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愛情是什麼?是一見鍾情還是日久生情?有人會認為只要相互為對方付出就是愛情,也有人認為給了安全感就是愛情。相信問一百個人也會有一百種答案,這個過程中相信很多人都在幻想著美好的場景,或許也會有人在編造美麗的謊言。這是一道簡單的題,也是一道難解的題。
歷史發展到現在,只要在風月場所工作過的女人都會被人們瞧不起。他們穿著別樣的衣服,梳理著不同的頭髮,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輩子只要沾上了這個汙點就再也無法擺脫。但日本橫濱有這個一個特殊的女士,她一輩子都在做這個行業,不過她卻成為了卻是人們眼中值得稱讚和點讚的那一位,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這位74歲老人的名字叫瑪麗,原名為西岡雪子。原本一家人的生活還是比較安定,沒想到她出生在了一個生不逢時的年代,當時正值二戰的結束時期,一些士兵在日本國土上無惡不作。寧靜生活也被打破,父親上了戰場,再也沒有回來過。緊接著就是財產的問題,因為當時思想還比較封建,女性社會地位比較低下,所以家裡的財產當然也由自己的弟弟來繼承。
殊不知這個弟弟也是非常沒有人性,將自己的親姐姐趕出了家門。瑪麗開始在街頭到處淪落,無意間的一張招聘廣告給了她生活的希望。看到包吃包住的條件,瑪麗想都沒想直接進行了報名,卻忽略了這個工作地方的名字——特殊慰安設施協會。她們的工作只是為了滿足美國士兵的生理需求,只是日本戰敗的一個犧牲品。
她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被關在小黑屋裡面接待不同的人。後來因為一位美國士兵染上了疾病,這個活動也就此被終止。她們也丟失了所謂的工作,但為了生計,瑪麗到了日本另一個地方從事這個工作。每天燈紅酒綠,憑藉出賣自己的肉體獲得一點所謂的收入。年輕貌美、穿著特別的她成為了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她憑藉著自己的先天條件可以「選擇」這些消費者。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瑪麗和一位美國軍官相戀了。瑪麗被他帶到橫濱,一直生活在她身邊,瑪麗也以為自己遇到了愛情,幻想著就這樣幸福的生活下去。不過軍人有自己的使命和任務,在瑪麗三十三歲的時候,這位軍官到了回國的時間,二者都很不捨得。臨走前美國軍官留下了我一句話:「等我,我一定會回來。」
瑪麗憑藉著自己內心的那份執念,在等待著他的歸來。就這樣苦等了二十年,她也沒有任何收入,就這樣流落在街頭。直到1995年,瑪麗放棄了堅守,她覺得這名軍官應該不會回來了,便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隨後自己找了一所敬老院,早2005年離開了人世。後來她的故事被記錄成一部電影播出,感動了無數人。
在很多人眼裡,這可能就是一個笑話。而在瑪麗看來,即便自己最終沒有等到他,她也沒有任何遺憾,因為這是她自己所做的決定,同時也是對諾言的堅守。或許這才是最美的愛情吧……
參考文獻:
《卜算子·我住長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