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北京的「八大胡同」是什麼樣子,它們又是哪八條胡同?

2021-01-08 網易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從封建時期起,就有了青樓的出現。眾所周知,裡面的都是花枝招展的戲子和被賣到哪裡的貧窮女子。

  

  青樓也稱「妓院」,主要是富家子弟和淫蕩之人尋歡買醉的地方。

  「八大胡同」的由來

  其中比較出名的妓院,那麼舊北京的「八大胡同」可謂是「榜居前三」了。

  在清朝的時期,便有了八大胡同這一說,因為而妓院大部分在珠市口北、前門至和平門之間,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八條胡同的,故有了「八大胡同」這個名字的由來。

  

  這八條胡同是:陝西巷、韓家潭、石頭胡同、胭脂胡同、皮條營、百順胡同、王廣福斜街、大李紗帽胡同

  妓院的布局是分為多種的,並不是簡單的一排排接客的房屋,而是分為小院和單間。

  小院有著二合小院,甚至三合四合。而單間,則是分布在小院之中。總體來說,書院主要以「書寓」「書館」形式呈現。

  

  而其中的妓女,大部分都是被拋棄,或者說是被坑蒙拐騙而來的。在這裡他們沒有自由,只能用早已骯髒的肉體「換取」柴米油鹽來填飽肚子。

  胡同兒的「歷史」

  若初聽「磚塔兒」這個詞,您會發現,它不僅形象生動,而且好像賦予了自己一層顏色,赤紅似的。

  這種帶有色彩勾欄的名詞,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

  而在當時的四磚塔兒胡同,已經是當時著名的戲劇歌舞的表演之地了,同樣也是青樓女子的聚集之處。

  

  在元雜劇《沙門島張生煮海》中,張羽問梅香:「你家住哪裡?」梅香答「我家住磚塔兒胡同。」。

  勾欄在舊社會時期指的一種彩色的欄杆,通常被設置在臺柱之中。

  臺柱兩旁一般是茶園和書院,而設置彩色勾欄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妓女或演員扶著欄杆進行賣場。

  

  臺上的演員總是輕攏慢挑,一手扶欄杆,一邊表演,很是嫵媚。在戲臺附近也有著「遠近聞名」的西院勾欄胡同。

  除了戲臺、青樓的存在以外,還有著教坊司的存在。

  教坊司可不是妓院或者風流之地。相反,他們是管轄妓院的部門

  在明朝時教坊司坐落在東城本司胡同,他也被宮廷管轄,屬於宮廷內府。

  教坊司不僅管轄妓院,戲臺,而且可以支配宮奴和宮妓,令他們擔任宮廷音樂樂工。身為宮姬的他們自然會一兩首小曲,於是就被教坊司派去為貴族皇室表演。

  

  宮奴與宮妓

  宮妓和宮奴也被稱為「賤民」。這種名稱的由來,是在抓捕反抗當時皇帝的官員後,將其家產全部沒收,家屬、子女被收編入宮內,充當奴婢

  男的則淪為宮奴,而女的叫做宮妓。

  這項措施最早在朱棣清君側」政變篡位後被施行,淪落為宮奴宮妓的人,他們的後代也被罰為「賤民」。

  

  制度規定:在一些喜慶的日子裡,這些教坊司的官奴們被規定只能穿布衣,豬皮靴子。而且就算是走路也是不能夠走到中間的,若有不聽話的人,就會遭到刑法處罰。

  對於官妓們,則需要在歌宴舞會上奏樂、陪酒、起舞等……在這些歌舞帳篷裡,軍營就如同妓營一般。

  民國的「吃花酒」風氣

  到了清朝,就開始流行「吃花酒」一說。

  

  「吃花酒」就是一起去聽曲兒,喝茶。但是裡面的「清吟小班」是「只賣藝不賣身」,和上海的「長三」是一樣的。

  吃花酒的人常去的就是老北京的八大胡同的「茶室」或者「清吟小班」,這種風俗也一直延續到了民國。

  

  在民國時期一些文人雅客也不時去吃「花酒」,有時甚至能成為花邊新聞,流傳在大街小巷。

  結語

  新中國成立以來,妓院、青樓早已不再存在,但是「八大胡同」中的一些名詞卻流傳了下來,就比如「吊兒郎當」、「滄蘑菇」、「窮滄」這些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充滿傳奇色彩的北京八大胡同
    按照地理位置來看,「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其實,老北京人所說的「八大胡同」,並不專指這八條街巷,而是泛指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因為在這八條街巷之外的胡同裡,還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 古巷胡同,北京旅遊攻略
    「京味」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北京的四合院,四面都是庭院,既自成一格,又能享受天地間的氣息和天倫之樂。現在,隨著這座城市的拆除,四合院、大雜院一片狼藉,只有少數幾個被保留下來,以備不時之需的舊北京文化正在消失。
  • 「八大胡同」其實是嫖男妓的地方…
    喜歡看清朝和民國電視劇的,估計都聽說過「八大胡同」,這幾乎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詞。那麼」八大胡同「究竟指的是哪八個胡同呢?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小力胡同)。其實不僅這八個胡同裡布滿了妓院,其他很多胡同也分布著近百家大小妓院。只不過當年,這八條胡同的妓院多是一等二等,妓女的「檔次」也比較高,所以才如此知名。
  • 老北京胡同這麼多,最古老的胡同是哪條?
    說起老北京,人們總是會想起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北京胡同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如今已經成為了北京人生活的象徵和北京文化的體現。舊時老北京的胡同,遍布整座北京城,老北京民間有句諺語說:「有名的胡同三百六,無名的胡同賽牛毛」。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北京城的胡同之多。
  • 北京八大胡同:一夜消失?她們去了哪裡?
    北京胡同大概每個人都曉得,熟悉老北京的人大概都記得「八大胡同」,可是「八大胡同」就在1949年的那個晚上突然消失了。在民國時期,「八大胡同」作為最出名的風花雪月之地,那可是人盡皆知的存在,官 員們名人以及平民百姓都會在此地流連忘返。那麼怎麼就突然消失了呢?
  • 「超夢說」你是否知道——八大胡同自古名
    清末民初的八大胡同有兩個概念,從隘義上說,所謂八大胡同,並非某一條胡同的名稱,而是由八條胡同組成的。因為中國人愛將同類事物歸類然後說個大概數,如天橋八大怪、唐宋八大家、八大祥、燕京八景。其實,「八」字在這裡是個虛數,只是表示其多。
  • 和順七條胡同與聖恩寺丨胡同長春
    歡迎瀏覽胡同長春  和順七條胡同位於長春市二道區。  在清代的長春廳界內,伊通河以東屬於撫安鄉,這裡河溝縱橫,村落零散,其中二道河子是撫安鄉內一處較大村落,附近有通往吉林和雙陽道路。  2018年,和順七條胡同 胡同東側平房與大樹  從和順街向東至東盛大街有8條胡同,分別是和順頭胡同、和順二胡同……和順七胡同、和順八胡同。
  • 老北京「八大胡同」裡的男風男旦秘史
    八大胡同而相公業最發達集中的地方在哪裡呢?——北京八大胡同。「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鐵樹斜街以南,由西往東依次為:百順胡同、胭脂胡同、韓家潭、陝西巷、石頭胡同、王廣福斜街(現棕樹斜街)、朱家胡同、李紗帽胡同(現小力胡同)。然作為一個特定名詞,人們固然可以舉出八大胡同所包括的八條街巷名稱,但也不必過於拘泥,實際只要知其大致範圍即可。如《都門識小錄》中言「八大胡同又名十條胡同,以該處大小巷計之,有十條也」。
  • 700多年歷史的「北京胡同」 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至今
    如永康侯徐忠住宅所在的胡同就叫永康侯胡同,即今天北城的永康胡同。武安侯鄭亨住宅所在的胡同叫武安侯胡同,後來錯叫武王侯胡同,即今天的西四北八條。明初大將軍徐達長期居住在北京,他的長女嫁給了當時的燕王朱棣。朱棣攻打南京時,徐達第四子增壽為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掉。
  • 揭秘影響近代史的兩次八大胡同狎妓事件
    八大胡同是清末民初時期北京歷史上最有名的煙花柳巷,然而,就在這金粉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當時卻發生了震驚全國的兩大狎妓事件。
  • 張恨水寫金粉世家時在八大胡同戲院扮丑角
    ,此時的八大胡同可謂是名角們競相鬥豔的名利場。解說:1840年是清道光二十年,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六月在廣東沿海大清國與英國發生了第一次鴉片戰爭,就在同一年,一個新劇種京劇誕生了,而孕育京劇的地方就是舊京前門外大柵欄的八大胡同。賈勇:以前問廁所是師傅,您知道這廁所在哪兒嗎?廁所,您往前面三十多米,完了往右邊拐,拐過去你聞著味兒就到了。解說:老北京市民賈勇生在大柵欄,長在大柵欄,對舊京往事他極為捻熟。
  • 天津的老胡同
    小時候的天津胡同總是彎曲狹窄,地不平還經常積水,坐在老飛鴿二八大跨的後座兒上總是一顛一顛的,寶寶椅上的你還會從睡夢中驚醒…天津的胡同,凝聚了天津的精華。狹窄的胡同裡,老街坊們騎著老飛鴿二八大跨打個照面,只能容得下一個人通過。
  • 荷風吹落是鄉愁,重尋北京老胡同的塵世柴煙
    這本畫冊有況晗為北京90個胡同繪製的寬線條鉛筆畫,由我講述胡同歷史沿革和人物故事。  畫家況晗是江西省宜豐縣人,少年時在稻田寫生,為選擇取景視角移步後退,不慎跌落田埂滾得泥水滿身,被鄉人嘲為畫痴。青年時考入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學習溼式水彩畫。畢業後到北京,在中國石化出版社任職美術編輯,由出版社安排住在北新橋三條,從此況晗愛上了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
  • 明代有兩條孝順胡同,分別在內城和外城,哪條胡同是楊慎出生地
    楊慎三十六歲以前,除短暫回鄉丁憂以及參與鄉試外,絕大部分是在北京度過的。直到嘉靖三年(1524),三十六歲的他,因為「大禮議」獲罪於明世宗,遠謫雲南永昌衛,直至七十二歲卒於戍所。明代時,孝順胡同在哪呢?眾所周知,明代在北京城建城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八大胡同:百年前的"天上人間"
    賽金花八大胡同作為北京歷史上最有名的風月場所,與秦淮河一樣被世人所關注,那裡有著黑暗的罪惡,也有著美麗的傳說。而今日的八大胡同已經面目全非,經過數十年的人事變遷、拆遷改建,早就殘破不堪。歷史作家郝曉輝花了將近2年的時間走訪了前門一帶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資料,與老人們聊天,親手繪製地圖,力圖還原最真實的八大胡同。
  • 小胡同大名堂,這個胡同裡可都是名人!
    北京胡同小院與皇家宮殿林園交映生輝,才能呈現完整的北京歷史文化。北京的文化歷史才能更加生動鮮活、濃鬱有趣、根深葉茂。不誇張的說,北京那麼多高樓大廈,不一定比得上遺留下來的、已經不多的胡同四合院的文化歷史價值,更別說故宮、殿壇和園林了。要了解一個城市,或一個村鎮,特別是它的歷史和文化,絕不單是看它的高樓大廈、新街闊路,更要看它的舊巷老宅、遺址古建。
  • 《老炮兒》:胡同還是那條胡同,北京已不是那個北京了
    《老炮兒》裡,六爺的北京和富二代的北京完全不是一個世界對《老炮兒》裡的「六爺」,觀眾是很有把握的。六爺有個家裡留下來的老房子,位置在銀錠橋往西、恭王府東邊的小金絲胡同兒。這附近已經成了「老北京胡同遊」的景點,操著口音的遊客來問他:「新街口怎麼走」,他懶得搭理。他住的這一片歸地安門派出所管,紅顏知己「話匣子」的酒吧開在後海,有心事的時候去什剎海滑冰,贖人前一天和哥們兒一起到景山上看看紫禁城,最心愛的鳥也埋在景山。生活裡的一切基本都發生在皇城根,沒走出「四九城」的圈子。
  • 那條胡同那些時光
    王淑芬老人當年的工會會員證王娜(左)與妹妹的舊照史家胡同博物館「回家·舊影」展覽近日,史家胡同博物館舉辦了「回家·舊影」的展覽。展覽共包含「街坊往事」「胡同古今」「京城舊影」「遊園京夢」四大板塊。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街坊往事」板塊,在以「家」為主題的展廳內,展出了來自史家胡同一帶八個家庭的五十餘張老照片。
  • 北京胡同的味道
    原創 舒怡然 怡然的空間北京胡同的味道文|舒怡然 記憶中,北京的那條胡同是有幾道彎曲的,從我們學生宿舍大門走出來,一直朝北,便是「興華胡同」。 胡同口那位賣冰棍的老大媽,從初夏一直站到深秋,宛若是一種守候,給這條胡同平添了俗世的生機。她的嗓門永遠那樣嘹亮,「小豆冰棍!小豆冰棍!」一聲接著一聲,穿過胡同的寂靜和灰色,落進古槐樹濃密的枝葉裡。 走到胡同的盡頭,才知道原來這剛好是另一條胡同的起始,恰好構成了一個完美的「丁」字,可這條街的氣象卻是大不相同了。
  • 老北京最具京味兒的六大胡同,是體驗北京文化十足的樂園
    北京胡同文化是老北京一種非常有特色的文化,這些胡同大部分形成於元、明、清三個朝代,是了解北京傳統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很好去處。北京的大小胡同星羅棋布,據統計數目達到7000餘條,每條都有一段傳說故事。其中今天和大家分享最有特色的六條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