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歲的小餘來找我看病,他說自己大腿根部有一個包塊,懷疑是疝氣,想找我做手術,我一檢查,發現他的蛋蛋少了一個。
自從小餘懂事以來,右側腹股溝的地方,就一直有一個包塊,因為一直不痛不癢,父母就沒帶他去醫院看病。
一直到最近,小餘步入社會參加了工作,從別人口中得知,這個可能是腹股溝疝氣,這才來醫院看病,我給他檢查了一下,發現右側腹股溝這個地方確實有一個包塊,圓形的,直徑大約3釐米大小,質地較硬,按壓之後,患者有酸脹的感覺。
同時,我給他檢查了一下陰囊,因為如果是腹股溝斜疝,包塊有可能掉到陰囊裡面去,我一檢查發現,右側陰囊空虛,陰囊裡面居然沒有睪丸。
我問小餘,你少了一個睪丸,你不知道嗎?
他說,他知道,從小就發現自己少了一個睪丸,他出生在農村,父母沒有文化,小時候就沒有就醫。等自己慢慢長大,發現生長發育沒有任何異常,也就沒有去看醫生,小餘一直以為這是先天性的異常,自己有一個蛋蛋缺失了。
根據他的講述,以及臨床表現,我懷疑小餘是隱睪合併腹股溝疝氣,我摸到的那個包塊,實際上是他的右側睪丸。我給他開了一個彩超檢查,果然證實了我的猜測。
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們在胚胎時期,睪丸是在肚子裡面的,隨著胚胎的發育,從妊娠28周開始,兩邊的睪丸會從肚子裡面下降到陰囊,下降的通路叫做腹股溝管,睪丸沿著腹股溝管,下降到兩側陰囊裡面。
有2%至5%的足月男嬰和大約30%的早產男嬰出生時存在睪丸未降,這種情況叫做隱睪,睪丸可以停留在腹腔裡面,也可以停留在腹股溝管,大多數出生時沒有下降的睪丸,可以在出生4個月內降至陰囊。
隱睪可以同時合併腹股溝疝氣,因為鞘狀突沒有閉合或者延遲閉合,除了睪丸可以掉進腹股溝管裡面,肚子裡面的腸管、網膜、膀胱等組織,也可以進入腹股溝管,形成疝氣。
沒有下降的睪丸,還容易出現睪丸扭轉,睪丸扭轉的發生率是正常人的10倍,睪丸扭轉可導致睪丸缺血壞死。
隱睪可影響精子的產生,導致生育力低下,甚至不育,因為睪丸產生精子需要在低溫的環境下,我們陰囊的溫度大概在35攝氏度,低於人體內部的溫度37攝氏度,睪丸如果不下降,長期處於37攝氏度的溫度下,會影響睪丸的功能。
隱睪的睪丸還容易癌變,發生睪丸癌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几十倍。
隱睪應該怎麼治療?
隱睪可以觀察到4個月,如果小孩出生4個月之後,睪丸還沒有下降,那應該儘早手術,將睪丸「轉移」到陰囊裡面去,如果合併腹股溝疝氣,應該同時修補,手術最好在1歲之前完成,這樣可以將影響降到最低。
如果是小時候沒有治療,等到成年以後才發現,那就需要綜合評價,如果患者已經生育,或者另外一側睪丸功能是正常的,精子質量沒有問題,可以切除隱睪,防止癌變。
如果患者生育功能已經有問題,或者是雙側隱睪,可以嘗試將睪丸固定到陰囊,但是生育能力不一定能夠恢復,藉助顯微取精、試管嬰兒等技術,部分患者可以恢復生育能力。
隨著醫學的發展,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已經少見了,因為現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在醫院裡面出生的,出生的時候,醫生就會檢查,男寶寶的睪丸是不是都在陰囊裡面。
而在幾十年前,或者偏遠的農村地區,有些地方還是在家裡面請接生婆來生孩子,父母和接生婆缺乏醫學常識,有可能會導致隱睪患者沒有及時就醫治療。
最後,曾醫生也提醒各位男同胞,洗澡的時候,可以摸摸自己的蛋蛋,是不是兩側都在,如果少了,應該趕緊去醫院檢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