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平臺的最終屬性永遠無法跳過內容的優質」「直播普及化、常態化、品牌化,直播電商的根本還是是人貨場,流量和供應鏈是關鍵」「直播平臺競爭越發激烈,行業將逐漸轉變為供應鏈間的競爭」……12月18日,多位直播行業研究專家、直播行業媒體、直播平臺從業者等在一場主題論壇上,針對當前火熱的直播行業進行了盤點總結與趨勢預判。
在嵐風文化創始人蘇通看來,今年上半年最大的變化是出圈,電商直播進入了更多的尋常百姓家;下半年最大的變化是平臺規則的變化,各個短視頻更加注重內容製作、收緊了電商店鋪資質審核、流量投放資質,如魯班開戶限制、巨量引擎暫停新增開戶許可等,都是平臺要嚴選商品的表現,「這對於中小型商家來說是個噩耗,對於機構而言需要更進一步的走大品牌的精品路線,主播不僅僅是線上導購銷售員,更應該是選品官。」
艾媒諮詢高級分析師劉傑豪指出,直播電商的興起是行業在商業模式探索上的成功案例,其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直播電商早在2016年就有苗頭,能在2020年爆發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方面,疫情加速電商發展,商家對待直播的態度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紛紛下場直播帶貨。另一方面,短視頻紅利擴大了直播電商的用戶數量規模,艾媒諮詢的數據顯示,2017年~2018年期間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增長迅速,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超過6億人,短視頻電商以明星、網紅、行業大咖流量帶貨為主,推動了服裝、休閒零食、美妝等產品轉化,加速直播電商發展。
在2020年的商業賽道上,直播帶貨「一騎絕塵」。然而,流量造假、商品質量差、大數據殺熟等直播帶貨翻車現場也頻繁出現,背後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直播帶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對此,KK商學院院長方光芳認為,「我們經常看到翻車,就是大家喜歡把它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直播帶貨翻車成為一個笑話,其實大家想一想,車子會翻車的很重要原因,第一速度太快,第二缺乏一些零部件。我們很多人是沒有辦法去影響車的速度的,但是我們能夠決定的,那就是車的一個零部件的安全性能。如果我們能夠保證這輛車的質量,那這輛車肯定是不會輕易就側翻的。」
「所以歸根結底要保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就是品質,也就是供應鏈的問題,供應鏈是至關重要的,是電商行業能否走的長遠的一個核心關鍵。」方光芳進一步指出,供應鏈未來一定會走向一個深度化、品牌化,也就是說供應鏈也會走向品牌化的很重要原因,從源頭上的選品到中間的物流到最後的售後等等,是一條龍服務,保證它的服務質量、保證它的產品質量,「就像KK直播和星夢小店前段時間做的『開橙布公』的一個活動,直接派一個團隊到瑞金常駐,然後自己人來層層把關這個品質。只有品質把控好了,而且還要跟上物流以及供應鏈,才能保證品牌。」
「流量不等於轉化量,帶貨是一件專業性門檻極高的職業,需要花時間去了解產品,結合明星本身人設,才具備說服力。」直播大數據公司小葫蘆市場部負責人李煜認為,翻車的原因有兩點——人翻車或貨翻車。這其中,在「人翻車」方面,為什麼人賣不動貨?主要是集中在高額的坑位費、佣金費,與投資回報率ROI不符。大流量不等於大轉化,在當前的帶貨直播模式中,常常出現明星人設與帶貨貨品有「違和感」且明星對待帶貨直播的態度往往傾向於「撈金」,缺乏對產品的篩選和了解,這些都是導致大流量無法大轉化的原因。
2020年,直播行業風起雲湧,電商直播的火熱對直播產業起了很大的加成,同時,直播平臺的合縱連橫也讓行業充滿變數。未來的一年,直播行業必將迎來更多挑戰,也必然蘊含更多機遇,那麼,2020年直播行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這方面,劉傑豪認為,直播平臺競爭越發激烈,行業將逐漸轉變為供應鏈間的競爭,包括很多MCN以及頭部主播開始布局打造直播基地,產業能力逐漸延展。同時,隨著在線直播行業產業鏈的布局成熟,在線直播行業深耕存量,專注於精細化、專業化運營。作為平臺差異化戰略的重要一環,直播平臺將加強主播培養及篩選機制,構建全面、完善的主播生態以創造優質內容。另外,直播行業將從「野蠻生長」進入「監管時代」。直播行業快速發展的背後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對於如何用心甄選產品、嚴格把控產品質量,始終把消費者的利益擺在第一位,是其正在面臨並且應持續思考的問題。(中工網記者 徐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