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生:「紅色」山村領路人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萬安11月16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梅科紅)「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作為「十三五」國家貧困村——江西萬安縣澗田鄉曉東畲族村的黨支部書記,雷明生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來抓。他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以紮實有效的舉措強黨建、興產業、解民憂,帶領全體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小康之路。

萬安縣澗田鄉曉東畲族村黨支部書記雷明生上黨課

強化黨建引領 抓實脫貧攻堅

「群雁高飛頭雁領」。一個地方黨建強不強,黨組織書記是關鍵。同樣的道理,只有黨組織書記發揮「主心骨」作用,才能突出黨建引領,抓實脫貧攻堅工作,幫助群眾走上致富路,真正實現黨建扶貧「雙推進」。

曉東畲族村地處萬安縣澗田鄉東南部,位於萬安、興國、贛縣三縣交界的偏遠山區貧困村,村部距澗田圩鎮15公裡,距離縣城75公裡。1931年7月,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三次圍剿」,數萬紅軍到曉東村隱蔽休整,為向敵軍發起突襲做好前期準備,留下了一批紅色革命遺址,曉東村也因此被稱為「紅色山村」。作為在這個紅色山村土生土長的「泥土子」,今年53歲的雷明生,從擔任曉東村村會計開始,到現在村支書主任一肩挑,在村兩委工作已經有20多年了。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讓他更加懂得基層黨建在統攬鄉村各項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支部活動的同時,他注重從退伍軍人、返鄉創業青年和農村致富帶頭人中吸納品行端正的有為青年來充實黨員隊伍,對有志於擔任村幹部的年輕黨員優先培養為村後備幹部,以夯實黨建工作基礎,為村兩委儲備幹部人才。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雷明生結合曉東村實際情況,找準黨建和扶貧的結合點,以基層黨建「三化」建設助力脫貧攻堅「十大扶貧工程」有序推進,帶領廣大黨員衝鋒在前,為如期全面完成脫貧任務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雷明生帶領黨員為村民清洗蓄水池

自萬安縣啟動脫貧攻堅以來,為了加強支部黨員的黨性教育,提升黨員為民服務本領,結合農村飲水安全工作,保障村民能夠喝上乾淨、清澈的山泉水,每年的「七一」期間,雷明生都會組織支部黨員、駐村工作隊員上山為村民清洗集中供水蓄水池。清洗時,他總是第一個跳進蓄水池,認真清理池底淤泥和池壁雜物,在他的示範帶動下,大家都不怕髒、不怕累,高效快速地完成清洗工作。

近50歲的彭遠林是曉東村夜珠坪村小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他想發展產業,卻苦於缺資金、缺技術而一籌莫展。得知情況後,雷明生和第一書記來到他家中,送上產業扶貧優惠政策宣傳手冊,鼓勵他發展香豬養殖,並當場承諾由村委會免費贈送10頭香豬崽,還安排他到吉安香豬養殖場參加技能培訓。由於吃苦耐勞、養殖得當,彭遠林當年銷售香豬增收1萬多元,讓他順利地甩掉了「貧困帽」。如今,彭遠林的香豬存欄已有80多頭,每年收入有七八萬元,他也因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他的帶動下,曉東村貧困戶發展產業的熱情高漲,肉牛、家禽養殖、油茶、果樹種植蔚然成風,許多貧困戶通過發展產業脫貧致富。雷明生提名彭遠林通過村民選舉當上了村小組長,評選他為脫貧攻堅「奮進之星」,還力排眾議把他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

突破產業「瓶頸」 助民脫貧增收

曉東村是偏遠山區貧困村,全村有林地13350畝,耕地僅有343畝,是典型的「山多田少」。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再加上近年來打工潮的興起,村裡大多數年輕力壯的村民都出外務工,導致產業一直是制約貧困戶脫貧增收的「瓶頸」。如何突破產業「瓶頸」,增強產業發展的造血功能,促進貧困戶脫貧增收,是擺在雷明生面前的一道難題。他絞盡腦汁苦苦思索,與村兩委幹部、駐村工作隊實地調查和反覆調研,最終還是決定因地制宜發展油茶、毛竹和中藥材等傳統產業,依託本地「山場多」的特點,做好做活「靠山吃山」文章。

雷明生帶領村民發展生態油茶產業

要發展傳統產業,首先就是要調動貧困戶的積極性。2017年,在雷明生的主導下,成立了赤峰油茶專業合作社,把20戶貧困戶吸納為合作社社員,並把貧困戶的油茶山統一納入管理,打造了曉東村千畝生態油茶示範基地;與此同時,由村裡牽頭制定了鼓勵貧困戶發展生態油茶的獎勵措施,以砍雜80元每畝、鏟山100元每畝的標準連續三年進行獎補,同時嚴禁使用農藥殺草,以確保油茶生態、綠色的優良品質。為了做通貧困戶思想工作,雷明生帶頭上戶宣講產業獎補措施,把發展產業既有補貼、又能增收的「好處」向貧困戶講明白。功夫不負有心人。獎補措施一出臺,貧困戶發展油茶的積極性高漲,就連長年在外務工的村民都回到村裡或者請人修整油茶山,一時間滿山遍野的村民在鏟山除雜,勞動場面氣氛熱烈。據統計,當年村民修整油茶山2600多畝,補種油茶苗1萬多株,新造油茶120多畝,超過了預期的效果。至2019年底,曉東村千畝生態油茶基地的規模已擴展到3000畝,油茶產量明顯提升,幫助貧困戶戶均年增收4000多元。

雷明生還藉助萬安縣脫貧攻堅期間發展村集體產業的優惠政策的「東風」,爭取項目資金先後興建了175千瓦村級光伏發電站,打造了68畝村級中藥材枳殼基地,並將村集體產業與全村57戶貧困戶建立了收益分紅連結機制,這樣一來,既拓寬了村集體收入來源,每年的村集體收入由之前的5萬元增加到現在的20萬元以上,又通過收益分紅保障了貧困戶的收入,提升了貧困戶脫貧質量,有力地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效。

辦實事解民憂 攜手共奔小康

曉東村地處偏遠山區,因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村民「行路難」一直是曉東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雷明生多方奔走爭取項目,爭取項目資金600多萬元,順利實施了裡曉公路的拓寬改造,解決村民出行的煩心事、揪心事。為了解決村民油茶山補種新苗的難題,雷明生帶著村幹部趕赴新幹縣運回油茶苗,及時發到村民手中進行補種。

作為一名來自農村基層的市政協委員,在雷明生的心裡,民生是他全部的牽掛。他提出的「建議在山區行政村實現公交出行的提案」,得到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視。承辦單位市交通局多次到曉東村實地調研,現場勘測,克服困難實現了公交通行,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就學和群眾出行。他說,他將運用好擔任市政協委員這一政治優勢,密切關注群眾的所急所盼,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建議,利用政協委員身份更有力地推動工作。

雷明生作為鄉村醫生開展健康扶貧

雷明生坦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也不是一帆風順,有時會因為推進工作而「得罪」一些村民。為了及時化解誤會,消除村民的思想顧慮,他作為鄉村醫生,經常會在行醫時與村民進行交流溝通,做好政策的宣傳解釋工作,獲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許多村民也會因為他的坦誠而冰釋前嫌,從而消除誤會,支持工作。

曉東村開展「紅色名村」規劃建設

多年來,雷明生一直想利用當年村裡紅軍遺留下來的紅色遺址,打造具有畲族特色的紅色旅遊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發展鄉村紅色旅遊,帶動鄉村經濟發展。在曉東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的努力和爭取下,這一願望終於得到了實質性進展。2020年9月,投資300萬元的曉東村「紅色名村」建設項目正式啟動,一個鄉村紅色旅遊生態景點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如今的曉東村,村支部強起來了,國旗飄起來了,黨徽亮起來了,村民富起來了;集體經濟迸發活力,基礎設施完善提升,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文明新風撲面而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一個秀美、富裕、幸福、和諧的「紅色名村」即將噴薄欲出……

相關焦點

  • 【美麗鄉村歡迎您】圪臺村:紅色山村的美麗蝶變
    【美麗鄉村歡迎您】圪臺村:紅色山村的美麗蝶變 2019-07-09 08: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紅色山村成了「網紅村」——長汀縣南山鎮中復村「變身」記
    近年來,當地發揮紅色資源優勢,走紅色旅遊、電商銷售農產品的路子,紅色山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致富村」。 「在發展現代農業的同時,中復村發揮豐富的紅色資源優勢,創新農村基層工作方式,引導廣大青年返鄉創業電商,激活農業產業,打響紅色旅遊品牌,推進鄉村振興。」
  • 主旋律歌曲《人民的領路人》在「建國70周年"之際激情奉獻!
    歌曲《人民的領路人》,詞作家趙凌雲創作歌詞初稿後,與其多次合作的青年作曲家周燕君對歌詞進行修改提升,然後作曲並親自演唱,在「建國70周年"之際激情奉獻!「萬山磅礴必有主峰」。在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方面的偉大實踐中,人民的領路人充分展現了高瞻遠矚、運籌帷幄的領袖風範,充分彰顯了心繫國家、情系人民的風範魅力。人民的領路人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者,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領航者,無愧為全黨擁護、人民愛戴的領袖,無愧為國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領路人。領袖的風範和制度是決定一個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
  • 宋水仙:「馬尾繡」現代化的領路人
    宋水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水族馬尾繡國家級傳承人,40多年來,她不忘守護傳承馬尾繡製作技藝的初心,還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成為馬尾繡現代化領路人,今天,我們來聽一聽這位領路人背後的故事。
  • 山村飛出的「百靈鳥」韓甜甜 用天籟之聲徵服全國觀眾
    因為兩位老師的努力,山村裡的「百靈鳥」能夠飛得更高、更遠。他們濃濃師生情打動了很多觀眾,有人說這種情誼就像堅不可摧的橋梁,永遠承載著彼此的關心和愛護,「相信這道橋梁將伴隨韓甜甜一生的路程。」也有人感嘆韓甜甜被上天眷顧,「郝老師像媽媽一樣給予她無微不至的照顧,石老師則是她追夢路上的領路人,多麼奇妙的相遇,讓我們感受到了美好與希望。」
  • 與王樓中共平陰縣委舊址連片打造紅色教育基地——喚醒紅色基因
    安子山村確定了「知青繁鄉」的紅色旅遊主題以紅色前哨為主題的半邊井村有經商傳統的孔莊村重點挖掘鼎信文化胡坡村要打造紅色旅遊特色村孔莊村過去的垃圾場變成了小廣場中共平陰縣委舊址在鄉村振興中,如何把革命根據地的「紅色基因」喚醒,同時也利用好「紅色基因」為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賦能,激勵帶動更多的人到這裡來看一看、走一走,革命根據地所在的孔村鎮西部山區的幾個村開始了一段關於紅色記憶的尋根溯源。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根除貧困要培養好本土「領路人」
    在脫貧攻堅中,幹部和人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不過要接續鄉村振興發展,帶領群眾從脫貧到致富的階段轉變,就必須立足長遠,培養一支懂「三農」、會發展、愛人民本土化的「領路人」隊伍。  培養本土「領路人」則需做好「引流」和「充電」。一方面要引導青年、參與過脫貧攻堅的幹部、人才留住農村,尤其是「引流」農村青年大學生返鄉幹事創業。
  •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 山村老屋第四章鋼琴怎麼彈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在完成了第三章的降頭術之後我們獲得了兒童房的鑰匙,而進入兒童房後就來到了山村老屋的第四章。這一章流程相對較短,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本關的攻略吧。 山村老屋第四章攻略。
  • 三明的「紅色+」:從紅色故事到紅色擔當
    86年前,約1.12萬名紅軍從這裡出髮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76人;80多年來,紅色故事代代流傳,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喚起一代代人的紅色擔當。寧化為革命作出的重大貢獻和犧牲,是三明紅色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也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全市3.7萬人參加紅軍,1.12萬人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僅存76人。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在三明市區街頭,隨處可見「風展紅旗如畫」的大幅海報。
  • 棒槌山村裡的「奇花異朵」
    只不過,這山村裡開得漫山遍野的花朵卻不是桃花,而是一種介於「杏花」與「梅花」間的奇花,學名叫「遼梅杏」,簡稱「遼梅」,在黃河以北的地區,這「奇花異朵」可謂踏破鐵鞋亦難尋,誰能想到,豔麗而珍稀的遼梅竟在小小的棒槌山村落戶安家。
  • 喚醒沉睡的紅色資源 -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以侯傳宇為代表,紅色基因流淌在每一位輝山人的血液中。但是直到2015年,這座陵園以及輝山村還鮮為外人所知。」曹市鎮黨委書記王雷說。5年前,輝山村離不開一個「窮」字。村集體負債78萬元,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49戶570人,貧困發生率達到11.7%。5年後,輝山村村集體收入近百萬元,貧困發生率歸零。英雄的土地從來不缺脫貧的志氣,只缺一條路子。
  • 西董大馬峪:「紅色小延安」舊貌展新顏
    據記載,這個名為大馬峪的山村是在明朝洪武年間由從直隸逃難而來的馬姓村民所立。馬姓村民的先祖們不可能想到的是,他們立村所選的獨特地形,在幾百年後的20世紀、21世紀,因為時代巨變、際會更迭,使小山村演繹出了既波折起伏又轟轟烈烈的故事,讓小山村有了不一樣的歷史,也有了不一樣的未來。
  • 一個山村的蛻變
    一個山村的蛻變 2020-12-21 1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有一種幸運叫做:我在德邦快遞遇見你 致敬辛勤的德邦領路人
    (原標題:有一種幸運叫做:我在德邦快遞遇見你 致敬辛勤的德邦領路人)
  • 誰是你的畫皮領路人
    今天,就讓我們來康康這些神級大觸,其中,有沒有你的畫皮領路人呢?
  • 中國本土「燈塔工廠」已有8家,領路人為什麼是海爾?
    作為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入選首批世界「燈塔工廠」的本土企業,海爾是全球唯一一個同時擁有兩座「燈塔工廠」的企業,被外界評價為中國燈塔工廠的「領路人」。 領路人為什麼是海爾?究其原因,最強力的助推器,源自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卡奧斯COSMOPlat。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浪潮中,工業網際網路註定會在智能製造轉型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
  • 潮州市饒平縣上浮山村入選全國文明村
    饒平縣上浮山村曾多次摘得「國字號」稱號,今又入選全國文明村 能文善商 村美民富 在饒平縣錢東鎮東北部、距鎮政府2公裡的地方,坐落著一個美麗的村莊——上浮山村,這裡村容整潔、村風文明、村民富裕。
  • 登上雲上小山村,霧中的古樹、老缸咋都有了靈性,有紅有綠迷煞人
    這個半截石缸也高高坐在牆頭上,過去不受人待見,如今成了山村小院子藝術裝飾門臉。這堵半截牆留住了歷史的記憶。裡邊毛,外邊光,老窗戶睜大眼睛望四方。霧中相看,牆體斑駁有靈性。這些老甕肚子大,裡邊裝滿天機。它的嘴巴小,一個大碗就能扣住嘴,仙界的事兒,可不能往外說。這個農家樂主房有點「洋」,門樓真是土,雲霧遮芳華,返璞歸真見鄉愁。
  • 紹興深山裡的偏遠山村,30年前有名的光棍村,如今江南民族第一村
    在紹興新昌的大山深岙裡,就藏秘著一座民族風情古村,它就是被外界譽為「江南民族第一村」的外婆坑村,來到這個偏遠的山村,可以領略到紹興不同於水鄉的另類風土人情。這個外婆坑村,真的是太偏僻了,說它是新昌縣最為偏遠的小山村一點也不為過,距離新昌縣城40多公裡,地處新昌與東陽、嵊州、磐安四地交界之處,在以往,新昌當地人往往會用窮鄉僻壤來形容這個古村,偏僻的山村曾經也迎來了紅軍的駐足停留,讓這座山村披上了神秘的紅色面紗。也許你會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來這麼偏僻的山村安家落戶?
  • 香港恐怖片山村古宅,有木有山村老師嚇人?
    山村古宅  主演:朱茵/張繼聰  類型:驚悚/恐怖  製片國家/地區: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日期:2018-10-04(香港)  片長:85分鐘  又名:山村古宅  劇情簡介:農曆除夕晚上,青衣帶著兒子大娃等著丈夫石子從萬裡以外回來團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