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展覽不僅能看還能聽!來上海音樂廳,探索貝多芬的音樂世界

2021-02-08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歷時一年半封閉式修繕的上海音樂廳,不僅能聽,還能「看」,「音樂+」還能+點什麼?「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後天起在上海音樂廳四樓正式向公眾開放,以一場穿插融合沉浸式科技互動、交互式視覺投影,配合交響樂團專門為此次展覽錄製的貝多芬交響樂作品的展覽,帶領觀眾進入多維度的聲音交互藝術感官現場。本次展覽是音樂廳四樓千餘平方米的空間中迎來的首個藝術展。

圖說:貝多芬的數字影像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重構貝多芬的空間

展覽共分為三個章節,分別為「貝多芬的色彩」「貝多芬的影像」和「貝多芬的獨白」,10個展區貫穿貝多芬生平、音樂作品和人生故事。正如當代最著名的古典音樂家之一巴倫博伊姆所言:「Beethoven is for all——貝多芬音樂是面向所有人的」。在「貝多芬的色彩」片區,貝多芬的作品以色彩渲染的方式顯形。觀眾行走於交響樂的不同單元,能夠用「身體感知音樂」——透過沉浸式色彩的變化,直觀目擊音樂的情緒漸進;在聆聽交響樂章跌宕起伏的同時,追思貝多芬的創作心路,感受貝多芬的演奏思緒。每一位踏入該片區的觀眾都可以置身於色彩畫卷之中,實現人們將音樂留在鏡頭裡的奇思妙想。來到360度全息數字投影打造的「貝多芬的影像」世界,前一幕將人帶到18世紀的德國波恩,那個貝多芬出生和成長的城市;後一幕,畫幅緩緩揭開,耳旁響起激昂震撼的樂章,又仿佛置身維也納金色大廳,營造出一個真正「沉浸式」的封閉空間。

圖說:「貝多芬的色彩」片區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貝多芬在維也納搬過30多次家,每次搬家他都會帶上自己熟悉的寫字檯、鋼琴、軟墊椅、大櫥櫃和床,窗外的風景對他也至關重要,他偏愛南向的窗戶,他可以儘可能多地沐浴在陽光中。策展專家團隊研究了大量歷史文獻、油畫和相關資料,在「貝多芬的工坊」中力圖將貝多芬時代的生活和工作場景得以最大限度地還原。散落在房間各處的是他用來記錄各種音樂靈感的紙張,也有隨身攜帶以備與來訪者交談的筆記本,還有貝多芬喜歡的文學作品。貝多芬還會在房間裡準備一壺葡萄酒,房間裡的酒壺放在矮凳上,好像等待主人隨時的召喚。

圖說:貝多芬在維也納的創作環境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聆聽貝多芬的獨白

貝多芬失去聽力和18世紀傳染病有什麼關聯?在聽力障礙的情況下,他又如何繼續創作並達到全新高度?面對失聰的現實,他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這些發生在這位人物身上的故事,無法被教科書完整記錄,恰正是策展人精心籌劃並在展中奉獻的另一出「重頭戲」。

LWA盧瓦文化創始人兼執行長唐禕程解釋:「提到貝多芬,人們往往更多地想到他的音樂。然而對於這位音樂家的內心世界,卻很少有人提及。我們希望通過一個全新的方式,讓大家了解貝多芬的成長經歷,以及他在失聰後如何與命運抗爭的心路歷程。」

圖說:用身體感知音樂,透過沉浸式色彩的變化,直觀目擊音樂的情緒漸進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貝多芬人生中最重要的轉折點之一——《海利根斯塔特獨白》在展覽中成為一件沉浸式作品,這是貝多芬在小鎮海利根斯塔特接受了六個月的未見成效的康復治療後寫下的一封沒有收信人的遺書。這封信寫完後並未寄出,貝多芬也隨即放棄了輕生,之後還爆發出巨大的潛能,以第三交響曲奠定了自己在音樂史上的地位。是什麼力量能夠足以抵擋寂寞和病痛?展覽的最後,一段配上第五鋼琴協奏曲的譯文朗誦將帶領大家探尋音樂家的內心。

圖說:《海利根斯塔特獨白》音響場景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四樓原本是一個餐飲空間,重新開放的音樂廳從這個展覽開始,將在這裡進行與音樂相關的各種藝術展,」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透露,「以多元的音樂活動呈現給大家,以更豐富的形式服務於市民,實現音樂廳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開放的設想。」據悉,上海音樂廳的參觀通票將有可能在11月推出。「音樂+」不同的活動,不同的空間,邀請市民想來看就來看,想來聽就來聽。(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相關焦點

  • 明天去上海音樂廳,親手畫出貝多芬的音樂
    歷時一年半封閉式修繕的上海音樂廳,不僅能聽,還能「看」,「音樂+」還能+點什麼?在上海音樂廳玩轉「音樂+」 ▲真情無界貝多芬「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明天起在上海音樂廳四樓正式向公眾開放。
  • 上海音樂廳藝術空間首秀 紀念貝多芬大展正式開幕
    貝多芬世界探微 申海 攝中新網上海9月19日電 (李秋瑩)今日,由上海音樂廳與LWA盧瓦文化聯合主辦的「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正式面對公眾開放。此次展覽也是上海音樂廳在閉關修繕一年半之後迎來的首個藝術展。
  • 不只是聽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還可以看貝多芬大展
    不只是聽音樂會,上海音樂廳還可以看展覽。上海音樂廳與LWA盧瓦文化聯合主辦的「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9月19日將在音樂廳四樓開展,展期六個月,2021年3月結束。展覽共分三個章節——「貝多芬的色彩」「貝多芬的影像」「貝多芬的獨白」,10個展區貫穿了貝多芬生平、音樂作品、人生故事,在沉浸式科技互動、交互式視覺投影的助力下,觀眾仿佛可以「摸」到貝多芬,對樂聖有了一個更立體、更全面的了解。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本文圖片由上海音樂廳提供第一展區,撲面而來的是彩色屏幕。
  • 本周《文藝熱搜榜》:龔琳娜譚盾首度合作,上海音樂廳貝多芬盲盒
    在這場」二次元「的盛會上,樂迷們驚喜的發現了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的身影。它們此次參與了CCG發起的「上海禮物——動漫力設計邀請賽」,與3D列印設計品牌「極致盛放」合作,設計了文創產品——貝多芬盲盒玩偶系列。盲盒中的貝多芬人偶一共有六款,分別是指揮家,以及鋼琴、小提琴、圓號、單簧管和定音鼓樂手的形象。
  •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2020年末的上海,如何與他們一起聆聽永遠的...
    當《第九交響曲》當時首演面世,他根本聽不見……」 ◇聽門道對於每個孩子音樂素養的培養,吳老師建議除了多看貝多芬的傳記以外,還鼓勵孩子們要多聽交響樂音樂會。那麼,問題來了,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專業的老師們又是怎樣欣賞交響樂音樂會的呢?吳老師說,她至少注重三個方面。
  • 上海音樂廳公布2017音樂季
    在實踐「Music for Everyone」的基礎上,2017新樂季上海音樂廳將以「古典·變奏」為主題:一方面堅守古典音樂原汁原味,為廣大樂迷引進重量級古典大師名團、精品室內樂,享受古典音樂純正之聲;另一方面,則積極探索古典音樂的多樣可能性,推送給樂迷音樂世界正在發生的潮流變化,並積極參與本土藝術家的音樂創新,讓更多觀眾感受古典音樂
  • 歷「玖」彌新,90歲上海音樂廳「破圈」歸來
    上海音樂廳總經理方靚坦言,自去年3月開啟平移15年來的首次大規模修繕至今,上海音樂廳不斷完善新演出季內容,疫情為演藝行業帶來挑戰的同時,孕育著更多機會——眼下滬上劇場紛紛深挖國內演出作品和演藝人才,觀眾也把眼光更多地投向了本土音樂人和作品。
  • 5月上海119場展覽 演出 活動 演唱會,魔都正式進入看展,看劇,聽音樂模式!
    還能近距離接觸100多件好萊塢原版道具, 真人比例模型,免費VR虛擬實境體驗,更有機會登上終極王座哦!奧特曼系列50周年展上海站 2016年4月30日—2016年6月5日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黃浦區南京東路228號)  59-79元
  • 7月上海91場 展覽演出音樂演唱會,火影周杰倫張學友林允兒盜墓…都來啦!
    所以小怪找來了魔都7月的展覽演出,火影忍者、藏海花、周杰倫、張學友、李雲迪……每一個都是大IP,保證你這個7月在魔都玩得過癮哦~Part 1 展覽篇Part 2 話劇篇Part 3 演唱會篇當然啦,這個展覽就是為了紀念那些偉大的得「0」分的傢伙們!比如熊孩子、失敗的藝術家、無業游民、農民伯伯、差生等.所以這個展覽就是由1000個壞蛋製造出來的,如果你也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那一定能在這裡找到樂趣!
  • 「90歲」上海音樂廳華麗回歸,還記得一年半前許下的那個約定嗎?
    ▲ 今天上午10時,300位觀眾第一時間走進上海音樂廳,55歲的市民謝榮毅幸運地成了第一位入廳觀眾,接過禮賓遞來的歡迎花束,他的笑容格外燦爛。 不少觀眾都還記得一年半之前,音樂廳修繕停業前最後一場主題開放日時許下的約定,今天趕來就是為了「重新開業後再相見」。
  • 「作文常客」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除了《命運》和失聰,你對他真的...
    她認為,貝多芬雖然生活中飽受苦難,卻在音樂的世界裡,用溫暖,用力量,用歡樂,來戰勝人生的苦難,讓不甘平庸的人獲得朋友般的心靈慰藉,獲得繼續前行的勇氣和力量! 那麼,老師們又喜歡貝多芬的哪些鋼琴作品?當《第九交響曲》當時首演面世,他根本聽不見……」 ◇聽門道對於每個孩子音樂素養的培養,吳老師建議除了多看貝多芬的傳記以外,還鼓勵孩子們要多聽交響樂音樂會。那麼,問題來了,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專業的老師們又是怎樣欣賞交響樂音樂會的呢?吳老師說,她至少注重三個方面。
  • 一周資訊丨新iPad即將來襲,上海彩虹室內樂團發布演出季,一大波貝多芬來襲!2019年維密秀真的要停辦了?
    2010年,一群青年愛樂者在上海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組成一支樂團,取名「彩虹室內樂團」。經過數年耕耘,這支樂團已經成長為上海別具特色的青年古典樂團,為大眾帶來了打開古典音樂的新方式,好玩、有趣是它的標籤。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也是彩虹室內樂團成立十周年,作為貝多芬的忠實擁躉,藝術總監薛源醞釀了許久的「一個很猛烈的貝多芬計劃」即將出爐。
  • 上海音樂廳發布新樂季,mini音樂節和玲瓏國樂回歸
    另外,「mini音樂節」將舉辦國風衍生活動,包括mini集市、中國傳統娛樂活動體驗……讓觀眾獲得沉浸式體驗。自得琴社與此同時,上海音樂廳品牌項目「玲瓏國樂」也將於明年回歸,在修繕一新的音樂立方上演。這是上海音樂廳2015-16音樂季推出的民樂類品牌項目,以聽樂、賞樂、玩樂的形式普及民樂。
  • 獻禮建黨百年,上海音樂廳年末發布「初心向前——2021音樂季1月-7...
    12月23日,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正式發布2021音樂季1月-7月音樂會內容。上海音樂廳從2月起策劃推出5場「歷史長河中的中國音樂」系列音樂會,將陸續在「音樂立方」上演。滬上青年音樂家們將通過演繹中國百年最優秀的音樂作品獻禮建黨100年。6月12日,由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和復旦大學Echo合唱團合辦「赤子之聲——Echo合唱團新作專場音樂會」,Echo合唱團將在指揮洪川的帶領下,演繹經典作品和為建黨100周年寫作的新作品,以年輕人的視角歌頌中國共產黨。
  • 一個會讓孩子愛上音樂的展覽 The Exhibition Where Kids Fall in Love with Music
    最近在上海很多家長間都在流傳著一個奇特的現象——以前苦口婆心、威逼利誘地要孩子好好練琴,孩子們還是各種不情不願,沒想到周末帶著孩子去看了一個展覽,孩子回來後居然主動開啟了練琴模式。那這究竟是什麼展覽有這麼奇特的效果呢?
  • 《上海11月展覽演出活動精選》
    他們的雙腿替我們深入險境踏遍山川河谷,他們手中的鏡頭把我們視野延伸到世界的角落;他們的眼睛帶領我們用另一種角度看世界,也啟迪我們思考身邊的美。他們的思緒啟迪我們連接地理和人文,並指向遠方發現未知。真情無界·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聲音交互藝術體驗大展時間:2020.9.19-2021.3.21地點: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票價:118元起點擊此處即可購票~看點: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和LWA盧瓦文化聯合主辦了這次紀念大展
  • 樂動自貿 | 當茱莉亞遇上貝多芬...
    室內音樂演奏會12月16日,「上海四重奏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暨致敬抗疫一線工作者」音樂會在天津茱莉亞學院音樂廳舉行。而得益於國內疫情的控制得力,他們得以在貝多芬誕辰日12月16日當天舉辦這場頗具意義的音樂會。為了表達對抗疫工作者的敬意和誠摯感謝,本次音樂會特邀百餘名奮戰在濱海新區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蒞臨現場,共同聆聽這場音樂盛宴。在此次音樂會上,三首作品涵蓋了貝多芬早期、中期、晚期的代表性曲目——《降B大調第六弦樂四重奏》《大賦格》《E小調第八弦樂四重奏》。
  • 要真正理解貝多芬和莫扎特,去聽室內樂
    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室內樂演出,恰到好處地體現了這種藝術形式的多樣性  要真正理解貝多芬和莫扎特,去聽室內樂相對於德奧法意這些中心地區,北歐各國在音樂史上直到19世紀中期才藉由民族特色發出獨特的聲音。如今,北歐已是世界上音樂行業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尤以芬蘭最富盛名。本屆藝術節中最為嚴肅、正統的室內樂演出即由來自芬蘭的新赫爾辛基弦樂四重奏於11月13日在上海音樂廳呈現,曲目是貝多芬的作品95號和59號第三首,以及芬蘭巨擘西貝柳斯的《「親密之聲」弦樂四重奏》。
  • 假期來深圳音樂廳打卡,「必做N件事」攻略來了!
    在此,小編趁機安利👇不如挑一天來深圳音樂廳逛一逛吧!那麼,這個假期裡深圳音樂廳有什麼好玩的?今天帶你探一探!——陳薩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陳薩演繹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音樂會即使不來看演出,坐落在福田中心區的深圳音樂廳也是一座十分值得打卡的深圳文化地標之一哦!2019年,主持深圳音樂廳設計的日本著名建築大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摘得象徵國際建築界最高榮譽的普利茲克建築獎。
  • 莫奈、貝多芬也來了,只等你赴一場藝術的約!
    這個10月, 莫奈、貝多芬、愛德華·蒙克 莫奈的《日出·印象》誕生近150年來,首次亮相中國!透過擦拭幾淨的玻璃,你能微距式的看到畫的全部細節,朦朧的色調仿佛親眼見證了一場海港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