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給大家介紹了唐草,但有草無花怎麼行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中國特有的花——寶相花。
寶相花,又叫寶仙花、寶蓮花,也算是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後我們自主產權的產品。
從「寶相」這個名字就應該知道它的外國基因跟佛教有關,原來是形容佛祖如來神像的,寶相莊嚴嘛!
為什麼寶相這個詞又用在了這個花上面呢?那就得從寶相花的形成說起了。
最初寶相花的主體最初來源於秦漢時期的蓮花紋樣,到了魏晉南北朝佛教傳入中國時,人們發現佛教中也正好崇尚蓮花(蓮花在佛教中象徵淨土),所以就合二為一了。
在原來的佛教蓮花圖案中,還有因越冬不死、被佛教徒用來象徵人的靈魂可以不熄不滅輪迴永生的忍冬紋,以及象徵豐收、希望的石榴紋等。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的畫匠們又在寶相花紋樣中加入了菊花、牡丹、荷花等圖樣,讓它的形狀更豐滿、寓意更豐富了。
由於寶相花的整體形象繁複圓滿,尤其是花蕊和花瓣的基部,用圓珠作規則的排列,配以多層次的暈色,顯得珠光寶氣、富麗華貴,所以就把它稱為「寶相花」了。
也就是說,寶相花跟龍、鳳等形象一樣,都不是自然界原生的,而是多種元素(花)的組合,而且是我國古代人民創造出來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象徵吉祥、美滿的圖案紋樣。
寶相花紋樣盛行於唐朝,主要用於金銀器、敦煌圖案、石刻、織物、刺繡等處,主要形式有瓣式寶相花紋樣,團式寶相花紋樣,花朵式寶相花紋樣等,有人甚至把它稱為「大唐之花」。
到了宋元時期,寶相花的樣式趨向固定,擴大應用到了建築、雕刻、陶瓷等方面。
明代時,寶相花紋樣發展日趨成熟,開始用於宮殿彩畫。
到了清代的園林建築中,寶相花更是比比皆是——因為這時候的寶相花,早已與「搖錢樹」、「聚寶盆」一起被合列為「吉祥三寶」,成為中國傳統吉祥紋樣了。
寶相花紋樣既可作為單獨紋樣使用,也可以和纏枝紋樣構成纏枝寶相花,也可與卷草紋樣合用,靈活多樣,用途廣泛。
只可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中國國內的工藝美術界熱衷於學習西方美術造型,一大批傳統工藝美術師漸漸凋零,盛極一時的寶相花慢慢從普通民眾的生活中消失了。
一笑所在的長沙,很多仿古建築上的寶相花都畫得不對了,甚至連嶽麓山上的愛晚亭上的彩繪,也是一塌糊塗,讓人不忍直視。
看看這些彩繪有多糙
各位再看看現在好多古裝劇,裡面人物所穿衣服的紋樣,也是千奇百怪,毫無中華古韻。
——一笑不是抱殘守缺,不是不認可創新,但如果你是做特定歷史時期的影視劇,多少也應該使用一下當時的紋樣吧。咱們老祖宗留下那麼多好看的圖案,不用多可惜?
本文是《趣談中國漢字/書法史》姊妹篇,《笑畫中國美術史》(暫名)系列文章。每篇一分鐘,收穫受用一生的知識,你值得擁有!加關注看之前文章,及時提示更新。轉載請標明出處,歡迎出版社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