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

2020-11-18 騰訊網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微信公眾號ID:jiazuqiyezazhi)

作者:蔡鴻青

《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以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所有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進行持續性、系統性的分析,這是第七年進行研究成果發表。本次報告主要探討新形勢下「家族財富傳承」 與「家族永續接班」的相關數據,並期望通過華人家族企業網絡(CHINESE FAMILY BUSINESS NETWORK, 簡稱CFBN)分享的重要發現,以及對重要議題與實務的討論,為家族掌門人、家族成員及利益關係人在決策過程中提供參考依據。

家族企業仍是企業主流型態

觀察過去七年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資本市場,從企業市值來看,中國內地市場的市值複合成長率(CAGR) 為8.72%, 家族企業複合成長率為15%,成長幅度皆高於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參照圖1可查,在家族企業於各類型企業總數佔比中,中國臺灣家族企業佔比最高為65%,其中約有四分之三的家族已經進入二代向三代傳承;其次為中國香港,七年間佔比從50%劇降為39%, 85%左右處在一代傳二代的進程中,部分進入三代傳承;中國內地家族企業佔比低但成長快速,目前佔比為35%,約有95%還在創一代經營,或即將傳承第二代。

中國臺灣家族企業仍以科技業佔比37%為最高,中國香港家族企業以金融地產37%為大宗,中國內地家族企業則以傳統產業居多,佔比為38% (圖2)。在規模上,中國臺灣及中國香港以大型家族為主, 分別高達50%及62%,中國內地則以中型家族為主導,約為59%。

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家族企業數佔比逐年下降,從2012年的48%逐步緩降到2018年的42.8%,七年內減少5.2%,市值減少0.4萬億美元。其中香港減少10.7%、臺灣減少9.6%。佔市場比例降低,顯示去家族化現象明顯。

去家族化現象首先是由於「弱者淘汰」,其中中國內地以中小型的科技企業以及傳統產業企業消失最多;中國香港則以中小型消費品、傳統產業及金融地產企業消失最多;中國臺灣則近九成消失的是小型科技企業。

華人家族企業百大指數(CFB100) 考察了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及中國臺灣範圍內市值規模最前的100家家族企業,其總市值高達1.3萬億美元,佔比已經從七年前佔總市值的7%,成長為11%。但每年平均有30%的企業更迭,中國臺灣有60%為科技類,中國內地70%是消費品及傳統產業企業,中國香港主要是消費品,表示市場競爭程度劇烈。

CFB百大排行榜中,中國香港家族企業數量佔比41%為冠, 同時中國香港大型家族財富增值迅猛,從2012年的49%成長到2018年的52%。過去七年中,中國臺灣大家族衰退最快,數量上從2012年的23%降為17%。財富佔比方面也縮水最多,從31%下降到22%。家族數量佔比方面,中國內地家族從2015年的62%降為42%,財富佔比同樣從2015年的峰值降低為26%(圖3)。

長青家族的啟示

連續七年上榜CFB100的家族共有25家,其中中國臺灣有九家, 中國香港十家,中國內地六家,這些家族展現了一些一致性的特徵:創立皆超過20年以上;規模平均為200億美元;多在穩定現金行業;至少有一家以上大型股企業;掌門人在壯年等。然而不同地區的長青家族亦展現出不同特性。

中國臺灣的九家家族企業多以家族第二代為企業掌門人,平均企業創立年限為50年,科技企業仍集中在單核心事業,非科技性集團則為多核心分散,多持有兩家以上上市公司,單一家族財富約為75億美元,企業市值約為215億美元。

中國香港的十大家族與中國臺灣相似,多為家族第二代執掌企業,所屬行業多為金融地產,持有多家上市公司且持股率高,家族財富最高約為89億美元,企業市值約為241億美元。

中國內地的六個大家族成長快速,但目前多為單項冠軍類型,即只在一個領域經營。企業平均創立二十餘年仍由一代企業家執掌,分散在各個行業領域中,家族財富約為49億美元,企業市值約為172億美元。

距離2008年金融風暴後已經超過十年,企業掌門人面對的未來會是波動更大更不穩定的年代,財富保存更是不易,若家族股東不趁時布局,談何家族傳承及財富保存?

接班真的很難嗎?是一代不願意放手,還是二代能力不足?老臣是助力還是阻力?對企業家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怎麼形成接班的制度體系,如何將權力妥善交付出來,妥善處理新合夥關係,與非家族的成員共創未來。

傳承難嗎?在新形勢下要怎麼保存財富?投資和理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亞洲,家族辦公室的概念才剛興起,今後的發展或將與歐美的歷史發展不同,但必然會在家族傳承中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作者蔡鴻青博士是臺灣董事學會發起人。本文詳見於【《家族企業》雜誌2020年3月刊】 未經本刊授權,不得轉載;經本刊授權轉載的,請註明來源。)

—END—

相關焦點

  • 《中國上市家族企業創新報告》顯示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王曉晴)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和上海信託最新發布的《中國上市家族企業創新報告》報告顯示,家族企業、民營非家族企業、國有企業的研發投資傾向在過去5年間穩步提高。與國有企業相比,家族企業在研發投入傾向和強度方面都更高,但家族企業在這兩方面都要稍遜於民營非家族企業。報告稱,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和升級的緊要關頭,家族企業通過研發實現升級和進步是公認的必由之路。
  • 報告:2019年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人數總量有所增長
    中新網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馬秀秀)日前由中國華僑華人研究所編撰的《世界僑情報告(2020)》藍皮書(下稱「報告」)指出,2019年包括新移民在內的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國的人數總量依然有所增長。通過梳理2019年世界各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和相關研究機構統計研究結果,報告對世界主要國家華僑華人人數進行呈現。
  • 家族企業致命夫妻的「離婚後遺症」
    在家族企業中,由於企業與家族的雙重屬性,因家族衝突導致的風險往往無孔不入。「家族戰爭」專題通過解析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和澳門的華人家族企業案例,在全面呈現跌宕起伏的家族恩怨故事的同時,揭示家族戰爭引發的隱性和顯性的系列風險和難題,本專題從家族和家族企業兩大維度,基於雙案例研究,進行跨地域的比較分析。欄目致力於從家族企業的企業實務和學術研究雙重角度,給中國家族企業以警示與啟發,並提供切實有效的建議。 無獨有偶。
  • 晨光文具: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晨光文具: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13日 19:36:12&nbsp中財網 原標題:晨光文具: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19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 關於本報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報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 豫園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豫園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3月23日 18:26:42&nbsp中財網 原標題:豫園股份: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上海豫園旅遊商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新湖心亭logo.png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2020年3月 目 錄 前言
  • 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2月19日 18:51:25&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上海家化:2019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二、報告編制依據 本報告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指南(CASS-CSR4.0)》, 同時滿足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引》和香港 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相關要求。
  • 義大利艾米利亞華人企業協會舉行第一次會議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義大利艾米利亞華人企業協會宣告成立,並於9月12日在雷焦艾米利亞舉行第一次會議。當天下午,雷焦艾米利亞秋色宜人,八十多位會員身著節日的盛裝,按時前來參加大會。會場內燈光璀璨,典雅別致,主席臺背後的橫幅「義大利艾米利亞華人企業協會第一次會議」閃亮醒目。十九時許,隨著主持人宣布大會開始,會場上響起了嘹亮的中意兩國國歌聲。
  • 家族企業的「過客」 經理人許曉軍或將揮別領地
    2015年~2019年,許曉軍先後加入啟迪協信、珠江投資負責產業、地產規模化布局。2019年4月,許曉正式軍加盟川企領地集團,擔任地產總裁一職,負責領地集團地產業務整體管控,同時配合集團展開其它相關業務。從規模上來看,領地集團弱於其之前所任職的企業。從公司管理架構上來看,又極具家族色彩。
  • 玩轉香港泰國地產交通,泰國首富竟是華人家族!
    哇集拉隆功在2016年即位成為泰國第十代君主並在2019年5月接受加冕。為慶祝加冕,BTS(曼谷大眾運輸機構)還特別運行了4輛附有「國王萬歲」的黃色裝飾列車。而BTS作為曼谷最賺錢的軌道交通公司,其背後卻是一個來自潮汕的華人豪門——泰國首富黃子明家族。生於廣東的黃子明8歲隨父親移民泰國,並在自家店裡當學徒。
  • 論道「矛盾與和諧」,家族企業雜誌與中歐商學院再度聯袂舉辦家族...
    2005年,她與馬克·格林共同創辦了家族企業研究會議(FERC),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家族企業學者。她還設立了UVMs家族企業獎,並發起全球家族企業案例大賽。夏爾馬教授曾經獲得家族企業協會(FFI)著名的Barbara Hollander獎,並在家族企業研究會議(FERC)上獲得了終身影響力和影響獎。
  • 2019年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分析報告:針對大中型企業的攻擊增多
    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安全公司奇安信近日發布《2019年網絡安全應急響應分析報告》,報告披露,針對各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的攻擊呈逐年上升趨勢,網絡攻擊從未停止過。其中,醫療衛生、政府部門、事業單位行業是攻擊者攻擊的主要目標。
  • 暨南大學黎文靖:重視家族企業研究 探討富有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2020大灣區家族財富管理服務機構研討會成功舉行,以暨南大學管理學院名義發起的家族企業研究中心在本次研討會上正式揭牌。該研究中心以學院本部為學術科研基地,整合平臺參與方各個領域的資源,專門針對轉型期中國家族及家族企業面臨的經營、治理與傳承問題展開學術交流、諮詢和課題研究及對策研究。
  • 又一華人首富家族要來!他們布局中國狂吸金,他跑新加坡做首富
    正大集團是最大華人跨國公司之一,涉獵製藥、地產、金融等眾多業務,2019年全球銷售額達680億美元,背後正是泰國首富的謝氏家族。都說「富不過三代」,可謝氏家族如今已成功進行第四代的交接,書寫出一個世紀的財富故事。
  • 按姓氏、地域排行華人富豪家族,誰家更比誰家強?
    作者:華商名人堂綜合10月9日,美國財經雜誌《福布斯》首度發布了亞洲5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該榜單的獨特之處在於,以商業大家族為視野,規定入選者必須富過三代且家族第三代成員要在家族企業出任要職。華人首富李嘉誠因不滿足「第三代成員出任要職」的條件名落榜外,而家族傳承最多進行到第二代的中國大陸,則無一人上榜。但即便在李嘉誠等無法入榜,且大陸不出一人的情況下,華人也在整個榜單中佔據半個江山。榜單顯示,來自12個姓氏的24個華人家族入選了《福布斯》亞洲50大富豪家族排行榜,或者說被評為亞洲24大華人富豪家族,也是全球24大華人家族。
  • 張釗維:為什麼華人社會少見家族主題的紀錄片?
    這其中,一個姓林的小家族,在「林爽文事變」(編註:臺灣在清朝統治時期發生的一起武裝民變)之後,清廷對「天地會」的全面鎮壓當中,逃入霧峰重建家園。經過一兩代,他們發展成當地最強大的豪族,並且有自己的武裝部隊,還協助清廷剿滅臺灣的叛亂,甚至渡海參與平定太平天國之役,也在中法戰爭中立功。其後人被清廷封爵世襲,家族獲得臺灣與福建一帶的樟腦專賣權,並擁有大量土地。
  • 家族企業的商業聯姻價值幾何
    雖然由於1950年代中國的家族企業都被公私合營、國有化了,經由商業聯姻發展家業的傳統被中斷,但是,香港和東南亞華人家族企業的做法可以告訴我們一二。在香港,何氏是四大家族之首,第一代家長何仕文是英國人,在19世紀娶廣東女子為妻,生有5子3女,包括何東(何啟東)、何福(何啟福)、何甘棠等,其中何東共有3子8女,何福有13子女,等等。
  • 新和成:201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2019 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本報告」)是新和成繼 2008 年首次對外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以來的第 12 份報告。我們以 2019 年度為重點,真實、客觀地反映了公司在從事經營管理活動中,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重要信息,從各個方面詮釋了公司對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和理解。
  • 上海益民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度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
    責任於心 誠信益民  報告前言  報告說明:本報告是上海益民商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09 年以來,連續第十一年度發布企業可持續發展/社會責任報告,是集團 2019 年履行經濟、環境和社會責任,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真實反映。
  • 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時間:2020年04月28日 20:05:01&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遠海特:2019年ESG及社會責任報告>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本部,不包含旗下子公司廣州中遠海運滾裝運輸有限公司本部及滾裝公司的合併統稱 環境、社會及管治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 ESG及社會責任報告 「中遠海特」「我們」、 「公司」「報告期」2019年1月
  • 《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19》發布 百強鎮榜單揭曉
    9月8日,競爭力智庫、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化發展研究院和北京中新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等機構在北京聯合發布了《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同時公布了2019中國百強鎮、2019中國中部百強鎮和2019中國西部百強鎮。  《報告》顯示,2019中國百強鎮主要集中在我國東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