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e公司官微。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一則傳言,引發了一場暴跌。
這一次的「受害者」是萬達集團系列債券。傳聞的內容大致是,外界近期有傳言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工行資管、上海建行等機構均要求其管理人清倉大連萬達相關的債券,理由並未提及,同時有近一個月來大連萬達債券成交活躍的「佐證」。今日又流傳中行工行版本,考慮到6月份萬達各期債券成交活躍,換手率估計在1/6。
受此影響,大連萬達系列證券突然同步暴跌,萬達電影截至早間收盤暴跌9.91%,並於午間緊急臨停;相關A股上市公司如皇氏集團(002329,股吧)、國中水務(600187,股吧)、杉杉股份(600884,股吧)等股價紛紛下跌。
萬達集團及萬達商業地產當天發布澄清公告,稱「目前公司財務狀況良好,日常運營一切正常,現金流充裕,無任何償債風險」。萬達電影22日晚間亦公告類似內容,公司股票將於23日起復牌。
我們將目光轉回萬達集團本身。資產近8000億元,一年營收超過2500億元,萬達集團這家從大連起步的企業,已發展成全球化的超級商業集團。
目前,萬達集團已形成商業、文化、網絡、金融四大產業集團,在集團的官方表述裡,萬達商業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企業,萬達電影院線是中國最大的電影院線,萬達影視是全球收入最大的電影企業。
多元化做大,資本化做強,是民營企業集團的普遍發展路徑。近年來,萬達集團不斷把觸角伸至A股市場。特別在商業及文化板塊,萬達集團與資本市場互動頻繁。2015年1月,萬達集團旗下萬達電影(此前簡稱為「萬達院線(002739,股吧)」)率先登陸A股,緊接著,萬達商業地產宣布從港股私有化退市,轉而尋求在A股上市。
萬達電影的A股「片場」
萬達電影與萬達影視攜手構築起萬達集團的影視生態圈。
萬達電影前身即萬達院線。公司於2015年1月22日上市,為國內最早登陸A股的院線公司。受益於國內電影票房增長與A股市場的發展,其國內民營院線龍頭地位不斷穩固。公司去年票房收入、觀影人次、市佔率均居全國首位。
萬達影視為萬達集團影視製作業務的核心資產。去年5月,萬達電影擬將萬達影視注入上市公司,藉助A股實現電影行業的全產業鏈整合。
但去年8月,萬達電影宣布中止該重組方案。今年5月,公司將證券簡稱由「萬達院線」變更為「萬達電影」,再度彰顯其構建影視生態圈的決心。
在運作上述重組時,萬達影視的「豪華」股東陣營也浮出水面。泛海控股(000046,股吧)、華策影視(300133,股吧)、新華聯(000620,股吧)、華誼兄弟(300027,股吧)等多家A股公司,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參與其中。
查閱萬達影視股東名單,泛海控股旗下泛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萬達影視比例約6.72%;新華聯的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持有萬達影視1.61%的股權;華策影視則於去年3月以約8463萬元,購買了萬達影視0.53%的股權。
此外,股東名單中還出現了萬達電影的「老對手」華誼兄弟的身影,華誼兄弟為萬達影視股東之一的孚惠映畫(天津)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的合伙人。
另外,中文在線(300364,股吧)於去年9月與萬達影視籤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擬進行電影項目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萬達電影與博納影業籤訂協議,就增資擴股、院線加盟、廣告合作、影片投資等方面開展戰略合作。萬達電影擬對博納影業增資3億元,持有其1.875%股份,雙方將互相開放未來擬主控投拍的影片單片,相互參與投資對方主控投拍的電影等。
博納影業同為國內影視製作龍頭公司,其2010年在美股上市,去年宣布完成私有化,目前已經進入A股上市的輔導期。
分層圍獵中的萬達商業
萬達集團旗下另外一塊重要版圖,便是澆築了王健林無數心血的商業地產板塊,這一板塊被曾經的港股公司萬達商業攬入其中。
2014年12月,王健林攜萬達商業赴港上市,創下了當時港股市場最大規模IPO。而此後,萬達商業「水土不服」,不僅估值遠遠低於同類A股上市公司,其股本結構中實際可流通的股票數量也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融資能力大受限制。直至2016年3月30日其宣布私有化,公布9家私有化財團,並最終於當年9月退市。
如果說一部萬達商業的成長史,就是一部資本的裂變史,那麼在萬達商業的這種轉變中,到底有多少家A股上市公司參與其中?
萬達商業招股說明書顯示,其持股5%以上股東除萬達集團直接持股43.71%以外,並無A股上市公司身影。然而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梳理發現,在萬達商業私有化的進程中,多家A股上市公司隱身於9家私有化財團中,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參與萬達商業私有化項目投資的A股上市公司,就包括皇氏集團、國中水務、杉杉股份、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以及中國中鐵(601390,股吧)、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航資本(600705,股吧)等「中字頭」公司。
回到萬達商業私有化財團本身。9個投資實體中的8家都以「WD Knight+羅馬數字」命名(編號為I至X,不包含VI和VII),外加Red Fortune Global Limited(下稱「RFGL」)。其中,WD Knight I至III,以及X四個投資實體系萬達集團全資所有。
具體來看,皇氏集團通過參投上海賽領皇氏基金參與萬達商業私有化,後者為RFGL的參與人。資料顯示,皇氏集團對上海賽領皇氏基金的認繳出資額為5.1 億元,權益佔比51%。按計劃,RFGL要約收購萬達商業約4310.58萬股H股,佔要約收購總額的9.2%。通過賽領基金直接參與的還有國中水務,其持有賽領基金11.10%的權益,此部分權益由鵬欣集團受讓而來。
目光轉向中國平安、中航資本、中國中鐵3家「中字頭」,上述公司通過旗下子公司間接參與了萬達私有化。
具體來看,中國平安通過控股子公司中國平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享有WD Knight VIII兩個有限合伙人100%的管理股份。中航資本全資子公司中航資本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則作為WD Knight IX的有限合伙人參與其中。中國中鐵的參與路徑與上述買家類似,但層級更深。與之相似,工商銀行也通過旗下工銀國際間接參與了萬達商業私有化。
此外,新華聯曾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稱,公司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000036,股吧)有限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於2014年12月投資1億美元參股萬達商業地產,為其基石投資者之一,目前仍為其股東。
除了上市公司自身參與外,前述9個投資實體中,還出現了不少A股上市公司的股東。例如,萬達集團將相關H股或WD Knight I的股份轉讓予寧波南嘉,而其背後的杉杉控股正是目前杉杉股份的第二大股東。此外,曠達科技(002516,股吧)大股東沈介良通過曠達控股集團,以上海賽領博達股權投資基金的合伙人身份參與萬達商業私有化「分羹」。
在借殼上市與IPO之間,萬達商業選擇了後者。截至目前,萬達商業在IPO企業排隊中位列第64位。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e公司官微
(責任編輯:婁在霞 HN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