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娟院士用中文同美國專家交流,是不是意味著中文已走向世界?

2020-12-28 章不才

有不少美國人學習漢語,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但也有不少美國人敵視中國,妖魔化中國。

近日,李蘭娟院士在向美國專家傳授經驗時,全程說中文,而且飆的還是「浙普」。看著美芳翻譯的表情和美國專家認真的樣子,著實讓大家直呼過癮。

一直以來,英語都牢牢佔據著「國際語言」的地位,所以在國際交流中一般都會說英語。那麼為什麼李蘭娟院士這次在和美國專家的交流中要說中文呢?難道是李蘭娟院士英文水平不行?

如果您這麼想,就太低估我國院士的水平了。院士們每年要在國際期刊上發不少英文論文,怎麼可能英文水平不行?

李蘭娟院士這次用中文是有底氣的,因為這是人家向我們學習抗疫經驗,我們當然可以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表達了。美芳是來學習的,姿態自然是要放低一點,還能要求這要求那嗎?

不誇張的說,李蘭娟院士之所以能在國際交流中使用中文,心中的底氣源自於祖國的日益強大!

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這件事的轟動效應主要是在國內,美國那邊的媒體報導並不多。

所以大家也不要盲目樂觀,認為這件事可以對漢語的推廣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祖國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漢語必然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我們還要警惕: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對中國懷有敵意,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持抵制的態度。

想當年,孔子學院在美國很受歡迎,可是2012年美國卻藉口審查孔子學院的資質不合法,強制要求部分教師離境,鼓動大學停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

這說明:

①我們的語言和文化有獨特的魅力,在世界上廣受歡迎;

②世界上仍有不少人對我們保有敵意。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假以時日,漢語必然會在世界遍地開花!

小故事,大道理。我是@章不才 ,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李蘭娟為美國專家上課,全程中文,美國人自帶翻譯做筆記
    目前,美國的疫情形勢嚴峻到無以附加的地步,僅今天一天新增確診人數就高達26487例,累計確診人數已接近80萬。雖然川普政府還在千法百計的試圖推脫責任,甩鍋給中國,但是美國的醫務人員,防疫專家等人卻在抗疫一線不遺餘力地殊死搏鬥。
  • 李蘭娟院士用事實證明,不只有英語重要,漢語也是世界最重要的通用...
    應美國邀請,李蘭娟網上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用漢語,我要給李蘭娟院士一個大大的贊,真的是藝高人膽大,有文化自信和能力自信。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中文將跟英語一樣成為世界最重要的通用語言,世界會掀起學習中文的熱潮。
  • 2500萬人學中文,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文世界地位如何
    小徐老師尚不明白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意味著什麼,我就想問一句:中文在這70國的地位是不是像英語在中國的地位一樣,在中考和高考、考研等多項考試中佔主體位置呢,外國人學中文升學時會不會考呢?另外,這2500萬選學中文的外國學生中又有多少是華裔子孫呢?據去國外教對外漢語的同學講,他所教的學生中有一大部分學生有著華裔血統。但既然我們對這一數據不容樂觀,那是不是意味著中文的地位在國際上毫無影響力呢?
  • 李蘭娟院士提醒我們,不要低估中文的力量
    但是很幸運的一點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鍾南山、李蘭娟等醫療界的「扛把子」走進了我們的視界裡。這些高齡院士一直奮戰在疫情的第一線,為我們的健康和安全保駕護航。對於今年的抗議戰鬥,他們的付出和貢獻是根本數不清的。正是因為有他們,我們才能夠在世界飛速感染的大環境當中,一步一步攻克病毒,全面控制疫情的發展。
  • 李蘭娟給美國專家上課全程漢語,網友:幹得漂亮!想聽自己去翻譯
    李蘭娟院士又衝上熱搜了,這次同樣是讓我們自豪的原因,美國請她跨國遠程視頻,傳授一下中國的抗疫經驗,李蘭娟明明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文,但是這次上課卻堅持用「江浙」口音的漢語來給大家上課,而美國專家只能認真聽講,仔細做筆記,還得帶翻譯來幫忙。這一舉動讓無數國人感動,覺得李蘭娟院士幹得漂亮!
  • 都是國際交流,李蘭娟用漢語、高福用英語,代表的都是中國
    文|立言教語隨著全球化趨勢的越來越明顯,各國之家的交流變得越來越密切,而且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甚至學生開學,都在科學地推進,這就是令世界為之稱讚的「中國風範」!相比較國內,如今世界疫情的形勢卻有些嚴峻,確診人數不斷上升,尤其是美國,此時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為此,如今的美國相關專家,就邀請了在中國抗疫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李蘭娟院士,進行相關的講解、傳授經驗。而在這次講解中,李蘭娟院士的一個做法,獲得了不少網友的稱讚。
  • 李蘭娟院士攜手專家團隊進駐鄭州市三院
    、鄭州市三院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攜手十餘名國內知名專家為中原患者送來了寶貴的健康診療服務。  院士專家大型義診  她分別走進在鄭州市三院的「李蘭娟院士名醫工作室」,親切地為早已等候的患者把脈問診,給出科學的治療方案;隨後來到三院肝病科病房,為十幾名肝病住院患者查房,優化治療方案。短短一上午時間,李蘭娟院士與她的醫療團隊共同為現場260餘名患者進行了健康診療服務,這些患者分別來自河南省及周邊省市。
  • 高福院士的英語,李蘭娟院士的紹興話,誰更能展現國際話語權?
    李蘭娟院士的畫面就更有意思了,她是應美國方面的邀請,為美國專家們講授中國抗疫經驗。和高福院士全程「飈英語」不同,李蘭娟院士全程江浙口音普通話,據能聽出來的網友說,是紹興話,美國方面自己配的翻譯(還得配能聽懂紹興話的翻譯)。
  • 李蘭娟返杭,丈夫冒雨接機:這對院士夫妻,讓我看到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這也意味著歷經為期兩個多月的「封城」,被稱作「九省通衢」的武漢將重新恢復四通八達、煙火阜盛的狀態。「原來國泰民安,就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而馳援武漢已近兩個月的李蘭娟院士,也在3月31日結束了在武漢的工作,返回杭州。李蘭娟院士返杭,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新浪微博這無比漫長的兩個月,是從肅冬到春天的跨度,是生與死的淬鍊與考驗。
  • 李蘭娟:從赤腳醫生到一國院士,出身貧寒的她靠知識改變命運
    1970年,李蘭娟院士進入原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學習1970年,這一年對於李蘭娟來說,是人生中重要的轉折點,她獲得了難得的求學再造機會。因為常年兢兢業業的工作,她獲得了鄉裡鄉外廣泛的認可,鄉親們捨不得這麼一位好醫生的同時,也不願耽誤她的前程,她順利進入浙江醫科大學,在她面前即將展開一個前所未有的寬廣的醫學世界。
  • 訪談|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亮相《可凡傾聽》
    後來李蘭娟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中,也有母親一路的照顧。這些,也將在11月28日首播的《可凡傾聽:「赤腳」走出的國士——李蘭娟院士專訪》中講述。 為了克服語言問題,他連往家裡寄信都是用英文,早年留學英國的父親會用紅筆糾正他的語法,就這樣一點點進步。面對導師們的冷落,他想得最多的,是祖國。「我就經常想,國家把你送出來很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做點東西。而且人家看不上,有道理的,你原來就比較落後,你做點東西出來,讓他們覺得中國人還是能幹點事的。」
  • 「抗疫英雄譜」院士醫生李蘭娟:始終把治病救人當生作一生的使命
    她是一位中科院院士,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為人類的健康服務;她是一位醫生,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是「赤腳醫生」的使命;她是兒子眼中的好媽媽,更是很多孩子眼中的「好奶奶」;從武漢疫情爆發以來,1月17日,73歲的李蘭娟院士和84歲鍾南山院士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趕赴武漢
  • 中文有沒有可能挑戰英文的地位?中文網絡如何走向世界?
    英語在這一百年間成為世界通用語言,有人說這是英美兩大超級大國用大炮和軍艦打下的「疆域」。同理,為何英語被如此多的人學習,而中文沒有多少人學習?因為當今世界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用英文創作的,要想獲得這些內容,必須懂英文。而學中文能獲得的東西相對較少,自然學的人就少!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大多數的科學、影視、文學、文化、音樂、資訊內容都是以中文創作的,不需要孔子學院,外國人仍然會蜂擁而至!
  • 《可凡傾聽》播出鍾南山、李蘭娟兩位院士重磅訪談
    據了解,下一期《「赤腳」走出的國士——李蘭娟院士專訪》,將於11月28日19:10在上海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播出。從17年前「非典」肆虐時那一句擲地有聲的「把最危重的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到今年一月那張感動無數國人的高鐵餐車照片,從醫半個多世紀的鐘南山,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大醫精誠、國士無雙,獲得了「共和國勳章」至高榮譽。而李蘭娟院士那張被口罩勒出深深印痕的臉龐,也向公眾詮釋了什麼是醫者最美的容顏。《可凡傾聽》沒有多談疫情研判,家風傳承、家庭教育,成了節目追溯鍾南山或李蘭娟「動因」時詳細聊的話題。
  • 李蘭娟院士返杭丈夫鄭樹森院士接機,風雨中他們穿過人群牽手
    3月31日,支援湖北的李蘭娟院士團隊返回杭州,其丈夫鄭樹森院士來到機場接機。雖是春寒料峭,鄭樹森院士在春雨淅瀝中撐著傘,早早地迎候在停機坪。他笑說,要給李蘭娟院士一個驚喜。「想到馬上就能見到她,感覺非常高興和激動!」
  • 73歲院士李蘭娟獲獎感言:我會更加努力
    這位73歲的院士李蘭娟是一個國家學者的真正責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8、傳染病、李蘭娟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遴選的一名正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李蘭娟成員參加了全國防治新皇冠肺炎表彰大會。。
  • 高福院士的採訪視頻全程流利英文,後悔自己當初沒學好英語
    後來高福院士在接受電臺採訪的時候,也明確表示自己從未說過病毒不存在人傳人現象。今年一月初,高福院士就已經與我國多位專家就病毒問題展開了討論,並且當時幾位專家也達成了一致意見:此次病毒存在人傳人現象,需要額外加預防。
  • 李蘭娟院士專訪
    我是李蘭娟。在這次抗疫過程中,全國女性同胞積極行動、勇敢前行,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充分展示出了不讓鬚眉的巾幗風採,也為戰勝疫情做出了巨大貢獻。在這裡,我要向所有女性同胞們致敬!」這是李蘭娟院士通過全國婦聯「女性之聲」向網友們發來的問候。
  • 中文已成世界語言!教育部:70國將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中文,作為中國文化的載體,也隨著奧運傳到了世界各地,傳到了千家萬戶。中文的國際化之路也由此展開。長期以來,中文雖然是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聯合國6大官方語言之一,但在國外,除了華裔之間使用中文外,基本很少有外國人使用,不能嚴格的算世界語言。經過10多年的努力,中文終於走向世界!
  • 「抗疫女神」被追星,寧夏粉絲送給李蘭娟院士的畫像長啥樣?
    11月19日,「抗疫女神」李蘭娟院士離開銀川時,熱心粉絲擠上前贈送了一幅畫像,還求了籤名。事後記者了解到,這不是普通的一幅畫,而是寧夏書畫院院長周一新創作的李蘭娟院士抗疫肖像畫列印件。贈送給李蘭娟院士肖像畫的原作。新消息報記者 祁國昌 攝40歲的追星者連夜裱畫裝框李蘭娟院士演講結束後,熱心粉絲向她贈送畫像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