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型人格的魅力,真被你們低估了

2021-02-17 普特英語聽力網

有點害羞,有點怪,不善交際,人們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有這樣的印象。各種各樣的影視劇,如《早餐俱樂部》《陽光小美女》《壁花少年》,在塑造內向性格的人物形象時,也跳脫不出這幾點,哦,對了,還要加上長相平平和不招待見這兩點。

而且,很多影視劇中都會設法讓內向的人變得開朗、活潑,逐漸融入集體,well,這真的有必要嗎?

重點是,內向性格的人真的就像那些影視劇中刻畫的那樣「討人厭」嗎?

未必。

Introverts are incredibly attractive, they just don't put their awesomeness on display.

內向性格的人極其具有吸引力,他們只是不善於展示而已。

接下來普特君就用5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內向性格的人同樣具有非凡魅力。

外向性格的人通過與人相處獲得能量,內向性格的人卻通過獨處來獲取力量。

他們往往喜歡一個人待著,人們對內向的人評價往往也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說,外向人和內向人的腦內是這樣的——

When an introvert speaks, it’s almost guaranteed that they have spent many hours thinking about the subject, forming their opinions, and carefully choosing the words they wish to use.

內向的人一旦開口講話,就意味著他們肯定為此反覆思考並形成自己的觀點,他的遣詞造句也都是經過細心考量的。

They have more intimate connections

內向性格的人不是那麼容易接納別人,如果他允許你進入他的世界,那你對他而言一定是特別的。

By bringing down barriers, an introvert is letting you know they're interested in connecting with you beyond a superficial level. They're displaying a level of intimacy and vulnerability that not many people get to see.

跨越一些阻礙後,內向型人格的人會讓你知道,他很希望能與你建立不止於表面的聯繫。他們之間所展示出來的親密性和脆弱性,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 。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小夥伴可以是一位好的傾聽者,聽你,也懂你。

This is one of the introvert's superpowers. They love to listen and if you're looking for advice or support, and that's valuable beyond measure.

這也是內向型人格的「超能力」之一,當你需要建議和支持的時候,他們就在那裡靜靜聆聽,這樣的好,是無價之寶。

神秘的人總是極富魅力,蓋茨比就是醬嬸兒的。而由於內向型人格的人總是喜歡獨處、神遊,他們的不合眾反而使他們多了一些些神秘氣息。

Their mysteriousness is magnetic, and it leaves people wondering just what it is they have.

他們的神秘就像磁鐵,忍不住讓人一想再想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They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這個可以想的來嘛,內向的人總是喜歡獨處,獨處久了,自然而然也會學會如何照顧好自己,不讓別人操心了——畢竟,讓別人操心也是一種打擾,而內向的人最怕麻煩別人了。

不過,喜歡獨處並不代表不需要陪伴,對內向型人格的人來說,與人相處是能量流失的過程,而他們只想把自己的能量用在真正值得的人身上。

所以,如果你的小夥伴是內向型人格,給他一點空間和時間,他會還你更好的陪伴。

看文的你是不是也是內向型人格呢?你周圍是不是也有內向型人格的小夥伴呢?

歡迎留言分享。

默默地求贊%>_<%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加入普特VIP會員,今天只需89元哦,可以免費聽1年的直播課哦!

相關焦點

  • 最震撼的TED演講之一:內向型性格的魅力 真被你們低估了
    內向性格的人極其具有吸引力,他們只是不善於展示而已。接下來普特君就用5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內向性格的人同樣具有非凡魅力。外向性格的人通過與人相處獲得能量,內向性格的人卻通過獨處來獲取力量。他們往往喜歡一個人待著,人們對內向的人評價往往也是「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聽說,外向人和內向人的腦內是這樣的——
  • 內向型人格的特質
    據統計報導內向型人格的人佔據總人口的40%左右,按比例來說不算少了,但社會對內向型人格的了解卻遠遠不夠。
  • 內向型人格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這樣的,那麼別懷疑,你擁有一個「內向型人格」的孩子。作為一個內向孩子的家長,帶孩子社交就總要面對很多尷尬,尤其面對比較陌生的環境和人,孩子的表現總是非常讓人失望,感覺自己教育很失敗。可能正因為如此,很多家長問應該怎麼引導自己的孩子能「開朗點兒」「大方點兒」內向型人格,並不等於有缺陷的人格。比起外向的人更喜歡呆在人群中間,從外界刺激中汲取力量,內向的人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內向的人如果社交,也更喜歡和一兩個熟悉的人在一起,進行比較深度的有質量的交流。
  • 關於內向型人格
    以上種種,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我是個具有內向型人格特質的人。 二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內向,所以我一直在慢慢打開自己,嘗試去跟周圍人更多地交流說笑。能夠感覺到自己在人際交往中參與越來越多,也從原來的被動,變得也會主動。跟他人的互動交流中我收穫了很多樂趣。
  • 對內向型人格的九大錯誤認知
    相對於大家的關注,內向型人格更偏好一對一的互動。相反,外向型人格使得外向的人在人多時更活躍,人少時則變暗淡。在線那麼多有關內向性的討論,你覺得你是否全面了解了內向型人格呢?下面有9件事說明你可能錯誤的理解了內向型。1. 內向型人格的人都害羞人們通常混淆內向與羞怯,而且經常替換用這兩詞。
  • 5大特徵透露:你是內向型人格!
    內向型人格的特徵是更注重內在感受,而不是外在刺激。
  • 不怕孩子內向,只怕養成「迴避型人格」,這些表現希望你娃沒有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內向是個缺點,其實並非如此。孩子內向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迴避型人格",那才會對心理造成傷害,並且影響到孩子的人生。孩子內向不可怕提到內向,有的家長會認為,孩子長大以後必定沒出息,這是一種偏見。
  • 妻子失蹤後,男子一覺能睡20天:內向型人格如何破局?
    內向型人格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內向型人格的人,如何積極主動地自我調整,以適應千變萬化的生活,不讓性格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影響,甚至威脅自己的身心健康,顯得尤為重要。內向型人格的人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1:大禹治水為什麼能夠成功?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孩子若有這些表現,並非「內向」這麼簡單,要預防「迴避型人格」。有些孩子仿佛天生的就是調皮搗蛋的主,活潑愛鬧騰,人來瘋。而有些孩子則大大相反,很害怕見到陌生人,很容易害羞。鄰居家的孩子就是屬於後者,性格很是內向,都在一起住了好幾年了,這個孩子見到我們都很陌生的感覺,從來也不到樓下去跟小朋友一起玩耍,幾乎都沒有聽到過這個孩子大聲的說話,總是一副很小心翼翼,膽怯的樣子。其實,很多性格太過內向的孩子,相比較調皮外向的孩子很乖巧懂事,很容易帶,讓家長們省心不少。但是,太過內向的孩子,倘若不加以改變任其發展下去,便會發展成「迴避型人格」。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你可以是內向的或者外向的,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叫做中向性格者。前段時間,毛不易曾經在一個採訪裡面談論關於自己性格的問題,他是這樣回答的:知乎上有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話題,裡面有網友分享了一封信,讓我感觸很深。網友說她日常開會、談合作、團建,完全不像是內向的樣子啊!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寫了一封伴隨性格內向這個標籤成長經歷的信。在信中,她回憶起曾經為了改變自己內向的性格做出的努力。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有些孩子性格內向,有些比較外向。這都不傷大雅,內向也是性格的一種,是健康的性格。 但是很多家長都錯把「迴避型人格」當成了內向。 內向的孩子,雖然很安靜,和人說話的時候也比較害羞,但是在表達自己這件事情上,絕對不遜色於外向的孩子。
  • 「明日方舟」阿米婭——論INFJ(倡導者)型人格的獨特魅力
    「你們羅德島是什麼黑心公司啊?」不止是布洛卡,恐怕任何一個初到羅德島的新幹員們甚至我們刀客塔本身,都會懷疑這個瘦小的姑娘是否能承擔起作為「島主」的重任。內向(I),富有想像力和相信直覺(N),感性及情緒化(F)而又有條理(J)。這也許是這個兔子女孩帶給我們的最初印象。
  • 「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家長越早重視越好
    朋友說,她家孩子這樣已經能有一段時間,估計是太害羞、太內向了。但是,我卻看出,孩子這是「逃避型人格」。「逃避型人格」會阻礙孩子獲得成功說起「逃避型人格」,很多家長會感覺到陌生,不理解是什麼意思。其實,逃避型人格,就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對負面評價以及能力不足感為特徵的一類人格。
  • 高敏感型人格是種天賦 || 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
    大約70%的內向者是高敏感型人格,而不是所有內向者都是。有些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人,其實也擁有這種特質。在人群中,大概有30%的人是屬於高敏感型人格。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你是高敏感型人格嗎?如果不太確定,先對照下面這份清單自我檢測一下。1、有著超乎於常人的想法、疑問和很多情緒。
  • 永遠不要低估一個性格內向的人!
    知乎上有個關於內向型性格的話題,裡面有網友分享了一封信,寫信人是一位CEO,一位性格內向的女性,讓我感觸很深。網友說她日常開會、談合作、團建,完全不像是內向的樣子啊!正是這樣一位女性,寫了一封伴隨性格內向這個標籤的成長經歷的信。
  • 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迴避型人格愛人的方式
    談到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家似乎有些望而卻步,更多也是感覺和這樣的人相處,感覺有很大難度。不過自己在情感的世界中會愛上一個什麼樣的人,誰都無法確定,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也是值得朋友們去了解的一個問題,要知道迴避型人格的人,在自己性格來說,對於感情是比較優柔寡斷,一旦遇到任何問題也是會推卸責任。不想去承擔的同時就有另一半來,解決這些事情。那麼在情感方面來說,迴避型人格究竟會喜歡一個怎樣的人。在交往過程中一定要知道,因為這些人一旦有自己情感付出的時候,或許也不會說出來。得靠自己觀察,不論愛上一個怎樣的人,都要學會和對方相處,也不要總是去排斥迴避型人格的人。
  • 大學生怕被嘲笑不敢交朋友,不是性格內向而是迴避型人格障礙作怪
    這讓阿豪自小就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變得自卑而內向。隨著年齡的增長,阿豪的自卑感越來越嚴重,雖然順利地上了大學,但在集體生活中,阿豪更是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整個大一上期,阿豪基本上迴避了所有的集體交流。而到了大一下期,阿豪的表現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連同寢室的正常來往都開始刻意迴避。舍友將阿豪的情況報告了輔導員,輔導員為阿豪安排了心理檢測,結果顯示阿豪存在迴避型人格障礙。
  • 高敏感型人格
    高敏感人格常常表現為對外界刺激更加敏感的一種複雜人格,在本質上是內向型人格與其他人格的一種複雜變體,約佔人群的20%~30%之間。如同人的性別可以分為男人和女人,我們也可以將人格分為敏感型和復原型。30%的高度敏感型人,是社交活動中的活躍分子,估計人群中每5個人就會有1個高度敏感型的。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並且會傾向於低估自己從外界得到的正性反饋。 譬如低估自己、消極的自我暗示、受挫後沒有得到及時的引導和鼓勵等。在幼年時期,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感,以及渴望得到回應,但是如果這個過程並不順利,那麼就為後來的迴避型人格埋下了種子。 孩童時期是改善的最佳時期,一旦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障礙沒有得到重視和改善,成人之後可能會發展成迴避型依戀人格。
  • 迴避型人格是什麼樣的?怎麼和迴避型人格的人相處
    其實這些特徵就是迴避型人格的表現。「迴避型人格」是一個對我們來說耳熟而又比較陌生的概念,根據美國的《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的數據,只有1%的人是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指,一個人長期的抑制自己的社交行為,在人際關係中對自我的評價過低,並且對負面評價極為敏感,以至於對正常的社交、生活等等,產生了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