受好評。如今,這部精品之作走出國門,在菲律賓等國家主流媒體黃金時段持續熱播,觀眾反響熱烈。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電視臺也將陸續播出。
  • 看完這幾部紀錄片,你對揚州美食的了解不止多一點!
    除了引爆收視奇觀的《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近年來,央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等衛視和各網絡平臺自製的美食紀錄片中,都缺不了揚州美食的身影。文旅君整理了一些,不妨最近抽空看完這些美食紀錄片,為疫情徹底散去後的揚州美食之旅,提前做好攻略~
  • 靖江市委書記趙葉走訪慰問全國勞動模範、靖江法院副院長陳燕萍
    靖江市委書記趙葉走訪慰問全國勞動模範、靖江法院副院長陳燕萍 2020-01-23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電視臺大型電視紀錄片《網際網路時代》_經濟頻道_央視網(cctv...
    《網際網路時代》是中央電視檯曆時近三年創作的十集大型紀錄片。8月25日到9月3日每晚21:10會在央視財經頻道與大家見面,節目播出的同時我們還邀請到了網際網路專家、知名主持人和網際網路界名人和觀眾網友邊聊邊看,大家可以通過「央視財經」的微博、微信和嘉賓進行交流,央視網也會進行同步直播。
  • 一大波穿透靈魂的聲音 直擊靖江人的心靈
    1988年生,父母都是靖江人,在靖江度過了童年時光。        「《夏夜晚風》這首歌於2014年創作,來回憶一年前去世的爺爺。爺爺曾在靖江季市鎮生活和工作很長一段時間,童年的很多時光也在那裡度過。季市公社的院子裡鋪滿了青石板,每到夏天傍晚總能消解一整天的暑氣。那裡的人們就會在晚風之中端著板凳出來乘涼,吃著西瓜,打著撲克,或是練著太極拳,一直呆到夜深才各自回家睡覺。
  • 今晚鎖定CCTV-10!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聚焦洪湖!
    最古之史 實為方志源遠流長的地方志是一座城市最豐富的文化財富今晚央視大型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將播出湖北卷 洪湖篇感受洪湖深厚的文化底蘊洪湖之畔,紅軍和百姓,萬眾一心,搶修堤防、重建家園的場景,讓當時作為國際救災機構成員的紐西蘭人路易·艾黎深受觸動。心潮澎湃的路易·艾黎,寫下了《同洪水搏鬥的人們》等文章,把 「艱苦奮鬥,百折不撓,勇往直前,戰勝每一個困難」的「一種為普通洪湖人民掌握的精神」譽為「洪湖精神」。革命勝利以後,更多的人認識到了洪湖精神的寶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