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推送了一篇文章,說道漢堡是來自德國,簡單概述一下就是: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德國漢堡人將剁碎的牛肉泥揉在麵粉中,攤成煎餅烤,創造了漢堡包的祖先。
1850年德國移民將漢堡肉餅烹製技藝帶到美國,經過美國人的加工改造,油炸牛肉餅夾入圓麵包,被稱為漢堡包,意為有漢堡牛肉餅的麵包。這是關於漢堡來源的第一個版本。
關於漢堡包的故事,還有一個版本:當歐洲居民大量向北美遷移時,他們乘坐的郵輪中有一艘名叫漢堡—阿美利加的郵輪。船老闆為了賺錢,在船上把牛肉剁成肉末,摻上麵包渣和洋蔥做成麵包肉餅,這種餅既不是完全的麵包,也不像完全的「包子」,而以這艘郵輪的名字命名——「漢堡」。
當這些移民到達北美之後,覺得船上那種「餅」既經濟又實惠,它便慢慢成為了人們的日常便餐。再後來,隨著美國工業的發展,很多工業區設立了餐車,工人們到餐車處購買食物。有人將兩片麵包夾著「漢堡肉餅」一起吃,這種吃法很快流行起來,因為這種吃法既節省時間,也節省空間——用不著座椅,站著就可以三下五除二地快速吃完……慢慢地,這種便捷的「漢堡包」先是揚名美國,繼而揚名於天下。
關於漢堡的起源一直頗有爭議,前篇文章推送之後,有網友留言說,漢堡本來就是中國產的,因為這種食物早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就出現在中國秦朝。我們叫它——肉夾饃,這個觀點也被《赫芬頓郵報》報導了,他們稱夾饃起源於中國陝西省,現在已經發展到全國各地。這種食物一般在中國街頭就能找到,大家一般也會將它視作街頭小吃。儘管中國肉夾饃與美式漢堡包有一些區別,但它毫無疑問可以被稱為漢堡包的「祖先」。
對於肉夾饃和漢堡包的區別,網友的評論非常精闢。有人說,「烤餅+臘汁肉/臘牛肉=肉夾饃,半球形麵包切開+煎牛肉餅+少量蔬菜+醬=漢堡包,有人則表示,「肉夾饃是中式漢堡包,漢堡包是西式肉夾饃,地球兩邊的人都喜歡夾著吃」。
要虎堡來說,其實大可不必去糾結漢堡的來源,因為在中國不僅可以吃到最正宗的肉夾饃,也可以吃到最正宗的漢堡,麥堡王十幾款漢堡,每天都能讓你吃得不重樣,還不快來品嘗一下地道的中國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