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蒸饅頭時,有人用熱水,有人用冷水,都不對!教您正確做法,真香。饅頭又稱為饃饃,它是中國最傳統的美食,據記載,從戰國開始就已經有饃饃的出現了。而最近很多人都在家學著做饅頭,有不少的粉絲問胡師傅,為什麼自己蒸的饅頭不蓬鬆,出鍋後還塌陷,是不是哪一步做錯了!我詳細的問粉絲做法後,發現他們揉面的方法和饅頭的配方都是沒有任何的問題,然後我又問了一下這些粉絲蒸饅頭時放的水,發現有的人用熱水,有的人用冷水!其實這2種做法都不對,特別是對於新手來說,很容易將饅頭做失敗。
因為直接用熱水蒸饅頭,有些人的面可能第二次還沒有完全發好,這樣會導致蒸熟的饅頭吃著不蓬鬆,如果用冷水蒸,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蒸多長時間,導致饅頭沒有蒸熟或者蒸熟的饅頭吃著特別黏。為了幫助大家做出又香又軟又白的饅頭,接下來我就把做饅頭的全過程和蒸饅頭的正確做法全部分享給大家,只要大家按照我的方法做,都能一次做出真香的饅頭。
【原材料準備】:中筋麵粉500克、食鹽2克、泡打粉2克、酵母4克、35度溫水245ml、白砂糖30克。
【饅頭的做法】:
第一步:首先將食鹽、酵母、溫水、白砂糖全部混合在一起,然後將水放入到麵粉中,接著將麵粉攪拌成面絮狀即可。
第二步:反覆的揉面,一直將面揉到盆光、手光,然後將揉好的面撕開,如果面能撕成0.2釐米厚,而且還不破,證明面揉好了,如果面揉不到這個程度,蒸好的饅頭吃著也會不軟的。
第三步:將揉好的面放入到40度溫度的環境中,發酵1-2小時,直到發酵好的麵團是未發酵好的麵團2倍大即可。
第四步:將發好的面揉成條狀,然後分成100克一個的小麵團,接著將麵團揉成光滑,再常溫發酵30分鐘即可。
第五步:蒸鍋中放入適量的50攝氏度的水,然後將麵團放入到蒸鍋燜3分鐘,接著開大火蒸15分鐘,15分後關火,再燜5分鐘即可起鍋食用。
【胡師傅有話說】:
1、蒸饅頭時,需要用40-50攝氏度的溫水蒸,因為將溫水放入到蒸鍋中後,溫水會產生少量的蒸氣,此蒸氣可以加快蒸鍋中麵團的發酵,從而使蒸熟的饅頭更蓬鬆更香!溫水放入到蒸鍋後,中途千萬不要揭開鍋蓋,不然會導致饅頭不鬆軟的!
2、饅頭蒸熟後,一定不要揭開鍋蓋,需要將饅頭燜5分後在揭開,這樣可以使麵粉的蛋白定性,從而防止饅頭塌陷。
3、春天的天氣還比較冷,建議大家和面時用35度溫水和,這樣可以快速激活的酵母,從而使面更快的發酵好。
蒸饅頭時,有人用熱水,有人用冷水,都不對!教您正確做法,真香。大家以後蒸饅頭,就用溫水蒸,然後掌握我饅頭的配方和做法,相信大家都能做出又香又軟的大饅頭!本文是胡師傅原創的圖文,後續胡師傅還會給大家講解更多做菜訣竅、最新菜譜給大家,感謝大家的觀看,如果今天文章對您有幫助,那就點一個關注,點一個贊,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