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 通訊員 李雙魚
9月27日下午,由深圳西鄉本土作家孫向學創作的《輪椅上的歌》電影劇本審讀研討會在西鄉文體中心舉行。深圳市寶安區作家協會主席唐成茂、常務副主席郭建勳、副主席郭海鴻,青年導演柴小米,廣東省影協導演委員會委員、編劇杜勁松以及深圳市寶安區作家協會西鄉分會骨幹會員20多人參加會議。該項目活動獲寶安區宣傳文化體育專項資金資助,西鄉街道群團工作部主辦,寶安區作家協會西鄉分會承辦。
▲《輪椅上的歌》電影劇本審讀研討座談會現場
電影劇本《輪椅上的歌》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母親為了治療患有先天性脊肌萎縮症的女兒而歷盡苦難的親情故事。母親從西安南下深圳,帶著輪椅上的女兒,走上一條艱難的求學求醫之路。從小喜歡拉琴的女兒,一次機緣巧合,得到全國有名的音樂教育專家的精心指導,飛出國門,在一次國際比賽中獲得大獎。
「電影劇本《輪椅上的歌》的故事發生地,可以設置在深圳,而且故事的勵志情節比較獨特,如果在備案前能拿到當事人同意拍攝的書面授權,然後進行文學藝術性加工,故事情節就會更加豐滿。」 廣東省影協導演委員會委員、編劇杜勁松認為,整體而言,該劇本主線條思路清晰,主題鮮明。在拍攝上他建議走「小成本、大情懷、正能量」的小成本院線電影路線。
▲深圳作家孫向學
當天與會專家還分別從人物設置、細節、對白等方面對電影劇本《輪椅上的歌》展開研討。大家普遍認為,孫向學創作的這部劇本已經具備打造成優秀電影劇本的潛質,是一部充滿母愛光輝,勵志感人的劇本,具有不可忽視的社會教化功能。該電影劇本通過樹立行動榜樣,尤其是真善美的人物形象,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和規範社會群體行為,提升文化認同感,值得繼續打磨提升,轉化拍攝。
據了解,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歷年來重視文學事業的發展,依託《伶仃洋》雜誌,不斷壯大西鄉作家隊伍。近年來,西鄉街道轄區作家作品頻頻亮相國家級大刊,尤其長篇小說創作頗具實力。文學作品向來與影視關係緊密,許多叫好叫座的影視作品均改編自文學作品,西鄉作家作品改編為影視、戲劇劇本已有成功先例,如孫向學長篇小說《嶺南煙雲》改編為26集電視劇《深圳灣》在央視及多家省臺播出,合眾文藝社組織創作的舞臺劇《王來任撫民留善政》也頗受好評等。
去年寶安區在深圳率先出臺「寶安影視十條」,從企業引進、影視精品打造等10個方面制訂了扶持政策,其中特別重視支持本土題材創作,此一背景給《輪椅上的歌》電影劇本創作、提升提供了良好條件。「我們希望以電影劇本《輪椅上的歌》的修改、提升、發表為契機,帶動西鄉作家在影視劇本創作領域開拓創新,形成新的創作力量,為擴大文學作品的傳播渠道、受眾群體作出有益探索。」寶安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寶安區作家協會西鄉分會會長郭海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