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武:財富管理市場的下一個十年——基於家族企業主調查的視角

2020-12-22 銀行家雜誌

回顧剛剛過去的2019年,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發生了不少值得關注的事。2019年,金融業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財富管理業表現尤為突出。國務院金融穩定委員會推出了十一條對外開放措施,其中包括允許外資參與設立、投資銀行理財子公司,允許境外資產管理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財公司,這兩條直接與財富管理業相關。此外,中國證監會將取消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資持股比例的時點提前到2020年,繼滬倫通後又推出中日ETF互通。中國銀保監會批覆外資養老保險公司,我國銀行保險業對外開放邁出新的步伐。

2019年,隨著《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淨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業務的通知》的出臺,「資管新規」分市場細則進一步深化。證券公司財富管理轉型箭在弦上,相繼把經紀業務委員會或經紀業務部升級改造為財富管理委員會或財富管理業務部。隨著一系列集合資金信託投資法規的推出,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範疇持續優化。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正式啟動,目前已有五家基金公司開展試點工作。

此外,2019年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還有三件事值得關注:第一,P2P基本進入全面清理整頓階段。第二,獨立三方機構相繼「踩雷」,遭遇信任危機。第三,上海一中院審理首例遺囑案,將其認定為遺囑信託並依信託法進行審理。

展望2020年,還有更多待解之題。其一,如何提高財富管理機構和財富管理業務的資產管理能力?其二,未來的市場競爭格局如何?銀行理財子公司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獨立三方該何去何從?其三,證券公司的財富管理業務該如何轉型?其四,保險公司在財富管理業務中將扮演何種角色?其五,基金公司的投資顧問業務能夠再次激活基金市場?其六,完成孕育期的家族信託能否穩健踏入爆發期?其七,如何構建特色的財富管理IT系統?其八,2020年,財富管理將潛在哪些風險?又該如何防範?

筆者擬從家族企業主調查的視角展望未來一年乃至十年的財富管理市場。自2017年起,我們每年組織一次針對高淨值客戶(含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情況和家業傳承情況的調研,2019年的主要調研對象是家族企業主,調研內容增加了風險認識板塊。通過此次調研,我們發現,風控是2020年乃至2020年代財富管理市場的關鍵詞。從商業銀行角度看,做好風控需要建立客戶的生命周期資產負債表,利用現有的金融制度優勢設計產品、服務體系,成立並優化銀行理財子公司和私人銀行部或家族辦公室。

資產配置:關注家業治理

本節,我們從資產配置目的、資產配置區域、資產配置機構、機構選擇理由、海內外資產配置情況等視角分析家族企業主的資產配置情況。就資產配置目的而言(見圖1),2019年,財富增值、財富保值和財富傳承位居前三甲,其次是品質生活、風險隔離、子女教育以及家業治理,移民和移居情況佔比較低。與過去兩年調研結果相比,家族企業主對財富增值、財富保值、財富傳承、家業治理、風險隔離和股權重構的關注度都創歷史新高,而對品質生活、子女教育和移民移居的關注度有所減弱。由此可見,其一,家族企業在追求傳統財富管理需求(保值、增值與傳承)的同時越發關注家族企業治理問題,如風險隔離和股權重構等;其二,家族企業主對品質生活等關註明顯減弱,對移民和移居關注度較低。我們對「是否想移民或將資產進行海外配置」的調研結果也為此提供了佐證,調研樣本中有42.86%的樣本選擇「不想」,46.43%的樣本選擇「一般」,只有10.71%的樣本選擇「非常想」。

圖1 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目的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五礦信託

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區域以中國大陸為主,其他區域為輔。2019年,除中國大陸外,中國香港和美國是家族企業主首選的資產配置區域,其次是澳大利亞和英國,最後是其他國家。縱向比較三年的調研結果,可以得到關於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的兩個主要結論:其一,家族企業主對歐美的配置傾向性明顯提升。例如,對美國的配置傾向性逐年增大,對英國的配置傾向性出現跳躍性提升。其二,家族企業主對亞太地區的配置傾向性明顯下降。例如,對香港的配置傾向性逐年下降,對新加坡的傾向性也有所下降。對香港的配置傾向減弱可能是時局所致,但對新加坡的傾向減弱值得深思。新加坡正在努力打造亞太乃至全球的財富管理中心,中國大陸本應是其重要的客戶來源。

圖2 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機構選擇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五礦信託

家族企業主的資產配置機構以傳統金融機構為主,新興非金融機構為輔(見圖2)。75%左右的受訪者選擇商業銀行,35%左右的受訪者選擇證券公司、信託公司等傳統金融機構,其他新興非金融機構佔比最高不超過20%。新興非金融機構近三年的主要變化有三:第一,獨立財富機構受到家族企業主的青睞越來越低,原因不外乎近期獨立財富機構爆發的兌付危機等;第二,家族辦公室受關注度出現跳躍式提升,這或與家族企業主對家族企業治理的需求增長有關;第三,律師事務所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此與近兩年律師界興起的「法商思維」不無關係。專業、品牌、收益和口碑等是家族企業主選擇前述金融或非金融機構的主要因素,選擇「境外財產隔離需要」和「朋友或親戚介紹」的家族企業主出現成倍增長,前者與前述選擇「律師事務所」的家族企業主群體應該有一定的耦合,後者再次表明「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圖3 家族企業主國內金融資產配置情況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五礦信託

對於資產配置類型,總體特點有以下幾方面(見圖3):第一,不動產配置是永恆的話題,無關乎區域;第二,家族信託受到家族企業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第三,私募基金和對衝基金等高風險投資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已進入所謂「無股權不富」的時代;第四,酒莊等新興投資品種受到高淨值客戶群體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分類來看,國內金融資產資產配置主要集中在銀行存款、股票買賣和銀行理財等類目;國內非金融資產配置以不動產的房產為主,兼顧黃金等貴金屬投資和字畫玉器等收藏品投資;家族企業主的國外資產配置以不動產買賣、銀行存款、股票買賣和保險產品為主,兼顧對衝基金和信託計劃。

傳承情況:家族辦公室備受關注

家族企業的持股情況以獨資居多,控股和參股居次,獨資家族企業幾乎佔據半壁江山。近年來,參股類家族企業或家族企業參股其他企業的情況逐年增多,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家族企業規避風險的一種策略。就傳承情況而言,近一半的家族企業處於一代經營狀態,約五分之一的家族企業處於二代經營和代際傳承過程中,其餘近10%的家族企業處於職業經理人經營或其他狀態。處於代際傳承過程的家族企業逐年增加,對金融機構提供的傳承方面的金融或非金融服務需求更強。在交班方式選擇上(見圖4),直接交班佔據半壁江山且呈逐年上升態勢,家族企業主對家族信託、家族基金會、慈善基金和家族辦公室的關注度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對家族辦公室的關注由2018年的17.89%迅速躍升至2019年的32.14%,家族憲章和家族委員會是2019年新增的調研內容,在2019年的結果中也有一定佔比。

圖4 家族企業的傳承方式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五礦信託

風險意識:總體認識不足

為統一起見,我們先對家族企業需要關注的風險維度進行初步界定。

個人層面的主要風險有死亡風險、賭博風險、道德風險和刑事風險等。具體來看,狹義的死亡風險指的是經營者因疾病或意外死亡而導致的家業更迭風險,廣義的死亡風險則是個人及家庭或家族成員的吃穿用住學行、生老病殘死等的全方位保障。不良風險是指經營者因賭博、吸毒、嫖娼等不良嗜好導致企業更迭的風險。道德風險意指因經營者企業家精神缺失而導致的家業更迭風險,如違規套現、違規擔保或侵吞中小股東利益等。刑事風險指的是經營者涉案瞞報、謊報或漏報個人信息或發布虛假企業信息、欺詐發行債券、非法吸儲或行賄等刑事風險。

家庭層面的主要風險有婚姻風險、隔離風險和傳承風險。具體來看,婚姻風險包括經營者的婚姻內風險(婚前財產協議、婚中債務糾紛、婚後財產分割)或婚姻外風險(婚外情、非婚生子女)。隔離風險表示個人、家庭或家族成員等非企業問題導致企業更迭的風險。傳承風險指的是企業無人接班或交班不利。

家族企業層面的主要風險有債務風險、經營風險、資本風險、行業風險、擔保風險、控制權風險、稅務風險和官商勾結等。其中,債務風險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債務違約風險。經營風險指的是經營不善、橫向擴張、轉型不當或過度營銷導致的風險。資本風險涵蓋對賭協議、上市、代持或重組以及股權糾紛等。行業風險是指企業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如金融危機、三聚氰胺和三公禁令等。擔保風險表示因替人或請人擔保而引致的風險。控制權風險指的是家族內部的股權紛爭或家族成員與其他股東之間的股權紛爭。稅務風險則意為偷漏和瞞報企業所得稅的風險或公司財務人員的道德風險等,未來,個人所得稅、房產稅或遺產稅等也都是潛在風險。官商勾結是指企業與政府尤其是企業經營者和政府高官之間的利益輸送風險等。

圖5 家族企業主的企業風險意識

數據來源: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五礦信託

從家族企業主對潛在風險的認識看,家族企業主對「家庭與(或)企業整體潛在風險」自評較低或居中的佔比85%以上,二者平分秋色;認為潛在風險較高的佔比14.29%。在個人風險方面(見圖5),認為死亡風險和道德風險居中的家族企業主佔比較高,分別為42.86%和25%,值得關注。在家庭風險方面,認為婚姻風險、隔離風險和傳承風險居中的佔比較高,其中傳承風險佔比最高,為42.86%。在企業風險方面,六成左右認為較低,三成左右認為居中。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家族企業主認為擔保風險較高的佔比10.71%,認為官商勾結風險較高的佔比7.14%,值得關注。

下一個十年:風控是關鍵詞

從前述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初步的共識:家業治理中的風險控制是家族企業主關心的主要問題。具體而言,第一,家族企業主資產配置目的以家業治理方面的「股權重構」和「風險隔離」為主,資產配置的機構選擇出現了新秀「家族辦公室」,資產配置類型中「家族信託」獲得高度關注;第二,家族企業主在傳承方式的選擇上也慢慢傾向家族辦公室和家族信託;第三,家族企業主對風險的意識和認知都明顯不足,而我們調查的風險類型恰是導致家族企業發生更迭的風險。

事實上,2019年是建國七十周年和改革開放41周年,國民財富從無到有,再到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定數額的財富積累,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與日俱增。此外,1982年和1992年小平同志兩次南巡講話之後開始創業的群體也進入暮年,正處於一代二代傳承的關鍵期。如果說2005年「商業銀行理財管理辦法」的頒布是國內財富管理市場起點,2005~2019年為第一個發展階段的話,那麼下一個十年乃至未來更長的一段時間,將是國內財富管理市場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典型特徵是保值增值,第二階段的典型特徵則是家族財富傳承和家族企業傳承。眾所周知,傳承的前提是保全,保全的要義則是風控,即在提高資產管理的同時做好風險控制以及家業治理中的風險對衝,這就是財富管理市場下一年乃至下一個十年的重心。

我們認為,對商業銀行而言,可以通過成立優化理財子公司和私人銀行部來提高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能力和財富管理能力,做一個有資產管理能力的財富管理機構;利用現有的金融制度優勢來設計對衝家族企業主潛在風險的產品或服務;構建家族企業主的生命周期資產負債表,識別其潛在風險類型。

具體而言,第一,成立優化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是對尚未成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商業銀行而言的,因為制度優勢稍縱即逝,「優化」則是對已成立的機構而言的,健全銀行理財子公司的組織架構、業務模式、產品體系、風控體系和IT系統,提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資產管理能力。

第二,成立優化私人銀行部,「成立優化」含義同上,與私人銀行部並行或在私人銀行部下面成立家族辦公室,專注資產過億且有家族企業的客戶服務,佔領家族企業主客群的制高點。在體制機制上,可借鑑兩合制公司模式,建立私人銀行部的特色組織架構;可借鑑近代買辦或晉商票號掌柜的激勵約束機制,優化私人銀行部負責人的激勵約束機制。理財子公司和私人銀行部的協調配合必將鍛造出具有資產管理能力的財富管理銀行這艘航母。

第三,利用制度優勢設計產品對衝家業風險。「法商思維」在金融領域可以「翻譯」為利用現有的金融制度優勢去對衝家業的潛在風險。信託制度和保險制度在其中扮演異常重要的角色。實踐中,家族信託是對衝家業風險的主要工具之一,我們知道,機制設計是家族信託的內核所在,為能有效對衝風險且避免出現訴訟,要儘量避免「柔性條款」或「利益衝突條款」的設計。「柔性條款」如要求後代中的有德者方可繼承財富,但何為有德很難界定;「利益衝突條款」即受益人和受託人之間的利益衝突條款。

第四,構建基於客戶調查的風險對衝系統思維。在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導向時代,做好客戶服務的前提是做好客戶調查,即建立客戶的生命周期資本負債表,負債表示當下或未來潛在的支出需求,資本含有形資本和無形資本兩個層面,其中有形資本含金融或非金融資本,無形資本含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等。生命周期不僅要要包含目標客戶的全生命周期,可能還要包含其所有家族成員的生命周期。需要從生命周期資產負債表分析目標家族的潛在金融需求和潛在主要風向,並給出定製化、系統化的金融服務方案和風險對衝策略。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金融所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焦點

  • 王增武:財富管理優勢回歸傳統機構 私人銀行仍留有較大空間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1日消息,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SHIFD)、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NIFD)今日在上海舉辦「2020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論壇」,會議聚焦「後2020時代的全球格局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銀行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助力家族企業轉型升級、有序傳承
    面對高淨值客戶創富、守富、傳富「三位一體」的綜合化需求,北京銀行堅持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資產配置為手段,以金融技術創新為支撐,以專業人才培養為動能,在家族財富管理領域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打造了立體式家族財富管理體系。在當日舉辦的 「2020第七屆中國家族企業傳承主題論壇暨中歐第九屆中國家族傳承論壇」上,北京銀行憑藉著優異的表現,榮獲最佳家族財富管理服務獎。
  • 聚焦家族傳承與財富管理 「2017中信財富論壇」在京舉辦
    「中信財富管理」品牌於2015年9月正式創立,是中信集團旗下8家金融子公司依託中信集團綜合優勢、協同聯動打造的綜合化金融服務平臺。「2017中信財富論壇」作為「中信財富管理」年度最大活動,論壇當日名家雲集,為與會來賓奉上了一場家族傳承與財富管理的精彩思享會。中信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郭黨懷在論壇致辭中表示,財富管理不僅是創造價值,更注重家族財富和文化的傳承。
  • 豪門管理財富秘籍——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根據美國家族辦公室協會(Family Office Association)的定義,家族辦公室是「專為超級富有的家庭提供全方位財富管理和家族服務,以使其資產的長期發展,符合家族的預期和期望,並使其資產能夠順利地進行跨代傳承和保值增值的機構。」
  • 警惕家族財富管理與傳承中的婚姻變動風險
    家族企業面臨企業與家族的平行治理關係在現代公司制度下,企業的所有者與經營者分離,企業的股東、控制人享有分紅、重大事項決策等所有者權利,而將企業的具體運營通過建立公司治理制度交由職業經理人負責。但與一般的企業法人不同,家族企業的家族成員關係與股東關係、企業成員關係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企業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既是企業所有者、決策者,又是夫妻共同財產(企業股權)的所有者;企業所有者的血親、姻親可能擔任企業的重要崗位負責人。家族成員、股東成員和企業成員的主體重合使得家族企業面臨企業與家族的平行治理關係;而家族成員的婚姻變動因此也會同時引起家族企業的權益變動。
  • 中金公司:私行財富管理市場將達百萬億 看好頭部銀行快速提高市場...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12月1日銀行業協會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聯合發布《中國私人銀行發展報告(2020)暨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風險管理白皮書》(下稱白皮書),結合我們的調研,我們認為頭部銀行在財富管理體系、品牌、客群、產品、服務方面競爭優勢顯著,有望充分發揮自身稟賦提高高淨值財富管理市場份額
  • 暨南大學黎文靖:重視家族企業研究 探討富有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2020大灣區家族財富管理服務機構研討會成功舉行,以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名義發起的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在本次研討會上正式揭牌。該研究中心以學院本部為學術科研基地,整合平臺參與方各個領域的資源,專門針對轉型期中國家族及家族企業面臨的經營、治理與傳承問題展開學術交流、諮詢和課題研究及對策研究。
  • 中行發布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和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原標題:中行發布家族財富管理白皮書和個人全球資產配置白皮書   12月18日,
  • 王增武:關注「多重」共存,實施綜合管理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區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說道,控制主要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就能控制疾病的發生發展。 令人惋惜的是,即便在目前各方勢力協同作業下,仍然有5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70%以上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或血脂異常。「如果這些危險因素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們怎麼能期望心血管病事件減少呢?」
  • 以家族財富傳承為核心 晨溪資本守護家族夢想
    有句老話叫「富不過三代」,由此可以看出財富要長久傳承下去是多難的挑戰。因此,在經濟增長中積累了財富的企業家及高淨值人士,近些年越來越多尋求財富的控制和家族的長期繁榮,這極大推動了家族辦公室的發展。晨溪資本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順應市場積極布局了瑞吉家族辦公室。
  • 恆天財富攜手吳曉波年終秀預見2020:新氣象、新財富、新徵途
    2019年恆天財富聯合吳曉波頻道推出《2019—2020中國高淨值人群財富報告》,探討高淨值人群的財富觀和投資觀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他們會選擇哪些財富管理機構實現財富增值。高淨值人士通過這份報告,可以更從容地應對自身家庭財富管理的難題。展望下一個五年,高淨值人群的規模將進一步增長,這意味著財富管理在未來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而高淨值人群對於財富管理的需求也將變得更為多元化。
  • 民生銀行李文榮膺「2020財富管理意見領袖」
    本屆論壇以「經濟雙循環 財富新生態」為主題,邀請金融機構資深人士、經濟學家等行業巨擘,圍繞「雙循環」背景下的全球經濟走勢、財富管理變革、市場風險防控等話題,為共建雙循環格局下的財富新生態積蓄智慧。在同日舉行的2020「金琥珀」頒獎盛典上,民生私銀創始人李文榮膺「財富管理意見領袖」。李文博士現任中國民生銀行總行私人銀行事業部副總裁,民生私銀創始人。
  • 宜信: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揭曉 宜信財富推薦企業案例獲獎
    期間,第四屆「拉姆·查蘭管理實踐獎」頒獎典禮隆重舉行,備受矚目的全場大獎分別授予:泰康保險集團 《戰略決定一切》、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數位化賦能業務創新,靈活應對疫情挑戰》、浪潮集團《數字 化助力浪潮打贏未來人才搶奪戰》。由宜信旗下宜信財富推薦的 15 家優秀企業案例獲得「創新創業實踐獎」「營銷 實踐獎」等獎項。
  • 張昕雋:家族財富管理,專業價值支撐的重要性
    經濟的發展,除了給高淨值人群帶來財富增長的機會外,也有部分高淨值人群已經將眼光放在了家族財富管理上面。
  • 復華資產榮獲金臻獎「最具影響力財富管理機構」大獎
    上海2017年9月19日電 /美通社/ -- 由《財富管理》雜誌舉辦的亞太財富論壇暨2017年度金臻獎評選活動於9月12日、13日在上海萬達瑞華酒店舉辦。在本次金臻獎評選中,復華資產憑藉強大的資產與財富管理專業能力,榮獲了金臻獎 -- 「最具影響力財富管理機構」大獎。
  • 白皮書稱國內家族辦公室市場將持續釋放可觀的增長潛力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12月24日,平安銀行私人銀行聯合福布斯中國在京發布《2020中國家族辦公室白皮書》(下稱《白皮書》)。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在發布會上推出家族辦公室全新服務理念——更懂中國人的家族辦公室。
  • 2019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
    本次報告主要探討新形勢下「家族財富傳承」 與「家族永續接班」的相關數據,並期望通過華人家族企業網絡(CHINESE FAMILY BUSINESS NETWORK, 簡稱CFBN)分享的重要發現,以及對重要議題與實務的討論,為家族掌門人、家族成員及利益關係人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參考依據。
  • 基於品牌文化視角的奢侈品營銷淺析
    憑藉出色的品牌形象,奢侈品通過一種在品牌形象中抽象出來的象徵意義和文化符號吸引著消費者,並通過優異的市場辨識度讓消費者對其一見傾心。 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是奢侈品品牌文化所蘊涵的重要意義。一個出色的品牌的塑造和消費者認同的產生均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幾乎每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奢侈品品牌都是以深遠的歷史文化為著力點,每個奢侈品品牌都源於特殊的文化背景,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
  • 5大神秘家族,財富富可敵國,中國卻僅有這個家族上榜!
    他們活躍了數百年,到如今已經掌控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資源,表面上看似是一個商業財閥,其實其龐大的體系甚至可以影響到整個世界,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並且對於這些家族來說,他們一般都非常的低調和內斂,雖然每一個都擁有驚人的財富,實力強大到無法想像。
  • 社會情感財富是阻力還是推力?
    研發活動通常需要大量且持續的資金投入,而外部投資者的加入會稀釋家族對企業的控制權,並會對企業的戰略制定、資金使用和日常管理提出新的主張。另一方面,創新和研發活動往往需要具備專業知識和高級技能的人才,這些人才的加入,也有可能會威脅到家族對企業的實際管理控制。當企業因為創新和研發需求引進專業人才的時候,往往會增加組織結構和管理上的授權需求,進而降低家族對相應研發部門和技術部門的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