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女孩」阿念出院了:讓我們一起迎接春天

2020-12-27 中國軍網

走出火神山,堅定擁抱未來

■紀冰冰 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櫻花開得正好,一定要去看啊!」 春日陽光照在阿念臉上,她的眼眸亮晶晶。輕輕摸了摸身上的迷彩軍大衣,「火神山女孩」笑眯眯地衝著前來送別的醫護人員擺擺手,走出火神山醫院的大門。

走到遠處,她突然停下來,轉過身,雙手攏成喇叭狀大喊:「咱們出去再見!」她烏黑的髮絲翻飛在風中,瘦小的身體充滿力量。

阿念,是26歲武漢女孩吳尚哲的網名。為了照顧89歲的外婆,阿念從武漢一家方艙醫院轉到火神山醫院。外婆最終還是走了,阿念沒能帶「媽媽的媽媽」一起出院回家,但是「火神山女孩」和火神山醫院軍隊醫護人員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那個被阿念稱為「火神山男神」的護士叫楊小林,是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名文職人員,一名身材魁梧的陝北漢子。

阿念出院那天陽光很暖,天空很藍,油菜花盛開著。「她出紅區之前,我建議她把身上的軍大衣換下來。外面的太陽很曬,她一會兒會很熱。」其實,楊小林心裡很明白,阿念為什麼執意要穿著那件迷彩大衣出院。

看著阿念大步灑脫地走出火神山,楊小林內心泛起一陣不舍:「阿念是個溫柔堅定的姑娘,她的未來一定會更好。」寒冬裡,他們一起對抗過病毒。如今在春日暖陽裡,他又目送阿念康復出院。經歷這場艱難卻宛若重生的蛻變,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收穫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和勇氣。

「火神山女孩」的故事,只是楊小林和戰友們在火神山親身經歷過的無數故事裡的一個。在火神山綜合科輪值的時候,護士楊小林接診了阿念的外婆。和許多老年患者一樣,阿婆上了年紀,合併有一些基礎病,加上病痛的折磨和心理的悲觀,一度拒絕進食,情緒特別低落。

阿婆只會說武漢話,也聽不懂普通話,楊小林和她溝通起來非常困難。幸好隔壁床的患者經常幫忙「翻譯」,楊小林才與阿婆對上了話。

為了幫助阿婆進食,楊小林找到了阿婆家人的聯繫方式,用微信視頻的形式讓家人來勸說阿婆。在醫護人員和家屬的不懈努力下,阿婆終於開始進食。

不久,楊小林又一次聯繫了阿婆的家人。由於全家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情較輕的阿念主動申請照顧外婆。經過多方協調,阿念2月19日從方艙醫院轉入火神山。

那天,帶著阿念進入外婆病房後,楊小林開始為阿念講解如何判讀監護儀上的數據。看到外孫女出現在眼前,外婆震驚了:「你不要過來,會感染的!」老人急切的語氣裡有幾分生氣,隨後又半天講不出話來。

「外孫女來了,要加油啊!」楊小林對老人說,「我們一起努力,共同作戰。」

阿念的到來給了外婆希望和動力。漸漸地,外婆的精神有所好轉,楊小林的護理也愈發細心。因為阿婆進食困難,細心的阿念說想給外婆煮粥,於是楊小林想方設法聯繫了志願者。很快,志願者們送來了電飯煲、米、雞湯、水果等。

在火神山的日子裡,「90後」女孩阿念「一夜長大」,她學會了看監護儀上的各種數據,學會了給外婆換紙尿褲。楊小林帶來八寶粥、米粉,阿念想盡辦法哄外婆多吃一口。

這天晚上,阿念急匆匆地跑來:「監護儀一直在叫,你快來看看!」值班的楊小林一路小跑,來到阿婆床前,只見阿婆的心率一個勁地往上漲——180、190、200……

有著豐富急診科工作經驗的楊小林當機立斷,為阿婆注射藥劑,隨即開始幫阿婆按摩,同時讓阿念協助安慰老人。慢慢地,阿婆的心率開始下降,兩小時後,終於恢復到正常頻率。

楊小林長籲了一口氣,隔離服裡的衣服早已經被汗水浸透。也正是從那天起,楊小林變成了阿念心目中的「男神」。

阿念把自己和外婆在火神山醫院的點點滴滴,用視頻網絡日誌記錄下來,「火神山女孩」成了武漢最溫暖人心的故事之一。「阿念很堅強,她的到來讓阿婆的情況有了很樂觀的轉變,也給我們火神山帶來一股鮮活的力量。」下班後,楊小林也會抽空點開阿念的微博,為這對祖孫祝福。

經過多日與病魔拉鋸戰,3月6日凌晨,病情過重的外婆還是離開人世。遵從外婆生前的願望,阿念和家人將老人的遺體捐獻出來用於病理研究……面對生命的逝去,他們選擇了延續愛與希望。

這一天,在駐地宿舍,楊小林獨自對著牆怔怔地站了很久。「總被阿念叫做『男神』,卻不能真的發揮神力……」在他看來,這個結果無論對於誰而言,都太過殘忍。

楊小林有2個孩子,一個6歲,一個3歲。孩子們或許想不到,經常教他們「男兒有淚不輕彈」的爸爸,那天摘下大黑框眼鏡,流下淚水。

「三八」節那天,大家推選阿念作為患者代表發言。「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突然在網上火了,雖然沒能實現當初『帶外婆回家』的誓言,不過這段經歷令人終生難忘。」阿念表現得落落大方,楊小林心中對她充滿敬佩——把遭遇變成經歷,直面困境不幸,卻始終不言放棄,心懷希望,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

3月14日,輕症康復的阿念出院了。看著那個裹著軍大衣遠去的小小背影,楊小林默默許下心願:擁有愛與勇氣的「火神山女孩」,願你永遠沐浴在陽光下,樂觀地擁抱未來。

3天後,楊小林給阿念發去一條微信:「有記者把咱們在火神山的故事寫下來要發表。」正在隔離的阿念給楊小林發來照片說:「標題就叫《『火神山男神』,咱以後出去見》?」楊小林穿迷彩服的樣子,阿念還沒見過,希望他們早日相見。

出院前夕,吳尚哲(右)和楊小林留影。

圖片由範顯海、姚 馳、高 輝攝

責任編輯:於雅倩

相關焦點

  • 「火神山女孩」阿念的日記出版:一段不願忘卻的抗疫記憶
    90後武漢女孩阿念寫了一本16萬字的書,作為編劇的她,寫作原本是本職工作,但寫這本書的過程卻耗費了她太多的精力。近日,《武漢女孩阿念日記》一書正式出版。這本書是阿念以新冠肺炎患者視角記錄下的自己從患病、隔離、住院到陪護外婆的點點滴滴,呈現了她和外婆生死相依的守護,被外界稱為「特殊時期的中國故事」。
  • 專訪「火神山女孩」阿念,聽她講述疫情之後的真實生活
    還記得那個「火神山女孩」阿念嗎?作為編劇的她,寫了一本16萬字的書,近日,這本《武漢女孩阿念日記》正式出版。這本書是阿念以新冠肺炎患者視角記錄下的自己從患病、隔離、住院到陪護外婆的點點滴滴,呈現了她和外婆生死相依的守護,被外界稱為「特殊時期的中國故事」。
  • 火神山女孩阿念:向死而生的這一年
    「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是命運決定了我們的方向,還是方向決定了我們的命運。這是向死而生的一年,也是讀懂死亡的一年。「 1 把媽媽的媽媽帶回家 對於阿念一家來說,這是一次艱難的春節。
  • 「火神山女孩」阿念出書:16萬字記錄真實抗疫故事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5日電(記者 上官雲)還記得「火神山女孩」阿念嗎?她的真名叫吳尚哲,今年2月份,為照顧感染新冠肺炎卻抗拒治療的外婆,她申請從方艙醫院搬去了火神山醫院。她和外婆的故事曾打動了無數人。  最近,她的新書《武漢女孩阿念日記》又一次成為焦點。在這本書裡,阿念記錄了從患病、住院到陪護外婆的點滴。幾年前,阿念在武漢街頭留影。
  • 90後女孩阿念到火神山醫院照顧外婆 王蒙井柏然陳思誠發來寄語
    「等待疫情過去後,我們還可以切磋文學,交流閱讀和寫東西的經驗。」 2月27日,在電影頻道融媒體《戰疫故事》第三期直播中,作家王蒙連線發來的寄語,令從事文學創作工作的90後女孩阿念激動不已。面對只身前往火神山醫院照顧外婆的她,王蒙送出美好祝願,「你那麼孝順、那麼勇敢、那麼樂觀,祝願你全家平安康復!」「最近有點累,最大問題是睡不好,睡眠時間太少。」面對《戰疫故事》直播鏡頭,1993年出生的武漢女孩吳尚哲分享著她在火神山醫院病房的住院生活。而「影響」她睡眠時間的,正是她申請入院的原因。
  • 《觀點致勝》獨家專訪走出「火神山」的「網紅大叔」
    火神山醫院,一位特殊的患者重獲新生。患者姓萬,他是第一批進入火神山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也是因為記錄自己治療過程而走紅的「抖音達人」「眼鏡大叔」。今天,這位走出「火神山」醫院的萬先生,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走進」了我們的演播室。
  • 《在一起之火神山》
    畢竟是火神山為題,火神山不僅僅體現的是醫務人員的艱辛,還有軍醫,還有是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經濟,中國製造等等。在那樣的環境下,那樣的天氣,設計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出設計圖,建築工人不分日夜爭分奪秒,在短短幾天就完成了交付,他們真的令人感動敬佩,醫務人員就不用說了也很辛苦,前面幾集醫生的故事已經很多了,屬於設計師,工人等等的卻沒有,這兩集卻只用短短幾句話就帶過了,這是火神山,不應該只有醫生。
  • 《在一起》火神山你怎麼了火神山
    我本來看預告,最期待的就是《火神山》,結果,目前七個劇最垮(個人意見,不接受反駁,反駁就是你對)。導演和編劇想要太多了,想講武漢情況緊迫,想講火神山的建設,想講解放軍的擔當,想講小湯山和火神山的傳承,想講家國還想講私情。一鍋大雜燴,什麼都沒講好。
  • 雷神山寶寶和火神山寶寶的故事
    開始運轉至今,雷神山醫院累計收治患者2011人,其中重症和危重症千餘人,康復出院1900餘人。 羅文浩早已想好了孩子的名字,若是男孩就叫「援漢」,女孩就叫「媛涵」。2月7日,正在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的羅文浩晉級為「奶爸」。羅媛涵這個小小生命的誕生,承載了羅文浩在特殊時期對「援建武漢」的特殊情感。 1989年出生的羅文浩是中建安裝集團華北公司的專業工程師。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他在這個春節中斷休假,以特別的方式回到家鄉武漢,擔任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項目前線副總指揮。
  • 「寶藏男孩」張粟出演《在一起》「火神山」裡演軍醫汗流浹背
    在十月國慶長假將至的日子裡,抗疫時代劇《在一起》悄然官宣。這部聚焦抗疫群像電視劇中雲集了國內實力派演員,其中就包括演員張粟。張粟在《在一起》中飾演援鄂空軍醫療隊的呼吸科主治醫生劉遠,是一名軍醫,從火神山醫院建立到第一批病人出院,劉遠在火神山醫院的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火神山醫院的毛毛醫生和他的「微信好友」
    進駐火神山醫院不久,王毛毛就發現一個問題:大家都捂得嚴嚴實實,就算面對面也看不清臉、叫不上名,患者很難跟和醫生建立起穩定持續的交流渠道。於是,他開始通過添加患者微信的方式,與他們建立穩定、連續的溝通,方便患者及時找到自己。慢慢地,王毛毛和他的病人們也逐漸成了朋友。
  • 2020最長的夜:冬至等著你 一起說說話
    2020最長的夜:冬至等著你 一起說說話2020-12-21 08:55:00央視新聞客戶端「不出去『瞎混』」作為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0億的「醫線」男主張文宏老花鏡 保溫杯 白大褂讓人記住了他「段子手」式的科普判斷與「不能欺負老實人」的直接坦白2020/6/14「要不我們就把下一輩子的婚也訂好吧
  • 「兩山醫院」的「守護者聯盟」:中建三局承擔火神山、雷神山醫院...
    來源:經濟日報2月2日、6日,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先後交付以來,「兩山醫院」實現高效運轉。截至4月1日,火神山醫院累計治癒出院患者達2766名,截至4月4日,雷神山醫院患者不足70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一天天好轉,但在「兩山醫院」裡,忙碌的腳步從不曾停歇。
  • 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加減法
    4月15日,平穩運行73個日夜的火神山醫院也正式關閉,累計2900多名患者治癒出院。在雷神山醫院,病人有「兩多」,一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多,超過病人總數的一半;二是老人多,55%的患者在60歲以上,其中90歲以上的老人有12名。在「兩多」的情況下,雷神山醫院的病亡率控制在約2.3%。「這是非常好的一個醫學救治成績。」
  • 這2020最長的夜:冬至等著你 一起說說話
    「醫線」男主張文宏老花鏡 保溫杯 白大褂讓人記住了他「段子手」式的科普判斷與「不能欺負老實人」的直接坦白 before相對論《中國駐美國使館邀請張文宏教授回答華僑華人抗疫問題》2020/6/14「要不我們就把下一輩子的婚也訂好吧
  • 《在一起》:我們一起保重,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我們保證將你爸爸媽媽治好,健健康康地帶回來。」朱亞文 徐璐 《在一起之救護者》「這個口子堵不住,威脅的是全市兩千一百多萬人」黃景瑜 李小冉《在一起之搜索24小時》「您相信我們,我們一定會把您治好的,不會放下您不管的」
  • 讓我們在愛和希望中,等待春天的到來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而愛是那春天的使者,不可隔斷。 從1月20日冠狀病毒全面爆發,全國人民的心都緊緊擰在一起。每天,不斷跳動的疫情數字,都讓我們無比觸動;但一個個抗擊疫情的中國故事,也讓我們無比感動!「把錢捐給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