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美國人學習漢語,對中國文化充滿興趣,但也有不少美國人敵視中國,妖魔化中國。
近日,李蘭娟院士在向美國專家傳授經驗時,全程說中文,而且飆的還是「浙普」。看著美芳翻譯的表情和美國專家認真的樣子,著實讓大家直呼過癮。
一直以來,英語都牢牢佔據著「國際語言」的地位,所以在國際交流中一般都會說英語。那麼為什麼李蘭娟院士這次在和美國專家的交流中要說中文呢?難道是李蘭娟院士英文水平不行?
如果您這麼想,就太低估我國院士的水平了。院士們每年要在國際期刊上發不少英文論文,怎麼可能英文水平不行?
李蘭娟院士這次用中文是有底氣的,因為這是人家向我們學習抗疫經驗,我們當然可以按照自己舒服的方式去表達了。美芳是來學習的,姿態自然是要放低一點,還能要求這要求那嗎?
不誇張的說,李蘭娟院士之所以能在國際交流中使用中文,心中的底氣源自於祖國的日益強大!
不過冷靜下來仔細想想:這件事的轟動效應主要是在國內,美國那邊的媒體報導並不多。
所以大家也不要盲目樂觀,認為這件事可以對漢語的推廣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隨著祖國影響力的日益擴大,漢語必然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我們還要警惕:世界上還有不少人對中國懷有敵意,對漢語和中國文化持抵制的態度。
想當年,孔子學院在美國很受歡迎,可是2012年美國卻藉口審查孔子學院的資質不合法,強制要求部分教師離境,鼓動大學停止與孔子學院的合作。
這說明:
①我們的語言和文化有獨特的魅力,在世界上廣受歡迎;
②世界上仍有不少人對我們保有敵意。
歷史的巨輪滾滾向前,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時代的發展。中國的崛起是有目共睹的,假以時日,漢語必然會在世界遍地開花!
小故事,大道理。我是@章不才 ,歡迎關注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