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惡化背後,美國官員智商曝光,原來什麼都不懂

2021-02-08 新財迷

1.中國最高領導人5日就黎巴嫩貝魯特發生重大爆炸事件向黎巴嫩總統奧恩致慰問電。(新華網)

畫外音:中國幫助他人,從來不止於停在口頭。

2.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5日接受專訪,針對蓬佩奧稱美歷屆政府對華接觸政策失敗闡述中方立場表示,「對華接觸政策失敗論」是對歷史進程的無知。(新華網)

畫外音:不要自己生病,卻讓別人吃藥。

3.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一在建橋梁垮塌,導致17名軍人受傷,有關部門正在調查事故發生的原因。(中新網)

畫外音: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珍重!

4.川普5日就在推特上發布一則宣傳短視頻,畫面模仿《時代》雜誌的封面,標題為:「川普主義」將超脫於川普本人而存在。(觀察者網)

畫外音:時間以美國大選每4年一個跨度地飛逝,而在時間盡頭等著你的那個人,還是他……細品。

5.川普聲稱「軍方人士」告訴自己,發生在貝魯特的這起爆炸事件可能是「某種炸彈」所為,這一說法隨即遭到了幾名國防部官員的反駁。(觀察者網)

畫外音:「鐵憨憨」的特點是,看似不靠譜的時候,最不要忽略。

6.美國衛生部長聲稱將訪問臺灣,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民進黨當局挾洋自重、甘當棋子,與美方勾連,獲取政治私利,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十分危險,也不可能得逞。(觀察者網)

畫外音:撩逆鱗,製造緊張關係,為大選增加籌碼。

7.美國臉書公司5日表示,刪除了川普頁面上的一篇帖文,因其違反新冠肺炎疫情信息發布規定。(中新網)

畫外音:哈……烏鴉和豬,看誰更「髒」?

8.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福奇5日透露,他和家人都收到過死亡威脅,因為許多人不喜歡他對新冠肺炎疫情發表的言論,並指出美國存在一定的「反科學情緒」。(中新網)

畫外音:世界第一發達的國家,越來越像個笑話。

9.巴基斯坦新地圖納入印控克什米爾全部地區,總理伊姆蘭·汗5日發表講話,稱莫迪政府大搞印度教民族主義,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實施反人類罪,並試圖改變當地人口結構。(環球網)

畫外音:表明立場,確定目標。

10.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發生劇烈爆炸,造成至少10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黎巴嫩政府已經下令軟禁貝魯特港口官員。(環球網)

畫外音:危險品長期放置碼頭,本身就是嚴重問題。

11.伊朗外長扎裡夫表示,伊朗已準備好向其提供援助,並呼籲黎巴嫩「保持堅強」。(環球網)

畫外音:「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

12.馬克龍6日飛赴黎巴嫩,與該國政府高層舉行會談,法國總統辦公室早些時候表示,將向黎巴嫩派遣55名安全人員和6噸醫療設備。(澎湃新聞)

畫外音:這方面,馬克龍一直「身手敏捷」。

13.日本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今年2至5月,約六成日本人在出現發熱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後仍然堅持上班。(海外網)

畫外音:毫無意義的自我犧牲,損人不利己。

14.阿富汗衛生部5日公布了一項驚人的調查,預測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1000萬人感染過新冠病毒,佔人口總數的約三分之一。(海外網)

畫外音:對阿富汗這樣一直在混亂中的國家來說,不足為奇。

15.在經歷爆炸帶來的混亂後,黎巴嫩一位老奶奶在一片狼藉的家中,用鋼琴為家人彈奏一曲《友誼地久天長》,被視為廢墟中希望和堅韌的象徵。(中新網)

畫外音:畫面讓人淚目……最深的感動,來自最平凡的人。

1.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應急管理部5日召開視頻會議,深刻吸取黎巴嫩貝魯特重大爆炸事件教訓,部署開展全國危化品儲存安全專項檢查整治。(鳳凰網)

畫外音:決策迅速,防患未然。

2.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布視頻透露,未來兩年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方向是撥亂反正、正本清源。(觀察者網)

畫外音:內地何嘗不是需要在教育上加強管理,避免出現大規模香港教育亂像的窘境。

3.武漢金銀潭醫院在其官網發布闢謠信息稱,該院目前無本土新發病例,也未向同濟醫院求援。(觀察者網)

畫外音:老是有這樣造謠的新聞,而不控制,這咋行?

4.香港羅湖懲教所21名外籍在囚人士日前以不滿奶茶的口味為藉口鬧事,被隔離調查,懲教人員按既定程序試味,發覺並無不妥。(環球網)

畫外音:有計劃、有組織,故意找茬,煽動情緒,挑起事端。

5.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歌樂沱鄉專職紀委副書記兼專武部長八足烏合在參加脫貧攻堅普查驗收及監督工作期間,不幸去世,年僅35歲。(新華網)

畫外音:過度勞累,加之高寒缺氧,誘發高血壓,引起顱內出血……身體極限,不能輕易挑戰。

1.上海一家公司再度對蘋果提起訴訟,要求其停止Siri專利侵權,停止製造、使用、銷售等侵犯相關發明專利權的產品,並暫計索賠人民幣100億元。(觀察者網)

畫外音:說中國不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彭佩奧,請開始你的表演。

2.消息人士稱,印度已要求谷歌和蘋果商店下架百度和微博兩款中國公司的APP,並已照會本國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對其進行封鎖。(環球網)

畫外音:說實話挺無奈,實在不知道阿三有什麼產品在中國。

3.《雪梨先驅晨報》5日稱,澳大利亞情報機構發現TikTok並未構成嚴重的國家安全威脅,澳大利亞政府將不會對TikTok下達「禁令」。(觀察者網)

畫外音:實在不行,「創造」點證據,這是川總的一慣做派。

4.巴西外貿秘書處近日在《聯邦政府公報》上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產自中國的鋁板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海外網)

畫外音:最近真熱鬧,敲鑼打鼓吹喇叭。

5.貝魯特港口負責人表示,雖然存放硝酸銨的倉庫附近有一些「危險材料」,但並沒有達到「爆炸物」的程度,稱為解決硝酸銨隱患等待6年。(澎湃新聞)

畫外音:撲朔迷離,存疑。

6.與字節跳動曾籤訂合作協議的日本埼玉縣、神戶市、大阪府相繼宣布停止使用並更新官方Tik Tok帳號,理由是擔憂所謂「安全性」問題。(環球網)

畫外音:果然是「孝子」,動作還神速。

7.新冠病毒疫情背景下,法國巴黎缺少遊客,半數酒店將一直關閉到秋天,希望屆時情況會有所好轉,而已經開門營業的酒店正在虧本經營。(海外網)

畫外音:很重要一個原因,當下的中國人不會拿生命健康去旅遊。

8.日本連鎖餐飲企業「咖喱店CoCo一番屋」印度一號店日前在新德裡開業,負責人表示,希望憑藉自家的獨特醬汁開拓這個巨大的市場。(海外網)

畫外音:挑戰名門正派,勇氣可嘉。

1.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等8部門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指出,研究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規範主播帶貨行為。(網信中國)

畫外音:將內容供給導向、打賞金額標準、主播帶貨資格與直播帳號分級分類緊密關聯。

2.人社部4日表示,今明兩年我國將持續擴大見習規模,崗位總量不低於上年,提高見習質量,最大程度發揮穩定就業、促進就業作用。(新華網)

畫外音:對吸納見習的單位按規定給予就業見習補貼……偶們好像一次也沒享受過這待遇。

3.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言人冉承其介紹,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在國內智慧型手機品牌中,只有iPhone沒與北鬥合作。(觀察者網)

畫外音:蘋果手機在戶外的時候,4G信號明顯不如大部分國產品牌。

4.進入8月,國內已經有部分高校迎來2020年秋季學期返校報到學生,「最短暑假」結束後,迎接學生們的是特殊的新學期。(中新網)

畫外音:還沒有開始,就已經結束;還沒有結束,就已經開始。

5.數據顯示,7月份共收到車主有效投訴信息10693宗,環比上漲22.9%。汽車消費投訴繼續上升。(中新網)

畫外音:即使被頂著「上帝」帽子,消費者依然是弱勢群體。

1.我國新一代075型兩棲攻擊艦首艦,5日在拖船的協助下離開上海滬東中華造船廠泊位,沿黃浦江進入東海某水域進行首次試航。(觀察者網)

畫外音:上月美軍發生火災的「好人理察」號,就是一艘排水量40000噸的兩棲攻擊艦,與075型兩棲攻擊艦排水量相近。

2.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5日表示,美軍濫用治外法權,給有關國家帶去病毒,這已成為世界範圍內疫情防控的重大現實風險。(觀察者網)

畫外音:既然是大國,就得有大國的樣子,別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3.美國飛彈防禦局長希爾海軍中將宣布,該機構已經終止此前開展的「防禦性高超聲速飛彈」設計工作,此後他們將調整注意力,把技術和經費集中在近期可行的技術方面。(觀察者網)

畫外音:簡單一句話……計劃失敗,重新考慮。

4.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4日發生嚴重爆炸事故,致4000餘人死傷,爆炸也導致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一艘軍艦受損,多名士兵受傷。(海外網)

畫外音:作為黎巴嫩絕大部分糧食進口的主要中轉地,貝魯特港口存儲的穀物全部被毀,進一步加劇該國對糧食危機的擔憂。

5.就在印度為買到法國「陣風」戰機,覺得能跟中國一較高下興奮之際,推特上一些眼尖的網友發現,剛到貨的幾架戰機,居然出現了掉漆問題。(環球網)

畫外音:按照阿三的標準,這些或許根本不是問題,比斷翅膀、掉滑輪之類太小兒科噠。

相關焦點

  • 中美關係惡化,兩位美國前駐華大使發聲
    參考消息網12月11日報導 美媒稱,兩位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前州長洪博培和駱家輝說,惡化的中美關係對他們所在州的貿易、旅遊、就業和人員交流造成很大損失。他們認為,從地方層面恢復中美交流對各州人民福祉至關重要。
  • 中美關係惡化,美國人想跟臺灣「建交」?蔡英文其實很焦慮
    過去10年,愈來愈多人認定,美國正走向衰弱,大陸強勁崛起。最極端的看法,端出18世紀拿破崙的話,「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比較保守的說法,認為中國將在西太平洋、南海、印度洋和美國爭奪影響力,中美競爭是21世紀的世界格局。
  • 中美關係不斷惡化!論中美兩國短期內爆發戰爭可能性有多大?
    原來照片是北京市人防辦為了紀念,《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的宣教活動。所以北京城區,才會張貼防空海報。防空海報也是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宣教活動的一部分。卻被網絡有心人士,改頭換面,配上駭人聽聞的文字。當成了中美關係緊張,中美戰爭一觸即發的證據,在網絡傳播。對此,東歌在此呼籲:如果有讀者,看到此類消息,千萬不可信謠傳謠。
  • 金燦榮:「甩鍋」操作正在將中美關係逼向困境,美國要慎重!
    金燦榮:確實,從三月底以來,隨著美國疫情的惡化,中美關係當中就出現了非常不和諧的聲音,這種聲音不是孤立的,而是遍布在美國的上中下各個階層。上至總統、國務卿、國會領袖,中間是很多媒體人,下至各路社交網絡自媒體,都在指責中國。
  • 外媒:中美關係是一出莎士比亞悲劇
    來源:參考消息外媒:中美關係是一出莎士比亞悲劇《日本時報》網站8月4日發表題為《中美關係是一出莎士比亞悲劇》的文章稱,川普任命了一大批高級官員去擔任他們極度缺乏資歷或經驗的職位,讓中美之間的溝通變得如此困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大悲劇。
  • 無視國際關係準則 破壞中美關係 撈取政治私利——海外人士批評美...
    新華社北京9月19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就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訪臺一事,多國人士認為,美方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無視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企圖以此遏制中國發展、為政客撈取政治私利,將破壞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
  • 中美關係裡,誰更有意識形態取向?
    當然後面的歷史大家也知道,中美在朝鮮戰場兵戎相見,打了抗美援朝,然後經歷了談判、封鎖、衝突摩擦的年代,然後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全球收縮,蘇聯全球擴張,在越南戰爭陷入泥潭的情況下,尼克森向中方遞出了橄欖枝,當時中國因為中蘇邊境的問題,中蘇同盟破裂的問題,外部環境惡化的問題,也需要改善跟美國的關係,實現關係的緩和。
  • 最後關頭,美國人終於恍然大悟!疫情惡化「元兇」找到了
    然而隨著美國疫情不斷惡化,就在2020年即將結束的最後關頭,疫情惡化的元兇找到了,美國人終究承認了這個事實。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年底一個保留項目是評選美國「年度謊言」。網站說,今年美國謊言層出不窮,競爭尤其激烈,經過反覆認真比對,「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拔得頭籌。該網站給出的理由很直白,別的謊言要錢,這個謊言要命。
  • 美國官員正在訪臺,華府卻來打臉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赴臺進行防疫交流,此行賦予一定程度的政治意涵,從民進黨當局到「美國在臺協會(AIT)」,都在刻意「畫重點」強調所謂美臺關係的現況有多好。但從美媒最新披露,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無意洽籤美臺自由貿易協定(FTA),戳破了「史上最佳」的美臺關係泡泡,也讓外界清楚了解美臺關係的虛與實。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川普2018年籤署「臺灣旅行法」,立法著重在美高階官員訪臺,但在「臺旅法」通過前,美官員訪臺所在多有。就算川普為了連任大打「臺灣牌」,這次訪臺的阿扎也未跨越既有框架。
  • 終於,美國人恍然大悟!疫情惡化「真兇」找到了,這才是罪魁禍首
    據央視新聞網12月21日報導,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1日清晨7時27分,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78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已超過31萬例。目前美國仍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然而隨著美國疫情不斷惡化,終於,疫情惡化「真兇」找到了,美國人終究承認了這個事實。
  • 專家:拜登或將給中美關係帶來轉機|唐納·川普|美國總統_網易...
    ,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因此拜登的上臺可能會給當前處於低谷的中美關係帶來一定程度的轉機,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會徹底改變對華遏制的戰略。  美國各州15日的投票結果顯示,喬?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拜登在隨後的講話中承諾將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並呼籲抗擊新冠大流行和組織一攬子經濟支持措施。他說:「照搬上一任總統的政策是執政大忌,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寄希望於總統的更迭來改變國家間的關係。我們可以看到,在川普任內,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非常厲害。物極必反,這反倒可能會給拜登帶來一些反思,給中美雙方帶來一些機會。
  • 美國下一步突襲南海、建交臺灣?德媒:中美急需談判
    白宮官員隔海喊話要求中國不要進行「以牙還牙的報復」,但既然這屆美國政府執意要把激化與中國的戰略和意識形態對抗作為其政治遺產,中國恐怕只能奉陪到底。失控的疫情、危急的選情,使得麥卡錫主義順利在美國借屍還魂。而令媒體最焦慮的問題莫過於,對華政策愈來愈歇斯底裡的華盛頓,下一張牌又會是什麼——把中國在美國的5個領館都關完?突襲南海島礁?訪問臺灣甚至跟臺灣「建交」?
  • 拜登能否克制團隊內部的這一衝動,對中美關係走向很重要
    2020年11月16日,已經97歲高齡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2020彭博創新論壇」的線上開幕式上發表講話,呼籲中美雙方合作應對新冠疫情,利用這一機會開展政治對話,為當前緊張局勢降溫。他認為,中美關係今年以來的快速惡化,意味著「中美之間正滑向一場『新冷戰』」。而這種趨勢中,蘊含了中美「有些危機會從言語交鋒轉化為實際的軍事衝突」的風險。
  • 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
    一、中美關係大勢2020年,川普為了總統連任,將美國疫情肆虐的責任大肆甩鍋中國。美國總統、國務卿等要員,到處竄訪,肆意污衊,加上中美之間的貿易戰等攻防,中美關係緊張。武漢武昌蛇山之下:浩瀚長江,奔流不息二、拜登提名官員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將走向何方呢?先來看看拜登提名的主要官員吧。
  • 崔天凱大使回應:中美關係不會也沒有必要回到過去
    前段時間的美國總統大選贏得了眾人的關注,這是由美國在國際社會上的特殊地位決定的,美國總統職位的變更伴隨而來的將會是美國政策的改變以及國際關係的變化,而在當前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美國政權交接的重要時刻,中美關係也同樣飽受人們關注。
  • 非常時刻,美駐華大使臨別發聲,事關中美關係,意味深長
    接著對中國龍頭企業華為以及tiktok進行限制,要求對方撤出美國市場,種種行為都意味著川普為了自己能夠成功當選,已經在不遺餘力打"中國牌"。 美駐華大使發表言論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近日在國慶招待會上表示,對於中國以及美國而言,一個健康穩定的關係對雙方都有好處。
  • 如何看待美國未來?97歲基辛格喊話拜登,還談到了中美關係
    另外,大部分共和黨高層也和川普站在「統一戰線」——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拒絕承認拜登當選總統,並稱川普有權對選舉結果提出質疑;負責新舊總統交接的美國總務署署長,也拒絕在「允許過渡」信函上簽字。  十一處認為,美國目前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所有人都知道拜登入主白宮只是時間問題,但同樣,所有人都不知道在此期間還將經歷多少變故。
  • 中美關係太外行:專業人士吐槽《紙牌屋》
    從國際關係專業的角度來看,紙牌屋的內政戲無疑是精彩地呈現了美國的政治生態,但外交方面的戲份則與現實中的大國關係有著天壤之別。尤其是第二季「中美外交」的相關情節,真是讓人大跌眼鏡。問題是中美雙方都視為重大事務的會談在劇中居然只在四個人之間進行內部討論,雷蒙塔斯克提到的經濟議題在現實中並不由國務卿出面,而往往是由財政部長出面。
  •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若升格將嚴重衝擊中美關係
    「美國在臺協會」成立於1979年,是在中美建交後,美國國務院根據《與臺灣關係法》並依據哥倫比亞特區法律所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其功能是為了因應美國與臺灣當局沒有「邦交」以及美國政府的「一個中國」政策等因素而設立的處理臺灣事務的機構。但是,近年來它已經成為美國在東亞最重要的駐外機構,忠實執行美國政府的各項政策。
  •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美高管專機借中國領空飛日本?需明白三個現實
    在訪問期間,蓬佩奧不斷地污衊甚至是抹黑中國,只是這種自導自演的「戲碼」並未有國家進行回應,反而該行為還在亞洲遭到抵制,就連在美國國內也受到不少的批評。  儘管外界都知道散布謠言的後果必定是引起反噬,可在蓬佩奧的語言「攻擊」下,中美關係將毫無疑問地持續緊張。  就在疑惑中美未來該走向什麼局面的時候,蓬佩奧結束了對越南的訪問,乘坐C-32A專機借道中國領空,飛往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