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紹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文豪魯迅先生筆下的水鄉,烏篷船、茴香豆、水鄉社戲、小橋流水、粉牆黛瓦,也許是江南水鄉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於人們一直忽略了它的奇山秀水以及隱秘在這些山水之中的古村風情。
在紹興新昌的大山深岙裡,就藏秘著一座民族風情古村,它就是被外界譽為「江南民族第一村」的外婆坑村,來到這個偏遠的山村,可以領略到紹興不同於水鄉的另類風土人情。
這個外婆坑村,真的是太偏僻了,說它是新昌縣最為偏遠的小山村一點也不為過,距離新昌縣城40多公裡,地處新昌與東陽、嵊州、磐安四地交界之處,在以往,新昌當地人往往會用窮鄉僻壤來形容這個古村,偏僻的山村曾經也迎來了紅軍的駐足停留,讓這座山村披上了神秘的紅色面紗。
也許你會很好奇,為什麼會有人來這麼偏僻的山村安家落戶?走進村裡你會發現,外婆坑人以林姓為主,據說是林則徐後人,因官場得失,從福建遷居到隱世之地,如今村裡的林氏宗祠裡還供奉著這位一生正氣、兩袖清風的「林正天」。
如今外婆坑即使通了公路,從新昌縣城開車至少也得一個半小時才能達到,而在以往沒有開通公路之前,村裡連接外界的只有一條翻山越嶺的小山道,去趟縣城真不容易,至少得10來個小時,正是公路的開通,讓這座窮鄉僻壤的落後村莊變改變了面貌,奔向了小康生活,同時通過旅遊開發,成為紹興當地出盡風頭的網紅村落。
過去當地曾經流傳著這樣一段話,就是過去村落窮苦時的真實寫照,「新昌有個外婆坑,有囡不嫁這條坑,三餐吃的六穀羹,幹活行路是牛跟耕,缺錢缺糧缺姑娘」,據說外婆坑是30年前遠近聞名的「光棍村」,沒有姑娘願意嫁到窮鄉僻壤的山水之間。
被窮所累的外婆坑人,為生活所迫,遠跑到貴州雲南打工,幸運的是打工小夥娶到了雲南當地的少數民族姑娘,從此以後,更多的少數民族姑娘經介紹紛紛嫁給了外婆坑年輕小夥,據說先後多達30幾位遠嫁而來,而且來自白族、苗族、傣族等13個不同的少數民族,因此外婆坑村有了「江南民族第一村」的盛名。
據當地老人說,當初這些少數民族姑娘初來到外婆坑時,也是被與世隔絕的環境所嚇蒙,居然比老家的環境還要差勁,很多人自然也掉下了幾許後悔的眼淚。要致富,先修路,隨著公路的開通,外婆坑人和外來的媳婦一起,利用山區環境特色,大力發展茶葉和花木種植,隨著旅遊業興起,村裡人又發揮少數民族的優勢,開發了民族特色旅遊,正是茶葉和少數民族文化風俗,讓曾經的窮山溝變成了人見人愛的金鳳凰。
一大批榮譽也隨之而來,「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旅遊景區」、「全國生態文化村」等稱號,讓這座小山村名聲鵲起,讓人刮目相看,自然也吸引了眾多驢友們紛紛踏足前來,據說周末和節假日時,少則數十人,多則幾百上千人接踵到訪,讓寧靜的村落無比熱鬧了起來。
這就是外婆坑村,山外山彎裡彎的深山岙裡,溪水咚咚作響,翠峰聳立四周,濃鬱的民族風情彌散在村落的各個角落,看起來古樸而寧靜,宛若一幅幽靜雅致的山水畫卷,堪稱世外桃源,人間秘境。
不知道,你聽過或者來到過外婆坑嗎?你對這裡的印象如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