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發作時會有哪些症狀?提醒:注意前兆和預防才是關鍵

2020-12-23 李藥師談健康

在近期世衛組織公布的2019年全球健康評估報告中,在導致死亡的十大原因中,非傳染性疾病佔據了其中的7席,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則高舉榜首。而作為缺血性心臟病中的重要類型,急性心梗的發作,就更值得引起我們的關注,對於心梗,雖然有各種各樣的類型,但大多數心梗患者如果及時發現,及時救治,還是能夠從很多程度上,避免死亡風險的,那麼心梗發作時,身體會出現哪些表現呢?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聊一下這方面的話題。

心梗發作時,一定會發生胸痛嗎?

關於心梗與胸痛之間的關係,很多朋友都認為兩者之間是存在必然聯繫的,心血管都梗塞了,肯定會發生胸痛啊,但實際上,對於心梗帶來的胸痛問題,並不是一定會發生,其部位也並不固定。

有極少數心梗患者,在心梗發作時,不會出現明顯疼痛,這種隱型的不伴有疼痛的心梗其實更值得注意,如果雖然沒有疼痛,但伴有嚴重的胸悶,壓迫感,瀕死感,而且短時間無法恢復的話,同樣也應該注意心梗發生的可能性。

大多數的心梗發作時,往往還是伴有明顯的疼痛感覺的,但疼痛的部位並不固定。典型的心梗疼痛是與心絞痛感覺很相似的,主要表現為胸骨後方的壓榨性疼痛,同時可能還伴有大汗,呼吸困難等症狀,這種心梗引起的心絞痛與普通心絞痛的區別在於,普通心絞痛通過適度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能夠迅速緩解,而心梗引起的這種疼痛則不能夠通過休息或用藥得到緩解。

除了胸骨後的典型疼痛以外,心梗引起的疼痛還可能會放射到全身的其他部位,可能出現疼痛的部位有很多,肩膀、下頜、牙疼、後背、上肢、上腹部等部位,都有可能因為心梗而引起放射性的疼痛,因此,千萬不要以為心梗引起的疼痛就一定發生在胸部,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出現上述這些部位的疼痛同時伴有嚴重的胸悶,也都值得格外注意。

心梗引起的胸痛還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要與主動脈夾層引起的胸痛區分開,心梗引起的胸痛往往屬於鈍痛,同時伴有憋悶和壓迫感,而主動脈夾層引起的胸痛則往往更為劇烈,表現為撕裂樣或刀割樣的疼痛,患者往往更加難以忍受,當然這兩種疾病不論是哪種,都是非常兇險的疾病問題,都應該及時地去醫院救治,但準確表述自己的疼痛情況,也是有助於醫生儘快判斷病情,實施合理救治措施的重要方面。

心梗發作時,身體還有哪些表現?

除了疼痛感以外,心梗急性發作時,為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被堵塞,心臟的供血受到重大影響,心肌的供血供氧嚴重不足,還會引起胸悶,呼吸困難,大汗,皮膚溼冷,小便減少,心悸,情緒煩躁等症狀,有的患者甚至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等方面的症狀,因此,對於心梗發作時的症狀來說,真的是多種多樣的,而評估判斷的標準,也不能僅僅通過外在的症狀表現就準確判斷是否心梗發作,通常如果就醫後,通過心電圖檢察以及心臟肌鈣蛋白檢查,才能夠更好的初步確認是否真的發生了心梗問題。

所以說,我們對於心梗的判斷,在結合症狀的基礎上,應該結合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來判斷,同時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做好相關慢病的控制以及心梗的預防,比起說症狀來,今天更想為大家介紹下這兩方面的相關知識。

心血管風險如何評估,心梗發作的前兆有哪些?

如果要判斷一個發生胸悶的人是不是心梗急性發作,首先我們應該知道這個人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到底有多高。因此,建議45歲以上的中老年朋友,都應該定期的檢查自己的血壓血脂血糖水平,並結合家族遺傳因素,身體肥胖情況,吸菸情況等因素,來綜合評估自身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情況,如果屬於高危風險的,或者是已經確診冠狀動脈狹窄超過50%以上屬於冠心病問題的朋友,就應該更多地注意自身的急性心梗發作風險;而如果屬於中低危風險的朋友,雖然不能說一定不會發生心梗,但畢竟突發心梗的可能性會小得多。

雖然心梗經常毫無徵兆的突然發作,但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風險的朋友來說,心梗在發生前,往往也會有一定的前兆,比如原來只有在勞力時才會發生心絞痛的朋友,在靜息時也經常發生心絞痛,雖然可以緩解,但心絞痛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再比如近期經常出現胸悶,心慌,煩躁,心臟經常出現不舒服等,都應該注意心梗風險增大的可能性,而如果一點出現心梗的相關症狀,而且在30分鐘內都無法有效緩解的話,建議趕緊撥打120急救電話,及時救治才是重中之重。

如何有效預防心梗

有朋友說:心梗都是突然發生的,又怎麼能夠預防呢?雖然心梗讓人防不勝防,我們也不可能絕對的消除心梗發生的風險,但如果我們能夠做好相關慢病的控制和生活上的調理,相對降低心梗發生風險,還是能夠做到的,想要做好這一點,首先我們先要有端正的態度,重視自身的健康,從意願上真的想保護好自己的下心血管健康,只有思想上重視起來了,行動上才有可能跟得上。

想要有效預防心梗,我們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控制動脈粥樣硬化的進一步發展,想要做好這一點,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問題就要特別注意嚴格調控,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水平,才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穩定斑塊,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除了嚴格控制血壓血糖指標達標以外,血脂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應該格外控制,對於已有冠心病的朋友,通常要求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到1.8mmol/L以下,並在原有基礎上降低至少50%,才能夠更好的穩定斑塊,減緩動脈粥樣硬化進程;除了嚴格控制血脂水平以外,對於心梗風險高的朋友,還可以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減少斑塊破裂時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的風險,因此,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也是可以選擇應用的預防性藥物。

對於預防心梗,用藥只是一個方面,生活上的調理控制更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和重點。在生活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但有助於三高的穩定控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同時還能有助於提高身體素質,減少外界環境因素誘發心梗的風險機率,驟然的寒冷刺激,便秘,情緒的劇烈波動等,都是有可能會誘發心梗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同時,也都要注意相關誘因的刺激,只有做好這些,才能夠更有效的做好心梗的預防,減少心梗發生風險。

相關焦點

  • 冬季是心梗高發季節,出現這5個前兆,可能是心梗來臨
    現在越多越來的人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的威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心肌梗死進入金金耿的死亡名單上,已經沒有了年齡和職業之分,很多因為心梗突發倒下的年輕人歷歷在目,中老年人死亡率更高,根據有關報導,我國青島血管疾病患者高達3億左右死亡率穩居走位,今天就跟大家來講解一下心梗疾病發作前會出現哪些表現
  • 別說「心梗」毫無徵兆,這些症狀是你沒注意!
    開通血管的理想時間是發病後120分鐘內,每拖延一分鐘,就會有大量的心肌細胞壞死。 心梗的出現會有哪些症狀? 心梗發生後需靜躺 預防心梗謹記五個小貼士 王景峰教授提醒,一旦懷疑自己得了心梗,最重要的是呼救,撥打120送醫院。
  • 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如何預防?
    X診所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最兇險的胸痛平均不到一秒鐘就會有人因為它倒地它就是心肌梗死!心梗急救誤區都有哪些?最顯著的特徵和預兆是什麼?怎麼預防心梗?這樣做只會耽誤最寶貴的搶救時間,立刻送患者去醫院才對。2、心肌壞死時掐人中是完全無效的!3、阿司匹林沒有急救作用!突發心梗可能是血管、血栓堵住了,這個時候吃阿司匹林會降低血小板數量,但不可能完全溶解血管、血栓堵住的地方。相反地,硝酸甘油片可用於心肌梗死急救。心梗時含硝酸甘油片,使血管擴張會緩解血管堵塞的狀況。
  • 心肌梗塞前兆和表現忽視會要命,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
    2月28日,蘭州第一看守所管教四隊隊長劉潤慶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年僅49歲。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心肌梗塞的前兆和表現有哪些呢?  急性心梗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大疾病,致死率非常高。那心肌梗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心梗是在冠狀動脈突然供血急劇減少或完全中斷,導致相應心肌嚴重、持久的急性缺血,心肌細胞壞死。
  • 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能預防嗎?
    很多人想知道,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為什麼會突然心梗?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能否先知先覺而主動避免呢?在了解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梗的症狀初期表現是什麼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心梗是怎麼回事。心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心肌梗塞是這麼回事所謂「梗塞」,就是供血血管堵塞,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的疾病。
  • 心肌梗塞的前兆,這些症狀是心梗的前兆
    這類疾病對於身體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不僅會單純的出現心肌梗死,還有可能誘發人出現心律失常等併發症。會直接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提前預防心肌梗死,想要更好的預防心肌梗死,要了解心肌梗死在發病之前會有什麼前兆。
  • 心梗並非毫無徵兆,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心梗徵兆!
    心肌梗塞如何預防和處理呢?當有胸痛的症狀時,馬上打120急救電話,爭取救援的時間。心肌梗死的出現會有什麼症狀?心肌梗塞發生的早期患者多有下列症狀:出現肚臍以上至下巴以下的部位突然不明原因疼痛,尤其是胸腔正中的胸骨後;或在左胸突然疼痛,並伴有出汗,噁心嘔吐。
  • 心梗有前兆!心臟發出的警報你在意了嗎?
    心梗有前兆!心臟發出的警報你在意了嗎?出現了怎樣的胸痛可能是心梗? 胸痛的原因多種多樣,大體分為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兩大類,今天我們主要就來說說致命性胸痛中的心絞痛。什麼樣的症狀和感覺才能判斷是心絞痛發作了?
  • 記住8種心梗發作預兆 學學國醫大師預防心梗保健操
    一個月內就有兩位名人因心梗去世,讓人們對心肌梗塞這一「猝死元兇」警惕起來。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一旦發病易導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且不可恢復。第一時間識別心梗症狀,並撥打120,是心梗救治的關鍵一環。據臨床統計,約有1/4的心梗發生時沒有典型症狀,常常因此耽誤治療,甚至導致死亡。女性更為明顯,超過50%的女性急性心梗患者無梗死前胸痛症狀。
  • 心梗發作是否能活,關鍵看處理,提醒:平日也要注意預防
    現在有很多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患上這類疾病,這都和平時的習慣以及生活作息有關,做好以下這幾件事可以更好的預防心梗的出現。1、飲食上多注意想要避免突然出現心梗,就要注意保持飲食清淡,儘量不要選擇吃油炸油膩寒涼辛辣的食物,這幾類食物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在飲食中儘量要選擇低脂低鹽低熱量的食物。
  • 心梗前兆:最早患者身上的症狀是疼痛 一般出現在清晨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7月2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急救話題《心梗有哪些前兆 》。當出現下列症狀時,建議第一時間呼叫120去醫院,不可耽擱,不能自己開車去醫院。疼痛:心肌梗死最早發生在患者身上的症狀就是疼痛,一般出現在清晨的時候,沒有明顯的誘因,同時該症狀的持續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全身發熱:主要是因為壞死物質吸收所造成的,一般發熱症狀會出現在疼痛症狀之後的一天至兩天,持續時間為一周左右。噁心、嘔吐以及上腹脹痛:患者可出現反覆發作的噁心、嘔吐以及上腹脹痛等症狀。低血壓和休克:主要表現為反應遲鈍、面色暗,額頭、頸部和四肢末端出汗,皮膚溫度低、尿量較少。
  • 28歲小夥肩膀痛,查出心梗!5種痛或是心梗前兆,年輕人也要警惕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說,在我國每年有70萬人心梗發作,但是只有3.5萬的心梗患者能夠得到有效的治療,也就是說95%的患者在心梗發作之後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據不完全統計,現在眾多心梗患者當中,80後就佔了三成以上,90後患有心梗的患者也在逐漸增多。
  • 心梗患者發作時有哪些表現?不只是胸痛,這5個症狀要小心
    而這一切的源頭都和冠狀動脈硬化、血栓有直接關係,特別是長期患有「三高」疾病的人,心梗發作率也相對較高。急性心梗發作如果不及時搶救,患者還有一定猝死風險。如果有以下五個表現,很可能是心梗到來的信號:1、胸部的劇烈痛感心臟處於我們的左胸腔內,當心梗出現時患者往往會有劇烈的胸部疼痛,疼痛位置和性質與心絞痛基本一致。
  • 當心你的「中暑」是心梗!三大法寶助您遠離心梗危機
    夏季心梗發作前有三大隱秘症狀,極易被混淆! 1 出汗暗藏心梗危機 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是有一種出汗,卻是心梗發作前的隱秘症狀!這種危險的出汗多伴有其它症狀,比如胸口疼憋得晃、脈搏跳動快、眩暈、虛弱無力、血壓下降等身體不適的表現。
  • 做過8000例手術的醫生透露,心梗發作前常出現8種預兆
    心梗來勢兇猛,死亡率高,一旦發病易導致心肌大量缺血死亡,且不可恢復。第一時間識別心梗症狀,並撥打120,是心梗救治的關鍵一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張健,從醫20多年來,做過8000多例心臟手術,他工作時有個習慣:每次手術後都會仔細詢問患者,身體有哪些變化,哪些症狀在手術後改善了、不見了……問得多了,他便總結出一系列讓人意外的心梗發作及心肌缺血症狀。
  • 健康科普|高溫天一身汗,中暑還是心梗?這兩個要命的前兆要記牢
    隨著氣溫的升高,人體的新陳代謝會顯著加快,心跳加速,冠狀動脈收縮,增加了心臟的負擔,加上空氣中的含氧量降低,不斷的出汗,會升高血液的粘稠度,心血管容易堵塞,從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 另外,很多人喜歡從高溫的室外鑽進低溫的空調房中,冷熱交替會使得血管突然舒張和收縮,導致血壓波動過大,也會誘發心肌梗死。李醫生提醒,最近心梗發病率明顯增加,大概比平時高20%,大家要警惕。
  • 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來源:新浪財經2020年12月18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網公布健康知識《急救話題:猝死有哪些前兆?急救時應把握「黃金時間」》  白領工作壓力大、不良生活方式,久坐、抽菸、喝酒、熬夜、飲食不規律。更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很多白領人群由於精神高度緊張或過度焦慮,往往會引起或者加重冠狀動脈痙攣而導致心梗。經常需要熬夜、上夜班的人群,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人群,出現「過勞死」的案例屢見不鮮。從事力量性項目的運動員,運動相關性猝死的基礎病因主要為心肌病、早期冠心病和冠狀動脈畸形等。
  • 疾病預防丨心梗有3次報警,12個意想不到的預兆!
    心梗有三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救命!心梗可以說是疾病中非常重的一種,「心血管王醫生」提醒,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第一次報警:無聲的報警如果生活不夠健康,就容易離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越來越近,離冠心病越來越近。
  • 心臟病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突然發作的前兆有哪些?
    可能導致心力衰竭的情況包括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和冠狀動脈疾病,這些會引起動脈壁上的斑塊堆積導致它們變窄並增加泵心臟血的難度。因此,心力衰竭是一種可以預防並提前治療的疾病,就可以防止其危及生命。有心臟病發作風險的人通常都有心臟病家族史。他們有高膽固醇、高血壓、糖尿病、缺乏鍛鍊、吸菸等是我們一直在討論的主要危險因素。心臟病發作的另一個不太常見的原因是菸草或古柯鹼等非法藥物引起的痙攣,這些藥物會使心肌瞬間失去功能。
  • 女演員疑因心梗去世,才25歲!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都能...
    和老年人相比,年輕人發生心肌梗塞通常起病急驟,症狀兇險,多無先兆不適而突然發病,易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早期猝死率高。  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王建華提醒大家,心肌梗塞需要引起年輕人的關注與重視。  那麼心梗為什麼會找上年輕人?