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一個巔峰,是一部深度剖析人性的佳片

2021-01-09 甜美範兒的娛樂

歡迎收看本期小偉哥說電影,本期我們給大家帶的影片是《第三度嫌疑人》,有人說《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一個巔峰,是一部深度剖析人性的佳片,這一點我不可否認。是枝裕和是在我看來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導演,他擅長用一種寫實的手法去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現在大多數導演所不能夠去做到的。

第三度嫌疑人的點非常多非常深,影片的節奏就像有魔力一般,把我們帶入到男主重盛的思維裡面,跟著他去和三隅交流,跟著他去探索案件真相,跟著他去臆測人性,揣摩人心。然而當影片結束時,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像我第一遍看時的一臉懵逼,但是出於自身對影片討論本質的思考,我又看了第二遍和跳著看了第三遍。但說實話,最後還是有一些似懂非懂。在我看來,這部電影其實並不能算是一部推理和犯罪片,至少我個人理解為它的標籤更應該是社會和人性。影片的最後也沒有給到觀眾一個答案,「兇手」到底是誰?片名「第三度嫌疑人」的含義到底為何?在把影片所有的細節都找到並分析了一次後,我覺得影片譯為「第三度嫌疑人」和「第三次殺人」都是合理的。

關乎影片的兇手其實並不是影片想要討論的重點,他只是一個載體,承載影片中角色人性討論的載體。影片中最為神秘的人非三隅不可了,他的三度不同供詞,他的三次殺人(第三次選擇殺掉自己),還有他與死者妻子還有女兒笑江之間的關係都是一個迷,因為我們所得知的一切都是跟隨著主角重盛的思維去解讀去了解的,甚至連結局重盛稱其為「容器」一詞我都不能去證實是否貼切,重盛也是如此,三隅真的是在法庭上被權力者所左右生命的人麼?

他最後一次翻供到底是為了笑江還是想戲弄重盛戲弄法官們戲弄這個世界,想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死呢?如果是前者,那為什麼在最後對重盛講出那麼一番話呢?三隅對於重盛的戲弄是很明顯的,他對重盛講的是否有一句是實話都有待探討。那如果是後者,他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容器」的話,那他對於小鳥的處理,對於生命的態度和看法又能如何解釋呢?他在最終審判結束後無視笑江但是卻對笑江作出 故意 把一隻小鳥放走的手勢(和笑江在休息室時做的手勢一樣)又能如何解釋?是他故意放她走的?那是不是可以得到她也是兇手之一的結論呢?到底什麼是人性呢?

再說一下笑江,笑江對重盛講的他被父親長期侵犯我是相信的,因為她只是個中學的女孩,然而在重盛女兒的情節裡所表現出來的「欺騙說謊」情節讓我不能相信笑江的所有言語和行動,只有她對於雙親的恨意是我唯一能確定的。至於三隅之於她還有她之於三隅,他們二人的關係就影片呈現出的所有東西而言是不能去斷定的,因為從主角重盛處吸收到教訓後,使我不再相信三位嫌疑人中的任何一個(三隅,笑江,妻子美津子)。

影片是沒有結論的結尾,同時也是有定論的結尾。沒有的是兇手是誰、兇手到底有幾個,還有就是幾位嫌疑人與死者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等結論,所有對於抱著看偵探推理片而來的觀眾對其差評滿滿也是情有可原,因為他們沒有明白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案件、兇手、嫌疑人等等其實都只是「容器」。而結尾最終所表達的定論,只有一個,那便是告訴了我們「人性是什麼」,人性到底什麼?人性就是未知和不可臆測,因為你不能以正常人的角度去猜測擁有複雜經歷的人的人性和內心。

重盛因為自己與三隅某些地方的相似,比如父女關係,比如二人關於「生命不能選擇是否要降臨世界、生命的存在是有對錯的」等對生命的理解的重合,而去完全主觀臆測三隅的想法,就像我們平常回去臆測他人的想法一樣,不論你是對是錯,最後都只會得到就像影片結尾三隅對重盛的嘲笑:「那真是不錯的故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並關注,小偉哥說電影每天帶來不一樣在電影解讀。

相關焦點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是枝裕和是當今日本影壇的標誌性人物,被讚譽為「日本當代唯一的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特別擅長表現家庭、情感和人性有關的題材,表現手法細膩、剖析思辨深刻,往往在不動聲色間給觀眾帶來深度震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是枝裕和多年來佳作不斷,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在內地影迷中也有極高知名度,此次《第三度嫌疑人》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影院公映,非常難得。
  • 《第三度嫌疑人》:是枝裕和的真相、瑣碎與迷失
    去年9月初,是枝裕和的這部新作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電影放映後,業內、媒體和觀眾對電影的評價呈兩極分化態勢,可以說,《第三度嫌疑人》是繼《空氣人偶》之後,是枝裕和最富爭議的作品。電影《第三度嫌疑人》劇照多數爭議源於電影題材。
  • 網友解讀《第三度嫌疑人》 死刑是第三度兇手?
    《如父如子》等過往的是枝裕和作品,《第三度嫌疑人》的立意與表達更有嚼勁。是枝裕和是當今日本影壇的標誌性人物,被讚譽為「日本當代唯一的電影大師」。是枝裕和特別擅長表現家庭、情感和人性有關的題材,表現手法細膩、剖析思辨深刻,往往在不動聲色間給觀眾帶來深度震動,「於無聲處聽驚雷」。是枝裕和多年來佳作不斷,在各大國際電影節上頻頻獲獎,在內地影迷中也有極高知名度,此次《第三度嫌疑人》是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影院公映,非常難得。
  • 清明佳片登院線 《第三度嫌疑人》口碑爆表刷高分
    在內地,相信許多影迷都看過《海街日記》《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步履不停》,這些作品都有一個共同的標籤——是枝裕和。這位當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導演,總是會給觀眾帶來一部部直擊內心的電影。而《第三度嫌疑人》是他首次將視角拓展出家庭領域,融入更多社會、司法等種種問題,他的這種嘗試一度讓喜歡他的影迷產生質疑。
  • 是枝裕和懸疑佳作第三度嫌疑人,探討複雜的人性,結局發人深省
    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第三度嫌疑人》無疑是一部經典佳作,提到是枝裕和大家都會想到的就是家庭和親情,因為這是他本人最擅長拍的東西,但是看到這部電影的片名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了另外的幾個關鍵詞,一個是『日式本格推理』一個是關於謊言與真相的探究,還有關於人性的解讀,懸疑的外殼包裹之下,導演用『謊言』拼湊出了一重又一重迷霧
  • 第三度嫌疑人為何有兩極化評價 你會愛「陌生」的是枝裕和嗎
    ­   文藝範的私藏片單中,肯定會有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大作。是枝裕和「平靜之下,波瀾壯闊」的電影風格,讓其成為繼小津安二郎之後,最具日系治癒風的旗幟性導演。­  但《第三度嫌疑人》讓我們看到一個「陌生」的是枝裕和。以往俯身於生活瑣碎裡採擷情感的「治療師」,這次悄然將鏡頭對準了殘酷冷峻的兇殺案。
  • 電影資源丨《第三度嫌疑人》
    是枝裕和的片子故事性其實並不強,但是卻有種潤物細無聲的氣氛,看他的片子舒服,淡然,看完之後會會心一笑,想著原來家人就是這個樣子的,想著原來我真的很幸福啊。也就是說,是枝裕和習慣性創造——創傷後共同體不過這次的《第三度嫌疑人》分數只有6.7,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 拷問法律和人性,是枝裕和懸疑新作《第三度嫌疑人》有何不一樣?
    近期上映的電影《第三度嫌疑人》是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的新作,講述的是一個律師為一位嫌疑人辯護的故事。影片上映之後,是枝裕和導演和這部電影遭遇到了一些類似於「故事不清晰」、「導演不適合把控懸疑題材」等質疑。
  • 《第三度嫌疑人》雙男主飈演技 拷問法律與人性
    《第三度嫌疑人》日語原名《三度目の殺人》,意為第三次的殺人犯罪,講述律師重盛(福山雅治 飾)為有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 飾)辯護。由於三隅的供述每次都不一樣,重盛開始懷疑他並非真兇而是案中有案。而被害者的女兒咲江(廣瀨鈴 飾)的出現,又使得情況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一個被掩蓋的驚心真相正逐步被揭開。
  • 《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打著推理懸疑外衣的家庭倫理電影!
    不管是幸福的瞬間,還是深沉的人性,日本的影人總是能從平凡的生活瞬間中提煉出來讓人久久難以忘懷的吉光片羽。其中,首當其衝的南哥要推薦是枝裕和。2017年是枝裕和的一部電影讓他獲得了很多負面評價,類似「走下神壇」「撲街」「拍的像坨X」等等。這部電影就是《第三度嫌疑人》。
  • 專訪是枝裕和:《第三度嫌疑人》是一部法庭心理片
    《第三度嫌疑人》劇照是枝裕和曾被稱為日本當代唯一的大師,這個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的高材生,在1995年用一部
  • 《第三度嫌疑人》|影向標
    《第三度嫌疑人》得分6.9分 1.鄭秉泓9分
  • 《第三度嫌疑人》在黑白交疊的灰色地帶縱意生死
    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是枝裕和的作品,更是一種全情投入的享受,雖然各大電影節都曾陸續展映過他的作品,但第一次全國性的在大銀幕公映,則是剛剛到來的《第三度嫌疑人》。有人說,《第三度嫌疑人》與是枝裕和既往的風格不太一樣,這事要展開來說:回望是枝裕和的創作之路,許多作品故事的發生地,都是在日本的鎌倉,而且他一貫的冷靜旁觀式視角,讓很多影迷,將他與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進行著多緯度的比較,由此會覺得,他是繼承了小津衣細膩的生活化的衣缽。
  • 董子健力薦《第三度嫌疑人》:你相信哪一個真相?
    今日起,心理懸疑片《第三度嫌疑人》將在全國藝聯200個城市1208家影院全面上映,這是日本大師級導演是枝裕和(代表作《如父如子》《海街日記》)的作品首次登陸中國內地銀幕,用影迷的話來形容:「這是一件值得紀念的事。」
  • 《第三度嫌疑人》究竟故事在講什麼 導演枝裕和背景資料揭秘
    ­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心理懸疑電影《第三度嫌疑人》今天正式在全國藝術聯盟影院公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前晚,影片在廣州舉行超前點映,《第三度嫌疑人》突破了以往是枝裕和聚焦於家庭的電影風格,他用一個懸疑故事來呈現他對平等、正義、人性等等的探尋。
  • 是枝裕和談《第三度嫌疑人》
    作者:Ali Chappell譯者:朱溥儀來源:ComingSoon.net身兼作家、製片人、剪輯師等多項身份的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無人知曉》《步履不停》)帶著他最新講述訴訟案件的影片《第三度嫌疑人《第三度嫌疑人》圍繞有兩次犯罪前科的殺人犯三隅(役所廣司)展開故事,他因為被指控謀殺了前老闆而再度接受審訊。《第三度嫌疑人》(2017)然而在審問的過程中,他的供詞不斷變化,他的律師重盛(福山雅治)開始懷疑他在撒謊。是枝裕和抽空與我們討論了他片中表現出的對日本政府及司法系統的看法。
  • 《第三度嫌疑人》除了懸疑還有反思 導演不介意口碑分化
    原標題:《第三度嫌疑人》 除了懸疑,還有反思   福山雅治與廣瀨鈴在片場   由日本著名導演是枝裕和執導的心理懸疑電影《第三度嫌疑人》今天正式在全國藝術聯盟影院公映,這也是是枝裕和的電影首次在中國內地公映。
  • 「第三度嫌疑人」是如何三度殺人的?
    終於看完了《第三度嫌疑人》。
  • 《第三度嫌疑人》 沒有真相,但我並不失望
    【今日看片】《第三度嫌疑人》裡的探案者與犯案者,作為推理片敘事張力構成主要部分,本應二元對立的關係在片中逐漸演化成了互相理解,是影片令許多人感到失望的最重要原因。役所廣司(飾演三隅高司)同樣迷霧重重的表演細節,也令《第三度嫌疑人》與絕大多數的同類型影片都不一樣。
  • 史航連發3條微博打CALL電影《第三度嫌疑人》
    其中,包括了我們所熟知的《海街日記》《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比海更深》《步履不停》……但是他的這些電影,從來沒在內地的大銀幕公映過,如今他的這部「懸疑」色彩的《第三度嫌疑人》搭乘藝聯的專車首次在內地上映,對於影迷及喜歡他的文青們來說,是一件值得激動的事情,畢竟這是在電影院看是枝裕和的電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